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中物理论文

时间:2023-02-24 11:28:19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1

  一、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创设有利于问题生成的教学情境是探究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并精心设计探究情境。首先,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更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同时还应该有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求知欲望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考探究活动。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有多种,如利用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情境以及一些热门科技话题来创设;利用实验来展示情境或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来构建动态情境,等等。

  2.提出质疑与猜想

  通过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并进行一系列的猜想和假设,最终确定探究任务是探究能否成功的前提。面对课堂所生成的新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要探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猜想和假设,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多猜想。对于学生的猜想过程,教师应尽量不立即做出评价,而是帮助学生在众多的问题和猜想中提炼出富有挑战性、具有可验证性的猜想,进而确定学生的探究任务。

  3.对猜想进行论证

  探究活动的关键部分就是学生利用实验等方式验证猜想。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组间讨论的方式来分析探究任务,设计探究活动,实验方案的确定要考虑到实验探究任务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对于组内成员的分工也要事先明确,在探究活动进行中,教师也应该及时跟进,进行参与指导,不要强行干预,让学生能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与愉悦感。

  4.对探究活动成果进行讨论交流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直观的实验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相互讨论、激辩的平台,使学生们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逐步走近真理。在得出了相关结论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获得的新知识来解释客观现象,指导生活实践,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价值所在。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

  本文主要以“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为学习内容来探讨探究式课堂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

  1.教学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实验观察与实验猜想等探究活动,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使他们掌握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经历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设计过程,进而逐步建立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暗箱实验,让学生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说明电路的连接情况,(部分电路放在暗盒里)闭合电键。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为什么实验中电灯的亮度不同(电流不同)以及造成电流不同的主要原因(电阻不同)。

  (2)猜想假设。教师提问:这些导体的电阻为什么不同?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猜想和假设,结果,学生猜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包括导体材料、长度、导线粗细、空气湿度、电路中的电流等有关。最后,教师将学生的猜测写在黑板上,再进行逐个验证,从而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3)实验论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至少完成电阻大小与一个因素的关系的研究,学生可根据实验方案选出所需的器材,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在学生设计方案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如在论证电阻与电路中的电流有关时,应该控制电阻的自身属性不变,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发现电阻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变化,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因而得出电阻的大小与电路中的电流无关的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的实验方案,并请小组成员讲解实验思路,由此得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

  (4)首先让学生巩固自己本节课的实验成果,进一步消化所学内容。让学生探讨电线的线芯为什么用铜而不用铁做的,学生可进行自由讨论与回答。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亮度可以调节的台灯。

  三、初中物理中进行探究性教学的体验

  在物理课堂中采用探究性教学法符合初中学生从直觉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认知规律,通过探究环节的层层深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素养。同时,探究活动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在物理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可能由于备课不够周密,对教学内容认识不够深入或对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课堂中感到时间比较紧张,对学生的某些猜想和提问缺乏应对措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到精心备课,尽量吃透教材,合理分配时间,找准课堂焦点,充分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好探究课题难度和实际探究时间之间的关系。此外,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好胜心、虚荣心,探究活动容易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但是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后,课堂节奏和课堂氛围容易失控。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时,要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对于声音较响、动作较大的学生或小组要及时提醒,以保证探究的效果。实践证明,在初中物理课堂中采用探究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切合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积极应对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准方法,进一步发挥探究性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论文2

  摘要:

  为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然后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即应用微课了解实验器材,应用微课观察实验过程。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实验器材;实验过程

  目前,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所以,教师慢慢开始应用网络相关技术来进行日常的授课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实验课中,教师正在逐步对微课进行应用,利用制作微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知识。自从我国引进微课的形式以来,微课便迅速在初中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和发展,而且教师应用这种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授课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便有了整体性的提升。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现场实验,学生不能反复进行观看

  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日常授课中,尽管物理教师非常重视物理的现场实验,在课堂当中通过各种实验为学生讲解实验的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大部分实验都是现场实验,学生只能对实验的现象以及结果观察一次,有时错过了某一实验步骤,就会跟不上教师实验讲解的节奏[1]。而在进行实验之后,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不会再将实验进行第二遍,而是通过教师口述实验过程,要求学生牢记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对实验进行细致地探究。

  (二)教学时间分配有些不合理

  由于初中物理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实验的相关设备以及具体的实验步骤进行讲解。此外,教师还要反复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在之后的实验过程中发生危险,这样课堂的时间就会所剩无几,学生就更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物理实验探究。

  二、微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微课了解实验器材

  教师应用微课进行日常授课,将视频作为重要的学习载体,把详细的实验环节以及步骤利用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现,可有效唤起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当中。在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便是让学生对实验的相关仪器要有一定的认识。在以往的日常教学中,学生对于比较大型或者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只能通过书本进行认识。而现在的日常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视频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设备仪器的应用事项,还可以反复观看具体的使用步骤,逐步进行理解与学习。例如,在初中物理“测量物质密度”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利用实验巩固对物质密度的相关概念的学习,熟悉天平以及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应用量筒对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进行测量。首先,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明确了解量筒以及天平的正确使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项,让学生确切明晰量筒的单位标度以及最大测量值,知道量筒的分度值。其次,教师通过播放测量盐水密度和测量不规则石块密度的实验,学生可以数次对详细的实验步骤进行观察,以便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二)应用微课观察实验过程

  初中的物理知识已经趋向于抽象化,一些知识点相对比较复杂,通过进行物理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有益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2]。在日常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将微课细致地分为基础知识的讲解、实验设备仪器的讲解、具体实验内容的讲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讲解等几个重要的步骤。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但还是比较局限,对于一些较难的物理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现在将微课应用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可有效推进全面的物理教学,使教学目的以及教学任务更加清晰。教师可以应用制作好的微课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串联以及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能够掌握连接电路和应用电流表的技能。其中,电路的正确连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将相关的知识点呈现出来。在微课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将两个小灯泡连接到串联和并联的电路中,教师针对在串联电路中两个小灯泡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个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学生自行观看微课视频之后,可以对电流的规律进行掌握,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于串联以及并联的学习会更加容易,从而有效提升物理学习的质量。

  三、结语

  微课在我国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牢固掌握重要知识点。微课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它开启了现代化的初中授课时代,丰富了教学资源,更好地帮助了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詹任新.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16):258.

