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时间:2024-04-02 14:21:46 偲颖 精品文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精选1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美文吧?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用通俗的讲法,写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美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优美文章摘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精选13篇)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1

  清明,四季中非常重要的节日,是中国人缅怀先祖、祭奠已故亲人的传统节日。

  无论身处何地,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带着对逝者无尽的思念尽可能的回到自己的家乡,即便不能回去也会在他乡为自己已故先人祈福!好多海外华人怀着对祖先无限敬畏不远万里回归故土,寄托他们魂牵梦萦的追思。

  关于清明的传说很多,最具感染力的当属春秋战国时间的介子推,当年晋文公遭追杀,大臣介子推割肉救主,晋文公登基后忘记了曾经舍命救己的介子推,后来经大臣提醒才想起了介子推,遂命人寻找。介子推不愿再纠葛与名利,背起老母躲入绵山,久寻不见晋文公命人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在一棵大柳树发现了介子推和母亲烧焦的尸体,介子推尸体背后的柳树洞里发现了一块白布,上面用鲜血写了这么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就是清明,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这一天不生明火,只吃凉的食物,所以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在江苏的一些地方清明节这一天还会折来柳枝,挂在门头或是戴在胸前以此表示对逝者的敬意。

  时至今日,清明节已没有从前那么多讲究了。当下好多人更在意的是踏青赏景了,对于清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却很少去探究。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处都能看到人们踏青赏春的身影,古人将这个时候定为清明节可谓意味深长······当我们享受美好之时,不要忘记我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人对清明节真正的意义逐渐模糊,甚至淡忘!

  曾经看到一份调查,在某所高中一个五十多人班级里,老师问:清明节是几月几号?全班竟然没有一个同学答对的,老师又问:情人节是几月几号?话音未落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高呼“二月十四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节日逐渐冷淡,不得不令人担忧啊!

  政府意识到了“文明危机”于是将清明节等几个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有假期当然受欢迎,可是起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广东、福建、浙江还有全国其他一些地方流行“豪华葬”所谓“豪华葬”就是花巨资将亲人的坟墓建的`豪华、气派,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一些人发了家的人希望老得到祖宗庇佑,于是花钱再多也是心甘情愿的!去年,某地一老板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清明节这天花了四百万元请来道士、乐队、歌手为去世一年多的父亲做法事祈福,为了营造悲伤的气氛,这位老板还以伍佰元一个雇来几十人哭场。浩浩荡荡的祭奠队伍刚上大街立刻引起围观,一度交通瘫痪,整个县城的交警都出动了才勉强控制住局面,其场面之宏大令人咋舌!

  诸不知这位老板的父亲是如何去世的,据知情者透露,这位老板是独生子,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含辛茹苦将其养大,成家立业。为了支持儿子创业,父亲一直独居乡下,可是儿子只知道做生意赚钱,一年到头难得回去探望父亲。尽管后来在城里有了大别墅儿子还是不愿将父亲接来享福,因为儿子觉得父亲是个乡下农民,如果来到城里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其实,就算儿子不说,老爷子也心知肚明!

  那年端午节前儿子忽然接到老家邻居电话,说老爷子大门紧锁几个月没看见他人了。儿子驱车赶回老家,果真大门锁着,敲门也无人应答,儿子感觉不妙,上前几脚将门踹开,只见地上白茫茫一片,全是蠕动的蝇蛆,老爷子只剩下一堆白骨·······父亲活着时没有享受到儿子一点孝心,直到临死也没看到儿子最后一眼!或许,老爷子只是摔了一跤,或许,只是高血压发作,再或许是更严重些的疾病·······可是无论怎样都没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救治。况且好几个月没人来看望过他。

  人活着不去关心、爱护,死后却花巨资来祭奠,自己没有眼泪还花钱雇人哭场!如果在老人去世前将这些钱花十分之一在老人身上,也算是孝子了!清明节是神圣的节日,这一天是我们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亲人一种追思、缅怀、敬仰······千万不要拿这个节日往自己脸上贴金,否则,会被所有忠诚于中华文明的人耻笑、唾弃!

