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通过野外实习,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要素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演化规律、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了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防治;了解海岸地貌。

  摘要:根据实习路线所看到的地质地貌类型来写,主要分为山地、海岸、河流。其中根据实习所见所闻并结合所学知识来阐述它们的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地质灾害与防治等内容。

  广西简介:广西地势大体从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北部为云贵高原的边缘部分,分布有海拔1000米~1500米左右的金钟山、青龙山、东风岭、九万大山等山地;东北部属南岭山地的一部分,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岭和萌渚岭平行排列,岭谷相间,其中猫儿山海拔2142米,为广西最高峰;东南至西南部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山脉。上述山岭绵亘广西周围,使其略成一个“缺口”甚多的盆地形势,称之为广西盆地。广西岩溶地貌分布遍及83.9%的县份,是中国岩溶地貌分布广、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按其发育程度可分为:峰从地貌、峰林谷地和残峰平原等三类。

  南宁至防城港高速公路南边大约500米处

  这里的为志留系岩层。这个剖面比较典型,从远处看产状,大致有白色,黄褐色,还有暗红色/有层理,初步判断为页岩。除了页岩之外,还有比较滑、细腻 ,颗粒较细的,有层理的为页岩,看不出层理的为泥岩,泥岩、页岩,颜色从灰白变化到红褐色,上边灰色,下面黄色,灰色与黄色相间,量了一下岩层每一小层的厚度为2~20cm。颗粒较细,不管是砂岩、泥岩还是页岩,里面的颗粒成份不同,泥岩、页岩主要成份是黏土矿物,这个剖面的新鲜岩石与风化岩石的颜色比较接近,且这个剖面为人工剖面,开发用于建厂房、取土。

  我们注意到这里的标志层:红褐色岩层,特别显眼,它所构成的褶皱是具有代表性的,这就可以确定了地质构造。

  测量岩层的产状:倾向是北西300°到320°左右,倾角是从三十多度到四十多度甚至五十多度。在实习中学到了量岩层的产状首先要找到正确的岩层面,才能量得准确。远眺公路对面志留系地层褶曲:从东西两个方向依次观察三个向背斜,从西说到东,从西边最大的背斜说起,第一个大的背斜,西翼的岩层倾角比较缓,转到右边东翼的倾角比较陡,从西到东是大的背斜,到向斜又到背斜,背斜中间有小的松树林隔开,继续往东,看到向斜西翼,倾角比较陡,东翼比较缓。褶曲的轴,轴应该大致是南北走向。远望丘陵:背斜基本形成了中间那座丘陵的顶部,它比较高的原因是其岩层发生褶皱的时候在背斜的地方隆起来,在向斜的地方相对凹下去。右边那座山的构造是向斜,形成了向斜成山的现象,原因是构造作用和岩层的状态,向斜的核部被挤压,岩层变硬,抗侵蚀能力增强,所以向斜核部变得耐侵蚀,在长期的侵蚀作用下凸起来;相反,背斜被挤压时核部张开,以张力为主,容易受侵蚀,地面变低。这种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现象叫逆地形。

  所学、所思 在这两个点主要看到了地层的褶曲、岩石的岩性、类型、形状,学会使用罗盘测走向、倾向、倾角;测得岩层的厚度为2~20cm,推测形成岩层所用时间较短,有可能是当时气候不稳定造成的;从两翼的倾角看出形成褶皱时受到较大的构造力;在这两个实习点,看到丘陵上生长着以马尾松为主的灌木,根据马尾松的生长要求,可以推测这片丘陵的土壤酸碱性为中性到弱酸性。近年松脂价钱持续上涨,市场需求大,成年松树可做建材,因此可以考虑在此种植马尾松经济林,不仅为当地的农民创收,而且对环境也有利。

  防城港口

  在防城港口,海岸上堆积着许多礁石,这些礁石是因为贝壳附在基石上形成的,从礁石的生物遗体来看,形成的时间较短,应在8~20年。老师介绍说,这里的港口基本上是填海造出来的,从船夫处了解到最大的吨位可达20万。这里能做港口很大的原因是上游的河流含沙量较少,海水带来的沙也较少。

  怪石滩

  基岩海岸长期风化、海岸侵蚀,是砂砾质海滩沉积物主要来源之一。海岸与昨天所 见海岸类型不一样,昨天所见为石英砂质沙滩。此处所见并非石英砂质海岸。岩层向大海倾斜,层面完整。岩石表面空洞明显,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海浪侵蚀和化学溶蚀。此处岩层节理发育,节理综横交错。

