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会计核算论文

时间:2022-12-10 08:33:44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会计核算论文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核算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会计核算论文15篇

会计核算论文1

  摘要:企业会计核算是一项重要的财会基础工作,对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水平以及经营决策正确性有着直接影响。为了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有效降低或规避经营决策风险,企业必须重视会计核算工作,提高财务基础工作质量。本文对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会计核算方式的建议,期望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方式

  一、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部门职能弱化

  由企业会计核算的相关原则可知,只有在客观、独立的情况下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才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但从目前国内企业的总体情况上看,会计核算普遍缺乏独立性,究其根本原因是企业中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未进行有效的分离,由此使得会计核算无法独立。同时,会计部门的工作岗位也没有进行分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此外,由于企业领导层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会计核算经常会受到约束和干预。(二)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企业为达到降低税负、操纵会计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等目的,经常对会计核算进行违规操作,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企业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增加经营成本,会计人员仍然将不合理、不合规的发票进行入账处理;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擅自调整核算方法,如将原本使用的年限平均法随意变换为双倍余额递减法,以达到调整利润的目的;企业会计政策变更不及时,没有根据国家政策进行调整,导致会计核算出现偏差。

  (三)内控与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

  导致企业会计核算经常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内控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内控机制的作用是保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由于企业管理者对内控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未能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使资产的流失与浪费成为可能。监督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合规性的监督,若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则会给不法人员以可乘之机,这样会使企业的集体利益受到损害。

  (四)会计核算资料保管有失妥当

  会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大部分企业不重视会计资料的保管工作,没有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会计资料保管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使得会计资料随意堆放在会计部门,易造成会计资料损坏、丢失,不利于会计资料的长期使用。

  (五)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偏低

  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优劣。从当前企业会计队伍建设来看,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大部分会计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没有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政策变动,使得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缺乏对会计准则、政策的有效执行。同时,部分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较差,易受企业管理层的干涉而出现做x账的行为,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还有部分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没有掌握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操作技术,难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改进企业会计核算方式的建议

  (一)保证会计核算部门的独立性

  客观性和独立性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想要使会计核算更加完善,就必须确保核算部门的独立性。首先,要对会计核算岗位分离予以重视,并对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分工,由独立的部门开展核算工作,梳理好核算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够保证核算工作的高度独立性。同时要对会计部门的岗位进行分离,由此可以防止舞弊等问题的发生。其次,应当不断提升企业领导对会计核算的重视程度,使其确立正确的观念,对会计核算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为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再次,应加快建立会计核算责任保证体系,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会计责任以及各部门负责人所需要承担的会计责任。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责任非常重大,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必须严格根据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杜绝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规范会计核算方法

  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规范,杜绝会计人员随意调整核算方法,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首先,明确会计核算确认标准,要求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数据必须具备可确定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以确保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其次,明确会计核算计量属性,会计人员要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确定计量属性,常用的计量属性包括现行成本、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再次,规范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核算结果,所以会计人员必须审慎选择核算方法,针对同一经济事项选定的核算方法,在日后的会计核算中不得随意更改。最后,在会计报表列报中,要一一标明对企业财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并在报表附注中注明所选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以便报表使用者全面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健全内控与监督机制

  完善的内控制度与监督机制是企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但从目前国内企业的总体情况上看,其中仍有部分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到位,由此导致会计核算常常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必须加快健全内控制度与监督机制。首先,企业应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并不断强化对财务信息及各项经营活动的控制,重点应对如下制度进行完善:会计岗位责任制、财务分析制度、会计管理体系、内部牵制制度等等,以此来提升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其次,对于企业而言,外部监管尤为重要,它是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外部监管可以使会计核算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因此,企业应依据有关法规的要求对会计账簿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发现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税务和上级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督促企业依法记账,确保会计核算的质量。

  (四)加大会计核算资料保管力度

  企业必须提高对会计核算资料保管的重视程度,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会计资料档案室,对会计资料进行专业化保管,避免会计资料出现流失、损坏、外泄等情况。会计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对会计资料进行整理、装订,分类进行保管。当会计资料达到了保管期限,则要根据保管规定填制会计资料销毁申报表,将其上报到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当批准之后再执行销毁,同时还要将销毁的内容记录到销毁会计清册中。此外,企业会计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建立会计资料电子档案库,实施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一体化管理,从而提高会计资料的使用价值。

  (五)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对核算工作的开展具有直接影响。为减少并杜绝会计核算问题的发生,企业应当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首先,应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企业除了要适当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之外,管理者还应对培训予以重视和支持,通过培训来培养会计核算人员的全局观,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企业应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为会计核算岗位注入活力,这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再次,会计人员要注重自我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并掌握与会计核算工作相关的内容,如金融、贸易等等,并对新的会计核算原则及核算方式加以熟悉。最后,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正确的个人行为,增强他们的荣辱感,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从强化会计核算入手,夯实财会基础工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为此,企业要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独立性,规范会计核算方法选用,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重视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建设,从而不断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推动企业长远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卉敏.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5):37-38.

