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问题

  大凡文章:浅入浅出者庸,浅入深出者无,深入深出者难,深入浅出者更难。行文的生动性不是简单的写作问题,其本质上还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把握问题的准确性、剖析问题的深刻性和积累知识的广博性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底蕴。在这个基础上 ,再加上作者的天赋灵性 、 文字功夫和灵感的捕捉与巧妙的 发挥 .说到底 ,还是作者的整个人格,素质与修养。更多内容,请看下文。

  研究生论文的目标有三:

  1、要有建树

  2、要能服人

  3、相对完整

  针对当前一些突出的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提出自己的意见,就是要树立三个"意识"

  一、"问题意识",要善于在大量的数据资料中离析出"问题"来,然后围绕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观点、得出结论,一些研究生论文选题太大,没有"问题"或者不明确。

  二、"前沿意识",体现在选题上包含如下因素:当前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中遇到的新课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许多人在努力解决但仍未见成效或历史上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自己发现和尚未引起他人注意的问题。

  三、"作文意识",即行文要生动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初学作文都懂得要"准确、鲜明、生动",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词语概念要推敲。"作文"准确是根本。鲜明体现了能力,而生动是锦上添花。

  大凡文章:浅入浅出者庸,浅入深出者无,深入深出者难,深入浅出者更难。行文的生动性不是简单的写作问题,其本质上还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把握问题的准确性、剖析问题的深刻性和积累知识的广博性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底蕴。在这个基础上 ,再加上作者的天赋灵性 、 文字功夫和灵感的捕捉与巧妙的 发挥 .说到底 ,还是作者的整个人格,素质与修养 .

  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

  1、综述多,分析少:长篇累渎的综述前人的思想观点,而缺乏逻辑和实证的分析研究,论文缺少自己的分析研究;

  2、观点多,观察少:缺乏必要的观察实验,而凭空提出很多所谓的新思想新观点,其实大多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3、发明多发现少,想象多经验少:发明了许多新的概念,而缺乏事实的支持,观察现象、收集事实才是真正的发现,许多理论是缺乏经验的想象,处于空想阶段;4、外来多本土少,复制多独创少:以为国外的东西一定是先进的,多数文字是原文的翻译或复制,缺乏对本土问题的真正了解和认识;5、结果多,过程少:没有必要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关键环节的介绍而得到结果;

  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引言过于笼统:手头缺少有分量的文献,没有对同行工作的介绍,对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缺乏实质性的介绍和描述,起不到引言的作用;

  2、方法过于笼统:缺乏对研究思路、方法和重要环节的清晰描述介绍,让人弄不清你的结果及结论是如何获得的;

  3、缺少一手材料:许多论文缺乏第一手数据和结果,往往是别人工作的模仿,或得到与他人完全相同的结果;

  4、混淆了结果、讨论和结论:不会结合讨论来解释研究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以结论代替讨论,忽视了解释实验结果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

  为什么中国人自己论文引用率低

  学术浮躁、功利性强:为晋升职称和学位答辩而撰写论文,论文本身就缺乏独创性和新的思想观点;

  掩耳盗铃、抬高自己:有人认为引用他人的论文及思想观点,就影响到自己研究的独创性;

  崇洋谜外、文人相轻:有人明明是引用国内甚至是本单位人的论文,却在参考文献中全是外文;自以为事和高人一等:不屑引用国内论文和他人的思想观点,其实是自己无知的表现;

  境界低下、声誉不响:做科学技术研究境界较低,发现不了特别重要的问题;科学技术长期滞后,国际影响很小。

  学术论文引用率低,就像粮食烂在仓库里没有发挥作用,就像树上长的叶子落叶后化为泥土,就像文物深埋于地下而不被人发现,是不能产生学术影响的。要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必须从提高学术论文的引用率入手。国际上有一个惯例,如果学术论文被他人引用1次,相当于有100名同等水平的人读过你的论文;国际论文在SCI期刊引用100次以上,即为可以获得国际大奖的学术论文;国内论文引用130篇次以上,即为获得国家大奖或院士的论文。提高论文的引用率,就是发表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成果,也是提高自己学术地位的重要举措。

  中西方科学的区别

  中国传统科学偏重于对自然现象的经验描述、臆测和拟人化解释,西方科学则热衷于探索寻找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做出实证性观测和理性解释;

  中国传统科学偏重于直觉意会,西方科学注重对概念的严格定义,并运用逻辑和实验方法对知识进行检验;

  中国传统科学偏重于农业实用,西方科学则热衷于为求知和摆脱愚昧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中国传统科学偏重于知识的获得,西方科学对任何知识都要进行检验和论证;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既促进了大学的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也带来了急功近利的负面效应,大学精神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多年前,人们爱用"象牙塔"来比喻和形容一所大学,意指大学是那种摆脱外界束缚、放弃暂时利益、保护师生进行知识探索的场所。多年后,人们都说大学要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服务站",担负起社会责任。

  尽管如此,走出"象牙塔"并非是要告别"象牙塔"、甚至放弃"象牙塔","象牙塔"及其精神依然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大学首先应该是探索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关怀终极价值、关注人类命运的场所,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

  反观今日之校园,师生们不谈股票、不谈金钱,极有可能被视为异类。在外界现实利益的诱惑下,大学的"典范"和"崇高",已今非昔比。大学里的谈论与市井谈论已无本质区别,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中,还会有多少关于"人类命运"、"科学与真理"的思考?

  传统的大学信仰正在被一些人遗忘或者放弃,传统的行为准则正在被实用主义所取代,学术不端频出、官僚主义盛行,大量师生也随之涌入世俗"名利场".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高扬大学精神,高高举起宁静致远的旗帜。

  宁静是大学的一种境界、一种状态,是大学精神的真实写照。宁静要求大学要坚持学术本位,大学不能为"发展"而放弃原则,师生不能为"生存"而改变"信仰".

  只有保持大学的宁静,才能保持大学的清醒和理性,明确自己的使命和目标所在;只有保持大学的宁静,才能自觉坚持和守护大学的精神和原则,激发和保护教师、学生对于学术的兴趣、热情和追求。

  当然,宁静不是封闭、不是自满,也不是静止、停滞,而是时刻关注自身、关注变革、关注世界、超越现实、抵制诱惑,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引领社会进步,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大学理应是一方净土。变革时代,我们的大学呼唤宁静的校园。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 下一篇:浅析学科教研论文的写作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