  岩性:岩石断面粗糙,砂岩以砂岩为主。其中夹着呈薄层状的、向外突出的比较坚硬的是铁锰质的东西是风化沉淀形成的。此处砂岩胶结得较好,比较致密。

  怪石滩的名由来:砂岩表面风化剥蚀形成奇特的坑坑洼洼的侵蚀地貌

  海岸类型: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基岩海岸

  按侵蚀类型分为侵蚀海岸和堆积海岸,此处属侵蚀海岸

  海岸发育的影响因素有岩性和岩层构造,由于岩层的节理面都是比较软弱的,侵蚀都是沿着这些层面展开。侵蚀后形成海蚀平台以及海蚀崖,再经海水的进一步侵蚀会形成海蚀洞。若岩层平缓,侵蚀形成的还是平台是平坦的;若岩层是倾斜的,则侵蚀后形成的海蚀平台及海蚀崖就是倾斜的并且比较嶙峋。

  金滩

  金滩是以堆积为主,处在江平海积平原边缘。实习地点为广西陆地最南端——尾岛的最南端。金滩海岸西端是侵蚀为主,东端是堆积为主,考察发现西端不断地破碎,东端不断地形成沙嘴,往东偏北延伸。

  离岸堤的形成是在波浪开始破碎的地方,波浪搬运的东西就开始堆积下来,离岸堤与海岸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叫离岸堤。波浪破碎之后分解为进流和退流。堆积颗粒主要与动力的大小有关,动力越大,堆积的颗粒就越粗,动力越小,堆积的颗粒就越细。

  所学、所思 从港口到怪石滩再到金滩,领略了不同的海岸地貌风采。海岸的发育与基岩、入海河流的关系密切,如防城港因为入海河流含沙量少,就可以建成大型港口;怪石滩的基岩受到海水的侵蚀,形成奇形怪状的海岸风情。虽然这三个地方风景美丽,但只有金滩的游客比较多,在港口和怪石滩的游客就寥寥无几了,这么美的地方不能开发成旅游景点,不是很浪费吗?从地图上观察,从防城港到金滩需要经过江山半岛,如果开发成海上旅游,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使景点得到保护。

  田心村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是介于崩塌、滑坡等块体运动与挟沙水流运动之间的一系列连续流动现象。它是由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混合组成,沿山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从山顶从高处从上游往下游,泥石流等于就是山洪 洪水里面含砾石,沙泥的含量比较高的时侯就成泥石流,这种泥石流形成堆积它的的特点1、 大小混杂不均匀2、成分主要是含带在水流里面的,堆积在一起是混杂不均匀的。这两大特点是最基本的。

  在田心村的沟床中,看到卵石的分选性较差,大小不一,大的粒径可达2米,小的只有几毫米,但主要的粒径为10cm~20cm的卵石。从光滑的卵石表面可以看出磨圆度较好,而且卵石基本成椭圆型。从颜色来看都是灰黄色,说明它原来的斜长石是白色的,现在变成灰黄色,黄红色了,说明铁离子出来了,越往深度看,风化程度逐渐减弱。看敲开的断面上,有暗红色的,主要是因为水往里渗,把铁离子带到渗透表面所以有暗红色。看沟底的砾石是新鲜的,连表层都没有风化,全部是新鲜的,结晶紧密程度,结构都是非常紧密的,尤其是长石晶体,看得非常清楚,颜色没变,基本上是白色,所以沟床砾石是现代的,刚才风化的虽然没做年代的断定,但从风化来看,它不是现代的东西,是以前的东西。以前到底是多长呢?根据以前野外考察的经验积累,它形成年代超过一万年,也就是说要证明沟床的砾石是现代从山上滑坡搬下来,虽然搬运的距离只有两三公里,但磨圆度好,是上世纪80年代的滑坡泥石流,湖泊也有砾石堆积,它不是现代的,它是以前的堆积,应该有一万年,也就是说以前这个地方也有泥石流发生。

  所学、所思 在田心村,我们看到泥石流残留的痕迹,可以想象当泥石流到来给田心村民带来多大的损失。现在的田心村距离泥石流源头并不远,如果再来一场大的泥石流,田心村将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泥石流的防治显得相当重要。泥石流的防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1、以拦为主,拦、排相结合 2、以排为主,排、拦相结合 3、以治水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4、治土为主 5、以生物措施为主 6、全面预防和治理方案。这些方法给有侧重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根据田心村的情况比较适合第五个方案,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可有效防止泥石流的发生。

