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乌塔》有感

时间:2023-01-08 18:08:5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乌塔》有感【热门】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乌塔》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乌塔》有感1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被乌塔的独立与自主所折服了。

  我心中将掀起了一阵疑惑的巨浪: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就不能像乌塔那样自主、独立呢?难道这种“安全”就是给孩子全部的爱吗?

  我们是多么希望能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飞翔。可是中国的孩子们是被爸爸妈妈爱惯了,那爱简直就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也渴望自主,父母这样过分的溺爱会使我们“窒息”。

  在家中,我就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不让我做任何琐碎的家事。无论是整理房间还是什么都是妈妈一手承包。在父母的心中我唯一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每当我做完作业闲暇时,想去帮妈妈做点什么,可都被妈妈拒绝。

  在中国的大家族里被家长溺爱惯的又何止我一个人呢?我以前听到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大家都叫他为“神童”,可是他一点家务都不会做。后来他考上了名牌中学,由于中学是要独立生活的,但是他由于一点家务都不会做,最后,只能退学。大家都为他感到可惜。

  我虽然还不如乌塔那么独立,但是,我会从小事做起!如:我爸妈不在身边,我学会了自理生活,我锻炼自己走路……但与乌塔相比,我还远远不够,以后我要努力学习、改正缺点,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多看一些书籍,增加知识,像乌塔学习,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我要对各位同学发出呼吁:快从父母溺爱的怀抱中走出来吧!打开那把“溺爱之锁”,走向自主独立吧!

  我还要对各位家长说:让孩子撑起一片天吧!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和独立。

  中国的孩子们需要独立!

读《乌塔》有感2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在父母的支持下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她很自然地问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爱,善于交朋友,很热情,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而中国小孩恰恰相反,不要说见到陌生人,就是见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招呼,让人觉得中国小孩很不礼貌。我还感受到乌塔的独立性很强,居然敢独自一人游欧洲,并把这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读到这里使我想起一件事,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当我独自一人下太白岩时,爸爸总是不放心,在小路旁看了又看,并且让哥哥在山下接我。哎,不就是下个太白岩嘛!爸爸就那么放心不下,假如我也去游历欧洲,那爸爸妈妈不知有多担心。然而外国的父母总是把锻炼儿女的独立性放在第一位,给他们学习独立生活的机会,真令人羡慕。

  我还从“她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个周末去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陪小孩玩”读出了乌塔很细心,也很了不起。说她细心,是因为乌塔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看了许多关于这些国家的书籍,每个细节都想得很周到。说她了不起,是因为她自已挣钱游欧洲,想想看游历欧洲需要那么多钱,她却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挣,真是个了不起的小女孩儿!

  读完《乌塔》这篇文章后,使我十分羡慕乌塔,羡慕她独自一人游欧洲多自在呀!而我——中国小孩就连独自一人游重庆、北京都没有想过,更别说欧洲了,就是想过父母也只会说让你扫兴的两个字,那就是“不行。”我多么希望中国的家长也能像外国家长一样锻炼我们的独立性。文会删除所有投稿!

读《乌塔》有感3

  《乌塔》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在里面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篇文章写的是德国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乌塔独自旅行欧洲的事情。乌塔的一些优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乌塔的独立意识非常强。文章中写到她吃苦耐劳、做事有条理,知道的东西很多,自立能力强的优点时,让我禁不住想起来一些东西。现在大多数孩子都被锁在家里,不让单独一个人出远门,但是乌塔十四岁就出去旅游欧洲,读过文章后我想到了自己,我从来没有自己一个人出过门,更何况我是一个男子汉,却连家务都不会做,我自己的玩具箱里面经常是乱成一团,有时爸爸妈妈给我收拾了一下,但过不了两三天就又乱得不像样。

  反正我几乎没有哪一点比乌塔好,看了她的故事后我感到很惭愧。乌塔和我们比较,我们显得更加渺小,一个人如果不见识世界的话,那么他活得就没有意义。就像我们,家长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单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乌塔》这篇文章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主人公乌塔的生存能力,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读《乌塔》有感4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乌塔》。文中主要讲述了年仅14岁的乌塔独自一人周游欧洲的故事。

  学完课文,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外国的少年儿童竟有如此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意识。乌塔小小的年纪,竟然能把这么复杂的事情做得这么有计划,有条理,她超强的生存能力,对事情考虑周到和热情活泼的生活态度让我对她有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从她的身上我也明白了不少道理。

  和乌塔相比,她才比我大四岁,可是我在家里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准备好的,更别提一个人出门了。而乌塔却可以只身一人,分文不拿,自己一边挣钱一边旅游看世界,自己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什么都不依赖父母,她实在是太勇敢,太坚强了。而我,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一遇到困难马上依赖父母,一个人出门在外打工挣钱这样对乌塔来说轻易就拿下的事情对我来说比登天还难!乌塔,我敬佩你!

