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铁路改革最新消息

时间:2017-09-25 编辑:1033 手机版
        李克强:投融资体制改革是铁路改革关键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表示,铁路投资再靠国家单打独斗和行政方式推进走不动了,非改不可。投融资体制改革是铁路改革的关键,要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如何更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中国政府网援引他周五(22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考察时并称,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是人民群众的重要出行方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作用不可替代。要让铁路发展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民生改善创造条件。

  “铁路发展不仅可以稳增长,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带动城镇化,有‘一石多鸟’的作用。”李克强说。

  他还提到,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仅能带动装备和劳务出口,更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我每次出访都推销中国装备,推销中国高铁时心里特别有底气。”

  上海证券报周四曾报导,正在酝酿之中的“铁路发展基金”,将通过设立优先股吸引社会投资人参与投资;同时铁路总公司正在对以售后回租形式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进行研究,拟尝试以租赁标的物为铁路货车,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租赁公司,筹集部分资金。

  铁路作为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此前决定将201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增为8,00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计划增长1,000亿元,其中铁路总公司7,300亿元,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投资700亿元;新线投产里程由6,600公里调增到7,000公里;新开工项目由44项调增为64项。

  李克强:铁路改革要为大型国企改革创造经验

  李克强总理22日考察铁路总公司时强调,铁总要在政企分开、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这不仅是为自身发展寻求新的机遇,也是为大型国企改革创造经验。

  理顺政企关系仍然是今后铁路改革的“牛鼻子”

  李克强称赞铁路总公司从原铁道部旧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实现了“靓丽转身”。

  “从过去的‘铁老大’,到如今的铁路总公司。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改革是成功的。”他说,“改革优化了铁路管理体制,确立了铁路运输体制的市场主体,进一步解放了铁路的生产力,释放了改革红利。”

  李克强指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下一步,政府会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监管体系,为市场创造更加公平竞争的环境。

  他强调,凡是合法依规、企业可以自主决策的事情,要允许企业自主决策。“理顺政企关系仍然是今后铁路改革的‘牛鼻子’,要紧紧扭住不放。”

  推进铁路建设不能再靠国家“单打独斗”

  大力发展铁路建设,必须加快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李克强说,铁路建设再像过去仅仅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已经难以为继。但市场对铁路需求的空间仍然十分巨大,特别中西部地区。

  “推进铁路建设不能再靠国家‘单打独斗’,要放宽资本准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铁路建设。”总理说。

  对于蒙西—华中铁路、川南城际铁路等以民间资本为主的铁路建设项目试点,李克强表示充分肯定。他说,必须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破除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遇到的投资瓶颈问题。铁路总公司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盘考虑,继续深化改革,推动铁路建设总体平衡发展。

  “你们的探索,对于大型国企的整体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李克强说。

  中国铁路要在国际竞争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李克强强调,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也是人民群众民生改善的重要依托。铁路建设既是经济工程、发展工程,也是民生工程。

  他要求,当前要更好发挥铁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大铁路建设力度,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平衡发展创造条件。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交通要先行。要让近2亿贫困人口从大山和荒漠深处走出来。”李克强说,“对于西部民众来说,铁路不仅缩短了他们到东部发达地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也缩短了他们和发达地区的心理距离,帮助他们加速融入国家现代化进程。”

  被外媒称为中国装备“总推销员”的中国总理,在谈到“走出去”战略时强调,要充分用好对外合作平台,创造有利于企业和装备走出去的环境。

  “我每次出访都推销中国装备,推销中国高铁的时候心里特别有底气!”他说,铁路“走出去”战略,不仅带动了装备出口、劳务出口,让外汇运用多元化,也推动了中国装备建设和管理运营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在竞争中持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数亿人民群众靠铁路出行,铁总要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

  考察铁路调度大厅时,李克强听取了运营调度、暑期运输、安全保障情况等汇报。他鼓励铁路总公司全体员工,要发挥更大创造力,让铁路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民生改善创造条件。

  “你们虽然从铁道部变成了铁路总公司,但数亿人民群众出行主要依靠铁路,你们不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李克强说。他要求,铁路建设质量第一,铁路运营乘客至上.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要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

  李克强最后说:“希望你们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合理配置资源,凝聚改革的最大合力。”

  外媒:李克强称铁路改革须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联合早报》8月25日报道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铁路投资只靠国家“单打独斗”和行政方式推进走不动了,非改不可。

  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消息,李克强8月22日在铁路总公司考察时表示,投融资体制改革是铁路改革的关键,要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如何更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希望铁路总公司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国企特别是大型国企改革创造经验。

  此次李克强是在铁路总公司考察铁路投资和项目的进展。他还指出,铁路发展不仅可以稳增长,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带动城镇化,有“一石多鸟”的作用。

  李克强与铁路总公司负责人进行座谈时指出,加快铁路建设不能只靠国家投资“单打独斗”,要拿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和竞争性业务吸引民间资本共同参与,通过创新融资方式、丰富多元投资主体,为铁路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拉动铁路投资成为政府稳增长的利器。据《华夏时报》7月初的报道,下半年铁路投资已经声势浩大地全面铺开,将有14条铁路集中开工,总里程达3712公里,投资规模3273亿元。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今年将把加快铁路建设,特别是中西部铁路建设,放在重中之重。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透露:“铁总今年64个新开工项目,与年初原计划44个项目相比,多出了20个新项目,这些原本都是以后的规划,现在全部提前了。”

  报道还引述社科院一名专家的话说:“对地方政府和铁总来说,铁路建设是双赢的举动。‘铁公基’投资作为传统‘稳增长’的手段,在接下来的半年中,将继续发挥其作用。”

  为化解铁路建设资金难题,去年8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研究设立铁路发展基金,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法人投入;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加大力度盘活铁路用地资源,支持铁路车站及线路用地综合开发。

  今年4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要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到了今年7月初,中国国家发改委才发布了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表明铁路发展基金存续期15-20年,其中基金总额的至少70%主要投资国家批准铁路项目,并指出铁路发展基金应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扩大铁路建设资本金来源。

  按照计划,2014-2015年,中央财政性资金每年不少于750亿元投入铁路发展基金,其余资金向社会投资人募集,每年的总规模2000亿到3000亿元,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按年度统筹安排。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铁路发展基金”将通过设立优先股吸引社会投资人参与投资;同时铁路总公司正在对以售后回租形式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进行研究,拟尝试以租赁标的物为铁路货车,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租赁公司,筹集部分资金。报道还指出,融资租赁业务将于近期发布招标公告。

  作为另一种铁路融资方式的创新,铁路总公司也于今年3月获准发售柜台债券,为铁路债券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打开了渠道。

https://www.cnrencai.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