  十万大山简介

  十万大山是广西西南部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南伸入越南,长170多千米,宽15千米~30千米。山体海拔千米左右,主峰莳良岭1462米。十万大山区是中生代以来的凹陷构造,中生代红色岩系(砂岩、页岩、砾岩)沉积厚度大,分布广,第三纪以来褶皱断裂上升,成为广西最年轻的褶皱山脉。山势南高北低,南部由1200米~1400米的山脊组成十万大山主轴,地势向北逐渐降低,依次出现850米、700米、550米、400米等数列单斜山地及丘陵面。河流多为顺坡面发育而向北流,属郁江系。由于多列单斜地形的影响,河流多为错动的断裂谷地及两单斜山地之间发育,河床曲折,急剧转弯与平直相间,多险滩。山地南侧河流短小,独流入海。十万大山南坡的防城区,面临热带海洋,降水丰富。山中有大面积的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树种繁多,主要有窄叶坡垒、乌榄、白榄、鱼尾葵等。

  马射尿瀑布

  前面的瀑布叫马射尿瀑布。可以看到有一条白色的细线般的水流,说明它的流量小,是三级瀑布,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两级。中间的那一级很光。我们现在目测二级有80米左右,上面的那一级大概有70米左右,下面还有20多米的。自然地理的角度看,十万大山是广西非常重要的地理界限,基本上是广西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十万大山的主峰高度是1460米,那么一般的山峰的高度在1100.—1300米,并且它又是东西走向。所以能把冷空气挡在北边。我们刚才上来时看到的热带作物的代表橡胶。

  十万大山的南破面向着北部湾,从北部湾海面过来的暖湿气团到达这里抬升,形成降水。十万大山有个地放叫那梭,是我国第二大降水中心降水量在2100——2300mm之间,有记录的最高降水量为5000mm。第二大降水中心在台湾的南端。东南风把海洋的暖湿气团带到迎风坡,然后形成降水,形成多雨区。十万大山以北是上思县,从气象学来说是处于雨影区,这里的降水量仅有1100mm左右。广西的年均降水量为1400——1500mm。广西的三个少雨区分别为左江、右江和来宾。来宾是位于大瑶山的雨影区。武鸣的降雨量也很少,主要是受到大明山的影响。

  公路旁边的是一个人工剖面,看到的岩石是细粒的砂岩,不是很坚硬,而且支离破粹。这个临空面很陡峭,大概有80度接近90度,有的是90度。这个剖面主要的不是滑坡而是崩塌,近看时,岩石的表风化面带有黑褐色,新鲜的断面除了暗红色还有灰色、灰白色。岩层有点弯,有点倾斜,破碎是与节理,成份和胶结程度有关,在怪石滩看到的砂岩颗粒比这里的粗,胶结比这里的好,较质密,可敲或听声音,摸和观察进行比较,凡含石英矿物比较多,硬而质密的声音听起来较脆,含粘土矿物较多(泥岩页岩)声音听起来较顿. 这里有较多节理,高一点的地方节理很发育,垂直层面很破碎。

  所学、所思 穿越十万大山的一路上,我们看到南北两面的植被的差异和大山对于降雨的影响。看到十万大山的物种丰富,树种多到认不出来。有点遗憾的是我们只在一个地方停车观察,没能从多方面去了解、认识十万大山。

  总结:这次实习,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看到地层、岩石、地质构造,海岸地貌、河流地貌的特征,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远离海边的人来说,看到大海无疑是最让人激动的,而我们看来三个不一样的海岸地貌,更让我感到高兴。这次外出实习是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学习与娱乐相结合。最重要的是,我这个一直生活的桂北的人,终于领略到了桂东南魅力!

  实习报告二

  一、前言

  作为一名学采矿工程大二的学生,我们在学校认真学习地质学已经有一个学期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质有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并为我们以后工作的需要,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一次野外的地质实习机会,此次实习,一方面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我们课堂的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实习内容

  1.学习罗盘的使用

  2.矿物观察

  3.三大类岩石及其结构构造特点的观察与描述

  4.断层、褶皱、风化壳的观察与描述

  三、实习中要达到:

  1、能比较正确地辨别观察到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行成因上的分析

  2、能通过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鉴别常见矿物

  3、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和命名

  4、初步分析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石及化石

  5、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在及掌握野外识别方法

  6、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方位测量及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报告正文

  目录:

  1、矿物和化石的肉眼鉴别和表述

  2、地质罗盘的使用

  3、对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观察描述,并且熟悉掌握野外记录的要求及格式

  4、断层、褶皱、风化壳的观察与描述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 下一篇:地质学地方地貌实习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