  从你的身上,我还明白了,从书本上,电视上,网络上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多么完美的世界。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以,只有像你一样亲眼看到,才能增长更多的见识,开阔自己的视野,看到最完美的世界!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要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试着自己去解决。

读《乌塔》有感5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有很多感悟、想法,让我来跟你们一起说一说吧!

  一个年仅14岁的德国小女孩,准备独自游遍整个欧洲,这天真的念头和大胆的行为真是让人惊讶!要不是读了这篇课文,我决不会相信。

  在我们国家,这种事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爸爸妈妈们对待自己的孩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恨不得什么事都帮他们做了。记得有一次,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时,看见一个高大的中学生,还牵着他妈妈的手过马路。现在想起来是多么可笑呀!这和乌塔比起来又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

  乌塔是个很独立的孩子,她说的很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是不完美的,只有亲自来感受,才能体会出世界真正的美。”家长们,爱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单独出门?为什么不让我们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有一天,我们要长大,要面对社会,走向未来,到时候,你们怎么办,还能包办吗?现在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将来只会带给我们更多的麻烦,因为社会需要的是独立生活能力强的人!所以,从现在开始,多给我们一点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吧!

读《乌塔》有感6

  前几天,老师教我们《乌塔》这篇课文。学完这篇课文,老师问:“你们觉得该不该独自一人去旅游呢?”有的同学也许会说:“世界上坏蛋太多了,不安全。”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非常支持,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是时候脱离父母的怀抱了。”

  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不能做笼中的小鸟,要做展翅高飞的雄鹰。对于我一个人出去玩这一点,我妈妈是赞成的。比如上次的“海洋夜未眠”活动,我就独自一人过了一个晚上。起初,我是很害怕的,不过,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地不害怕了。最让我讨厌的是那天晚上睡觉,黑洞洞的看不到任何东西。我躺在睡垫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到早上快要起床时,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起床后又不小心摔了一跤。回家后,我对妈妈说:“我再也不要参加这样活动。”现在想想当时的我真是太幼稚了。天天依赖着父母,造成自理能力低下。以后像这样的活动要经常参加。

  有的父母也许怕孩子被坏人拐跑了,就想方设法把孩子留在大人身边。我想提醒那些孩子的父母:放开您那温暖的双手,让孩子去享受独自一个人生活的乐趣,不要永远地把孩子囚禁住,这样会使您的孩子成为笼中之鸟的。

读《乌塔》有感7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非常惊讶,也十分敬佩乌塔的勇气和独立。

  乌塔,只不过是一个14岁的女孩,却已经开始挣钱了,这可真了不起!不过,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我觉得并不妥当。乌塔独立的精神很不错,我们也应该从小培养这种精神,早点熟悉今后的生活,但尽量不要模仿乌塔,因为那样是非常危险的。这是我的观点,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孩子,14岁时还没有长大,还应该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保护伞下幸福地生活,外面的世界充满危险,而我们还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更没有这种勇气,所以我并不太同意乌塔的做法。

  我也曾经赚过钱,我和表妹一起,帮家长做家务、按摩、收拾屋子,挣了不少钱。但我最大的想法就只有自己去长隆欢乐世界玩玩罢了。

读《乌塔》有感8

  中国和外国不但语言不同,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乌塔》就是一篇这样的的文章,从中你会感悟到许多。

  本文作者讲了自己到罗马去旅游,在青年旅馆认识了一位14岁的女孩乌塔。因为乌塔一个人游历欧洲而谈起了教育方式。为了能游历欧洲,她准备了三年:旅游的花费,她通过亲自发传单、看过孩子等劳务赚得;行程计划,她通过阅读有关书籍、画行程路线图等来解决。等到了具体目的地,她又通过电话联系当地警察和家人,来保安全报平安或随时求助。读过这篇文章后,我感到非常震惊,一个14岁的女孩竟能独自游历欧洲!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平时整理房间是妈妈帮的。买回来的东西型号不对,都是妈妈帮我换的。妈妈让我去买菜时,去近处还能,可到稍远一点的菜市场跑一趟就不答应了。甚至还羡慕那些娇生惯养的女孩,什么事都有人帮。

