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静思语的语录摘录30条
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下面是关于静思语的语录30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爱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优点,如何引导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责任。
2、无色彩的爱——"时"不计长短,"地"不分远近,"人"不分宗教与种族,只要有苦难,我们看得到、听得到、做得到,都应尽量去付出,决无希求回报的心念。爱得普遍,爱得透彻,爱得干净利落,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纯净真爱。
3、嗔恚害人,会破坏处世善法。为了一时的不能忍,不仅破坏了处世的好名誉,也会破坏过去一切的功德及修养。嗔怒心比猛火还厉害,猛火烧毁的物质,可以经由努力再失而复得;但一个人的人格如遭自我破坏,即使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
4、人间如舞台,人人都在舞台上扮演各自的角色。
5、人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莫让良知睡着了。良知一旦睡着,则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都会发生。
6、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业,必须抱持:"绝对要任劳"、"绝对要忍怨"、"绝对要有爱"、"绝对心存快乐"……这是佛教精神的"绝对论",也是与世间法"相对论"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业臻至完美境界之关键。
7、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拥有一分功能为人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8、信佛而不学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学佛,就是愚行。
9、一个人的修养如何衡量?应是存诚于内,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一切行动都充分表现内在的修养。
10、人人本具一颗菩萨心,也具有和菩萨同等的精神与力量,此力量即慈悲与智慧的力量,它恒藏在人人内心的本性。
11、若想在世间成就事业,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须先从"随时随地尊重他人"的基础做起。
12、人若能启发自我的本性与天职,自然做任何事都会觉得轻松而无怨言。
13、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功德无量"。
14、一个人如果没有脚只是一个人不便,要是有双脚却不走正路,那不知会害了多少人?毁了多少家庭?
15、人对躯体有两种看法:一、太爱自己,珍宠得过分,舍不得善加利用;二、太轻视自己,轻视得近乎折磨,以为身既是"不净物"又何必重视,因而忽略了身是"载道器"。其实,只要好好发挥身体的功能,不,但处世大业能够成就,佛道也将不远。
16、正信的佛教徒称"礼敬诸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学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17、逃避责任,寻求一生的清闲,就无法延续自己的慧命。
18、所谓职业,是为生活而工作,是被动的办事;办公时间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迟到早退,公务就算完成。而志业则是没有上班时间,更没有下班时刻,虽然不需打卡,却是分秒善尽义务,一切都出于自愿。
19、听法后,能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谓之"受法"。
20、要突破小范围的爱,将爱心普及一切众生,视众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这才是佛教所倡导的爱。爱本来就无穷无尽,扩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长慧命;缩小则成自私自利,增长恶业。
21、遭受别人批评时,先问自心是否无愧?无愧则心安。
22、所谓修行,即"修"心养性,端正"行"为,常存惭愧心勤勉精进。如修学而不精进,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没有惭愧心;心无惭愧者,行为必然不端,遑论修心养性?
23、学佛是为众生而学佛,做人是为工作而做人。
24、要和睦人间、合群人生,才是真正的学佛。
25、戒是不起心动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闻利养的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节、临危不乱;"慧"是能运心转境,于平静中突破重重困难。
26、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27、一滴水要想不干,就设法投入浩渺的大海。
28、大错误容易反省,小习气不易除掉。
29、时间对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说,就如钻石般的珍贵;对愚人来说,却像泥土,一点也没有价值。
30、智慧是从生活人事的磨鍊而得来。
【静思语的语录摘录30条】相关文章:
精选静思的语录摘录78条06-26
静思的语录摘录89条08-20
精选静思的语录摘录66句11-18
静思的语录摘录98句12-29
精选静思的语录摘录89条12-03
通用静思的语录摘录30条10-08
2023年精选静思的语录摘录80条09-07
2023年静思的语录摘录38句12-09
静思语的语录合集35条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