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不只属于我

时间:2021-06-21 17:02:32 实用范文 我要投稿

我,不只属于我范文

  这颗种子可以是一种快乐感人的记录,也可以是一个严肃的教训,在考生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可以作为“种子”的经历,下面是CN人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范文一】

  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都知道,我爱书法,并且迷得如痴如醉,迷得废寝忘食。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这样迷书法,怎么爱上书法的?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想过,我自己也觉得好奇。

  在小学1-2年级,我对书法应该没有什么概念,因为做作业时字写得歪歪扭扭,还被老师当众批评过。后来怎么突然来个大转变,以至于爱上书法了呢?我想,这或许和我哥哥有关。

  那时,我哥正在读高中,那个学校的所在地就是书圣王羲之晚年隐居之地,也临近我外婆家。外婆所在村子叫做“灵鹅”,那里也流传王羲之以书法作品与村民换鹅、王羲之看鹅划水而悟书道的故事,而我哥与他的同学(也有来自灵鹅村的),当时都有练字的习惯。记得哥哥在房间里,挂起了自己和同学们的书法作品,毛笔书法、钢笔书法都有,古今名家的法帖也不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小园香径独徘徊”“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我从哥哥房间的墙上看来的,当时不知其意,看多了也就记熟了。

  不过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哥哥与同学在家里探讨书法的情景,比如他们会聊:1.流传至今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是否王羲之的真迹;2.《兰亭集序》与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黄州寒食帖》并称为“三大行书”,就个人兴趣你最爱哪一家……话题具体怎么展开的,我已不复记忆。但他们聊天的内容,却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从此,我再看那矫若惊龙的一笔一画,脑海中竟多了很多墨色生香的故事,这比今天小朋友迷的喜羊羊可是有趣多了。

  因为这独到的“笔下生花”的乐趣,我对书法的喜爱也便日甚一日。家里人也支持,父亲给我订过一年的书法杂志,哥哥姐姐都给我买过字帖,姐姐还曾把我的习作拿给她的老师看。后来,出于种种原因,我没有再练书法了,但我一直保持着读帖、抄写诗文名句的习惯。近现代学人俞曲园、章太炎、马一浮、胡适的墨迹,我不仅会找来看,还会为了解他们的生平,去找著作来读。

  回想起来,练字若是家长强迫,或者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可能会有逆反心理,甚至厌倦。好在我接触书法时,遇到的.就是哥哥与同好的谈笑风生。书法艺术经由这几位爱好者传递出来的快乐,于是我就像埋下一个种子,在心里扎下深深的印象:书法是极有趣的东西。有了这颗种子,家人后来的鼓励,才会像春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爱好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因为我的字写得还不错,也总有学生家长问我:“我家孩子的字像蟹爬一样,怎样才能写好字呢?”大道理我说不上来,我只好讲,“与其指责字丑让他痛苦,不如创造一种环境,让他真心感受到书法的快乐。这才会埋下一颗会发芽的种子,好字则是水到渠成的果实……”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范文二】

  上帝老人是个顽皮的孩子,创造万物时,他总会跳出来笑眯眯的站在你的面前,张开手掌,露出两堆干瘪的种子,问:孩子,太阳花,还是狗尾草?

  而对于每一个孩子,他们都是有了怎样的心灵,才选了怎样的种子,后来收获了怎样的花。

  爱因斯坦的太阳花和普朗克的狗尾草

  二次世界大战,上帝老人来到德国科学院,来到爱因斯坦面前。老人仍然带着笑容,张开手掌,左边躺着一只金质的钢笔,渗着血样的墨水,右边是一团未可知的黑暗,中有血光哭喊,看似坎坷异常。{分页}

  爱因斯坦几乎是抢过那团黑暗,一头扎进去,坐上飞往美国的流亡飞机,异国他乡,为他水深火热的同胞搏一个光明的未来。

  然而时光如果倒转24小时,爱因斯坦的恩师普朗克也是这样面临着“种子的抉择”。只是,他,没有爱因斯坦的淡定与从容,他畏惧了,畏惧的看向黑暗,然后用钢笔在纳粹的投降书签上了耻辱之名。

  后来,金质的钢笔成了狗尾草籽,未知的黑暗凝成了太阳花种……

  后来的爱因斯坦,真的用它的科学,挽救了场场劫难;和平年代,又成功发表了相对论,功绩斐然……

  后来的普朗克,寂寂无名,身后只墓,只种出杂草丛生……

  德意志的太阳花和大和民族的狗尾草

  战后的波兰,二战亡魂纪念碑前,千夫所指的德国总理勃兰特静静立在那里。一个或许无辜的老人此时,正承受着全波兰人民乃至全世界的诟骂和唾弃。

  上帝老人出现在了德国人民的面前,依然是张开手,左面一张面具,精致却傲慢,右手一副沉重的枷锁。上帝老人的声音幽幽响起,“戴上面具,你将不再承受痛苦”。

  尽管彷徨,尽管委屈,尽管耳边响起诱惑的声音,可是勃兰特最终仍是接过枷锁,无怨无悔,双膝跪地,曲下苍老的脊梁。他知道,他正代表千万人赎罪,正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忏悔!诟骂声静下来,此时,烈火烧焦的德意志,忽然又焕发了“人”的美。