  [2]王娇,谢清连.新课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例设计研究[J].大众科技,20xx(6):199-200.

初中物理论文3

  一、全息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1.运用全息理论,对初中物理教学课型进行合理选择与搭配

  新课改以后,物理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讲授内容方面转变到物理的过程方面,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全息教学理论,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对课型合理地选择与搭配,带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物理知识进行重演在现,激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讲静电屏蔽时,首先带领学生对静电屏蔽进行了实验,并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用电吹风吹头时,电吹风其对电视信号有影响,那么是不是静电屏蔽不完全成立?”于是带领学生们又做了如下实验:将一个手机放在一个密闭的纸盒内,用另一部手机呼叫,学生们听到了响声。再让同学思考,如果将手机放在前面做过实验的金属笼内,是否能听到铃声?多数学生根据静电屏蔽原理猜测肯定不能。然而将手机放进铁笼后,仍能听到铃声。学生们都感到疑惑,难道静电平衡理论有误?针对这种现象让大家思考了“静电”二字,然后向学生们解释手机信号是一种电磁波而不是静电,其属一种交变的电磁场,遇到金属网时,金属网会感应出同频率的电磁波,只是强度变小,因此在仍能听到笼中手机铃声,也解释了,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吹风机对电视信号有影响。这样通过对物理知识重演再现与对比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运用全息理论,根据物理教材和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物理教材中的安排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如果各个知识点都按照相同的教学方法去讲解,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会掌握的相对熟练,而对于相对较难的知识点,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其似懂非懂,这样就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样物理教师在运用全息理论时,不要一味的按照一个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要注意对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另外,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同,有些学生可能掌握的好一些,有些学生掌握的差一些,因此物理教师要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方式,既要照顾那些掌握知识差的同学,也要让掌握较好的同学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向同学讲解“测量”的知识点时,对与学生来说这个相对知识点相对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因此教师在运用全息教学论时,可以先向学生对所要内容的主旨,主要思路进行讲解,然后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仔细讲解,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会很容易对测量知识进行掌握。而在向学生讲解“光学规律”时,学生对其中的规律和容易混淆,如果物理教师还按照讲解“测量”方法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就很难掌握。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既要向学生进行理论讲解,也要带领学生对个规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学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点能够更好地掌握。3.运用全息理论,根据知识内容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非常重要,有的评价方式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知识的兴趣,而有的评价方式可能使学生受到打击,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全息理论,并且根据知识内容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回答对了要给与肯定的评价,而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要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去评价,用全息理论去告诉他,其在探讨知识的过程中,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让其用正确的方式再去进行探讨,这样既让学生知道了自己了不足,也对学生进行了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去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二、结束语

  全息教学论是一门用全息理论来研究教学系统本身固有的全息规律的新学科,它将会开拓出教学理论研究的一片新天地。而全息教学论在初中物理科学中的应用,将会使教师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完善物理教师对物理教学的认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论文4

  一、课上教学引入生活实践

  课本上表达的物理知识是比较严谨的,对于一个定义会有长串的文字进行表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定义把握不准,对其中的原理也不会特别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重心向过程和方法倾斜,让学生理解原理是怎么得出的,公式是怎么推导的。只有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生成的过程,才会加深记忆,也才会在运用时得心应手。要让知识生成的过程清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践,并由此启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实际,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实用性很强的知识,相当一部分是生活常识,因为知识与自身的关联性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九年级《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这一课中,就很明显地看到这一课的实用价值。每个家庭中都有很多电器,包括上网学习的电脑,洗衣服的洗衣机,做饭的电饭煲,等等。在使用过程中,有时就会出现电路故障,比如说保险丝烧了。如果出现这种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怎样排除故障,这些都是这节课所能解答的。

  二、课下作业设计生活问题

  物理毕竟属于理科,对于知识的运用要求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对于知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课外作业上。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一一检查,看他们是否能听明白、是否能理解,较多的还是采用课下作业的形式。另外,适当适量的课外作业不但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起到巩固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教师需要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力求让学生举一反三,但不能过分追求高难度、高强度。最为稳妥的课外作业设计还是要回归生活,从生活的点滴中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课外作业。例如在《平面镜成象》这一课中,学生对镜子中的自己应该十分了解,就可以设计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找一面较大的镜子、一面较小的`镜子都去照自己,看看有什么不同,怎样能照到全身,而且还要思考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由此引申,倘若镜子不是平面的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可以指导学生参照课外阅读进行分析。

  三、课余时间观察生活现象

  在课堂上学习物理是远远不能实现物理素质培养计划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擦亮眼睛,多观察多思考,多从中找物理知识。只有学生乐于从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才能建立起物理学习的长效机制,也才能使学生爱上物理,而不是为了高分而观察。物理原理的由来是经过物理学家对生活的观察得来,那么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课余时间相对于课上时间尽管缺少了教师的谆谆教导,但是更为充裕也更易为学生自己掌握,更具有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倘若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会极大地提高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也会培养出对于物理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出行用的汽车,就是运用热能转化成动能的原理,还有游泳时戴的游泳圈就是利用浮力原理,夏天用扇子扇凉就是利用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加快蒸发,蒸发吸热的道理等。在生活中用好物理知识,会让生活更精彩。初中物理对于方法与过程的把握主要依靠课堂,但是课余起到补充的作用,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主要还是依靠课外时间进行拓展。初中物理离不开生活,初中学生也离不开生活,将物理学习置于生活之中,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拓展学生的见识,更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物理论文5

