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初探

 关于没有毕业的学生来说,写一篇论文还是有点懊恼的吧,那么怎写呢?以下CN人才网小编为您整理关于议论文写作初探, 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议论文写作初探

  一、 展示议论文: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地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人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二、议论文文体知识

  (一) 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 :作者的见解、主张、看法、观点。(正确鲜明)

  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①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②安排论点出现的位置:

  ⑴标题; ⑵开头第一段提出;⑶ 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 (中间);⑷结尾归纳 ;⑸ 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

  ③练习: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2、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

  (1)论据的种类

  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2)练习: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1)、本文的论点是:

  (2)、用简要语言写出文段中的两个论据:

  论据①: 这个论据是属于 论据。

  论据②: 这个论据是属于 论据。

  3、论证方法及作用

  ①论证方法的分类:

  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

  对比论证: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

  ①论证方法的分类:

  (1)道理论证:通过引用X的话,充分有力证明Y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举例论证:通过举X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Y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3)比喻论证:把X比作Y,证明Z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通过X与Y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Z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例子: 如“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1)比喻论证。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论证了诚实是可贵这个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2)道理论证。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这个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阅读《浅谈细读》,完成13~16题。(13分)

  浅谈细读

  ①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阅读都是速读和细读并存。从书的角度而言,有的完全经不起细读,比如很多畅销小说、随笔合集,粗翻翻还行,细读会发现“太水”了;而又有一些书,速读完全读不出好,简直是暴殄(tiǎn)天物。阅读的收效,与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这样说,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

  ②去年,买了一本新翻译的《方丈记·徒然草》,这本小书据说在日本家喻户晓,大致相当于中国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书做得很漂亮,拿到手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读得索然寡味,毫无被打动之感。这两天北京连日阴雨,窝在家里无意间挑了这本《方丈记·徒然草》细读,不想这一读完全不一样,突然就字字入心,欲罢不能。两次阅读感受如此不同,主要在于阅读速度。

  ③书读得太快,像旅人只顾赶路,无暇驻足欣赏沿途美景,而书中字里行间往往美景密布,无数细节动人心魄。 比如《方丈记·徒然草》书中这样的段落——“清早眺望往来冈屋的船只,感到自身如那船后白波,恰盗得满沙弥风情。傍晚桂风鸣叶,心驰浔阳江,效源都督琵琶行。”如速读,就是一堆华丽句子堆砌,必须细读才会读出其中的蕴意。白居易长诗《琵琶行》里写到“枫”,而日语里“枫”字发音同“桂”,所以文中会说“桂风鸣叶,心驰浔阳江”……如此丰盈至美,不细读如何领略?

  ④在今天这样以更高更快更强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作家写作面临的现实之一是,你费九牛二虎之力推敲文字,使其更精炼,但是读者没有那份耐心,他们反而会喜欢那些“水货”,因为那些废字废句,正好适合了一目十行的粗心。

  ⑤“速读”和“水货”就像一对黑白双煞,“速读”流行,“水货”才有市场,“水货”反过来又助长“速读”的流行。问题是,我们干吗要读得那么快?

  13.请写出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3分)

  14.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水货”的意思。(2分)

  15.第②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作用。(5分)

  16.同样是讲“读书”的道理,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理由。(3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3、(3分) 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

  14、粗制滥造的作品(或:质量低劣的作品,废话成篇的作品,低俗的作品)

  15、论证方法(2分):举例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3分):示例:以自己(两次)阅读《方丈记·徒然草》(不同)的感受为例(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中心论点(2分)。

  对比论证(3分):示例:将自己第一次速读《方丈记·徒然草》,读得索然寡味,与第二次细读,读得字字入心,欲罢不能(或:将自己两次读《方丈记·徒然草》不同感受)对比(1分),突出强调了“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中心论点(2分)。(其中分析1分,作用2分)

  16、(3分)

  示例一:不能(1分)。因为本文论述的是“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观点(1分),而材料讲的是“坚持读书大有益处”,二者侧重点不同(1分)。

  示例二:不能(1分)。因为本文论述的是“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观点(1分),而材料讲的是“广泛阅读(略读),粗略了解历史,大有好处”,二者侧重点不同(1分)。

  示例三:不能(1分)。因为本文论述的是“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观点(1分),而材料讲的是“只要读书态度端正,就能挤出时间来读”,二者侧重点不同(1分)。

  示例四:不能(1分)。因为本文论述的是“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这一观点(1分),而材料讲的是“读书必要性和重要性”,二者侧重点不同(1分)。

  三、练笔: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沙滩上撒满了闪光的贝壳,像是掉了一地的繁星。

  小男孩拾起一个贝壳看看,随手又把它丢弃了。他已经寻找了一个下午,始终没有找到他心目中那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

  夕阳把海和天渲染成一片深深的紫色。他的同伴们快乐地哼着歌儿,提着满满一篮子的贝壳。只有他仍孤独地拖着长长的影子,在海滩上茫然地找寻。海浪喧哗着卷上来,洗去了印在沙上的小小足迹,他手里的篮子仍然空着。

  他还在寻找,不停地寻找。

  2、写作指导

  【一材多用】

  1.追求正确的人生目标

  目标犹如大海上的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走向理想的彼岸,实现人生的价值。但目标的确立要量力而行,切合实际,切忌高不可攀,无法企及,否则,再美好再宏伟的目标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材料中的那个小男孩,把目标定在“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上,要知道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寥寥无几,难以寻觅。小男孩由于没有准确地定位目标,结果夕阳西下时,还没有寻找到中意的贝壳,篮子空空如也,留下遗憾和懊悔。

  2.珍惜身边的美好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很多,只有留意和珍惜身边的美好,我们才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材料中的那个小男孩,对身边闪光的贝壳熟视无睹,随手扔掉了许多美丽的贝壳,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遇。他一心一意寻找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实在令人痛惜。在人生的海滩上,我们常常为晶莹璀璨的贝壳所眩惑,如那小男孩一样,无视海滩上闪亮如繁星的贝壳,从而失去了捡拾贝壳过程中的乐趣。

  3.知足者常乐

  常言道: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忧。在生活中懂得知足,是一种难得的清醒,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懂得知足,你就会活得轻松自在,快乐和幸福才能常伴左右。材料中那个小男孩的同伴们,捡拾了满满一篮子的贝壳,心满意足,欢快地哼着歌儿,踏上回家的路程。也许他们捡拾到的贝壳不是最美丽的贝壳,但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已品尝到了成功的乐趣。那个一心向往着要去找到最完美贝壳的小男孩,怅惘地提着空篮子,拖着长长的身影,在夕阳中孤独地寻找。最终能否找到最完美的贝壳,还是一个问号。

  4.不要轻言放弃

  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日子,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时候要咬紧牙关挺过去,千万不要轻言放弃,放弃意味着你以前的努力付诸东流。“面对着充满希望的人世,努力永远不会太迟。”张雨生的歌道出了一条朴素的人生哲理。不管我们遭受了怎样的不如意,只要我们不轻言放弃,埋头努力,就会有重见希望的那一天。无论何时何地,都让我们记住歌德的一句名言:“希望绝不会离开,即使在坟墓之旁。”材料中的那个小男孩,为了寻找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锲而不舍,独自在海滩上继续寻找,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种顽强、执著的精神,难能可贵,着实令人感动。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科技毕业论文写作 下一篇:Word编写论文十大技巧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