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

时间:2023-01-21 18:58:0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字化生存》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1

  尼葛洛庞帝

  先来说说《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他在1966年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系学士与硕士学位,同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的系所任教。1968年,他创办了麻省理工学院的Architecture Machine Group,结合实验室与智囊团以学习研究新的人机互动(human-computer interface)接口方式。1985年,他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催生,此是针对新媒体进行钻研的前瞻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同时也是个高科技练功房,专门在人机互动接口上的研发投入。因为长期以来一直在倡导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社会生活转型,被西方媒体推崇为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

  比特的时代

  第一部分:比特的时代。之前听说过有比特币的存在。那么比特是什么?以我现在对它的认知,比特应该是网络世界的信息单位,而且是最小的信息单位。而原子则指物质或现实世界的信息单位,例如报纸,杂志和书籍。比特的时代,主要讲了技术及其组成部分,光纤,宽带,高清电视等,这一部分虽然看的有点稀里糊涂。

  个性化界面

  第二部分:个性化的界面。看到个性化,我渐渐看到的尼葛洛庞帝的.预测,在今天几乎变成了现实。由原子时代的大众传播,到比特时代的窄播,窄播延伸形成个性化的信息定制,个人画像更好地满足了私人的需求。

  人机互动,界面代理人,虚拟现实,数据乐园,智能语音,个人日报等等,读完这一部分,我开始感觉有点惊讶。20年前的预测,20年后的现在,离得如此之近甚至超乎了之前的想象。如果说在这20年间,有人把它当做科幻小说来看,惊讶于未来的世界,现在的我们似乎在将它与现实做对照,惊讶于预言如此贴近现实。

  数字化生活

  第三部分:数字化生活。我感觉才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我最容易理解的地方。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再到后信息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极端个人化。看看今天的淘宝首页商品推荐,今日头条,抖音等APP,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数字化的生活,离不开数字管家,正如书中所说:将来的任何器具都将是简单化或复杂化的个人计算机,并且各个微处理器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如果有数字管家的存在,他将会为你打点好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事情,早上起床就能吃到新鲜的早餐,教你使用各种机器,送你去上班,导航系统为你提供有声服务和信息服务,甚至连你手机或车子被盗,也会打电话给你,告知其所在位置。听起来可能有点神奇,不过我认为未来应该可以实现,希望可以早日实现,毕竟之前我丢过两部手机。

  乐观的年代

  结语:乐观的年代。数字化生存四个强有力的特质: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同时作者也对数字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作了预测:知识侵权,数字遗忘权,机器人代替人工。计算机只是一种技术工具,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数字化的生活,拥有良好的数字体验,小到个人幸福,大到世界和平。计算机是人的创造物,计算机没有道德观念,重要的是人或社会组织如何使用计算机,生产和传播信息内容。

  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我的这里的“决定”应该是指计算机将会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且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2

  抱着“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则是科学的共同语言和最高表现形式,它可以点燃科学思想的火花,使科学理论更加精确”的心情,我阅读了给人类的生存与思考打上新时代烙印的《数字化生存》。这本书描绘了数字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其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跨入数字化新世界的最佳指南。它使那些为数字化而焦虑、担心跟不上技术发展步伐的人欢欣雀跃。

  二十世纪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发现“美国许多十到十五岁的少年订阅《连线》作为送给父母的圣诞礼物”的现象,决意为这些家长写一本非技术的、关于数字化时代的书,描绘数字新世界的`各种面貌。这就是《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比特的时代。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描述数字时代的到来为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带来的巨大影响。第二部分:人性化的世界。将数字时代变化带来的影响深入到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的变化,人们交往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比特化”。最后一部分:数字化生存。在前两部分的铺垫下,这一部分引出了整本书要讨论的主要议题:数字化环境下,我们的生存观。作者通过对后信息时代,便捷的联系,从游戏中学习,无所不在的万事通,以及新电子保护主义等小节的描述,充分表现出作者所持的观点。

  当人们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数字化元素重新构建我们的生存环境时,数字化生存与人性化思考就成了人们所必须经历的共同主题。尼葛洛庞帝,早已预见及以乐观积极应对的态度还在继续判断下一个时间段内,数字技术的路途。在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的革命将把受制于键盘和显示器的计算机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我们能够与之交谈,与之一道旅行,能够抚摸甚至能够穿戴的对象,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变革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本书既独具匠心而又引人入胜,通俗易懂而又深入浅出。他通过平易的文字和生动的实例富有激励性地闪现出高层次的数学思想,在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数字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贯穿全书的一个核心思想“比特(bit)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atom)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向人们昭示出数学既是必要工具,更是先进武器,尽管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数学却永远是美妙无比的道理。表达了“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则是科学的共同语言和最高表现形式,它可以点燃科学思想的火花,使科学理论更加精确”的主题。

  读完《数字化生存》,我受益匪浅,领悟到从生活的点滴到学习的种种。很多时候,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时的时候,我们却还在哀叹其利弊得失。殊不知变化与挑战已经一点一滴延伸至我们的生活学习,犹如趋势之至,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止的,倘若以悲观的情绪来面对数字化变革,其所遇的阻力会更多更大;倘若以专横而任性的抵触情绪来制定的发展策略只会逆时代潮流,有违发展趋势的对抗是不可能取胜的,更不会对自身发展有利,只会多走弯路而已。我们必须学会掌握并运用工具,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相关文章: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04-12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1500字12-31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的读后感11-23

优秀读后感欣赏:《童年》读后感02-22

简爱读后感范文精选-简爱读后感02-24

狼图腾读后感《狼图腾》读后感11-17

伊索寓言的读后感伊索寓言读后感11-23

散文《背影》读后感背影文章读后感11-29

但丁的女人读后感但丁新生读后感11-29

《堂吉诃德》读后感《堂吉诃德》读后感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