  一、采用激励性教育的可行性

  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以激励性教育的方法提供教育教学成果的扩大化,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具体说来,初中生这个群体本身就属于年龄不大,刚刚具备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群体。尤其是到了现在,初中生更是以00后居多。这个群体和以往的80后,90后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他们是中国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之后第一代初中生,在心理上其实更加具有自我为中心和标榜自由、随性的特点。针对这一学生群体,开展以激励性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也可以避免以往那种强制性教育带来的弊端,具备更好的适用性。而激励性教育作为建立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之上对特定学生群体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和策略,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和激励性的教育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潜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二、激励性教育的现状激励性教育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理念都存在一定的出入,属于一种拓展思维。在当前初中生的物理教育教学中,激励性教育的开展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根据调查,目前初中生的物理教育教学中激励性教育仅仅处于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的表面层次。这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这种停留于表面的口头式宣教和鼓励,根本谈不上任何激励意义和作用,更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获得认同感。因此,从激励性教育的实际效果来说,并不令人满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激励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1.激励教育表面化

  根据我们对初中物理课堂激励性教育的相关调查发现,对于老师们在课堂上采用的激励手法,学生们普遍反映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以口头提醒和宣教为主。对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遭遇挫折、遇到困难、有所迷惑和无所适从的心理,老师们没有采取效果更为积极的激励方式,仅限于口头说说而已,缺乏深度,不能赢得学生深层的认可,因而不具有有效性。

  2.激励方式单一

  激励性教育说起来浅显易懂,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是要具有充分的心理学知识、心理教育学知识做基础才行的。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学经验和教育经验也有着很深的要求。而对于大多数物理老师来说,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了解也仅限于常规的知识层面,而对于心理学可能根本就没有涉及,因此在执行心理学的一些方法或者将心理学的激励艺术融入到实际物理教学过程中并不是那么顺利。加上有些学校的老师执教经验不足,没有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把握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因此也就无从进行激励教育。除此之外,缺乏激励性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系统规划的教案教材也是物理老师无法执行复杂的激励性教育的主要原因。

  3.激励性教育与课堂内容结合不够

  激励性教育只有贯穿到课堂内容之中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而在实际初中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真正可以将物理课程中的内容与激励性教育联系到一体的很少。一方面来说,物理教育属于知识教育的范畴,不属于心理或思想教育的范畴,因此要把激励方式、激励策略与物理课堂的话题联系起来感觉比较生硬。第二是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更注重对物理定律、原理、实验和课题的讲解,经常会忽视其中的心理激励方面;无法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了解其心理和情绪上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有效的处理办法。

  四、如何更好的进行心理激励性教育

  1.物理老师本身的心理学理论要加强

  对初中生进行激励性教学,首先要老师们能够掌握如何分析学生的心理,如何把握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激励方式等因素才能加以开展。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对初中物理老师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培养,重点内容为如何正确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哪一些激励性方法可以进行尝试以及如何结合物理课程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激励性教学。除了要传授相关的激励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方法之外,适当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大部分物理老师来说,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并不擅长,多进行一些实用性的方法讨论与指导,对他们尽快开展激励性教学有推动作用。

  2.要尝试变通具体的激励措施和方法

  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激励性教学,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重点进行。第一是激励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和实践操作,比如涉及到体积计算、加速度实验、重力实验等一些简单的试验项目,难度不大,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高一些。老师们可以特别注重鼓励大家尝试去操作,甚至可以在课堂上设立对比实验项目或同学之间分组对抗实验比赛的形式,让两个小组之间展开互相监督比赛,从而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二是在课堂提问和解答环节,有时候可以考虑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来解答问题。这样的互动教学,也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初中生的认知中,对老师的认同和称赞还是有很强的期待的,老师们也可以通过适度的认可和称赞来表示激励,促进学生进行更多尝试。

  3.物理老师之间开展的激励性教育研讨

  物理课堂上的激励性教育活动,可以说进行尝试的难度比较大,一方面是老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二是也缺乏足够的方法指导。因此,有必要让从事物理教学和激励性教学尝试的老师们定期的坐下来分享自己的经验成果,大家一起针对学生群体的情况想办法,制订激励性教育的计划和方案,进一步观察教学成果。为了保证效率,也可以让初中的思想政治老师或心理健康导师参与进来进行讨论,以把握激励性教育的方向和策略。

  五、总结

  初中物理激励性教育的研究,需要物理老师们投入不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而且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验证才能逐步建立完善。因此这是一个长时间开展的工作,不能寄希望于短期内的效果。只要能把握基本的教学目标、思路和对学生心理的掌握不存在差错,相信激励性教育的效果最终会让人满意的。

初中物理论文6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改革,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作为硬性要求,旨在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改革的具体目标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使自主学习成为改革的亮点.

  2.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它代表的是学生在独立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答案.所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代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

  学习初中物理的目的并不是使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事物,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物理,了解物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使他们的视野从课本中学到的有限的知识得以开阔,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

  1.结合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生都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学习保持新鲜的时间短以及情绪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是其固有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分析,采用适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物理学科,因为物理是一门实践性以及动手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对于刚刚接触的物理都是抱有极大的学习兴趣的,如何把这份兴趣保持下去,就是教师需要做的事情.

  2.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的内容大多是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物理学科是极易引发初中生兴趣的学科,初中物理是比较侧重观察物理现象的学科,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安排学生做好探究实验,教师还可以适时随机地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主、自愿地探求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也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组织相应的课外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思维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类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比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更能使大脑兴奋,从而人的思维会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物理是一门创造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4.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物理是一门拓展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学习课堂上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后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改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就说明这一次的教学实践是成功的.如果学生普遍表示提不起兴趣或者在课堂上开小差,那就说明这次的教学实践还需要再改进.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实践中,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5.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也是在学习如何更好地学习.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加贴合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合理化设计,使学生独立地去思考和学习.

  三、总结

  教学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但是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即教学是没有定法的.所以本文所说的培养初中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全部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总结.

