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学习屠规益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15 18:06:0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习屠规益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我觉得,每天见病人都是一次考试。”八十三岁的屠规益凭窗而坐,姿势端正,恰如学生。

学习屠规益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当然不是怕治病。大半生与头颈部肿瘤打交道,挽救千百条生命,在医学领域写下了多个“第一”,获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医”、首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自有“病无可遁”的坦荡与自信。

  那又为何以考生自居?因为,他深知自己手中的手术刀重若千钧——在学校里衡量考试结果的是分数,而在医院里,衡量医生的是病人的安危。头颈外科,一刀一刀都动在病人的头面部、颈部,事关生命安危、器官功能和颜面形象,考验的不仅是操刀者的技术,更是爱心与医德。

  而他,不仅要让病人活下来,还要让病人活得更好;不仅要让自己的病人活得好,还要培养更多自己这样甚至超越自己的医生。

  每一项创新与奉献都源于此。五十八年的着手成春自不待言,就在去年年初,他又与学生、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徐震纲联合出资成立了“头颈肿瘤学人才培养及科研基金”,首批选拔出的5位年轻医生马上就要飞往美国,在国际一流的肿瘤中心深造。为此,他几乎将一生积蓄倾囊捐出。

  或许不需要过多的评价。医心无尘,一个“爱”字,足矣。

  无喉者重获新“声”——“你有本事把喉切掉让他们活下来,就该有本事让他们重新说话”

  “相声演员李文华又能说话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有这样一条新闻令观众们倍感欣喜。作为曲艺舞台上的常客,李文华深受观众喜爱,却不幸罹患喉癌,于1985年实施了喉全切手术。主刀医生,正是时任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的屠规益。

  手术后,李文华成了屠规益和整个科室的好朋友。而他最感谢屠规益的,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手术。

  在一段2005年的影像资料中,李文华缓慢而清晰地诉说着:“20年前屠大夫给我做的喉全切除手术,经过食管发声的练习,我又学会了说话。感谢屠大夫。”

  食管发声,在当时的中国鲜为人知,屠规益却关注了十几年。

  1952年,25岁的屠规益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结业,到北京协和医院做耳鼻喉科大夫。十年后,他奉命调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开始接触大量喉癌患者。

  “刚开始主刀做喉癌手术还挺高兴的——割了肿瘤,病人就能存活了啊。”一段时间之后,屠规益的心情变了。

  一次去病人家访问,他在别人指点下,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病人,原本身高体壮的汉子默默呆坐着,缩成一团,头也不抬;没过几天,又传来一个噩耗:另一个病人因为忍受不了有口难言的痛苦,跳楼自杀了。

  “我前脚下了手术台,后脚社会上就多了一个残疾人,自责啊!”屠规益苦恼起来。有没有办法让无喉人重新说话呢?他查找资料,发现国外那时已经有了类似的“无喉者俱乐部”,可具体怎样办?囿于当时不甚发达的信息网络,有关资讯并不多。

  李文华术后,屠规益自责更深。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以前的喉全切病人田永光,他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对话了。原来,他经人介绍,从山东医学院学会了食管发音。屠规益立即带着田永光去给李文华“打气”。情绪消沉的李文华听了田永光的事,眼睛亮了:“你能学会,我也能!”于是,他开始学习食管发声,从运气练起,慢慢地往外蹦字,然后一个词、一句话。三个月后,终于可以和人交流了。

  李文华的成功鼓舞了屠规益。他找到了更多的资料,萌生了在肿瘤医院开食管发音训练班的想法。

  这与医院的主业似乎是无关的。当时医疗资源紧缺,医生们觉得手术都忙不过来,哪里有空管这个?屠规益不放弃,告诉科内医师:“你有本事把喉切掉让他们活下来,就应该有本事让他们重新说话。世界上已经有这个技术了,可病人没地儿去找啊!”

  一批年轻人被说动了。找教师、自学、编教材……经过几年的小规模试验,1990年,训练班终于开起来了。屠规益亲眼看到,多少学员在这里艰难地吐出了第一个字,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而李文华也成了训练班的特约辅导员,常来到病友们中间,为他们“现身说法”,直到2009年因肺心病逝世。那时,距离他接受喉全切除术过了整整24年。

  培训班开办二十年来,帮助近600名无喉人找回了幸福。九成的喉全切除病人,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训练就可重获新“声”。

【学习屠规益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安规心得体会05-16

医生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05-09

关于学习合规管理的心得体会07-30

风险合规学习心得体会11-19

精益生产学习心得04-17

2016学习精益管理心得体会(荐读)08-09

精益管理学习心得体会05-07

合规学习心得09-05

《父母规》学习心得06-25

风险合规学习心得体会9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