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汉族民俗舞蹈文化

时间:2022-07-28 11:24:39 民俗风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族民俗舞蹈文化

  间舞蹈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生而缘起的,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广大群众社会生活中,反映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理想愿望,由人民群众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舞蹈,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汉族民俗:舞蹈文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族民俗舞蹈文化

  汉族舞蹈,简称汉舞,顾名思义,即汉民族传统舞蹈,属于民族舞蹈范。汉族舞蹈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即使是相同种类的歌舞,因地区的不同,也会在风格、装扮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汉舞的原貌已无从考据。

  基本特征:

  汉族的民间舞蹈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即使是相同种类的歌舞,因地区的不同,也会在风格、装扮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

  汉族自古以来歌舞活动丰富多彩,并随历史的进程从未停止过传衍与发展。对于今天的城市居民来说,出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狭窄的居住空间与相对疏远的人际关系;外来文化因素与高科技娱乐的引进等多种因素,使城市中的一代代后人,已在逐渐忘却、脱离、以致根本不了解和不再会跳自己民族的舞蹈。而时常由此导致作出汉民族没有舞蹈的结论。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汉族最为隆重和热烈的传统民俗节日。人们对于一年新春伊始、万象更新的祝福,对于未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祈求,以及获得一年中唯一一次身心的彻底放松和欢乐,便把所有的时间和心力统统贯注在春节期间所举行的活动之中。

  只要在汉族生活的地区,从农历的腊月下旬至新年的几乎整个正月,都可称作春节期间。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制作新衣、清洁宅院、准备祭祀供品、筹做节日佳肴到准备欢庆活动仪式、演出等倾注着百般的热情,以获得对新一年期盼的实现。冬季的正月,是中国所有农区的农闲期,为筹划、欢庆春节提供了条件。在汉族,春节民众欢庆活动,因南北方地域的不同,而分别开始于正月初三或初五,但基本都以正月十五的灯节作为活动的最高潮和终结。当然,也有个别地区,在正月二十八还要举行一次“团圆年后的再团圆”。

  春节的民众活动中,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开始于宋代和清代的民间歌舞形式。自古华夏民族以龙为图腾,在漫长岁月中龙逐渐已被人们所神化,被当作既可腾云驾雾、又能翻江倒海,主宰农田旱涝的神灵,而被以农耕为生的汉民族所尊崇、祭拜。因此,在从南到北的汉族地区便出现了春节时,被人们舞耍于硝烟弥漫、震耳欲聋爆竹声中,千姿百态、无以数计的各种龙形。其中最被人们熟悉的要算是形体硕大、长达10米左右,用彩绸扎起来的“布龙”或“彩龙”。

  著名舞蹈:

  龙舞

  《龙舞》,是在数名男子高举支撑龙体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龙打滚”、“龙摆尾”、“金龙缠玉柱”等极有气魄的造型舞蹈。此外,流传在浙江,由众多女子双手各持云朵和莲花,在优美抒情的荷花舞之后,由荷花花瓣为鳞片连接成的《百叶龙》,在耍龙人逗引下浮游于彩云之间,真是惟妙惟肖,令人瞠目;南方水稻之乡,以稻草扎成龙形、龙体遍插燃香,专门舞耍于年节深夜的“草龙”,宛如一条漂浮于夜空、星光闪烁的火龙,在硝烟缭绕中盘旋、飞舞,别有风采。此外,以龙爪行走于地,同时不断向四方仰头喷水的《地龙》,却是清代流传下来,预祝来年风调雨顺的象征;将制作精美的小龙缚于长凳之上,由三名男子各举一凳腿,奔跑跳跃、翻转作舞于喧天锣鼓之下的《板凳龙》,是黄河以南省份被人喜爱的龙舞形式。此外,把龙体分为若干“段”或“节”的《段龙》、《五节龙》;由一人独自戏耍,留存于苏杭和川北,小巧的“苍龙”、“纸龙”;还有为人鲜知,延续于浙江沿海渔村,几乎没有龙形而呈船状的“首饰龙”、“十八档龙”等等,真是异彩纷呈、数不胜数。春节期间,这些飞舞在汉族广大地区品种各异、形态离奇的龙形,充分显示着龙的传人悠久的历史与浩瀚的文化。