三中学

初中物理论文7

  一、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

  1.对“应试教育”从根本上进行创新。新课改下的物理学教育是完全不同于“应试教育”的新的教育模式。[1]它提倡发散学生的思维,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与老师“教学相长”的能力。真正为学生打开一扇学习物理学的窗户,为以后高级教育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好基础。因为它走的完全是不同的一个路子,所以教学效果完全不同。它所要达到的是“多维度”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脑力、动手能力、创意意识多方面的培养。

  2.学生动手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之前的初中物理学教育是真正的“课本教育”,学生学习的流程是“听课—做题—考试”,而新课程所提倡的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物理学本身就是生活的科学,虽然初中物理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奇妙的生活实验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投身物理学习中。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动手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增加课堂实验和生活实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动手操作,在课堂进行探讨学习,真正“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二、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要从思想创新开始

  古往今来,历史上任何一次的思想变革和思想争鸣都会引起社会各个阶级的变化,包括经济和社会生活。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创新要从思想开始,这里的创新不仅仅是教师思想的创新,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还包括学生思想的创新。

  1.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有效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进步,一定要敢于打破常规,改变自己。初中物理学教师更是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不要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要深入学生的学习一线,了解学生的'学习难处,思考怎样用更加生动形象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如历其境,而不是活在书本里。与学生共享学习探究物理学习的经验,真正把物理学教育变成一个开放的学习模式,做好带路人的角色。

  2.鼓励学生放弃旧的学习模式,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引导的作用。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主动写实验报告。

  三、实际操作中物理教学创新的探究

  1.支持学生大胆质疑。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带动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学生质疑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2.根据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进行教学。物理学科虽然是一个经典学科,但不代表它是静止不动的,恰恰相反,它是时时更新的,教师应当在枯燥的课堂教学中多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例如电磁产生的原理,热能的转化。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教学中,设置生活情境,更易于学生理解,并思考物理学内容和原理。

  3.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冲突。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只有学习的时候有冲突,才会有进步。我们要利用好学生学习冲突这个时机,全面系统对其进行知识的传授,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4.培养学生讲课说理能力。我们要“让学生来讲课”,培养学生讲课的能力,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串讲,还是在这个过程中应用物理,强化学习效果,印象更深刻。说理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四、结语

  要上出一节生动有趣的初中的物理课,全面贯彻新课标精神,转变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缺一不可。[3]通过各个环节和维度的变革,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人格素养的提高,真正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初中物理论文8

  1.情境教学,有效增进学生的参与感

  物理教学中情境的搭建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很好方法,通过形象的方式将物理知识进行展示,既贴近生活,又将物理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基本认识,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做好准备。同时也通过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内在的学习热情。尤其在多媒体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物理小常识以及运用网络计算机小游戏的方式,在教学中创建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容易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提问式教学,以提问促进思考

  提问式教学主要是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学安排需要,通过一些启发式和开放性的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发挥其主动性。在学习“密度与体积的相关知识”之前,向学生提问:“大家谁能告诉我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哪一个体积比较大?”学生大多数都回答:“水的体积大。”在课堂上将水装入一个金属容器中放入制冷设备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其体积比之前液态状态略有增加,根据实例再次向学生提问:“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冰的体积会变大呢?”这样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密度与体积”这一教学需要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经过预习,大多数都能够了解以上实验中是由于“冰的密度较小,才使水的体积有所变大”的原理。这样既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了预习,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机会,还很顺利地将教学带入课程方案的需要当中。

  3.实验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正确求知的方法

  物理本身就是基于实验而探索发展的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视并善于运用实验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的成效。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条件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对教学方案加以丰富,使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更快地了解知识、抓住要点、掌握要领,并且学会灵活使用实验的方法开展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相关知识的课程时,组织学生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阻值改变电灯亮度进行实验,使学生对电阻变化对电流强度的影响产生初步认识,然后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电路中连接电阻表、电流表发生相应变化的.情况,做好实验记录。最终以实验方式验证课堂所学习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则电流越大”的科学理论。通过实验不但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动手实践的能力,也使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学会使用实验手段进行主动学习和知识探索,引发思考,运用实验获取新知识。

  4.合作教学,巩固、总结和拓展

  合作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合作教学的方式是引入一种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同学之间就有关物理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和研究,相互间交流得失,合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施展所长。而教师对于学生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应及时提供帮助并加以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评定、学习总结,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结语

  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物理教学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注重实验教学,加强交流沟通,以促进学生不断深入学习的良性发展。

初中物理论文9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主要是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教师靠“灌”是教不好、教不活的,学生靠“逼”也是学不好、掌握不了的。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有如下几点。

  1.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引导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能力,情感等个性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尽量为学生创造研究问题的情景,以及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条件和场所,为学生创造触景生情、触景生智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经自己努力能学懂、学会。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能力。课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我通过印发阅读提纲,引导学生推敲概念和定律中的重要字句,掌握课本中用什么物理现象及实例说明概念和规律。在讲评习题和试题时紧密结合课文,让学生中找出解题的依据,使学生明白:习题和试题尽管千变万化,但都没有离开课本的基本知识,即“万变不离本”,只要认真阅读课文,弄懂、掌握好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学好物理是不难的。

  3.培养学生独立能力,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做法。凡教材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看书,讨论解决,演示实验。凡学生能操作的就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学生提出的问题,凡能通过阅读教材解决的,就引导他们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自己解决。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的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相互配合,情绪愉快,心情舒畅,这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驱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我的做法又有以下几点。

  1.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上第一节物理课,一定要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好印象。除了注意自己的衣着言行及有礼貌地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姓名、住址等情况外,还推心置腹地向学生宣布:无论学习好坏,只要是勤学好问的学生我都喜欢,特别喜欢勇于向老师提问题和问问题的同学,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乐意回答同学们提的问题。使学生感到任课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好基础。

  2.平等对待学习差的学生,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好评。初中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时期,可塑性较大,比较天真、淘气、不稳定。教师都较喜欢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对学习差、淘气学生往往比较反感,容易造成学习差、淘气学生的失落感。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最关键、最主要的任务。因此,对待他们一定不能“歧视”、“挖苦”,不能打击他们的上进心,而是相信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份爱心,积极主动地深入到他们之中,及时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状况,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3.严格要求学生,同时老师也要严以律己。从严要求学生是教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严师出高徒”,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要掌握教育分寸,不能随心所欲,感情用事。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有威信的教师教的课,说的话,提的要求,学生容易接受,效果就好。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认识能力

  古人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用,授人以渔,则终身用之无穷。”我在教学中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教会学生如何学好和用好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打开物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等感性知识中概括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此基础上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避免学生在解题中张冠李戴,生搬硬套。