  敬上有下才是人生之道,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祖的日子,还是教育我们的后代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最佳机会。我们要让我们的后代看到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我们是怎样对待逝去的人和活着的人的!人都有逝去的那一天,从生下来就已经确定了答案。在短短几十年的生命过程中,人类像是夜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不断地出现不断地陨落、消失!也许,是因为感叹生命的短暂,所以我们无比珍惜情亲、爱情、友情!有了这些情感我们人类才有了文明,得以繁衍生息!

  春去春回草木更新,我们在这美好的季节中徜徉,又到清明,还是追思......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唐诗,勾起了我对清明的丝丝回忆和对亲人的无尽相思。

  其实蛮不想过清明节的,从小到大都不喜欢,每次过节,看着那一年比一年旧、一年比一年杂草更多的坟头,无边无尽的思念涌入我的脑海,那过去的一幕幕像过电影一般在我脑海中回放,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永永远远离开了我。

  记得小时候,到了清明节,就跟着爷爷奶奶的屁股后面,去扫墓祭祖。那时会带着香和冥纸,越过几块田野、穿过几片竹林,来到曾祖母和曾祖父的坟前。看着那两个矮小的坟包,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这是自然的规律,我们无法撼动。

  点燃一堆冥纸,霎时间,黄色的纸,变成了漫天飞舞的火星,夹杂着对亲人的怀念,飘向了天空,渐渐地,渐渐地,消失了,我知道,在另一个世界的曾祖父,曾祖母已经收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关怀。

  那几枝檀香,悠悠地飘出了淡淡的香气,在淡淡的雾气中,我仿佛看到了,看到了曾祖父和曾祖母的笑脸。我知道,他们一定在那个世界静静地,静静地看着我们。虽然说,我并没有见过曾祖父和曾祖母一眼,可我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个声音说道,他们并没有离我们而去。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有清明这个节日,要把人们的回忆硬生生地从脑海中勾出来,姥爷说“因为人们的`思念。”我仍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直到小学毕业的那一天。注定要分离的我们将要各奔东西,一旦离去,就回不了头了,我想,“这6年的点点滴滴,虽说已经离去,有许多的缺憾,但是,已回不了头,清明的怀念,也就是如此吧,虽说没有失去亲人的痛苦,可是,这种离别的滋味,也是一种煎熬。”

  也许,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怀念中,一点一点地走向了成功,我仿佛也明白了,清明节传承几千年的真正意义,就是告诉人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没有谁会永远陪伴谁,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了头。清明,是一种思念,在痛苦的相思中,我们学会了珍惜。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3

  清明,在稚年思想还没萌芽时就经常给祖先扫墓,从由我爸背我到我能大伙一起翻山越岭,我从不缺席。现在大了,出来工作了。总人好多理由不回家过清明。说句对不起先祖的话。我这叫不孝。每逢清明前都想好好回家过清明,但都被自己搁浅了。

  暮春时节了,过几天又就是清明了。今年我想又就是不能回去了,因为工作实在太忙。事业不稳定,但总想给清明时节写点什么的,以网络情绪遥祭我的祖先,不要见怪!孙儿对不起你们。要就是你们泉下有知也会怪我对吗?我会怀念你们。真的!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但在我心目中,你们就是伟大的。因为想当初,就是我爸他们到山上祈福才出下了我,我就是你们的庇佑下成长的,也就就是你们的保佑我的读书成绩才那么好,因为我爸曾为了你的墓地和人打过官司。为了你的墓地和人争得脸红耳赤。我的先祖,在我心目中你们都就是我家的神,我敬你们,一如你们给我们后辈的庇荫一样。

  多少个日夜,我站在回家的山上。对着回家的方向,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哪里有我同伴们一起玩耍的`足迹,有我儿时的梦,我们曾在清明时手拉拉趟过家乡长最深的河流,翻越过顺路梯的高山,走进无人居住的荒山野林顺着春草从高岭上滑下来。也欣赏过家人曾多次推崇的观音坐莲的的风水宝地,在哪些地方我真真正正见识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在那个年代我静静地编织儿时的梦,多想有一天我能用自己的一双脚畅游天下,走遍祖国的山河湖泊,过一种快乐逍遥的日子,如今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的心却平添了好多忧伤,当我望着同事们收拾细软要回家时,我最后忍不住思潮的涌动,双目已经模糊了。在这时我才明白家乡对我来说就是多么的重要,它就是我成长的摇篮,就是我今生永远的归宿。