  [2]宋芳丽.新修订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交通财会,20xx(3):56-58.

  [3]方堃.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中国企业环境会计核算公开制度立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9):88-89.

  [4]林敏莉.浅谈“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xx(2):76-78.

  [5]吴丽,纪海荣.民营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xx(5):43-44.

  [6]焦世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xx(4):38-39

会计核算论文2

  摘要:随着绿化苗木被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苗木市场需求量猛增,各类苗木生产、销售企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园林绿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由于绿化苗木的生产方式比较独特,导致他的会计核算方式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本文从绿化苗木的生产特点出发,分析新准则下绿化苗木的会计科目设置,剖析绿化苗木企业如何归集与分摊成本,并针对性提出新准则下绿化苗木企业会计核算建议。

  关键词:新准则;绿化苗木;会计核算

  一、绿化苗木的生产特点

  苗木在未出圃前一直处于在产品状态,品种繁多,规格多样,同一品种树苗规格不一,数量众多;生产费用不断投入,生长过程中变化大,同期购入的苗木生长情况及销售时间各不相同。同时,为提高土地用率,常常会进行套种或者将空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补植或移植其他苗木,这就使得成本核算及苗木出库情况极其复杂。苗木始终处于动态生长中,受气候、台风、病虫害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极大,如遇到以上自然灾害都会对其造成毁灭性伤害,易形成存货损失。以上特点决定了苗木会计核算的复杂性,成本归集及分摊的工作量大,要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准确核算成本是难以做到的。这就需要苗圃管理人员详细、具体的记录、归类好苗木日常抚育中所消耗的成本,会计人员根据生产记录在核算中统筹考虑其合理性及工作效率,利用职业判断合理分配。

  二、绿化苗木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记量及核算内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消耗性生物资产是为出售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因此,绿化苗木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为企业的存货,绿化苗木企业与其他行业的科目设置大体相同,增设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农业生产成本两个科目。(1)企业应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一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的苗木的实际成本。为了便于成本核算及存货的管理,可以按不同地块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按苗木品种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如某苗圃分为5个地块,在第4个地块种植的是秋枫,于20xx年种植,会计科目可设置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第4地块—香樟(20xx)”,从科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苗木的种植的地点、品种、树龄。(2)设置“农业生产成本”一级科目,核算企业种植苗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成本。可以在“农业生产成本”下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等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成本中心归集成本。如“农业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中心)”。为了方便归集成本,可以在领用材料时以成本中心为单位领用,统计工人的薪酬时以成本中心为单位统计,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到各树种。制造费用是用来核算应分配、摊销入苗木成本的间接费用,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其他未构成固定资产的长期待摊费用。制造费用下可以增设明细科目如折旧费、水电费、维修费等。期末农业生产成本全部转入消耗性生物资产。

  三、苗木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苗木作为一种特殊的存货,未出圃前始终处于在产品状态,除了初始成本外,后续日常抚育管理中持续发生新的费用,成本核算较为复杂、烦琐。苗木成本的计算采取在分配时以树种为对象,直接计入和分配计入相结合的方法,将发生的费用计入各树种的明细账。凡是发生时能区分核算对象的,采用直接计入的方法;发生时无法区分的,采用适当的分配法先归集,再分配到相关苗木。可供选择的分配方法包括:

  (1)工时分配法;

  (2)受益面积法;

  (3)面积分配法;

  (4)约当产量分配法。

  实践中成本归集主要是设置成本中心,然后按合理的方法在成本中心的各树种中分摊。成本中心可以按以下四个层次设置:某基地、地块、组、具体树种。一个单位可能有好几个基地,基地可以结合苗木种植品种、时间及用工规律分几个成本核算地块,在地块里可以按土地面积划分管理组。在抚育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发生时可以直接分配到成本中心(基地、地块、组)的如:田租金、养护工人工资等,直接计入成本中心,月末时按合理的方法分配到具体树种;发生时不能明确计入成本中心(地块、组)的间接成本的,如折旧、长期待摊费用、维修费等。对于这些间接成本可以按合理的方法先分摊到地块、组,再进一步按适当的方式分配到具体树种。对于可以直接计入成本中心的养护人员工资,月末可用工时分配法分配到具体树种;对与发生时不能明确计入成本中心的间接成本先按土地面积在地块、组这两成本中心中分配,再根据各树种的数量进行分配。