  2.在解题训练中指导学法。解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在巩固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训练思维,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除了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题意,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总结此习题涉及哪几个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在课本哪章节,哪一页,哪一行,跟以前做过的哪个习题类似。既注意前面知识的复习,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本的基础内容,而不是死记课本。特别是抓住典型题目,巧设疑难,一题多变,增强学生洞察知识内涵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教学生看插图,从插图中实现“学会”物理到“会学”物理的转化。九年义务物理教材增添了众多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有趣、可读性启发性很强的插图,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实验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学会自己看图,自己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达到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物理变为“会学”物理的飞跃。

  4.教学生用图表做小结。图表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特点。利用图表进行小结,可使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容易掌握相近但又不同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总之,要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成绩,确实是一项艰苦、细致和需要耐心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乃需师生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初中物理论文10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提出的原则

  相关问题的提出还必须要符合实际,以教材的相关内容和教学的要求为问题设置依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和促进。在问题的提出上,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在体验、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自主发现和解决的能力。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提出的策略

  以提出问题的相关原则为基准,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要想有效地得以应用,在问题的提出上还必须要形成一定的策略。

  1.借助物理实验引出问题

  知识来源于实践。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知识来源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注重由实验探究引出问题,也就必然会对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在探究式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开设物理实验课程,在学生亲身参与到知识的获取时,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延伸型的提问,避免学生思想落后于操作的现象。如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仪器摆放问题进行提问,对“三点一线”的原理提问等。虽然在一些物理实验的提问中,其探究的意义并不明显,但是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这样的延伸型提问完全符合教学的要求。

  2.透过生活实例引出问题

  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许多与物理相关的现象,可透过生活实例来引出物理问题,阐明相关的物理现象,说明相关的物理知识。如在大气的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橡皮吸盘为例来引出问题:为什么带有塑料吸盘的玻璃茶几,能把桌架和桌面紧紧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来?为什么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按在玻璃上,就能挂很重的衣服却不掉下来?以这些几乎每个同学都有所感触的生活实例来进行提问,不仅会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形成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争论矛盾引出问题

  在物理课堂上,由知识的认识、理解分歧而引发的学生之间的争论或者师生之间的争论,都同样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长时间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另一方面则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强化记忆。在具有争论性问题的设计上,不能简单地进行概念性矛盾问题的提出,而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引出具有矛盾现象的问题,再以此形成讨论。如在“被同温度的水蒸气和沸水烫伤时,被哪个烫伤更严重”的问题中,可以先进行相关概念的引入,并以此为依据,让学生展开自由的争论,在争论中完善对物理原理的认识以及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记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出,不仅符合初中生的学习认知特点,更属于一种教学艺术。在遵循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情况下,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设计,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还可以提升物理探究性教学的效率。

初中物理论文11

  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互相交流,还能够使学生在合作中开发潜在的思维,还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更乐于学习,自主学习,将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响应,并且能够通过物理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一、当前初中物理合作教学缺失的表现

  1.教学中没有体现合作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通常是延续原有的教学方式,通过讲例题和课后练习的方式达到解决物理学习的目的,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合作学习,也不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越来越多,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了,所以教师应该开发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应对现代物理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将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从而达到优质教学的目的。

  2.课堂之外学生处于无组织状态

  初中生学习物理大部分是在课堂之上完成的,然而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积极发言,踊跃学习,然而在课下,却没有一个组织能让他们继续发扬合作精神,学生在课下都是自己学自己的,自己玩自己的,从而使得课下的时间得到大量浪费。

  3.对合作学习缺乏关注

  初中教学面临着升高中,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本身,都更加注重升学率的提高,然而,这种应试教育的心态却是十分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物理学习在初中也占有重要比例,因为物理学习也是升高中的必考科目之一,有些教师为了兼顾升学率只能优中选优,着重培养成绩好的学生,而成绩不好的学生由于缺乏教师的关注,成绩更加不稳定,教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互相取长补短,互相进步。

  二、初中物理合作学习实施要领

  1.科学分组,有效学习

  合作学习在初中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这不仅仅是因为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合作学习之中,教师还可以创造多样化的合作方式,比如分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使每个小组之间都能均衡学习,不论是在能力、风格还是性别方面都能够均衡安排,平衡发展。在一个小组中,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担任的角色,可以设定组长、记录员等等职位,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充分融入进来,让每个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和不服输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分工,也可以由小组内部自由决定,角色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后互换,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让学生在这种方式中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一个体验其他角色的机会,从而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给每个学生都能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2.进行合作技能的指导

  (1)“准备”技能。教师在小组分工时要给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职位进行承担,一旦分工明确后,每个学生都能够各司其职,通过已分配好的职位进行讨论,使教师分配的任务都能够积极完成,并且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在学习时,要学会倾听,在别人发表看法时要认真倾听并且分析,做好记录,并对自己的.观点充分整理。

  (2)“应用”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练习综合技能,全面发展,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充分发现小组成员的优、缺点,对于应用技能进行跟进,对每个学生的表现都给予中肯的评价,使学生乐于接受,并且能够积极改进。

  3.引导学生组织课外物理学习

  物理学习不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因此也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课上的时间都能够得到充分运用,所以,只有课下的时间才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时间并不多,因此合作学习更要体现在课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够充分的合作,可以通过小组、团体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讨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相互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在大多数人都觉得物理是一门高难度的学科时,教师要想办法将这门学科进行简化,开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并且能够将物理教学变得简单化,所以,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积极探索,善于发现,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为物理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初中物理论文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初中生流传这样一句话代数烦、几何难、物理、化学不必谈,可想而知物理一直是学生普遍感觉难学的一个学科,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高。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级教育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适应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因此,初中学生仍然普遍感觉物理难学,我区各校物理教师均反映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水平较低,主要是缺少学习兴趣及兴趣的持久性不高所致。本人从教几年来发现每个班都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有畏难情绪,甚至有极少数学生对学习物理完全失去兴趣,因而在学习中放任自流,上课既不动脑也不动手,完全放弃了对物理的学习。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是:探究我校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与使我校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增强物理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的界定: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兴趣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性,喜欢制作各种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全神贯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有的学生业余喜欢绘画,每当完成一幅画,他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制作各种模型的过程就很乏味、枯燥;而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也就没有目标,过程就很难持久下去,因此,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