  可是大和民族呢?他们要了那张精致的面具——拒绝承认南京屠杀,篡改历史;他们一次又一次,又再伤害着他们曾经迫害,伤口仍痛的我们。

  后来的德意志,又与欧洲朋友亲如手足,挺直腰杆立于世……

  后来的大和,总免不了邻国的指责,总是徘徊在杂草丛生的靖国神社……

  一次又一次历史的抉择。上帝老人永远只带着两对花籽,笑眯眯的问你:太阳花还是狗尾草?人人希望看得出那种子的优劣,只是,如果种子前面有了黑暗,有了诱惑,庸人的手,便会伸向杂草。

  心灵的抉择,才成了种子的抉择,上帝把它埋在你的心中,开出你的信仰、你的人生、你的成绩。

  埋下什么样的种子,才开出的“什么样的花”。

  其实,人生的心灵,或许才是人生之种,所有地位名声、经济财富,永远是活的土壤与根基,如果没有当初选对花种,只能开出一片荒凉。

  “如果心灵不美,种子种出也只是一片荒凉。”

  每次上帝老人做完游戏,总是一边告诫着天使,一边合上他历史的大书。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范文三】

  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正如我们的梦想,它就像一粒种子。正在我们的心中萌发,一点一点的长大,就像梦想一点一点的实现。

  小时候,我们都会在心里埋下一粒种子,只是没有发觉而已,慢慢长大,确立了心中的理想,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需要步步稳扎,就像大树一样,只有根基牢固,才能面对风雨时无所畏惧,变成参天大树,就像花儿一样,必须有阳光雨露,做后备能源,才能尽情的绽放自己的光彩,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种子指的不一定是种子,还有梦想,凡是一切可以长大的事物都可以比喻成种子,因为世间万物的一切都是从一粒种子开始的,比如我们人类就是一粒卵细胞开始,经过时间的推累,开始慢慢变大直到呱呱落地。

  种子是一切事物的开端,“小时偷针,大了偷金”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但如果是真正的种子,那最多是种不出东西,可如果是人心,那么味道就变了,种子是一切事物的开端,当然也是邪恶的开端,人的心不是种子,但也是种子,通常小时候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到长大基本也会是一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因为它的种子是善念,但如果你偷东西,以前只是小偷小摸,但到后来的盗窃和走进监狱只是一念之间,像一粒种子突然失去了氧气一样。

  种下一粒种子,结出的果实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其实刚种下的种子也差不多,但接触的社会环境不同,过程不同,结出的果实也就不同

  种下同一种果实的种子,结出的果实不同,说明除了种子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过程,所以人生都是一样的,虽然有天才和平庸之分,但如果不努力,结果是一样的,人生注重的不光是开始还有过程。

  拓展:《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微作文

  (微作文一)我埋下一颗种子,以清水灌溉,等它慢慢生根发芽;我许下一个愿望,用努力求索,待它渐渐变为现实。种子是我炙热的心灵对自己、对未来的期望、目标、理想,我将种子埋在心底,终年如一日地付出努力,等种子破土而出,最终硕果累累。自然,使种子开花结果、令理想实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可能会有灼人的烈日,可能会有密布的荆棘,亦即我会遇到重重关隘险阻,但只要有契而不舍的毅力和雄远千里的壮志,我便知道我终将收获成功,深埋于我心底的种子终将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微作文二)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和苹果一起共同成就了牛顿和乔布斯,和钢琴与音乐一起成就了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和科学一起成就了爱因斯坦和爱迪生,这颗种子的名字叫梦想,我们无论年纪、无论职业、无论高低贵贱,在我们的心中总要种下梦想这一颗种子,内心的种子和外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无论多久总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微作文三)细雨初歇,水雾氤氲着,融化了天光,又留恋那青砖墨瓦,带雨黄花——昨夜一场春雨,醺醉了江花,落得一江残红。天边接着水的远方,缓缓驶出一尾乌篷,木桨拨水,棹歌轻摇。

  江南是睡在水上的佳人,给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暖一方归宿。我本生于北国,却寄情江南。江南啊,曾几何时,你在我心中埋下了,那故乡的情愫?

  初见她倾城素妆,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曾经我崇拜英雄弯弓射雕,驰骋疆场,潇潇的关山月下驻马长啸;而今,我却开始欣赏烟花巷陌,那羽扇才子,白衣卿相。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南不是海,却容得了世界的每一丝烟尘,每一片浮华——在江南,那大千世界终成一曲横笛,归去,不留纤尘。

  就这样,她在我心中埋下一枚种子,在我的梦里发芽——江南,她是我第二个故乡。

【我,不只属于我】相关文章:

2017重庆中考作文范例《我,不只属于我》06-26

世界并不只有我和你美文12-11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01-15

读蹲下的不只是身子有感07-08

销售并不只是”卖东西”02-06

人生不只有月光议论文04-01

关于我的青春我的梦的征文03-01

关于我选我的教学设计03-21

年轻人求职择业:不只听父母的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