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浅析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变迁研究

时间:2021-01-18 17:56:12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析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变迁研究

  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领域的相关工作和撰写学术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浅析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变迁研究

  浅析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变迁研究

  摘 要:日本,作为汉字文化圈的成员,深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影响,汉语词汇也是构成日语词汇的重要部分。在日语拟声拟态词中不但存在和语系拟声拟态词,来源于汉语的汉语系拟声拟态词也不占少数。本文将对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こつこつ(兀々·矻々)」语义变迁进行考察,并试从民族心理方面探讨汉语系拟声拟态词语义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汉语“兀兀”“矻矻”;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语感;民族心理

  作者简介:赵耀(1988-),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中日词汇对比。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在日语中汉字已成为文字的一种,汉语词在日语单词数中所占的比例超过和语词汇,达到47.5%。拟声拟态词,是日语中较有特色的一类,由于它与人的主观感受联系紧密,所以基本以和语词为主,以便于表达日本人的感受。尽管如此,此类词中也不乏如「しんしん(深々·沈々)」「ゆうゆう(悠々)」汉语词的存在(本文将此类汉语词称为“汉语系拟声拟态词”)。汉语系拟声拟态词主要来源于汉语的重言词1、双声叠韵词 及加“然”、“如”、“若”、“尔”等词缀的复音词3,多位二字词。自传入日本之后,汉语系拟声拟态词随着时代发展和使用所需,语义上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些已脱离了汉语的原意。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来源于汉语,是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代表之一,其语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汉语中“兀兀”“矻矻”的含义及使用情况

  1、《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及在古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日语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一词来源于汉语“兀兀”“矻矻”。对于“兀兀”“矻矻”一词,《汉语大辞典》(罗竹凤编)释义如下:

  (1)「兀兀」 ①高耸貌。唐杨乘《南徐春日怀古》诗:“興亡山兀兀,今古水渾渾。”元李庭《咸阳怀古》诗:“連雞勢盡霸圖新,兀兀宫牆壓渭濱。”明朱权《荆钗记·参相》:“巍巍駕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清孙枝蔚《邗上酬增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凍月娟娟白,高雲兀兀垂。”②光秃貌。宋沈辽《次韵酬李正甫对雪》:“半積軒砌發幽層。”③孤独貌。唐卢延让《冬除夜书情》诗:“兀兀坐無味,思量誰舆鄰。”④静止貌。唐韩愈《雉带箭》诗:“原頭火燒静兀兀,野雉畏鷹出復没。”⑤浑沌无知貌。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所谓兀兀如愚,如聋如哑,心如木石相似,目的是要人‘内无一物,外物所求’。”⑥痴呆貌。郁达夫《沉沦》:“吃了之后,他兀兀的在草地上坐了一会。”⑦昏沉貌。金元好问《雁门道中书所见》诗:“金城留旬浹,兀兀醉舞歌。”⑧摇晃貌。元李孝光《饮濡须守子衡君宅》:“客子東来向西楚,河流兀兀舞輕舠。”⑨犹矻矻。勤勉貌。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可谓勤矣。”清汪曰祯《<吹网录>序》:“嘗见其兀兀著书,每草一条,必反复考榷。”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研经仍兀兀,举业复孜孜。”

  (『漢語大詞典』第二巻p1569)

  (2)「矻矻」 勤劳不懈貌。《汉书·王褒传》:“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劳筋苦骨,终日矻矻。”颜师古注:“應劭曰:‘劳极貌。’如淳曰:‘健作貌。’如说是也。”

  (『漢語大詞典』第七巻p1005)

  如上所述,“兀兀”与“矻矻”都有表示“勤劳”的含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古代汉语表示“勤劳”多用“矻矻”。CCL(北京大学汉语研究中心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含“兀兀”词条的90条例句中,表达“勤劳”义的仅有一例。