  夜里,我转辗不能入睡。从窗外透进来的月光中,似一弘青泉从我心底流过,我又记起了少年时的情景,人都特别怀旧,对小时候的事更就是如此。因为我的寂寞,因为我的无奈,远在他乡的人呀,请你们替我给先辈们多烧点纸钱,诉说一下我这个外在他乡的游子对他们奠念。以及对他们的惭愧之情。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4

  七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孩子,不懂得太多,生、离、死、别。姥爷去世七年了,对他外貌记忆已模糊,唯一记得的是那些事,关于他疼我、爱护我、关心我的所有事。我不敢保证我还对那些事记忆犹新,因为,他带给我的太多,多到我数不清,道不尽,我甚至都还不知道怎样报答他种种,他就没再给我机会。但他让我感到,清明雨上,微雨不凉。

  妈说过,姥爷很高,说他当时是村子里最帅的人。姥姥很漂亮,人们都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是经历过许多的。姥爷在我心里有好多面,每一面都诠释了他的性格。姥爷青年时曾参加过淮海战役,同村的壮年男子去了好多。姥爷给我的那一面是铁骨柔情。战争时,姥爷因腿疾要离开战场。离开前,姥爷的战友是同乡的儿时好友命垂一线,战友叫姥爷走,不要管他了。姥爷不听,照顾他一直到战争结束,从未离开。

  还记得儿时,每次回姥爷家,他就会走到院子中央,拍拍那辆高大而又老成的自行车,说;“走,我带你去买吃的。”记得我坐在他的车座后面,听到他自行车在凹凸不平的黄土地上吱呀吱呀的叫,我想,又该上油了吧。当我抱着一大包零食蹦蹦跳跳地出现在妈妈面前,姥爷的自行车已经停好放在院子里,姥爷就拍拍裤脚上的土,笑着坐到对着门的那把椅子上。这一面,是在我心中永不陈旧的疼爱。

  七年了,七年了,所有记忆都该模糊,这些事,我怎么总是想起呢?那天姥爷躺在病床上,我说:“姥爷好了可要给我买糖呢!”六岁的`孩子懂些什么,现在想起,就觉得我的话多么荒唐可笑,那可是一个突发脑血栓的病人啊。可当时,医生说,病情已经稳定,什么事没有了啊!一切怎么那么突然!姥爷出殡前,六岁的我还不懂得生离死别,我一脸茫然地被妈妈带到那里,我竟然没有一点感觉。妈妈当时哭着对我说:“你怎么了,怎么不哭啊!”我怎么了,我当时在想什么,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七年,我无数次的后悔当时的自己,可是,往事已被风轻轻带走,回不去了。

  有人说,清明忆、忆故人。姥爷不是英烈,他是我记忆中鲜活的一面。他有我梦中的故事,还有他教给我的精神。他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他是几亿中国人民中的一份子,但我在心里,他是那几亿星辰中最闪亮的一颗。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5

  清明时节雨,心中一何伤。怅望北山陲,眼神露凄凉。

  天空阴沉着脸象要哭,终于忍不住洒下几滴珠泪溅落地上。我心里祈祷:别这么快就让雨泥泞了归乡的路。因为第二天是难得的月休,我将回家祭扫父母坟。

  天使在夜里,还是哭了,时而呜咽,时而放声,泪珠飘洒到雨棚上,滴落在我心里。春雷怕雨孤独,奏乐跟随;风怕雨寂寞,如影相伴;天使怕我难过,让风雨敲打玻窗安慰。思念在清明潮一湿的空气里苏醒,我父母的家呀,人去楼空,房屋易主。