  秧歌舞

  《秧歌》是春节群众欢庆活动中,起着承前启后、烘托气氛的大型歌舞形式。这里所指的“秧歌”不仅是单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着数十种歌舞形式所组合的文艺演出队伍。

  祭老乐舞

  霓裳羽衣曲又称霓裳羽衣舞。是一种唐代的宫廷乐舞。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安史之乱后失传。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

  祭孔乐舞

  如果说“高台”、“地会”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那应该说真正的汉族舞蹈则是“祭孔”时所表现的“乐舞”。

  自元代创建孔庙之后,“祭孔”成为每年春秋两季汉族(包括蒙古族)的礼俗。根据《都元帅建文庙》中载:“前乎制礼作乐,后乎东山之征”。“制礼作乐”也就是宣导儒家文化,履行对孔圣的祭祀礼仪文治。而“东山之征”即“武功”对边境的靖宁。

  祭孔乐舞走上正轨则是明、清两朝。明初,由中央颁布《大明会典》,即对儒家文化的“祭孔”有一套规范乐典和舞系。明·万历时的河西名士葛中选(见“人物”传)先生对“乐舞”,有这样的文字记述:“《礼记》: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管象武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有言也。以礼乐以相示,以是知乐皆示和也。乐之舞示事也。则所谓达灵成性,象德昭功者,非心相与言也。”又“唐武后圣寿乐,以舞象歌之字形甚属,……今大成乐舞亦然。”这段文字,前面所论者为“乐舞”之意,结尾的“今大成乐舞亦然”。透出了“大成乐舞”已成为明朝颁布规定祭孔的乐章、舞蹈。

  清朝的《大清会典》与《大明会典》有所更改,在表演“乐舞”时,演奏乐章为“咸平、咸池,大韶”,表演舞蹈即“羽舞”、“武舞”(即持羽毛簘笛而舞)。另外,在“乐舞”中又有持龙旗、龙幛、幡、拍板、提鼓、提炉、纱灯的引导队在前作舞。

  清朝后期,汉族舞蹈不仅只有“祭孔乐舞”,同治、光绪期间,舞蹈已经能登上“会戏”(即庙会)的大雅之堂,当时的人只有观看舞蹈的记录,没有记述舞蹈的名称及形式。进入民国以后民间的花灯歌舞逐步盛行且覆盖了乡村。

  建国以后,舞蹈进入了全盛时期,民族的大融合在歌舞中表现更加突出,此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汉族舞蹈通常与唱歌或器乐结合,称为歌舞、乐舞。

  历史沿革:

  先秦舞蹈

  (一)表现农业生产活动的舞蹈

  如《葛天氏之乐》。舞者三人,执牛尾踏舞步而歌,歌舞共八段:第一段歌民之初始,第二段歌燕子,第三段歌草木萌生,第四段歌五谷茁壮,第五段敬天行有常,第六段祈祖先佑福,第七段依靠大地赐予,第八段希望得到最多的禽兽。

  (二)各时代颂扬祖先业绩的大型乐舞

  如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周《大武》等。

  (三)娱乐的小舞

  如《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等。

  (四)娱神的巫舞

  如《代舞》和戴面具驱鬼除疫的《傩》舞。

  汉代舞蹈

  《七盘舞》,以七盘置地而作伎舞,穿插于《百戏》之中演出;《铎舞》,手执铎铃而舞;《公莫舞》,舞者执巾或舞长袖;《髀舞》,用有柄单面鼓作道具的集体舞。还有从巴蜀引进的《巴渝舞》等。

  魏晋以后,北方《相和大曲》的乐舞有《罗敷》、《何尝》、《夏门》、《碣石》、《白鹄》、《为乐》、《王者布大化》、《白头吟》、《东门》、《西山》、《默默》、《园桃》、《置酒》、《洛阳行》等。南方则有《拂舞》、《前溪舞》、《明君舞》等。

  唐代舞蹈

  《坐部伎》和《立部伎》都是大型宫廷乐舞,其中最著名的是歌颂唐太宗业绩的《破阵乐》。唐代多段的大型歌舞曲称为《大曲》,如《霓裳羽衣舞》。动作刚健的舞蹈称《健舞》,如《剑器舞》、《柘枝》、《杨柳枝》等;动作柔宛者称《软舞》,如《绿腰》、《团乱旋》、《兰陵王》、《春莺啭》等。