  (3)即归家后,除与梨娘谈话时间外,辄终日 [兀兀] ,伏案如老儒,或温习旧课,或翻阅新籍,家中事概置不理。 《玉梨魂》

  而含“矻矻”词条例句有40例,均为“勤劳不懈”义。

  2、现代汉语中“兀兀”“矻矻”的.使用情况

  根据CCL检索,现代汉语中“兀兀”,主要以“孜孜兀兀”“兀兀穷年”形式出现,而“矻矻”基本不再使用。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兀兀”取代“矻矻”,表达“勤劳”义;描写对象仅限于一个事物,对一件事物专心孜孜不倦。

  二、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的含义及使用情况

  1、明治时期以前使用情况

  “日本古典文学数据库(国文学研究资料馆)”的检索结果显示,明治时期之前「こつこつ(兀々·矻々)」的使用仅有10例,并均出自于《正法眼藏》4(1231~53年)一书。此时所表达的含义为,汉语“兀兀”的“静止貌”义。

  (4) たれか兀々なりと検挙するあらん。

  (第七 一顆明珠p149)

  (5) 兀兀と坐定して思量箇不思量底なり。

  (第十一 坐禅儀p158)

  如上所述,日语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在镰仓时期开始被使用,但在镰仓~江户时期的代表性词典中并无记载(表1)。

  由此可以看出,明治时期以前,「こつこつ(兀々·矻々)」的使用并不广泛,使用者仅局限于熟识汉文的学僧。

  2、明治时期以后使用情况

  明治时期

  如前所述,明治期以前的词典中没有收录「こつこつ(兀々·矻々)」一词,但进入明治期,词典上开始出现「こつこつ(兀々·矻々)」的记载。

  (6) 『広益熟字典』明治8年

  コツコツ スワッテウゴカヌカタチ

  (『日本国語大辞典(第二版)』5 p870)

  (7) 山田美妙『日本大辞書』p721 明治25年

  こつこつ:(……)根 及 副 {(兀兀)}ションボリト淋シイ體ノ形容

  (6)和(7)分别对应汉语“兀兀”的“静止貌”、“孤独貌”两义。“专心于一事孜孜不倦”义并无记载,但在实际文学作品中确有出现。

  (8) 面白くない仕事に追われて、逢ひたい人には逢われず、見たい土地はふみ難く 、 兀々として月日を送らねばならぬかと思に

  (樋口一葉『ゆく曇』明治28年)

  (9) 彼らが貴重なる十年二十年を挙げて故紙堆裏に兀々たるは、衣食のためではない、名聞のためではない、ないし爵禄財宝のためではない。

  (夏目漱石『野分』1907年)

  <「青空文庫」により>

  大正时期

  大正期词典中对「こつこつ(兀々·矻々)」的释义出现了与汉语“兀兀”“矻矻”的“勤劳”义的相似义。

  (10)『大日本国語辞典』p778大正四年

  こつこつ:<矻々·兀々>(副)絶えず勤むるさまにいふ語。

  *漢書<劳筋苦骨·終日矻々>*韓愈<恒兀々以窮年>

  『スタンダード和英大辞典』中用“plod”解释「こつこつ(兀々·矻々)」,表达出“扎实、一点一点做(地味に、一つ一つしていく)”的语感。

  (11)『スタンダード和英大辞典』p659大正十三年

  kotsukotsu(こつこつ): adj. ploddingly ,hard

  こつこつ勉強する学生

  a plodding student; a hard-working student

  彼はこつこつと勉強して、今日の地位を得たのである。

  He has attained his present eminence by sheer dint of plugging.