  第二天早上,我以风为橹,摇回故乡,在如烟如雾的.苍穹里穿行。山色空蒙雨亦奇,丝丝缕缕,飘飘洒洒地漫天飞舞,笼罩着树,树狂喜,舒展着腰肢;滋养了草,草疯长,摆一动着小脑袋;润一湿着花,花飘香,沁人心脾。十里青山,一溪流水,曲径人稀,密林深处,啼鸟声声。盎然生机丰满着我枯瘦的目光,清脆蛙鸣奏响我归乡的心曲。来到父母荒冢前,拔去杂草,摆好祭品,点燃香烛,焚烧纸钱。鞭炮鸣响时,我感觉到父母健在时的热闹与温馨,香火弥漫中,父母的身影隐约在烟雾与酒杯间来了又飘散。我跪在坟前,手抚黄土,阴阳千古憾,无力托东风,一种呼唤超越时空。那深卧墓穴的亲情总在眼前闪现。

  父亲健在时,家是温暖的。不管严寒酷暑,父亲总让家人围坐桌前就餐,不管冬去春来,父亲总会用故事教我做人的道理。当我读课文时,父亲会接上几句,当我编席时,父亲会指点一二,当我干农活时,父亲会示范些许。有父亲在身边,心里踏实而温馨,虽然有时也害怕他的严厉,那是我借作业的机会抄歌,在劳动的间隙偷懒。

  在我心里,父亲是知书达理型,母亲是无理取闹型;父亲是疼我的,母亲是厌我的。我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母亲的出气对象,虽然这样,父亲还是常打我,母亲也怕我夭折。我记得幼年放牛割草时不小心跌落到水田里,浑身是泥,居然没淹死,到了傍晚,母亲拿着撮箕到我摔倒的田里边捞边扯着嗓门喊:“妹崽回来没有?”家人在院坝里大声应答:“回来了”。当时我好生奇怪,后来才明白那是为我招魂。现在我想,如果这样能唤回父母的魂灵,即使如杜鹃啼血也在所不辞。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一任泪雨纷飞的红烛痛彻心扉,风吹纸钱化蝶飞。我咀嚼一个个故事成为精神上的慰藉,“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只好让思念化作袅袅青烟,随风飘去。面对黄土,我以想象结束彼此之间的距离。

  清明时节,雨也纷纷,泪也纷纷。

  清明时节,思也悠悠,念也悠悠。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象是专为有些清明祭祖扫墓人心情的写照。关于清明节之际扫墓,在我们乡村很看重,但也有不三不四的说法:或曰攀龙附凤,或曰装腔作势,或曰哗众取宠,或曰故弄玄虚,或曰弄虚作假……众多扫墓活动中虽有我不恭维的情形存在,但我认为不能以偏概全,总体不失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至少是一方民俗,有她的积极意义之所在。

  清明节也是家族众人相聚的一次机会,在扫墓途中和扫墓劳动当中,可以缅怀先辈的`不朽功德,复忆先人的感人事迹,激发家族亲情和谐,增强向心力;扫墓活动中也可分析先人之过,因为前车之鉴可以为后事之师;扫墓活动中可以梳理后人践行先人遗愿情况,小结成果和不足;扫墓活动中可以回忆先人的音容笑貌和做人处世风范,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扫墓活动中可以反省自己尊老爱幼言传身教行为……当然世上没有后悔药,所以既是恋死人更要顾活人,追求佛祖不如敬活佛。昔时贤文上说:父母公婆是活佛。另外,爬山涉水野外扫墓也是一场艰辛劳动的体验,众多先人就是靠艰辛劳动养活一代又一代,如今还有不少今人靠艰辛劳动过日子,并为社会做贡献。我扫墓的心情从来还真轻松不起来。

  与年节和常日相比,我们家乡扫墓祭品的特点是必有清明包子。清明包子的包皮用清明菜掺搓糯米浆,包芯以春笋、腊肠、豆腐为主料。清明菜的枝、叶长满白色绵毛,喻有“孝”意;整个包子喻意:真心肠尽孝道。大多嫌糯米食的人不嫌清明包子,糯米食中我唯一喜欢吃的也就是清明包子了。我们这里把一个人清明包子吃得多些比作年长些,或经验多些,或脑筋足些,或能力强些。人年长一岁,自然多吃一年清明包子;世人多吃一年清明包子,就多经了一次扫墓的益处,自然德和才诸多的方面都多长进一年。

