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解读羌族舞蹈特点

时间:2022-09-01 16:42:39 民俗风情 我要投稿

解读羌族舞蹈特点

  羌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他们在祭祀时以舞蹈娱神。在各种类型的祭祀舞蹈中又都以巫为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统归为巫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读羌族舞蹈特点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解读羌族舞蹈特点

  羌族生活在中国的四川省岷江流域,有古老的文化传统。羌族舞蹈在民风习俗和群众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种植、收割、放牧、狩猎、盖房、治病等活动,羌族人民都要跳舞。从流传至今的羌族舞蹈艺术中,还反映出羌族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汉族、藏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传统的渊源关系。羌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以巫表演为主的祭祀舞──巫舞和“锅庄”(羌语称锅庄为“洒朗”)。

  羌族巫舞是巫觋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宇宙间物质运动的规律、自然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冥冥中好像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于是神鬼的概念产生了。巫觋则是被认为能与神鬼交往、代表它们说话、执行它们意志的人。巫舞约有以下几种形式:

  跳皮鼓或称羊皮鼓

  是羌族巫的主要舞蹈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羌族人每遇病、丧之事,都要请巫师跳皮鼓。巫师一般为2人,1人举短戈在前,1人左手持单面鼓,右手持弯把鼓锤敲击,并摇晃鼓内的小铁环哗哗作响,开始在一阵吆喝和鼓声震天的热烈、紧张气氛中边击鼓边跳,走步时脚不停的颤动,带有神秘感。主要步法有:甩鼓步,两脚八字分开,鼓先落在两胯之间,然后向上甩,同时击鼓。两边踮跳步,前脚向前跳,后脚以脚尖点地跟出,左右交换击鼓。还有开胯下蹲跳步、松膝绕步等。也有原地打“旋子”的技巧动作,其动作节奏明快,激烈而敏捷。一般在老年人死后,跳皮鼓要进行3天3夜,死者的亲朋故友都要参加跳皮鼓,人数不限,跟在巫师身后,从右到左,或由左到右地跳动。先成曲线队形,然后成圆圈。跳皮鼓以表演者手中所持羊皮鼓、串铃等为伴奏。节拍多以为常见,较少。鼓点种类繁多,相传过去跳皮鼓的鼓点曾有108种之多。

  猫舞

  是属于农节期间的祭祀舞蹈这种舞蹈由巫师在祭祀中跳,是源于羌族古老民间舞蹈的一种。舞时双手做猫爪状,有单腿踮跳、双腿蹲跳、开胯甩腰踏步等动作,多模拟猫的动态,以灵活、短线条动作为主,独具特色。

  跳叶隆

  是由巫师绕着火塘跳的丧事舞蹈。巫师弓身弯腰拍手跳碎步,用脚尖踮地前行,两手前伸,颤抖不停,动作有神秘和恐惧色彩。它的某些舞姿类似猫舞。

  跳麻龙

  巫师在祈雨时所跳的舞蹈。舞者手持带把的龙头,龙身是用6.7米余长的粗麻绳做成。舞动龙头时,长麻绳盘旋飞舞,啪啪作响。其动作技巧难度大,舞步多采用以蹲跳为主的跳皮鼓的动作。巫师边跳边念祈雨的咒语。

  跳盔甲

  是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过去多用于有战功的民族战士,或有功德的老人的葬礼,故亦称大葬舞。表演时人数不定。舞者身穿生牛皮制的铠甲,头戴野鸡翎和麦杆皮盔,手中各持弩、矛,领舞的巫师要挂上肩铃。舞队形成对垒的两排,跳前高唱象征胜利的战歌,动作以踮跳步、模仿冲杀,弩矛飞舞,伴随着震天吼声,叮铃声,表现羌族人民的威武气概。

  羌族祭祀舞

  羌族祭祀舞是祭祀山神、祈求丰收的舞蹈,来源于古西羌风俗。舞者戴凤、狮、虎、豹、牛、羊、猪等面具,以凤领头碎步入场。舞蹈中有传统的套路动作,分“充柱”、“甘柱”、“央柱”3套,以鸟为祭。此种遗风在茂汶县羌族中仍有流传,每年十月初一,青壮年手执羽毛,到山上唱歌跳舞以娱神。