  昭和时期以后

  昭和期以后的词典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的释义,增加了「地味に、一つ一つしていく」义素,这一新的释义成为现代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的解释。

  (12)『日本国語大辞典』第一版 巻四p930 昭和49年

  こつこつ【兀々·矻々】:

  (一)「形動ナリ·タリ」物事に専心するさま。絶えずつとめるさま。また、じっと動かないさま。

  (二)「副」(多く「と」と伴って用いる)たゆまず着実に物事をするさま。地味ではあるが、確実に一つ一つしていくさま。

  (13)『明鏡国語辞典』第二版p621 2010年

  兀々(矻々):[副ト]地道に努力と続けるさま。

  并且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こつこつ(兀々·矻々)」,常与「地味に/で」「地道に」「保守的で」表示“扎实、稳步”等意思的词搭配使用。

  (14)どこまでも素人の分を越えないで、こつこつと至って地味に商売をしているのが中村屋である。

  (相馬愛蔵、相馬黒光『一商人として――所信と体験――』昭和13)

  <「青空文庫」より>

  (15)もう彼は、地道にコツコツ働いて、月給五十円也というような小額のサラリーマン生活をする気はなかった。

  (海野十三『ヒルミ夫人の冷蔵鞄』昭和12)

  <「青空文庫」より>

  (16)もしもあなたが派手さのない、どちらかといえば保守的でコツコツ働くタイプだったとしたら、そうした個性を生かすことである。

  (鈴木健二『気くばりのすすめ』1982)

  <「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より>

  三、汉语“兀兀”“矻矻”与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的比较

  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一词来源于汉语“兀兀”“矻矻”,其含义以汉语中语义为基础,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的变化(表2)。

  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与汉语“兀兀”“矻矻”均表示“努力、勤勉”意,但日语中新义素「地味に、一つ一つしていく」的增加,表明同一词在日语与汉语中存在不同的语感。如《康熙字典》中“兀兀”“矻矻”的原意分别为:

  (17)兀兀:不动貌 (《标注订正 康熙字典》卷1 p296)

  (18)矻矻:劳极也 (《标注订正 康熙字典》卷8 p1879)

  由于现代汉语中“兀兀”代替“矻矻”使用,从具体使用语境中可以看出,“兀兀”在保持其本身“专心不动”语义同时,也具有“矻矻”的“不辞辛苦”的语感特征。

  而『日本語語感の辞典』中明确阐释了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的语感特征。

  (19) こつこつ:すこしずつでも着実に続けるところに重点がある。

  综上所述,在表达“勤劳”义时,汉语“兀兀”“矻矻”重在表现“不辞辛苦”;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则强调的是“扎实、一点一点积累”。

  四、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语义变化的原因

  历来对于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和语系拟声拟态词的出现使得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发生变化,部分语义消失【刘玲(2003)中里理子(2005)】。但笔者认为,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こつこつ(兀々·矻々)」语义变化的原因难以用此原因来解释。因为「こつこつ(兀々·矻々)」的语义变化过程中并未出现语义消失现象,反而增添了新的语义。因此笔者将试从民族心理层面探讨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语义变化的原因。

  苏新春(1992)指出,人对于事物的认知受思考方式、知识水平、生活习惯以及道德标准影响。而且,由于国家和民族存在差异,人的思考方式和经验有所不同,对待事物的认识也具有各自的特点。汉语“兀兀”“矻矻”与日语「こつこつ(兀々·矻々)」都以“专心于一事、勤勤恳恳”为描写对象,词语感情色彩均为褒义。中国人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之辛勤为传统美德,因此在对“勤劳貌”认知、定义时,自然而然会刻上“不辞辛苦”的烙印。而日本,是一个重视细节的国家。崇尚细微的日本文化使得“不求结果,只求把过程、细节做得尽善尽美”这一理念扎根于日本人心。所以日本人眼中的“勤劳”,更侧重于“做好过程中的每一步,不断积累”。这种中日两国民族心理的差异使得对同一词的理解、语感产生不同。较之其他词汇,拟声拟态词与人的主观性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探讨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语义变化原因问题时,中日两国民族心理差异这一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浅析日语中汉语系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变迁研究】相关文章:

关于元旦的起源变迁08-06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12-15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范文07-01

告诉你元旦的由来和变迁02-09

浅析汉语商业广告语中的语用现象论文05-02

中青旅的广告词04-14

考研中的熟词生义03-01

日语应聘简历09-01

浅谈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问题与对策10-24

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