  活人住房方便即可,不必豪华;先人之墓有人祭扫则行,不必排场。先人之墓无人祭扫,则会被荒野淹没,墓主人和其后人则会被人瞧不起,或被视为墓主无后。先人墓成后数年无人祭扫,或一直无人祭扫,变成了荒野,不能够说一定是墓主无后,倒是墓主后人或多或少会被人瞧不起是真的,也是自然的。希望年年的清明节之际,世人能花一点时间虔诚、文明地扫墓,使大好河山的清明花、文明花更加灿烂。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7

  清明,也许谁都知道,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嘛!殊不知,这“清明”背后的一个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历史随着千百年来的'传承,不会一层不变。重新观察今天。“清明”不再是那个只为纪念介子推的节日了。它已经在人们心中发生了改变。“清明”现在是用来表孝心的。

  长辈生前就受到晚辈孝顺的,他死后,后代去祭扫他的陵墓自是理所当然。可一个只懂得吃喝玩乐,对家人不管不问的人,去祭祀祖先,就会让人觉得十分讶异。老人在世时,因为嫌老人话多,烦人,选择逃避回家,让老人们为你们牵肠挂肚,直至孤独而终。你们才回家,为老人举办一场风风火火的葬礼,别人会认为你们孝顺,可是即使再怎么风光,老人们已经看不到了。他们永远的离开你们的视线。或许,你们有时也曾后悔过,为什么老人在世时没有常回家看看,而总是以工作忙来浇灭老人们心中燃起的花火。总是让他们独守在空荡的房间里。所以,老人辞世后,你们每年都会在老人墓前表孝心,可那又有什么用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的父母都还健在。让我们多关心父母,让他们开开心心地过完每一天。让我们的明天充满希望!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8

  多年父子成兄弟,每当听到或看到这句话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爸爸来,脑海里也就立刻浮现出爸爸那永远写在脸上的微笑。

  爸爸很老实,脾气也好,从不对我叱责打骂、举手行威。在爸爸身边,我很随便,没有丝毫的拘谨和畏葸。爸爸心地善良,童心也盛,每年春天都张罗剪纸打糨子缠线糊风筝。做风筝时爸爸有时动作慢些,我就损他:瞧你,真笨!爸爸也不甘示弱:还说我?看你弄的那糨子,稀得像老寿星的头发,能粘住纸吗?说罢,我们父子俩相视大笑。

  爸爸平时喜欢喝酒,但从不吃独,每次喝酒都给我准备一个杯子。来,一块儿喝!说着还给我斟满杯。母亲见状总是埋怨爸爸没个当爹的样儿。爸爸反诘:当爹该是什么样子?你不懂,这叫有福同享嘛!于是,我学会了饮酒。每年春节回老家看望爸爸,他总要拉上我喝一顿,就是有客人在场也毫不在乎。尤其是爸爸提出要跟我碰杯的时候,妈妈更是啧有烦言:瞧瞧你们爷俩,差点拍肩膀了,也不怕人笑话!爸爸憨厚一笑:笑话什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多年父子成兄弟嘛!第一次听这话,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到酒杯里......

  由于工作关系,我离开了老家。搬家那天,爸爸两眼发呆,像丢了魂似的,屋里屋外地走,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当装着我们全部家当的车子驶出老家的'巷子时,从没落过泪的爸爸站在大门口,两只大手一个劲儿地擦眼睛。他还劝我们:快走吧,看车走远了赶不上。到机关好好工作,为人处事大度些,家里不用惦念!

  离开老家后,由于工作太忙,我很少有机会回去看望父母。每年春节回家,爸爸都跑出家门老远迎接我们,七十多岁的人却像孩子一样欢呼雀跃。进屋后爸爸马上剥糖、洗水果、倒茶、拿烟。我们甚觉不安,爸爸却说:唉,讲啥这礼那节的,放松放松,到家了嘛!说罢两手哆哆嗦嗦地掏出烟来递给我,又划着火。

  爸,我自己来!我说。爸爸坚持给我点着:一样的,一样的。

  母亲见状,不住地摇头感叹:唉,你爸这个人哪!妻子一旁看得泪花烁烁......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有数月没和爸爸见面、喝酒了,想起来心里不免有一丝愧疚、牵挂和感慨。闭了眼,脑海里立刻又现出爸爸那和蔼慈祥的面庞,仿佛正笑呵呵地举着酒杯:孩子,来,干!