  我还记得《豌豆公主》的故事中讲到:一个王子要选亲了,可找来找去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公主,连国王和王后都着急了。不久后在一个大雨的晚上,有个美丽的公主敲开了国王管家的门,管家有意要考验她就留她住宿,于是在床最底层的褥子中间放了一颗小豌豆。第二天,公主抱怨说:“昨晚一宿没睡好,床下有个硬东西一直在搅扰我。”于是王子就和这位女孩结婚了。从故事中却折射出了中国式的“保护教育”。这样的女孩长大只能成为一个“公主”,被人保护,不能成事。而与有良好性格的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相比,简直......外国人就像一头野狮,能任意奔跑,而中国人的后代却被父母“圈养”起来,"野性"就不得以释放,丧失了该有的生存本领。我羡慕乌塔有自立的品质,有独立行动能力。她也是一个细心的人,每一步都有规划,勇敢而又有思想,还敢反驳书中作者在教育上的“错误”。

  我想,如果我们都改变一下思维方式:教育是为下一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又勇敢的人,那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受益匪浅的。

读《乌塔》有感9

  一个比我大四岁的小姑娘,趁假期期间自己挣旅费,独自设计旅游路线和日程,独自一人游欧洲,并且懂得自我保护,听起来不可思议吧?她就是德国小姑娘——乌塔。

  读完《乌塔》后,我不仅佩服乌塔的胆大心细,自强自立,还对中德两国的教育陷入了沉思。

  乌塔只有十四岁,父母就放手让她独自游欧洲各地,这不仅仅是因为乌塔有着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国外与国内的教育观念截然不同。在国外,家长给予孩子的是信任、关怀、鼓励,因为他们相信孩子会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他们不十分地宠爱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也不会直接伸手去帮助他们,而是利用这个机会来锻炼他们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让他们懂得依靠自己,相信自己。

  而在中国,多数家长给予孩子的是过多的溺爱,把孩子呵护得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结果孩子事事都要依靠父母,离开父母则一事无成,有的甚至还成为社会的败类。我庆幸,我的父母不是这样的。从小到现在,父母对我疼爱有加的同时也不忘记严格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要有爱心、有礼貌;拾金不昧等等。记得有一次,我玩得得意忘形,跑着跑着摔倒了,我趴着地上使劲地哭喊着,等待妈妈扶我起来,结果妈妈在一旁说:“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见妈妈丝毫没有拉我一把的意思,我只好自己爬起来,把衣服上的泥土弹掉。读了《乌塔》这篇文章后,我才真正明白了妈妈的用意,妈妈是在用行动教育我:人生的路很长,自己在哪里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别人不能帮你一辈子。

  同学们,都来读《乌塔》这篇文章吧!我们要告诉自己的父母:不要太溺爱自己的孩子,应该放开手,让我们去接受风雨的洗礼,去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吧!

读《乌塔》有感10

  今天,我学习了《乌塔》这课,我一听就觉得乌塔是不是一个乌黑的塔?是不是一个里面有很多乌鸦的塔。一连串的问号让我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我去读了好几遍。仔细读完才知道乌塔原来是一个小女孩的名子,她14岁,独自去旅行,她的行动和勇气令我钦佩。

  相比我们,父母都紧紧的抓住我们的手,动都动不了,生怕跑出他们的视线,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我们被坏人抓走。很显然我们就像一只小狗被绳子捆在家长的手里。

  我希望天下所以的父母都能像乌塔的父母一样给我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读《乌塔》有感11

  自打我教了《乌塔》这篇课文,我获益匪浅。

  《乌塔》的关键是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挣了车费后,游遍了整个欧洲,这主要表现了乌塔的勇气、机智和能力。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我那时候深深感动。拿自身跟乌塔比,我愧疚不己。一个人去旅行是我觉得都害怕想的。我还快十二岁了,可除开念书之外,我在沒有一个人有过远门。因而,我一个人害怕到祖父家去,害怕到姥姥家去。

  六一那一天,是我生日,父亲以便庆贺,给了我十元去买零食。可我不敢自身去,非得姐姐陪我去,而姐姐不愿意去,我也说:我也不知道用什么零食,如果买得不好吃该怎么办?那样一说,姐姐就只能陪我去。

  乌塔的父母能够给小朋友们随意地玩乐,而大家的父母呢?她们对大家太过的宠溺、娇惯,她们把大家宠变成蛮横霸道、自私自利、娇贵的小王爷、公主。是她们非常少让我们锻练的机遇,长此以往,大家便享有惯了。

  親愛的的父母,我们知道大家的良苦用心,更能了解您那杰出的爱。但是大家有羽翼,请您不必把它断裂,大家会自身走动,请您不必一直扶着我,大家想象苍鹰一样在蓝蓝的天空随意的展翅翱翔,请您不必把大家的理想化毁灭。