  喜事锅庄

  是在节日、婚嫁和劳动之余时所跳。男女相对,各成一排,拉手而舞。常由能歌善舞的老者带头,男女一唱一答,边唱边舞。当舞蹈进入快板时,男女两排相互交换位置,或众人拉手相继从别人腋下钻过,穿梭不停。动作以脚步多变、膝部颤动、腰胯扭动为基本特征。舞时动作随歌声节奏加快,最后达到高潮。舞者人数可达数十人之多。常通宵达旦,气氛热烈。

  忧事锅庄

  是为老人举行丧事所跳的舞蹈。在丧事之后,死者的亲朋都参加舞蹈,一般在室外旷地表演。伴唱的内容主要是歌颂死者生前的高贵品德和表示怀念之情。舞蹈气氛低沉。舞时男在前,女在后,拉手成弧形或圆圈,动作沉稳、缓慢。各地忧事锅庄风格特点不尽相同,有的步伐单一,反复跳动,有的舞步活跃。

  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成因

  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艺术在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祖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艺术瑰宝,它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喜爱,也为其他民族人民所青睐。

  一、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器伴奏,边歌边舞,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变化也比较自由,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虽然,羌族民间舞蹈因受地域风情、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及文化特征、社会功能、表现形式等的不同,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基本动律是一致的。羌族民间舞蹈,蹈多于舞,特别以脚步动作为主。流行于岷江上游的羌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是身体多侧面的顶胯和轴向转动,主要表现为以胯部带动身体的变化,其舞蹈的动作是随舞者移动重心,胯部向两侧斜前方顶出中形成的。这种舞蹈动律贯穿于所有的羌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中,且以自娱自乐性舞蹈为多,尤以“萨朗”表现得最为突出。这是形成羌族民间舞蹈动作向上,欢快自如,优美别致的风格的原因之一。二是以上身倾斜和拧倾韵律为主体,这种舞蹈多在祭祀活动中出现,以杂谷脑河下游一带的“席步蹴”表现得尤为突出。因受宗教祭祀的影响和限制,这又是形成羌族舞蹈动律下沉、舞姿古朴典雅的又一风格。

  羌族民间舞蹈在动作,步伐组合及音乐节奏方面,与藏族民间舞蹈有共同的特点。其动作特点主要表现为屈伸、颤腿、跳跃、拐、胯部的开关、顶胯、肩的左右转动、双脚的交替点踏、左右拧倾和同边行舞等。羌族舞蹈的同边行舞,究其原因是羌民族祭祀方向左为始祖,右为火神,故从左至右而行。

  二、羌族民间舞蹈的分类及主要形式

  羌族民间舞蹈主要分为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和集会性舞蹈三种类型,并以自娱性的舞蹈为多。自娱性舞蹈流行于整个羌族地区,但因其地域的不同又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主要流行于黑水河一带的“萨朗”,二是主要流行于杂谷脑河下游一带的“席步蹴”。前者欢快自如,优美别致,后者动律下沉,舞步沉稳,舞姿古朴典雅。同样,祭祀性舞蹈也根据区域的不同,分为流行于杂谷脑河下游一带羌区的“莫恩纳莎”(羊皮鼓舞)和流行于黑水河一带的“克什叽黑苏得”(跳盔甲)。

  从羌族舞蹈活动的形式和目的性看,以反映民族对自然崇拜或民间习俗的内容为多,因而许多舞蹈都在民俗和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都带有祭祀神灵,祈福禳灾的含义,舞蹈多是围着火塘和相互牵手进行的。同时,因羌族民间舞蹈在表演形式上又近似藏族的“锅庄”,所以人们把欢快的“萨朗”称作“喜事锅庄”,把在丧事和宗教活动中跳的“席步蹴”、“莫恩纳莎”等称为“忧事锅庄”。从这些舞蹈的源流来看,多来自于宗教艺术,许多动作还保留着一部分原始舞蹈中的“以舞娱神”的古朴风格。其次,羌族民间舞蹈中除以自娱和祭祀的形式以外,还有一些模拟动物、植物表现劳动状况的象形舞蹈和与古代战争有直接关系的军事性舞蹈。