  唉,多年父子成兄弟,斯言诚哉!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9

  清明节,心里总是慌慌的、凄凄的、寂寂的,一种惶恐怅惘的忧伤。

  不知什么时候起,天空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浸湿了我的眼眶,浸透了我的衣衫,一滴滴雨水,穿过我寒战的躯体,汇集在我的心房,波涛汹涌,洋洋洒洒,汇成了一条思念的河。把我带到了生离死别的现场,那一幕幕一桩桩的往事,像风铃般,在我耳畔回响。难忘,铭记的殇。

  微寒薄凉的北风从我耳旁掠过,呼啸摇曳,像是在呜咽,像是在咏唱:清明节桃李笑,野地荒冢话凄凉。乌啼鹊噪昏乔木,阴阳两隔谁断肠。一声声哀嚎,一声声低泣,仿佛来自苍穹,仿佛在耳边回响。

  我遥望天籁,夜幕,笼罩了一片有生机的气象,黑丝绒般的夜空中悬挂着颗颗闪烁的星星,像是一滴滴晶莹的泪滴,颗颗璀璨,滴滴欲坠下。像是在诉说一个个遥远哀婉的故事,声泪俱下,痛不可抑。

  我仿佛看见千里之外,荒凉的枯山峻岭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笼罩了万家冢院,荆棘杂草凄迷在肃穆的墓碑旁,断魂哭泣的人们,跪倒在祖先旁,燃起一炷香,点燃心中无限的哀思和惆怅,许上一个个心愿,让天地永存,让死者安息,让活着的人们,背起行囊,不辜负前人的`重望。

  妈妈,女儿不孝,到不了你的身旁,就在这十字路口,能够通往天堂的方向,点燃心中的思念,把我心里滚滚的思念之水向你流淌。

  风潇潇,飘荡着浓浓哀思,雨绵绵,淋漓着靡靡悲情,我划亮手中的火柴,幽兰的火苗,迅速在寄托中蔓延,冥币飞舞,火焰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我心中滴落的泪滴,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

  祭拜的香火在半空中袅袅升起,直达我遥望的方向,妈妈,你在天堂,还好吗?是不是一样在把我们牵挂,妈妈,在凄寒霜冻的夜里,别忘了把棉衣穿上,妈妈,有爸爸的陪伴,你们的家园,是不是阳光明媚,灿烂辉煌。

  妈妈,我思念你,我把思念的苦水,汇成了涓涓的河流,在夜色里发光,我把思念的甜蜜,酿成醇厚的米酒,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我把思念的旋律,谱写成一首歌谣,在寂静的深夜为你歌唱。

  月光下,清明的细雨,像是串成窜的珍珠,纷至杳来,远远望去,像是密密麻麻的银线,在天际闪耀,犹如积蓄在我心头,无限的想往。剪不断,丝丝缠绕,悱恻心田。

  雨缠绵,风哀泣,任凭狂风暴雨,妈妈,我也跪拜在你幽魂的面前,任眼泪滂沱流成河,依然向你诉说着我无尽的缅怀和思念。看着冥币一点点化为灰烬,我不忍离去,不忍离开你的身旁。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10

  今年,我因今年有时间回乡下,要回去拜山!苦恼的我完全没回乡下拜山的兴趣,可爸妈他们逼着我不得不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叔叔阿姨们踏着艰难的步伐登山拜祖。我左手提着用雪碧瓶装着稀稀的白粥,右手提着一大袋白馒头。山中弥漫着白白的雾水,还不时下起蒙蒙细雨。因为脚下的路是黄泥路,一下雨就特别的滑,所以要特别小心的行走。大马虎的我,大人们还没说完,我一脚才进的泥坑里头,白色的回力鞋全都变成了黄色。

