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龙应台作品《亲爱的安德烈》简介

时间:2022-10-11 09:15:13 书籍 我要投稿

龙应台作品《亲爱的安德烈》简介

  这本书讲的是母子之间的心灵碰触,映射出中西文化的不同以及对读者的思想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龙应台作品《亲爱的安德烈》简介,欢迎阅读参考!!

  龙应台作品《亲爱的安德烈》简介

  【龙应台作品《亲爱的安德烈》推荐理由】

  《亲爱的安德烈》获“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南方周末》最受欢迎的专栏之一;

  《亚洲周刊》2007年中文十大非小说类榜首畅销书。

  龙应台在给安德烈的回信中,写了这样一段话:“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是一栋旧房子,你住在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 对不起 ’。”不经意间,是否也这样对待过爸妈,却被我们熟视无睹。而今被一个母亲这样赤裸裸的表达出来,无处遁匿。但是母子之间的书信,读来心里依旧暖暖的。

  【龙应台作品《亲爱的安德烈》内容简介】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龙应台作品《亲爱的安德烈》作者简介】

  龙应台

  龙应台,女,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并任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定居德国法兰克福。曾获《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安德烈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国。2006年进入香港大学经济系,认为经济学很“好玩”。

  【龙应台作品《亲爱的安德烈》创作背景】

  安德烈14岁的那一年,龙应台离开了欧洲的家,到了台北做公务员。这一呆就是三年半,龙应台跟“安安”的联系就是每天打电话,可电话打久了之后,就“变得无话可谈”。在2003年,龙应台恢复到个人的生活中,可等龙应台想要再去认识这个孩子的时候,安德烈已经18岁了,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的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她觉得, 一个18岁的孩子跟母亲之间,和14岁的孩子是不同的。第一,他不愿意让你拥抱他;第二,他离你远远的;第三,你的出现让他很丢脸、尴尬;第四,他跟你不愿意在任何一个时间同时出现。所以龙应台就在想怎么样可以重新认识这个人。当时龙应台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就是,就这么下去,两个人最后渐行渐远;第二个选择就是,龙应台得做些事情来认识一个18岁的人。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她说:“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她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所以龙应台去找安德烈——她心里不抱任何的希望,没有任何的期待,她等着被他拒绝——但她还是找了他,问他愿不愿意跟她通过写信的方式,来重新认识彼此。但是她也把话讲到前头,因为龙应台知道如果是他们两个私人写信的话他写两天就没有了,龙应台告诉他说这可是个专栏,一月一次,非写不可,否则就开了天窗。当他说好的时候龙应台很意外,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说“好”了。这一写就是三年,后来成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创作背景

  1999年,安德烈14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中国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她和安德烈的`联系就是每天打电话,电话打久了就变得无话可谈。

  2003年,龙应台卸任公务员职务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所以龙应台就想到底怎么样可以重新认识这个人,当时她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就是,就这么下去,两个人最后渐行渐远;第二个选择就是,做些事情来认识一个18岁的人。如果是前一个选择的话,龙应台挺不甘心。所以才会去找安德烈——心里不抱任何的希望,没有任何的期待,甚至等着被安德烈拒绝——她还是找了安德烈,问他愿不愿意跟通过写信的方式,来重新认识彼此。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形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时间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后来成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作品鉴赏

  思想主题

  《亲爱的安德烈》包含着多重“复调”。作为观念冲撞的展示,它的第一重是母亲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对话——细读开去可感受到,这有往有来大致对称的文本,既展示了对话的可能,又证实了对话的虚妄,也就是对话之间的各自孤立——在母亲寻求沟通的努力之下,更加彰显出思想统一的不可能。第二重,是读者来信与母子俩通信之间的“复调”。正是从读者来信中,可以读到一种观念的交锋,既是对龙应台单一话语立场的一种挑战、对于大男孩安德烈有待完成的思想观念的一种修正,也是对书中人物置身的这个斑斓而多义的当代文化语境,做了一个粗略而鲜明的写真。

  比如,安德烈来到香港求学,就这个城市的观感,和龙应台、弟弟菲力普、还有一般的读者,有几个回合的书信辩论。

  龙应台写了一篇文辞并茂的文章《文化,因为逗留》来回复儿子:香港这个忙碌的城市没有诸如咖啡馆之类供人流连消磨的公共空间,所以,自然不能产生优雅的文化。这观点本来也不错,但是,仅仅就缺乏悠闲而便利的公共空间来展开批判,似乎失于简单。作为文化批评者,将中西文化做出对比,这是龙应台一贯的方式,但是这种二元对立模式,在21世纪的视野里,显然缺少足够的穿透力。

  艺术特色

  在这本书信集中,儿子是初生牛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笔尖锐,时而正经,时而戏谑,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坦率的话语着实把严肃、认真的母亲吓了一大跳。面对青春叛逆的儿子,龙应台首先接纳了他的认识,然后才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他进行具体话语的探讨。话语中蕴涵着慧智、平等、尊重的思想和人文关怀。

  从语用角度进行探讨可以发现,《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的话语符合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特别是合作原则的运用,使龙应台的话语处处显示出平等、理性、慧智的母性光芒。从合作原则所蕴含的关联准则、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信息明白准则来解读她的话语,可以加深对其创作理念、创作风格的理解。

【龙应台作品《亲爱的安德烈》简介】相关文章: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04-14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03-03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07-04

亲爱的安德烈经典语录06-17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4-27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4-19

精选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03-15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09-05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