  从舞蹈的形式看,羌族民间舞蹈一般以踏歌的形式出现。舞蹈表演时所唱的歌曲内容广泛,词句丰富,表演形式一般为男前女后,人数不限。表演者围着火塘或场院一圈,连臂或不连臂,沿反时针方向边歌边舞。起舞前,男先女后轮唱一遍舞曲,然后由一名踏歌能手领舞,大家边歌边舞前进,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一曲结束后又另起新曲。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尽兴为止。其伴舞歌曲的旋律朴实优美,内容丰富,节奏缓紧适度,拖腔婉转动人,很有典雅、朴素、豪放之感。另外,在祭祀性舞蹈和集会性舞蹈中,除有踏歌形式外,还有靠乐器节奏伴舞的形式出现。如羊皮鼓、铜铃、金属片制成的铠甲、肩铃等音响伴舞。此类舞蹈动作单一,节奏明快,气势雄壮,很有虔诚、激发之感。

  三、羌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因素

  (一)与古羌文化的延续和遗存有关

  从羌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特点及步伐组合特点看,与其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一定的关系,无论是在自娱性和礼仪性的舞蹈中,女性的胯部动律总是给人端庄优美的感觉。从羌族舞蹈的胯部动律可以看出,在远古时期,语言受到一定限制时,男女之间求爱的方式也以舞蹈形式出现,双方靠舞蹈动作来交流情感。这些在后来流传的许多民族舞蹈中都有遗存。从诸多绘画艺术中也可以看出从古至今对女性的描绘,人们的审美意识总是以丰满、曲线美(特别夸张胯部)为美的特征。这与原始时期以狩猎、畜牧为生的古羌人以丰满、肥壮为美的意识是一致的。羌族民间舞蹈既具有端庄柔美的典雅特色,又不失游牧民族洒脱粗犷的风格。

  (二)与自然生活环境和生产劳动有关

  羌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峡谷地带,长期行走崎岖山路,从事狩猎和农耕以及上下独脚楼梯等生活习惯,也是形成羌族民间舞蹈以下肢动作为主及胯部和脚步关、开特点和同边行走的重要因素之一。羌族民间舞蹈中手的变化较少,多是双臂自然摆动或屈肘而舞,正是由于羌民生产和生活物资靠背运,上臂受到一定限制和长期行走山路,使腿部显得灵活多变,进而形成了舞蹈中腿部动作灵巧、敏捷、有力之共性特点。如“忍木那耸瓦”这种表现庆贺的礼仪舞蹈即是通过女性表演者胯部动作的反复转动的韵律,反映出古羌人原始的审美意识。与此同时,有的羌族民间舞蹈的内容直接或间接与生产劳动状况有关,其表现形态和动作均给人以生动的农舞形象之感觉。如表现劳动欢乐情绪及审美装饰物的舞蹈“娃西切玛”、“姜得儿学”、“石奎余奎”等,其舞蹈中出现的'左腿跪蹲同体轴向转动时,很像羌民围着丰收的玉米在搓粒;舞者拉着自己的长衫衣角,做屈膝、胯部转动时又活像在堆满粮食的晒场上筛簸谷物;在舞蹈中有时出现的模摆律形态则又像茂密的农作物随风摆动,给人以飘逸秀美的感觉。另外,舞蹈中出现的蹲跳、拐腿、搓步跳等又是模仿了野鸡、獐子等动物的动作。羌族妇女擅长挑花刺绣,女性舞蹈往往与她们精制的服饰有关。当腰带上坠着的串珠和彩带随着舞蹈动作飘动时,别有一番风味,这又是羌民族本身的审美观念和服饰所形成这一特殊动律的原因之一。