  这天我可真倒霉,还没拜完第一座墓就摔了一跤,差一点就扭到脚!走了半个多钟,终于来到了第一座墓。我松了一口气,但是一转完弯,眼前是一片莽草,有差不多2米高,我开始急了说:“这可怎么办,没法过了!哎~”叔公大声说:“小的'跟在大人后面,中年人拿着镰刀走在前面,你也要拿着镰刀来隔断这些草!”“啊?我也要啊!”我埋怨起来。“当然了,那你都15岁半了,都快成年了,当然要干点东西啦,不用干就有东西的吗?”叔公怒气地说。我无奈地抽起镰刀,左一刀右一刀地死命砍。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开出了一条小道,这小道仅容一人通过。来到了墓旁,我那张报纸终于派上了用场,我用来铺在地上作我的私人座椅。

  突然,我觉得全身痒痒的,我挠了挠背又挠了挠大腿,全身被我挠得通红。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帮我翻开衣服,一开背上一点一点的大红点。我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好痒啊!”“肯定是那些红蚂蚁刚爬上去的,你没感觉到吗?”我苦恼的说:“我以为是流汗没理它。原来是红蚂蚁爬上了我的背部。哎呀,这可咋办啊?”等一等下山再找药涂一涂吧!没办法了。谁叫你不注意啊,自己找来烦!”我低下头,泪水一滴一滴滴在泥土上。

  到了下午,我终于下了山。我的妈妈马上找了风油精来给我擦上。妈妈一边擦一边说:“你看,不读好书以后就是这样,过着这种难熬的生活,叔公他们天天下田干活,背都快要裂开的程度,若是你,早就顶不顺啦!看你不好好读书,以后不准再任性了。想干啥就想干啥,不顾后果。知道吗?”我忏悔的说“哦!我以后再也不要那么任性了,一定要考好中考,将来就不用干粗活了。”

  在这次的拜山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一番,我深感后悔。农村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能够熬过的,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如果不想这样,一定要好好读书,搞好学习。虽然幸苦这十几年,但是将来幸福却是一辈子。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11

  清明节即将的时候,我们周六、周天上学没放假。我问我的妈妈这周为什么这么特殊,周六、周天要上课,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可是我的妈妈告诉我这只上两天学,其实周一、周二、周三要放三天假。我惊讶的哇了一声!我的妈妈说这下你高兴了吧。

  我这三天假过的很好,第一天我的妈妈回老家上坟了,家里只剩我和爸爸了,因为姐姐也去上学了,其实那天我也不是没课,而是课外兴趣班。我早上起床玩了一会,就去上课了,因为我的妈妈回老家上坟去了,所以我和爸爸只好坐公交车去上课,上完课我和爸爸准备回家,正走着了,爸爸告诉我今天的舞蹈课不上了,而且爸爸还是笑着对我说,其实是真的。我以为是爸爸和我开玩笑了,可是回到家我的妈妈正在看电视,我上完厕所,爸爸和我的妈妈在一起看电视,见我的妈妈还不着急带我去上舞蹈课,我就问我的妈妈,什么时候带我去上舞蹈课呀!我的妈妈说,舞蹈老师生病了,今天不去上课了。原来爸爸说的是真话!

  清明节这天,闲着没事。我的妈妈带我去公园寻找春天。

  我们一走进公园就看到一棵茂盛的玉兰花,满树白色的花朵争相怒放,整个树枝都被白色的花朵淹没了,就像一把打开的白色花伞一样。

  接着我们又被桃花吸引。玫红色的桃花,鲜艳的不能再鲜艳了。每一个枝头都盛开着玫红色的花朵,真有一种“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感觉。引来许多游客来赏花、拍照。在河边背阴处,一株桃树含苞待放。红色的花苞像一颗颗红色的珍珠挂满枝头,我更喜欢着满树的红珍珠。

  我们又去寻找樱花,可它已经开败了。因为前几天樱花正盛开的时候下雨,美丽花朵被雨打下落了满地,铺在地上就像给绿色的草地盖了一层粉色的被子,格外漂亮。

  紫藤花,它很特别和其它花都不一样,其它花是五个花瓣,只有紫藤花没花瓣,它长的像洋槐花的果实一样;它长的.方式也很特别,其它花是长在枝头,而它是树干上冒出来的一簇一簇的。这些一簇簇紫色的花把树枝包裹的严严实实,像有人给树枝穿上了紫色的花衣服。

  我还发现山坡上,大树下有一种不知名的小草。它悄悄地在那里生长,开出很小很小的蓝色的花朵。远远望过去,蓝色的小花朵像绿色地毯上的星星,星星点点的真漂亮呀!