  宋元舞蹈

  舞蹈多被吸收到戏曲中,或边唱边舞,或于戏剧中插一段与情节有联系的舞蹈。

  此外,也还有专门的民间歌舞表演,如《舞旋》、《舞剑》、《舞判》(《跳钟馗》)、《舞蛮牌》、《扑旗子》、《扑蝴蝶》、《旱龙船》(北方称《水船》,南方称《采莲船》)、《竹马》、(《跑驴》)、《村田乐》(《秧歌》)、《耍大头》、《花鼓》、《腰鼓》、《太平鼓》、《小车》、《凉伞舞》、《藤牌舞》等。这些民间舞蹈一直流传至今。逢年过节,南北各地汉族仍然按自己不同的音乐和锣鼓配合,表演这些节目。

  现代舞蹈

  现代还流行《龙舞》、《狮舞》、《高跷》、《花灯》、《金钱棒》、《采茶舞》、《春牛舞》、《绸舞》、《茉莉茶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文艺工作者又改编了《红绸舞》、《小车舞》、《花鼓舞》、《大头娃娃舞》、《采茶扑蝶舞》、《荷茶舞》、《胜利腰鼓》等舞蹈节目。

  拓展:汉族民间舞蹈的活动形式

  农业生产有着明显的季节性,耽误农时会直接影响到收获和人们的生活。春节标志着春天和春耕即将开始,春耕的好坏决定秋收,关系着人们的温饱生活。所以,古时从官府到民间立春日都有隆重的迎春仪式,春节期间要祭神求丰年,进行歌舞娱乐活动,后来又延续到灯节。过去,汉族民间舞蹈的活动主要是在农村,由族长或有威望的人充当会首出面组织。时间依据农时,目的是顺应自然、祈天赐福、追求安定与温饱。因此,活动的形式都与年节中祭神、祭祖结合在一起。

  香会、赛会俗称庙会,或“出会”“走会”。香会是人们到寺庙中烧香敬神,赛会是请神出巡,歌舞悦神,许愿、求福。这种庙会、迎神赛会是佛教传入中原后才兴起的。按照佛教的仪轨,届时抬佛像出巡,众人迎神献花祭祀,并以歌舞百戏悦神,称之为“行像”。从此“行像”遂成为迎神赛会的开端流传后世。由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述的景乐寺内表演歌舞、百戏,长秋寺行像时,由狮子舞为前导,可知佛教悦佛、行像的歌舞活动对中原文化和中原民间舞蹈的影响。后来的庙会、迎神赛会,都是此风习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古代祭祀神灵、祖先风习的沿袭。

  庙会是以该庙所祀之神的诞辰为期,一般进行半个月左右的活动。如北京妙峰山碧霞元君的圣诞是农历四月十八日,会期从四月初一开始,东岳大帝的圣诞是三月二十八日,北京东岳庙的庙会从三月十五日即开始进行。清代磷庆《鸿雪因缘图刷中,绘有山东临清县在泰山圣母诞辰时,该地称作“社火”活动的图画与文字说明。

  香会、赛会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但由于庙会既是祭祀活动,又是当时的贸易市集,群众购买生产、生活用品极为方便,而且村民们既能朝山拜佛寄托心愿,又可买到各种所需商品,还能玩赏、娱乐,这就是它历经两千年,一直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客观上,它对民间舞蹈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许多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得以继承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寺庙为中心进行迷信活动的香会、赛会逐渐消除,各种民间舞蹈活动多集中于年节时进行,人们虽仍把它叫作“庙会”,但已消除了封建迷信的色彩,成为风俗性的群众娱乐活动。进入1990年代以后,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庙会迅速兴起,各地农村争相效仿,又再成为一种时尚。

【汉族民俗舞蹈文化】相关文章:

壮族的节日民俗文化12-27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04-04

有关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0-19

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文化01-08

民俗文化活动三朵节03-01

家乡民俗文化调查报告04-27

春节民俗文化资料01-08

春节民俗文化资料推荐01-08

汉族的过年风俗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