  (三)与原始的宗教艺术有关

  羌族信仰多神,至今仍保留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生活中仍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活动的遗存。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不仅在舞蹈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有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性。有些宗教祭祀性舞蹈就是由“释比”表演的。由此可见,羌族民间舞蹈中的宗教祭祀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与古代巫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羌族祭祀活动中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莫恩纳莎”就是由历代“释比”传授的结果,现已成为全民性的风俗活动,在舞蹈中至今还保留了巫教“以舞事神”的特点。

  “释比”在其祭祀活动中分为上坛、中坛、下坛三个等级,并有其固定的活动仪式。上坛主要担负历史的记述和传统教育,中坛和下坛则以巫术活动为主,在祭神、还愿、求雨、跳丧、占卜、驱鬼避邪等活动中都要跳“莫恩纳莎”。羊皮鼓舞在表演时可分独舞、对舞和集体舞等形式,但舞蹈动作基本相同。对舞和集体舞主要用于上坛和中坛的祭祀活动,独舞则主要用于下坛的占卜和驱魔活动。羊皮鼓舞是羌族祭祀活动中必备的法器之一,且鼓大而沉,舞动时由身体的转动而摆动,这也是形成羊皮鼓舞古朴、沉稳,矫健、粗犷风格的原因。

  (四)与音乐、文学有关

  在羌族地区,音乐、舞蹈、文学三者之间是密切结合的,能歌善舞的羌族人民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变化和表现都离不开歌与舞,而且是有舞必歌,有歌必舞。歌舞时又都包含着一定的文学内容,边歌边舞均结合具体的内容给予叙述的词句,使歌舞的形式变得极为生动、活泼。无论是节日喜庆,丰收还愿,迎宾待客,祭祀鬼神,婚嫁丧葬,羌族人民都要以舞示意,且往往是越舞得兴奋时,歌声就越强烈,情绪也就越高涨。其音乐的节奏同舞蹈情绪的表现相结合,结束句下滑,同一乐句,男领女跟,动作完全重复,节奏的弱起强落,同舞蹈的起落结合非常巧妙协调。舞时,伴歌舞曲的旋律朴实优美,内容丰富,节奏缓紧适度,拖腔婉转动人,很有典雅、朴素、豪放之感。羌族的民歌,题材广泛,语言生动。悦耳动听的歌声,悠扬婉转的羌笛、口弦与朴素、健康粗犷优美的舞蹈的结合,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使民间舞蹈显得更为丰满,更富特色和生命力。

  (五)与古代战争生活有关

  羌民族历史上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民族。羌族民间舞蹈的起源与古代战争有着紧密的关系。如今天流行于黑水、茂县一带的民间祭祀性舞蹈《铠甲舞》和《跳盔甲》就是与古代战争有关的舞蹈。唐代诗人卢伦在《塞下曲》中曾有“野幕琼筵,羌戒贺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的描述。而诗中所描述的“金甲舞”从其舞蹈形式和内容看,与今天流行于岷江上游黑水河一带的《铠甲舞》和《跳盔甲》相比应属同源舞蹈。三种舞蹈之间的演变是有着一定联系的,都是以武士装束来表现战争悲壮情绪的男子舞蹈。此种舞蹈原是为有战功的将士举行大葬时跳的舞,后来在一般葬礼中也跳此舞。与此同时,羌人在出征抗敌前还要举行出征仪式的“集会性舞”,这种以兵器和阵形为仪式的演兵操练性舞蹈,其目的是用以统一意志,提高士气,显示武力。同时也是羌族男子勇敢和强悍的性格表现,流露出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民族英雄气慨。

【解读羌族舞蹈特点】相关文章:

解读侗族舞蹈的特点12-25

解读羌族的风俗习惯12-29

朝鲜族舞蹈特点解读12-26

解读羌族锅庄与藏族锅庄的区别12-25

羌族服饰文化12-25

浅谈高山族舞蹈特点05-29

朝鲜族舞蹈文化特点12-26

解读西域风情舞蹈歌乐12-29

解读企业文化模式的内涵与特点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