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时间:2023-04-04 14:22:1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1

  本周,咸宁市的语文优质课竞赛在我校展开,这对我们 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消息。一天半的忙碌,十一节课 的学习,让我感受颇深。

  能参加竞赛的,自然是各个学校的精英,必有其过人之 处。但是,各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相互之间也必然存在 差距。就我个人而言,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其中的五位老师。

  通城的汪四甫老师讲的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 他紧扣住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对景 致做了细致的感受和解读。在授课的过程中,他始终注意营 造良好的欣赏气氛,从细节上突显中心。更难得的是,汪老 师授课的语言也颇富文化性,使知识和感性融为一体,保持 了文章的整体性。

  鄂南高中的老师讲的是柳永的`《雨霖铃》,我觉得他的 优势在于对课件的充分利用。参赛的老师都用到了课件,但 有些只是单纯的知识罗列,而放弃了用它使课堂变得更为形 象生动。熊老师用的是动画效果,稍显沉重的颜色,古朴的 音乐,都将诗歌的韵味推向了另一个高度。再者,熊老师“离 别”,始终探索和渲染情感,更是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情致都 传达了出来。

  在对情节的把握上,她并未求全,而是“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这一特点,通过比照来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准确 的理解。而在分析人物心理时,又突出“梦想”、“陶醉” 和“回想”三个词,答案立现。不过,我最欣赏的还是但老 师最后的发挥。她将故事联系现实,使故事的意义得以延伸, 给学生更多的感悟空间。而她自身所表达的那种投入的激 奋,也是非常能打动人的。

  而对另一篇文化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老师的传授 方式也是很有特点的。首先,他用大家熟知的园的残破和复 原图比照,引出了 “艺术”这一概念,使学生一开始就站在 了正确的位置来读文章。其次,他给学生自在的空间,去想 象维纳斯的双臂的形态,从而让学生明白了 “美来源于思维 的创造”这一道理。能将艺术的感受和理性的观点很好的结 合,是我比拟喜欢的地方。美中缺乏的是,在谈“失去双臂 才能更美”时,安排上略有重复。

  最后一篇,是嘉鱼的胡善娇老师所讲的《我假设为王》。 这是一篇杂文,最突出的就是它所传达的思想和挖苦意味。 胡老师扣住“变化”来讲,既梳理了情节,又展现了 “为王” 的与众不同。并且,她让学生不断朗读写王者生活的这一部 分,感受那种不可一世,又和紧接其后的奴才卑躬屈膝的画 面形成了强烈比照。最后与现实的联系,更是从身边事入手, 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

  另外,像陈铮老师的让学生给影片配音,陈思庆老师的 用自创诗歌展现文中情感等等,都是很有创意的。而我也在 学习这些首先,是对学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虽然平时上课总在 强调这一点,但我常常会抢占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了 纯粹知识的灌输。今后,要试着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 间,让他们更有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其次,就是注意抓紧中心不放松。在课堂上,不能为了 怕知识不全面,就不断交叉附加内容。这样做只会将浑然一 体得文章砍得支离破碎,不但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反而会 使他们陷入混乱。

  另外,讲课的语言也要仔细斟酌。语文课不仅是传授知 识,更要给人美的享受。不但能将文章的美讲出来,自己的 语言也让人感受到美,这才是真正成功的。

  最后,不能忽略各种文章的现实意义。虽然所有作品的创作 都有其特定背景,但并不阻碍它与现实的对照。让学生感受 文化,理解思想,在学习中得到教育,为他们在成材之外的 成人起到推动作用。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2

  x x这学期我有幸去小学听了这次小学音乐教学优质 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将自己一些粗浅的感受和大家 交流一下。这次优质课表达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 充分表达了以学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 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 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让学生在 音乐中学习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创造美“。

  综合这次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 习借鉴:

  第一、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 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老师们的课件都经过精心的设计, 实用有效,不花哨,不杂乱。无论从课题材料的上还是 从视听效果上,都富有创意。多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教案 制作、歌谱制作新颖、首先由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导入,还有 教师制作的油灯。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用图谱展示音乐, 给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音乐。但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我们需要注 意的一点是今后大家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尽量使课件中的 所有音乐素材音量保持一致。

  第二、备课方面

  教师备课的三个要素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和。 本次听课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 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所 以在这一环节上更表达了教师的优秀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 导入新颖,在歌曲新授完毕后,老师简单的舞蹈邀请学生伴 唱。可见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各 种状态作了充分估计,并对各种状态预设了积极的应对,所以才有课堂上的临乱不 惊,精彩迭出。

  第三、教师的音乐基本功

  在优质课中,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大局部老师的.基 本功就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 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 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第四、教研员点评,明晰今后工作思路。

  本次观摩活动令人印象深刻,获益颇丰可谓提纲挈领、 一语中地。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学生来设定,教学过程紧紧围 绕目标来展开。(变‘通过教学使学生'为‘学生能够')

  (2)备课时应反复琢磨,多唱、多听音乐作品,突显“音 乐形象”,把握“音乐要素”。

  ⑶设定的问题应该突出“音乐”性,要实际。

  (4)对歌词挖掘很深,却忽视了对音乐要素的挖掘。如: “休止符”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节奏、旋律的比照呼应等都 应是把握的要点。

  (5)不要太过重视教学环节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程 度。

  如局部课堂歌曲完成不好,学生展现太少,只因被其它 活动冲淡。“自己唱歌才是最好的体验!”

  (6)欣赏课应培养学生一种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7)音乐应该是“听”出来的,是一个从感性(声音)一 一理性(谱例)一一感性的过程。

  (8)创编活动可有一个特指的范围,防止整首歌曲的创 编。

  “lu” “la”用等模唱时要适当,因为对于学生来说相 当于新学了一首歌,难度过大。

  (9)局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突破和 创新。

  可超越教材内容、追求多样化的课堂。

  (10)应当注意的教学细节:

  防止教师一遍一遍地跟唱;起拍时手势、语言等要干净, 不要重复;多媒体画面太花哨,会影响听觉;防止过多专业术 语的运用(太成人化);刚学会歌曲时不要马上用伴奏带;避 免和学生太过亲昵的肢体接触;教师无意的走动、活动、转 身等不要破坏了音乐营造的意境。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都能感觉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 匠心、周密细致,因而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学习、 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 教学过程中,来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05-13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范文_电子版03-30

名师听课的心得12-28

名师听课心得08-24

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01-20

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03-15

名师授课听课心得12-25

高效课堂听课的心得体会11-09

数学名师课堂心得体会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