  激发并维持:主要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方式、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保持这种积极状态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稳定不变。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迫在眉睫。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重要,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于是目前针对有关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块的论文写的较多也较热,但作为课题研究的并不多见,只是相对集中在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湖南岳阳初中从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这一方面做了课题研究,并取得相对不错的效果,为他们学校的物理学习上了一个新台阶。可是从他校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就单从激发学习兴趣这一块进行了研究,但如何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的更持久这一重要方面很少涉及到。因而学好物理依然是广大初中学生的一大难题。

  本课题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兴趣作为对某种事物或探索活动的积极心态,其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阶段性,有的兴趣能维持几年甚至更久,而有的却只能维持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在目前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题研究的匮乏、也不深,只是从几小方面予以简单探索。因此,本课题相比之下具有从更多的方法、方式、手段上来激发并从维持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独特方面来研究,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理论依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到兴趣,实际上它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则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拥有强大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获得的知识也更广阔、更深入。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准备。

  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以,对于物理的学习只有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

  此外,由于学生间各种因素差异,对学习物理兴趣的维持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对物理学习一直保持兴趣的学生,其物理成绩也一直较为优秀,对以后物理学习深造提供主观上积极探究的保障。

  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教学要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注重学生的发展。其目的要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本课题的研究刚好和《物理新课程标准》相切合,符合当下物理教学的形势要求。

  其次,物理学科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上的优势,物理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而这一切都要以学习兴趣为保障,只有对物理有兴趣的学生才会主动去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才会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和实际相结合,才会在探究过程中提升主动的学习能力。

  研究的内容:

  (1)我校初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现状。

  (2)使我校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的影响因素。

  (3)研究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我校学生快乐学物理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甚至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的思路:

  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课题立项,制定方案;

  (2)调查分析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通过学习理论和调查,对典型学生的跟踪调查。

  (3)中期评估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全体成员整理材料,形成阶段小结或报告。

  (4)实验教学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以本校实验班级与其他学校的教学效果横向比较。

  (5)总结阶段:20xx年6月,全体成员分析、总结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及专题论文。

  研究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通过初始调查、跟踪调查等分析制表。

  (3)个案研究法:确立几个典型个案,跟踪调查定期检测。

  预期研究成果

  理论成果:

  现状调查报告2、案例3、教学设计4、研究报告5、论文及论文集

  实践成果: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为我校初三物理解决后劲不足的现象。并确立具体的教学模式,记录在案、汇编成册。

  研究保障

  对本课题的生成落实到实施研究,我校有以下优势:

  实施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学校领导管理一切着眼于师生员工,一切依靠师生员工。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让每位教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得以展现个人才华。

  承担本次课题的负责人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全组成员协调合作,教学实绩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我校物理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全区上游,并立志在个人发展上有所突破,组成一支和我校教学实绩相符的教师队伍。

  学校的硬件保障:

  最后,针对此次课题规划,全组员共识一致,信心高涨,力争做好此次课题研究。

初中物理论文13

  摘 要: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影响,新学习的知识对原有的认知结构也有着反作用。凡对学习有利、起促进作用的都可称为正迁移;凡是对学习不利、起阻碍作用的都可称为负迁移。研究迁移的目的,就是要加强或创造正迁移,削弱或避免负迁移。在物理教学中迁移的应用极其广泛,有其实际运用价值,本文简述了在物理教学中知识迁移是怎么产生的。

  关键词:物理知识 迁移 价值 产生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概念、公式无一没有迁移的作用,只有通过迁移,才能使已有知识的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并不能保证他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用于解答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迁移以便排除干扰,促成知识、技能的迁移。那么知识迁移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知识内容之间要有共同因素。迁移总是以先前获得的知识为前提的,各种知识、技能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因素可促成迁移,这些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基本条件。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共同因素越多,实现正迁移就越明显;基础知识的适用性越广泛,它的迁移范围就越大。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物理公式,基本都是有三个物理量的,如果学生理解了其中一个公式的基本运用,那么对于其他公式的运用也就能灵活变通了,他们知道求出其中一个物理量,必须要通过题意找出其他两个物理量。用的只是不同的物理公式,只不过这个公式所包含的'相关知识点不同而已,其实解题方法特别是它们之间的数学方法都是一样的。比如在初三讲到密度公式的运用时,很多同学不会想到它和初二学的欧姆定律运用方式是基本一样的,学生就是没能把原有的已经掌握的解题技能和方法迁移过来。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发生了变化,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现象,改变教授新知识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更灵活地回忆;向学生说明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应用知识,并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理解了这一点,顺利实现迁移,才能实现解题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学生要具有概括能力及水平。原有知识及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正迁移实现的重要条件,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概括能力就是指同类事物的本质经归纳、综合以后,又用于理解认识同类事物的认识能力,概括能力的水平决定着迁移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比如在建立对一个物理概念的了解过程中,往往是要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实验,而实验必定包含着不少相关的物理数据,学生如果能从相关物理数据进行归纳,抽象、概括出这个概念所包含的相关物理共同点,那么就实现了对由物理现象到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也就实现了迁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物体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等实验,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因此,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注意发展学生独立概括问题的能力。 再次,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影响迁移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知识和经验,但由于缺乏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有知识仍然不能迁移。一些分析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对解复合问题时最容易发生困难,这类学生思考问题没有顺序性、计划性,缺乏灵活性,只能用习惯的方式生搬定理、硬套公式,因此已有经验的迁移效果差。而分析问题能力强的学生思维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分析问题透彻、迅速、准确,能通过各种途径去考虑问题,这样,已有的经验就能有效地迁移,从而揭示新课题的本质。所以说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实现有效迁移的重要因素。

