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苏州园林》读后感

时间:2023-01-24 17:31:1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苏州园林》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州园林》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州园林》读后感

《苏州园林》读后感1

  大好的清晨,幽静不失光彩,我的目光却停在这篇《苏州园林》之上,久久不能移开。这幅绮丽的“画卷”,主要描绘的是独具匠心的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先生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勾勒得淋漓尽致。遥想当年,那些伟大的设计師和匠师大概也盼望着自己的后辈们能如此欣赏自己的杰作。

  诚然,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相比是有所不同,却也不同得别致。北京园林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彰显的是皇权的磅礴大气,而苏州园林的.特点是淡淡的典雅,白墙黛瓦,有几分徽派的美感,又依山傍水,给予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引起我极大的共鸣,是因为我曾亲身观赏过这文中的景色。曾经,我穿过闹市街口,立于园林的大门前,凝望着门内的美景,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步入园内,环绕在身边的是清脆鸟鸣,眼前是婆娑的树影、清冽的山泉、叠嶂的山影、嶙峋的怪石。“浓枝高下绕亭台,初染胭脂渐次开”,写的是娇艳的花簇。绵绵细雨中,打伞的苏州姑娘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耳边是吴侬软语,心中是大好河山。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叹:祖国的江山秀丽如画。

  江山如画,画如江山。祖国处处是美景。华夏儿女们,带上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出发!

《苏州园林》读后感2

  苏州园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园林乃至世界范围园林中的突出代表。不同于北方皇家园林的雄伟辉煌,不同于西方园林的整齐划一,它自成体系,优雅别致,幽静安宁。个人认为它既是一副世俗画,又是古老中华文明中的文化万里长卷。有志趣,有时间,愿意去探讨苏州园林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倾洒精力的更是屈指可数。对于苏州园林,大有必要发扬它的美,让世人所知,流传下来的不只是建筑古迹,更是对美的追求和时代的踪迹。

  初次认识这本书是今年暑假到苏州旅行时,园林里人头攒动,初来乍到又不能认识它的独特与魅力,一晃而过,囫囵吞枣,常是不知甚解。母亲第二天给我一本书,就是金学智的《苏州园林》,刚开始读,如看充斥着难解古文的论文,不看几行便眼花缭乱,然而母亲要求我看完这本书,我还是带过几页,稍有印象。

  果然,第二天一到园林就能体会到书中所说的,在苏州园林中没有过多的对称,反而是随意,而之中又有精心设计。如拙政园水体广大,最适合在水边布置舫舟一类的'建筑。“香洲”就是拙政园中的一大经典,它探头在湖面,周围三面环水,布满垂柳,几群淘气的荷花在水中央,香洲以古朴、幽静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眼中。藏匿于郁绿之间。

《苏州园林》读后感3

  苏州的园林比不上紫禁城的大好河山,也敌不过长安洛阳那富贵花开的繁华,却能寄你一份求之不得的奇缘。姑苏总有下不完的细雨连绵,唱不尽的才子佳人,这一切的一切,请你好好的看。

  虎丘素以“苏吴中第一名胜”著称,以有252019年的悠久历史,宋代大文豪有“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句。位于虎丘的万景山庄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我们在那里拍照留影,甚是高兴,。绿树成荫,气息清新,让我们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虎丘的几处泉也很吸引人,尤以剑池为胜。剑池,是唐代李季卿品评的天下第五泉。石壁上刻有虎丘剑池四字,相传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剑池位在千人岩底下,呈长方形,深约5米。池上两崖如劈,藤蔓披拂。崖底便是一汪碧波,形如长剑,澄澈透明,冷气逼人。崖壁上有宋书法大家米芾手书风壑云泉刻石,字体雄浑遒劲。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丰间刘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留园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渐被称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虽小,但却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听导游跟我们讲留园的历史与发展过程,我们不由得为此惊叹!