  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盛开的花朵里,所以春天才这么美丽!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12

  今年的清明时节,我带着几分不愿意跟爸爸去扫墓了。天气确是“雨纷纷”的,可“路上行人”大多都并不“欲断魂”。你听,已到达目的的人高兴地放着鞭炮,大声的喧哗中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再看还走在路上的人们:有的露出与大自然亲近的喜悦神情,有的在讲着各种笑话,爆发阵阵哄笑,有的也像我一样因为道路的泥泞难走而皱着眉头,只有那些较为年长的长辈露出几分庄严肃穆的神情。我爸爸就是其中一个。

  在泥泞而坎坷的山路上跋涉了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爷爷的墓地。爸爸用镰刀为爷爷整理蓬乱的“家”,动作迅速敏捷,不一会儿,一座凸起的坟堆就棱角分明的呈现在我的眼前。但我还嫌慢,觉得应该快些再快些,然后我能回家与电视为伴。接着,爸爸给爷爷上香、烧纸钱、跪在坟头闭眼作揖?我对此视而不见,满不在乎,一堆黄土罢了,有必要这样吗?心里在嘲笑的同时扭头欣赏风景去了。

  可就在我扭过头去的瞬间,从侧面瞥见了爸爸虔诚而凄然的神情,让我的心猛然一颤:故去的亲人成了一堆黄土,健在的亲人却成了一棵朽木,一如我不知怀念,不知孝敬,不知感恩。爷爷走了,先辈们走了,可是,他们劳作了一生所获得的财富却留给了我们。当我们在尽情享用的同时,是否有想过我们的祖先为之奋斗的艰辛?当我再回过头来仔细端详爸爸时,我的内心一阵酸楚。爸爸什么时候变得这样苍老了呢?满头的青丝何时添了白发?光亮的额角何时添了皱纹?高大挺拔的身躯何时变得有些佝偻了?俊美光滑的脸庞何时变得那样黑瘦了?

  就在现在,我蓦然明白了,生命不能永恒,我们的亲人都会在时间的.河流里化成一堆堆黄土,但亲情却可以永驻。于是,爸爸为爷爷所做的一切我不再不屑一顾,默默地我也跪在坟头?虽然阴阳两隔,但我诚挚的心意九泉之下的爷爷一定能感觉到。

  可我转念又一想,如今我们怀念亲人,只能是祭奠罢了。我的父母双亲,总有一天也要回归到这座宁静的城堡中去,难道我也要等到现在才来虔诚的跪拜吗?为什么不能现在就孝敬父母呢?对,孝敬父母,就从现在开始,从最平凡的生活开始,别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训。

  回家的路上,我不再有欣赏春光的惬意,亦不再埋怨山路的泥泞。我仿佛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许多,深沉了许多。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 13

  清明节到了,我跟妈妈都会到外婆的坟前给外婆扫墓。

  当我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外婆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外婆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礼是怎么样的。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都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声大哭起来。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会起来了。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闹了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了,满脸的皱纹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体温。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外婆讲那遥远的故事。我很喜欢听外婆讲故事,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讲了什么,但是那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与那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于是外婆就对我说:“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了一块糖。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还说佛祖会关心一个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一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家里的人都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饭,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外婆安详地躺在那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那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但,无论我怎么去摇外婆那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于是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了父母亲,也引来了外婆的死讯。

  每到清明节,当我登上那一个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蓝天,享受着微风,我总觉得外婆就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永远……

  清明节啊,清明节,总是让我们这么的思念亲人!

【清明优美文章摘抄】相关文章:

优美文章摘抄02-22

摘抄优美文章07-05

岁月感慨文章摘抄08-05

励志文章美文摘抄09-12

乡愁好文章摘抄08-01

雨季好文章摘抄07-30

胡适好文章摘抄08-01

价值好文章摘抄08-04

写景好文章摘抄07-30

史铁生好文章摘抄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