  最后,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学生的信心、情绪、应用知识的准备状态中,尤以知识的准备状态对迁移影响最显著,在物理学中,知识的准备包括物理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学生课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打下坚实知识基础的前提,因为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是迁移的基础,基础知识就是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联系、对新知识的抽象概括有固定的作用、对新知识的同化有奠基作用的成分。基础知识越扎实牢固、越清晰、越稳定,则越有利于迁移的发生。知识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以预先肯定的态度来解答新问题,称之为定势或心向。定势影响着解决新问题时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体现为解题时能少走弯路,化难为易,迅速得出正确结果;有时还会有碍于问题的解决,对思维的发散起着限制作用,趋向用固定的方法解答问题。定势常常表现为具有负迁移效果,例如在考试的紧张气氛中,学生的信心和情绪往往欠佳,相当数量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怯场,使思考失去了灵活性,导致思维僵化,慌不择路,多反映为定势毛病,定势表现出负迁移的干扰影响;定势也可以产生正迁移的效果,它的积极作用是指学生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后,在条件不变时,便可迅速地感知对象、产生联想,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定势将使学生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乔际平.物理教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5]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初中物理论文14

  一、自主学习管理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和学校管理层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小学教师的课时任务量大,教师负担重,所教班级较多,每个班班额都较大,所以很多工作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井井有条。很多情况下,学生往往只重视班主任的科目,课堂听讲认真,作业完成得较好,教学成绩也会很好。而对于一般科任老师的课堂和作业往往不够重视,不能自主完成,抄袭甚至不做作业的现象很多,教师对于课堂的学习管理和作业的检查经常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认真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量很大,并且效果不会很好,也同样耗费了宝贵的研究教学的时间,久而久之,对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教师研究采取对班级学生进行先进、有效的学生自主管理非常重要。

  二、笔者的探索

  1.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关键是制订班级自主学习公约。利用班级公约制度制约管理学生的学习以及改正不良学习习惯等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利用学生管理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有的教师经常在课堂纪律方面和学习习惯方面直接管理学生,耽误宝贵的课堂时间,经常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甚至有时出现学生和教师不愉快的场面。而采取学生自主管理,制订有关的纪律、学习习惯措施,全体学生遵照执行,如此利用制度公约约束、管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减少了面对面的直接管理学生,转化为学生管理学生,教师指导和监督督促制度的执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和避免师生不愉快的现象发生,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加深了师生的感情,减轻了教师工作的压力,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四个程序。进行班级学习的自主化管理,可以分以下四个程序进行:一是制订一个统一的各小组综合实施的公约;二是由全体同学遵守公约、执行者按照公约进行执行;三是对公约的执行情况进行落实;四是公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于部分公约进行必要的修订。自主管理公约最难的部分是执行问题,执行难的关键是公约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切实可行,所以公约的制订最关键,制订的班级公约措施必须做到切实可行,易于执行,并且设立好执行者和监督者。公约制订需要专门的时间共同制订,不可马马虎虎将现成的拿来用,否则就不会出现好的效果。

  3.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时机。学校在每年的九月接任新班级的九年级教学,正常情况下,是在开学一周后进行自主管理方式的实施。不在开学第一天就实施,是因为刚开学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不熟悉,应该有一个熟悉和相互了解的过程。开学一周后,班级小组内的学生、教师和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避免部分学生出现认生、胆怯的心理,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难以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4.制订班级自主管理公约的准备工作。要制订班级自主管理公约,教师应当提前布置管理公约的制订任务,给学生准备的时间。笔者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制订公约前,一般会向学生说明以下内容:为了我们班级的物理科学习,使每个同学学有进步,学得更好,请大家积极思考一下,制订我们班级的物理学习公约,请每个小组讨论制定一些利于我们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将集合各小组的措施,全体同学表决通过后,组成班级的学习公约,各小组同学遵照执行。班级物理学习公约措施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同学们在课堂展示时应做到脱稿,规范快速,注重总结规律、方法;(2)回答问题声音宏亮,对于被老师提问到不回答或答非所问的怎么办?

  (3)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的检查;

  (4)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

  (5)对于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的现象怎样处理。措施制订注意应包括问题、解决措施、执行者三方面,必要的措施要考虑是否应跟上监督者。我们采取优先得分的方法,哪一个小组制订的措施切实可行,被班级采纳,就给该小组加一分。制订措施时由每个小组说出一条,如果措施可行、有效,且半数以上同学通过,班级就采纳,该小组先得一分。措施不被采纳不得分,并且失去一次发言的机会,班级已采纳选用的措施其他小组不能重复制订。这样就能提高各小组制订公约措施的积极性,能够做好公约的.制定工作。

  5.班级自主管理公约的制订。

  (1)利用小组记分和个人记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量化。实践表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采取小组记分和个人记分相结合的办法,对小组和个人分别进行记分,然后根据得分情况进行必要的奖励和惩罚,效果很好。当然有些习惯和行为不能用来记分,分数也不是万能的,而应结合表扬、鼓励或其他措施来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变通,发挥教育艺术。

  (2)自主管理公约制订要求、过程。给学生一定时间准备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全班同学着手讨论制定自主管理公约。制订公约的过程是学生接受和学习公约的过程,教师要再宣布一下制订班级公约的方式。制订的班级学习公约是全体小组同学都须遵照执行的公约,公约制订的过程可能会出现某条措施的制定者在课堂上被攻击的现象,教师要注意引导,措施制订的过程应该是大家发表意见的过程,如果你认为该措施可行你就举手通过,如果你认为该措施不可行,你也可以提出修改的意见。这样就会避免或减少措施制定过程出现的针对措施提出者个人的矛盾。同时,还要强调措施不是某个人制定的、也不是针对某个人制订的,而是整个班集体都应遵循的。制订公约的过程,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可以设立两名记录员,小组提出措施后,进行记录和整理。最后,在班级内核对公示,正式成文后,誊写或打印全班同学签名遵守执行。

