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时间:2021-01-19 17:36:22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论文摘要: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特殊产品”也将进入物流发展的第一线。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如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应用成了我们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专业,物流专业的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加之物流教学的模式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很成功的典范可以借鉴,很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笔者从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着手,旨在为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发展之路。

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论文关键词: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物流;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钟晶灵(1982-),男,湖南益阳人,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企业管理系专职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教学与研究。

  许军莉(1984-),女,陕西咸阳人,广州达内软件职业培训学校讲师、本科学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务管理与教育技术学。

  通信地址:广州市增城荔城街华商路一号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511300

  E-mail:zhongjingling123@126.com(钟晶灵)

  一、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的现实性要求

  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特殊产品”也将进入物流发展的第一线。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如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应用成了我们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物流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从本校06专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用人单位对高职物流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并不满意,他们希望高职学生毕业后能立即上岗,但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往往无所适从,企业花费大量的精力对他们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但当这些毕业生掌握了这些技能后,他们又会另谋高就,这样就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人力成本,造成企业更愿意招有经验的员工而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因此,我们高职物流教学必须根据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加强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尽可能降低企业的重复培训成本。

  (二)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物流是一门系统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从物流运作的角度看,现代物流包括企业内部物流、行业物流和社会物流三部分。对于企业内部物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的采购、晕顺、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存管理、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对于行业物流,有各种运输手段利用、建设共同仓库、实现共同配送、简历共同流通中心、技术中心处理等;对于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发布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代理、物流服务器管理等,这些都带有明显的实践性。

  二、目前高职物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06年开始设置物流专业,虽在学习和探索中不断寻找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思路,但受教学经验的限制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教学主体——“双师型”教师稀缺

  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批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教师队伍,然而物流也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全面型教师太少。本人所在的系,不少从事物流教学的老师是半路出家,由交通运输或者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转过来,也有几个是物流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一出校门就从事物流教学。他们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有机会亲自从事物流的操作和管理,对物流行业的理解比较平面化,对学生讲解起来往往就“空对空”,没有实践经验,对于物流的相关业务流程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往往讲授的知识与企业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仅占l0%,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培养。比如《物流项目管理》,大多教师要么懂工程项目管理,要么懂物流管理,而既懂项目管理又精通物流管理的教师却几乎没有。

  (二)教学载体——专业教材选择不当

  目前国内物流行业本身就没有形成很系统化的理论,不同出版社的物流类教材水平参差不齐,就是同一系列的物流教材也会有系统性不强、内容重叠冲突、相互抄袭严重的问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目前的教材规范性也不强,大多数高职物流教材只是采用市面上已有的教材改编,存在理论性强、实用性不强、无法吸引高职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比如《供应链管理》,系统性水平极其高,却要求物流高职学生去掌握这种理念,接受能力肯定很差。同时,有关物流技术方面的教材跟不上实际的需要,缺乏先进软件技术支持,比如在我们重点放在讲授条码技术上时,国外已经兴起了RFID及EPC的研究热潮了。

  (三)教学过程——理论教学多而实践少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上仍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大部分时间都由老师口头讲解,有的时候会在学期期末安排一到两周的实习时间。而且就是在实习中也缺乏针对性和合理安排,管理松散,敷衍了事,使实习沦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象征性的点缀。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和专业要求严重脱节,造成了物流专业建设的严重落后,很多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物流行业后都要从头开始学习,这也进一步制约我国物流行业整体水准的提高。受限于教师自身的经验、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国内高质量的配套实验软件、以及国内该领域的系统性教材等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课课时占了绝大部分,实践课的课时却相当少,与该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不符,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安排不当

  首先,很多的课程重复性内容太多,而不同的授课教师都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重复讲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冗余的教学体系。

  比如,在《物流技术与装备》中,有信息技术的内容,而在《物流信息系统》中有同样的一章。其次,课程的设置不是非常科学。核心与非核心课程的分类,课程的时间安排,课程的层次性等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有些专业基础课到大二第二学期都没有安排,导致学生在理论运用上缺乏连贯性。

  (五)教学手段——无法提高学生兴趣

  虽然引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采取电子教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而且不少教师误以为有了课件课就上的生动了,穿插了案例就说明内容讲清楚了,所以往往采用大量的案例,结果把案例变成了象教材内容一样枯燥无味了。高职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且物流专业本身的课程自带趣味性不足,若缺乏教师的引导性讲授与多样性教学方式运用,在课堂上基本提不起兴趣,导致逃课,迟到,上课睡觉,讲话,玩手机等现象普遍。

  三、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专业,物流专业的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加之物流教学的模式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很成功的典范可以借鉴,很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笔者从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着手,旨在为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发展之路。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用型教材系统完善

  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供各类学校参考执行;制定教师向“双师型”努力的激励机制,在教师编制、任职条件、职称评审、工资待遇、聘任政策以及教师引进等方面向“双师型”倾斜。高职教育应该一方面鼓励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实习,掌握本专业的技能;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活动,开展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和观摩学习;不定期组织教师深入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和学习,掌握物流行业的新动态;另一方面也积极根据需要聘请一部分在企业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学校和教学系部应严格挑选专业教材,统筹规划,先确定好专业的课程体系,再组织教师确定好每门课程的教材。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课程间的知识空白及重复讲授。有能力的院校可以尝试组织自己的专业教师从事教材编写,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一种方法。