  四、苗木出入库管理与成本结转

  (1)苗木栽种结束后,基地管理人员应该对苗木的种植的地块、品种、规格、种植日期进行标记,制作标记牌,把不同品种、规格的苗木区分开,方便以后计算苗木的出库成本。然后将数据传递给仓库统计员,协助做好入库手续。

  (2)苗木销售后,苗木基地管理人员根据苗木标记,按照出库苗木的种植地块、品种、规格、数量填写出库单,将一联出库单传递给仓库统计员,一联传递给财务部成本核算员核对出库。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在收获或出售时,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结转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由于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限年限法不适合绿化苗木种植业,个别计价法计算主观意识较强,比较烦琐。笔者认为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苗木成本,相对比较合理。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苗木成本各个期间会比较稳定,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动也较容易验证。财务部成本会计根据销售单和生产出库单核对完出库情况无误后,根据苗木存货明细账按照账面成本结转苗木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

  五、销售基地自种苗木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规定,从事园艺种植企业的所得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企业往往除了销售自己种植的苗木还外购苗木直接销售,由于这两种销售方式对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所以企业账务处理时对应的收入与成本要区分开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用于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销售自产苗木取得用于自产项目的成本费用都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如肥料、资材、水电费、吊装费等。为此,企业要规范会计核算,区分征免项目分开核算,否则,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六、苗木的清查盘点和减值准备的计提

  企业应该每年对苗木进行盘点,苗木的盘存通常采用“永续盘存制”,对日常发生的存货增加或减少进行连续登记,随时结出苗木的成本和结余数量。但苗木盘存的工作量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每年实地盘存一次,并与库存账面结存数核对。若因自然灾害、病虫等造成苗木死亡的,属正常损耗,计入管理费用—苗木损失。经主管领导、技术员、第三方验收确认后并报集团公司备案,调整存货明细账。对重大的苗木损失要提请中介机构做专项审计并根据国《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即25号公告规定整理资料,留存备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度终了对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应该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回收金额低于账目价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当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要转回。绿化苗木市场需求对苗木的价格影响比较大,如果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者长期种植无法销售的苗木,企业应考虑计提合理的减值损失。因此,企业应该在每年会计年末对库存的苗木账面价值价值与市场价值对比,发现市场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绿化苗木的会计核算制度还不够健全,笔者只是在实践工作中就一些会计核算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还需在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加强对绿化苗木的会计核算,控制和管理成本,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泓.浅议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绿化苗木成本的会计核算[J].江苏商论,20xx(17).

  [2]季新萍,程鑫,吴鹏.新会计准则下的苗圃核算[J].现代审计与会计,20xx.

  [3]郭月梅.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税务会计研究(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探究[J].财政监督,20xx(14).

  [4]张炜.生物资产准则下苗木成本计量初探[J].财会通讯,20xx(13).

  [5]周侃毓.绿化苗木企业会计核算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6)

会计核算论文3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中小企业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会计核算的规范化问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问题主要是基础工作薄弱、核算主体不清、建账不规范、法制观念淡薄。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的不规范行为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按制度规定核算、会计信息部分失真、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等方面:

  (一)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多样。但不管何种形式其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程度绝大部分却比不上大企业那么明显,多数存在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混杂不清的问题,特别是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更是公私不分,权属不清,造成会计核算工作混乱,增加了会计核算难度。

  (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虽然建立了但有章不循,形同虚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主要体现为不按《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有的企业虽然设置了会计机构,也是职责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很多企业任用老板的亲属当会计或出纳,或外聘较专业的会计人员按老板意图做兼职会计;不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存在账证、账账、账实不符、会计资料失真等现象。

  (三)会计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常常出现不设账、以票代账等账目混乱的现象。在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的核算上,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健全,或有制度不执行导致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对收入的确认和成本结算上人为操纵,影响了资产、负债、收入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二、目前造成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1)中小企业老板的法律意识淡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不足,主观上不愿意规范,甚至指使会计人员做了假账;

  (2)对中小会计人员管理缺失,内部监管不力;

  (3)中小企业高素质会计人才相对匮乏;

  (4)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纠结度高;

  (5)行业管理缺位,会计协会管理对会计行业管理单一化,未能针对中小企业会计进行培训及管理。

  三、对规范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必须加快立法建设和加强执法的监督

  依法促进中小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特别着重指导、引导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问题,不能仅靠中小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个人努力。首先从财政部门来说,要从普法的高度,加大对中小企业负责人及企业管理人员《会计法》、会计制度等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宣传和贯彻,促进他们“学法、知法、守法”,使中小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明确认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二)推动中小企业完善会计制度建设