  我们都是明日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材,不仅要学习好,也要学会独立,那样,伟大的祖国才可以更强劲。

读《乌塔》有感12

  读了《乌塔》一课,我认识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乌塔,她只有十四岁竟然独自游历了整个欧洲,就像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雄鹰。

  我们跟乌塔相比,就像是花坛里的苍松,鸟笼里的雄鹰。在家里,我们是爸妈的小帝帝,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我的家庭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一次,星期六我写完作业,看了一会课外书,闲着没事干,就到厨房帮妈妈干家务活,闪开,闪开,别在这捣乱,你的任务只有学习,要不学习闪一边玩去,家务活轮不着你插手。我无奈的走开了。

  课文中还提到乌塔的旅费全部都是自己课余时间打工挣得,没有拿家一分钱。可我们呢,每次向爸爸妈妈要上零花钱一天之内全花光了,而且也不买有用的,也没攒钱,所以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

  乌塔是多么坚强啊!她这种勇敢、坚强的行为让我佩服极了!爸妈啊,请你们放开你们那温暖的双臂,让我们也像乌塔那样在蓝天中自由的飞翔吧!在此,我呼吁:希望中国的教育方式来一次大改革,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才!

读《乌塔》有感13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觉得乌塔是个了不起的德国孩子。

  她可以为了一次旅行,阅读这些国家的书籍,可以为了一次旅行,放弃周末玩的时间,可以为了一次旅行,放弃假期这么长的时间,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并坚持了三年。我从心底里佩服她,一个比我大四岁的小孩。

  我们有的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单独出门,我觉得又对又错。对是因为现在在实行计划生育,一般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生怕出了什么闪失,有时连一个马路都不让自己过。错是因为木让孩子亲身经历。有一次,我暑假去苏州三日游,没有家长,只有老师,朋友。回到家,我就像哑巴会说话了一样说了一个小时。

读《乌塔》有感14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热爱。读完后,我感触很深,乌塔是一个只有14岁的小女孩,竟能用自己的钱游遍欧洲,而且还是一个人,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多强啊!乌塔还很有计划,她为这次旅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还挣足了钱。为了自身的安全,她还知道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还有,乌塔独立能力强,只在作者和她说了几句话的时间,她已经穿好衣服,并从柜子里拿出一大瓶矿泉水。这一切都是普通同龄孩子所不能做到的。

  这时,我又想起了我自己,想起了我们中国的孩子。我们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不敢自己旅游。别说欧洲,就连一个离家很近的景点也不敢去。就说我吧,一天到晚,除了上学就是睡觉、吃饭,有空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游戏。连一些简单的家务爸妈都不让我做,更别提让我一人外出了。说来惭愧,我上三年级时还不敢一个人睡觉呢!难道我们真的不如乌塔吗?都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如此依赖父母的我们长大后又怎么建设祖国呢?我觉得家长应该让孩子锻炼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了。

  快快努力吧,中国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15

  我读完了乌塔这篇课文,觉得乌塔非常了不起,14岁游戏欧洲。如果按这样来算,11岁时应该把自己的国家都游遍了。而我呢?现在还寸步不离家,视成“宝贝”呢!

  读着这篇作文,让我想起了幼儿园时的自己。那时,我不太敢出门,妈妈一走自己也立刻跟上。晚上,在外面总是紧贴着妈妈,怕突然冒出什么妖魔鬼怪来,回到家里已吓出一身冷汗。睡觉时,哪怕再怎么挤怎么不会舒服,也要和妈妈在一起睡。好似妈妈是我的保镖或者护身符,能把什么东西都吓倒一般。

  现在,妈妈时常鼓励我,让我慢慢不再依靠大人,而是与生活融为一体。自从独立了以后,我才发现,原来生活是那么有趣、丰富、多彩。由此可见,只有不靠大人才能有一个更全面的自我。有时,我自己一个人到公园与小伙伴玩;有时,我在妈妈没在的情况下自己烧饭、炒菜,还有时独自一人睡觉。这都可以认为是我的“成长的足迹”。

  同学们,让我们挣脱依靠的束缚,到广大的天里来呢!

【读《乌塔》有感】相关文章:

读乌塔有感01-25

《乌塔》读有感04-26

读乌塔有感05-08

读《乌塔》有感06-10

读《乌塔》有感04-30

读《乌塔》有感【推荐】04-16

读《乌塔》有感【热】04-15

读课文《乌塔》有感06-12

【推荐】读《乌塔》有感05-12

【热】读《乌塔》有感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