  (二)课堂理论教学中的改革思路

  1.思想先行,引导学生学习观念

  大多学生对物流概念仅仅停留在仓储与运输上,总认为,物流专业学的就是管理仓库和运输管理,以后就业不外乎仓库保管员或货代业务员。这样狭义的理解物流专业,使得在学习中仅仅学习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就认为学好了物流的课程。同时,这样的目标定位使得学生很难有内在的驱动力来学习和研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拓展物流概念的深度和广度,着重让学生了解物流除了仓储和运输,还有一个很多重要的领域,诸如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战略规划、物流营销、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国际物流等,让学生了解走进物流学习的大千世界。

  2.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长,对于喜欢营销的学生,将物流与营销服务相结合,让学生思考,作为现代典型的服务行业,物流企业的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注重的方面以及物流企业的营销框架体系;对于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对物流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物流技术软件系统和模式。在课堂上尝试“团队学习”和“项目参与”方法,让学生转变被动接受角色,主动参与到课程内容掌握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考核也不宜单纯以卷面考试来决定,应逐渐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如学生平时的参与度、作业情况、模拟操作等,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心态。

  3.循序渐进,开展层次性教学

  从现代物流学基本概念到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和货代管理等一些基本操作与管理,进一步讲授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并在学生已学课程基础上,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着重讲解与物流组织有关内容,如,精益物流、有效顾客反应、快速响应、JIT采购、六西格玛物流等。然后利用供应链管理的讲解将之串联起来,同时让学生课后学习企业ERP以及APS等与物流管理和生产运作管理知识,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同时适当鼓励高职学生,要将目光放长远,要成长为一名物流行业的专家。

  4.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直观认知

  考虑到物流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许多事物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直观感知。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图片、图表为学生讲解,如配送与采购的基本流程,让他们感受到物流领域里面的万千世界;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如手推车、托盘、集装箱、叉车等,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视频,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视觉上的感知,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参观和实习中非常容易地将实物与概念相关联,进而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的现场管理。

  5.迁移教学,利于学生活学活用

  在物流信息技术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对EXCEL的熟悉掌握,采用基于EXCEL的信息管理软件,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熟悉的行业,设计一个针对小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这样,既打破了学生对软件设计的神秘感,又熟悉了企业生产与物流的流程,有利于学生以后学习企业的高级计划排程;在讲解自动化电子货架,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一个身边的可以利用EPC的系统,设计出一个利用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有总线控制式的,也有利用FRID技术的。这样,加强学生对各关联知识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能够活学活用。

  (三)实践教学中的改革思路

  物流人力市场需求的是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对于以物流技能培养为主的高职院校,更应该把实践教学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1.利用网络信息,培养模拟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与外界沟通,多参与物流论坛的活动建设,就论坛上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参与讨论。对一些知名网站的物流信息也要求学生多去了解,既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又能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中的情况,有利于以后真正参与物流管理工作中对问题的解决。

  2.完善物流实验室,熟悉业务环节操作

  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投入适量资金,建设物流实验室,并且购买相关的物流软件,在校内实验室进行货物出入库管理、货物搬运管理、货物日常养护及盘点管理、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代理、报关业务处理、集装箱堆场管理、订单处理、分拣补货、配货送货、流通加工、包装、信息系统管理等训练,以此了解掌握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包装管理、装卸搬运管理、流通加工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物流设备的操作使用,掌握企业物流、连锁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物流的主要业务流程和重点管理内容。校内模拟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根据物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适应能力和执业判断能力,实习过程中要保证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要规范化。

  3.实地考察,加强亲身体验认知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安排以下实践教学内容:认识车站、机场、港口、码头、货场、仓库、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认识叉车、集装箱、堆垛车、货架、托盘、吊车等物流设备;认识工商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流程。另外,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些物流方面专题性的市场调查,如了解物流企业的部门设置、岗位职责;了解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物流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等。

  4.校企合作,具备一线实操技能

  校外企业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物流包装、订单处理、配送、仓储、运输等诸方面的业务。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物流实务工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也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校外生产实习应该说是教学环节最好的一种方法,需要校企合作,一方面学生能力得到锻炼,为就业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长期的校企合作对于学校和企业都是双赢的,应该得到校企双方更高的重视。

  5.毕业论文,深化专业知识体系

  这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问卷调查、撰写论文等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撰写论文有利于深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论文的答辩,可以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我校高职学生必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并答辩合格才准许毕业。

  综上所述,面对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从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大量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物流人才,促进我国物流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楼前飞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9.11.

  2 高和鸿,郝建彤. 我国物流教育发展的现和趋势[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2.

  3 白世贞,陈化飞. 物流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研究[J]. 物流科技,2004,5.

  4 王健.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2006,2.

  5 嵇成舒. 电子商务物流应用[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

  6 陈兴威,李瑞东.高职物流教学的几点思考[J].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 蒋伟,孙红菊.合理组织高职物流教学[J] 物流教育论坛,2008,9。

  8 王晓蜀. 物流教学改革与创新[J]现代企业文化 2008,5。

  9 汪长飚. 物流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探索[J] 现代企业教育,2007,8.

  10 赵习频.“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 6.

【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相关文章: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数控专业教学模式论文05-09

试析就业导向下高职外语专业教学改革探讨论文05-10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调研报告范文11-29

关于高职外贸英语专业创新教学模式探讨论文05-02

关于浅析高职学校护理专业就业指导的有效模式论文03-24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探究论文05-09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剖析论文05-10

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改革论文03-24

标准管理会计论文格式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模式分析10-10

对行业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