《苏州园林》读后感4

  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让我对它无限的向往。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都让我感到迷恋。

  苏州园林讲究完美,他像一幅山水画一样呈现在游客的眼前。重峦叠嶂的假山、九曲回转的回廊想画幕一样铺开来。踏在幽深的回廊上仿佛可以听到古代诗人在雨打芭蕉驻立窗前低吟的读书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这种意境吧。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一到春天我想那应该是花的海洋吧。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醉卧海棠花应该只有在苏州园林才能看到这样的美景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苏州园林的夏季应该像这样一样充满生气吧。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对称是一种美,而不对称要营造登峰造极的美,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苏州园林是人间的仙境,过惯了喧闹的城市生活的凡夫俗子可以到苏州园林占占这里的仙气。

《苏州园林》读后感5

  通过读《苏州园林》,从中了解到苏州园林从春秋战国时期发迹,由于吴国的国王内治城池宫室,外修院闱别院。开苏州之先河,为苏州园林之滥觞。可以说,苏州园林和苏州古城是同步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苏州园林是经过千百年来,前人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而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在我的眼中那不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庭院,而是一副活的历史画卷。鲜活的记录了我们的祖先伟大的智慧,和给我们留下的精美礼物。

  书中一开头就写到的夏驾湖,写的.相当的美丽,并且还有诗词为证,解释说明此湖的美景竟然可以比西施更加美丽,连西施都比不上。我想是它太美了,可以说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可惜到了清初就已经没了,变成一片平地,不然真想去看看那的景色是否有书中所写的那么迷人。

  在全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寒山寺.南园。这两处,作者都是从前人的历史资料上来详细描写,并且用了浓墨重笔去详细描写,使我在书中看到了一幅幅的画一样的。我喜欢寒山寺是因为它经过两起两落却任然毅力不倒,反而更加的恢弘壮大。寒山寺迷人的地方就是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我觉得寒山寺最好的景色应该是登上寺院西南的枫江楼,那应该是别有一番景致。等高而观课纵览古运河两岸的美丽风光,江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并且还可以领略张继《枫桥夜泊》诗的意境。

《苏州园林》读后感6

  XX年我们学校组织了综合实践活动——游苏州乐园。现在我又读到了一篇文章也是关于苏州的,名叫《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多的很,例如有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和狮子林。

  作者曾留意过苏州园林的资料,发现这些园林的主人都曾是仕途不得志的文人。比如:

  拙政园为明代王献臣弃官回乡后所建,王献臣学识渊博,擅长诗文,但仕途不得志,官场受诬陷连遭贬谪。

  留园也是建于明代,为徐泰时的私家花园,徐泰时也曾被诬陷过始终被罢职不用,回乡后专门治园圃。

  网师园建于南宋,主人叫史正志,亦曾遭贬谪,最后流寓吴中,构建此园。

  最后还有著名的沧浪亭,它的主人是北宋的苏舜钦,曾屡次上书议论时政得失,被罢了官贬到苏州,在此构建了沧浪亭。

  其它的还有一些如曲园、耦园、退思园等等。通过这些园林可以看出中国文人与平民大众的关系和他们对封建思想的依恋程度。

  以前的文人只占社会的一小部分,他们将那么多美好的食物溶在一起,把不同特征的物象集中起来以突出自己的高风亮节,这就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质,也恰恰是因为中国文人的这样一种品质,才使得我们这个国家的整体思想得不到解放,才能使自己的精神不至于这样垮掉。

  通过苏州园林,让我看到了我国古代文人的许多不足,他们尽管是社会的精英,但是如果连他们都不能获得解放,那么但愿我们这些祖国的栋梁能使祖国兴盛起来,前提是我们要好好学习,学会做人。

【《苏州园林》读后感】相关文章: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02-15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01-31

苏州园林的阅读答案11-16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01-02

苏州园林对联大全06-18

赞美苏州园林的对联06-17

《苏州园林》阅读以及答案06-04

课文苏州园林阅读及答案02-16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及答案02-08

《苏州园林》优秀的教学设计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