  (3)尊重各班级制订的自主管理公约特色。对于班级学生学习习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各班级小组提出的解决措施一般不同,各有特色,教师应当尊重这些特色。例如,九年级三班的十组同学提出对于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的情况,提出的措施是,发现一次,男生做俯卧撑20个,女生做仰卧起坐30个。马上就有女同学提出异议,凭什么女生做得多,男同学做得少?有男同学提出,女生做30个仰卧起坐容易做,男生做20个俯卧撑很难做到,有同学甚至一个俯卧撑也做不起来;有同学提出最好是标准统一;有同学提出为了显示惩罚的作用,也为了体育考试锻炼身体,可以做蹲起,受到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多少个?”“30”,有同学回答。“可以可以”。“谁来执行?”“应该组内负责,组长执行”。“需要不需要监督?”“需要,课代表监督。”这样一条措施订好了。“对于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现一次,做蹲起30次,执行者组长,监督人课代表”。而九年级四班同学制订的该条措施则是“对于考试发现作弊、该次考试试卷重做一遍;抄袭作业发现一次,抄写该次作业一遍,以后每发现一次加一遍,执行者组长,并将重做的作业上交老师”。结果,这两条措施都执行得很好。就这样,学生一条一条的提议、建议、表决、通过,班级学习公约就制订好了。

  (4)班级自主管理公约宜精勿滥。班级自主管理公约内容要具体,表述清楚,不用面面俱到,只要涉及影响班级学习的课堂展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检查几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果涉及内容太多,每一项小事都有公约规定,反而不好。一是易引起学生反感,二是公约制度多了执行起来很麻烦,难以做到。

  6.班级自主管理公约的执行和修订。班级自主管理公约制定好了,由课代表宣读,全班同学签名后就正式执行了。措施的制订过程是全体学生参与的,学生应该很熟悉公约的内容,执行起来就行得通。对于违反公约的学生,应进行处罚,违反公约的学生知道自己错了,能够主动接受处罚,措施易于执行。如果出现个别执行难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个别谈话或在班级当面询问是否应该执行的问题,这样,不执行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个别条文的制订不太符合实际或较多同学难于完成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考虑对公约个别条文进行必要的修订。仍然采取提出修改建议,全体同学举手表决通过的形式,形成新的公约条文后再执行。

  班级自主学习管理在公约的制约下,学生的学习走上轨道,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养成得很好。学生都能比较自觉地执行学习公约。教师比以前也有更多的精力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备课,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初中物理论文15

  摘要:为有效提高学生初中物理成绩,教师以及相关研究人员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研究。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证明,初中物理学习作为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对学生今后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物理思维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中生未来的发展有一定帮助。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以《苏教版》初中物理为例,讨论提高实验教学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影响。

  关键词:综合实践;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

  在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具有关键性作用。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为提高教学水平发展的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被较多人所关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初中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在初中物理实验中,了解更多物理基础知识。

  一、利用综合实验教学拓展初中物理实验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对物理在生活中必要性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后,在物理教学中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更多的将物理在生活中的使用性看得更加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琐事很多,例如灯泡的安装、热水器使用等。因此现阶段很多人将综合实验教学运用在初中物理实验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有效使学生将生活中很多实际发生的事情与物理实验联系在一起,从而增长生活经验。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拓展时,学生可以在实验中了解更多的物理基础知识,并且更好地将自己课堂中不理解的内容向物理教师进行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除此之外,当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与生活息息相关时,他们会更加有学习物理的动力。

  (二)充分发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利用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可以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使更多学生积极加入物理实践教学中来。初中学生在对物理实验进行研究时,传统的物理实验课都是通过教师完成,学生观看。因此在利用综合实验教学中,可以使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物理实验中,通过自己的物理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对物理实验的理解,从而对相关的物理基础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指导中的作用。

  二、有效利用综合实验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的对策

  (一)提高综合实践情景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将物理教学任务定义为对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且一切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为前提。因此在很多地区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在较大的教学压力下,都会选择传统物理教学方式。现阶段为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热情,要积极利用综合实践情景教学活动提高教师与学生对物理实践的热情。本文主要以苏教版初中物理教学中《望远镜与显微镜》教学为例,在教师利用综合实验活动时,首先要为同学设定有趣的教学情景,利用有趣的教学情景设计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对望远镜进行研究分析。另外一组积极对显微镜进行分析。并且在有效地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记录。在得到正确的结论后将两组不同的同学进行部分小组成员互换,从而实现双方分析实验研究结果。在综合性实验中加入情景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物理实验中喜欢物理这门学科。

  (二)有效制定综合实验活动目标

  在利用综合活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综合实验活动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积极完成物理实验的同时,明确自己的实验目的,对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结果记忆更加牢固。本文主要针对苏教版初中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为例,在物理教师利用综合实验活动进行物理实验时,首先要在实验的.过程中,为学生制定合适的物理实验目标,针对弹簧主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原理进行实验,从而使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有更多了解。有关弹簧的初中物理实验在学生物理考试中占据重要分数,教师在有效的物理实验中使学生对弹簧的计算题掌握得更好。除此之外,在初中物理教师制定综合实验活动目标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要使实验目标的制定,符合学生的实际物理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充足的理解。

  (三)科学合理制定综合实验活动内容

  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期还处在心智发展不成熟阶段,因此在很多初中物理实验中,由于学生对物理兴趣不足,从而对教师的实验讲解内容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在利用综合实验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时,教师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综合实验活动内容制定得更符合学生心理预期,使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中来。例如在初中物理《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中,很多女生对电压的使用都不感兴趣,因此为协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教师应该在物理实验中,选择使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验,例如对各种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电压测量,可以使更多同学在理解电压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了解电压表的使用。利用综合性实验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首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加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初中物理学习对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利用物理实验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从而对他们提高物理成绩有一定帮助。物理是一门学习内容较广的学科,并且在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都与物理现象有一定关系,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学生不理解的事情。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为学生带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雪芳.对巧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路径探讨[J].考试周刊,2017,(49):166.

  [2]万家福.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新课程(中),2016,(11):57.

  [3]刚正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20-121.

【初中物理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7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的论文03-09

2016初中物理论文开题报告(最新)01-23

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论文11-16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教育论文11-14

教育教学改革中初中物理教学设计论文03-26

物理科技论文11-19

初中物理心得11-27

初二物理小论文07-30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