  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完善问题,一是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主要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薄、会计报表方法等方面。内部牵制制度则重点解决涉及企业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互相牵制问题,实行钱财分管等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以起到一种相互制约的作用。二是建立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的分析制度。中小企业通过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的建立,分析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指标及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中小企业自身自觉实现会计规范化,自觉纠正会计核算不规范行为。三是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目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方式单一,仅仅是会计继续教育,没有针对性,会计行业协会应根据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普通偏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管理,严格资格准入关,杜绝无证上岗。同时引导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自觉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中小企业落实国家法规政策、搞好企业经营管理,为促进改革发展而努力。四是引导中小企业推进财务电算化进程。实现会计电算化,这样可更进一步促进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更加规范,同时会有效解决会计人员因手工操作失误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精力进行财务稽查和财务分析工作。

  (三)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主体界限不清的问题

  (1)推动中小企业建立职业经理层。促进中小企业向现代企业迈进,逐步使中小企业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明晰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避免用人唯亲,特别是财务会计人员。

  (2)指导中小企业明确家族成员自然人之间产权关系。目前中小企业在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很多都未进行界定,往往会引起家族成员间产权纠纷,造成财务会计核算混乱,因此正确引导中小企业明确家族成员自然人之间产权关系,才有利于中小企业加强会计规范;

  (3)引导中小企业加强股东权益的核算,清晰核算股东权益或企业所有者权益,重点包括资金核算、收入及分配核算、债权债务核算等;

  (4)引导中小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管理科学化。

  (四)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会计规范的外部监督还很不够,甚至是根本缺乏监督。第一财政部门要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督促中小企业按照《会计法》、《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第二国家税务部门、各地方税务部门也应发挥其税务监督职能,根据新《征管法》第十九条规定强制中小企业建帐,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企业,一律根据新《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进行处罚。第三、推进社会审计发挥其社会监督职能。第四、财政、税务部门加强联合实施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辅导和考评奖惩机制。第五、会计协会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行业操守的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这就必须强化会计职能、规范会计管理。

会计核算论文4

  目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制度和模式在我国企管中尚未完善成形,存在着方法、操作性和规范性等很多方面的不足。因此,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仍有待发展。面向物流企业,为研究其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本文将从物流企业成本范围及核算对象入手,再分析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和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从而建构隐性物流成本和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会计核算体系。

  一、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范围和对象

  1、会计核算范围。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范围包括企业发生的,与其服务产品直接关联的支出。主要成本来源有:系统研发、运输及仓储、库存持有及包装、订单处理及加工等。而与其物流业务运作没有关联的,比如滞纳金、违约金和非常损失等不能算作物流成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2、会计核算对象。现代物流企业生产的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所以其会计核算是以客户订单或物流服务合同为对象的。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是通过和客户签订物流服务合同的方式实现。因为每个产品购买者提出的服务内容都有所不同,所有企业和客户签订的每份服务合同基本也都是不一样的,即每份合同都具有唯一性。因此,物流企业接受的每一份物流业务都可以作为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细分成本核算对象时可采用订单法,具体做法可比照分批法。当然,为达到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会有不同的会计核算对象分类方法,因此物流企业中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区域甚至企业物流活动总和都可能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隐性物流成本的定义和核算

  1、隐性物流成本的定义。物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物流业务方面消耗的显性和隐性物流成本之和。这当中,隐性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所以实际中并不一定发生。根据规定,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实际发生且能用货币计量的所有耗费。所以,是否实际发生是确认成本费用的基本前提之一。并且我国现有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成本核算所利用的两个主要财务报表企业一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分别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收入及费用成本。这两个报表反映的是实际发生过的成本费用,机会成本因为不一定实际发生而得不到确认。综上,隐性物流成本是指那些不一定实际发生且两大会计报表中无法反映的,但在企业进行物流管理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机会成本。

  2、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隐性物流成本具有机会成本特性,并且其分离核算方法十分复杂。所以核算隐性物流成本可以采用调查和估算结合的方法。

  (1)库存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库存隐性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库存资金占用成本、货币贬值成本、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和库存积压降价处理成本。这其中,库存积压降价处理成本和货币贬值成本只存在于当年市场有通货膨胀和库存积压降价处理的情况下,并不一定发生。核算库存呆滞产品成本,一般用单位产品的储存成本和呆滞时间的乘积计算核算货币贬值成本,只需将库存占用资金乘以通货膨胀率(发生通货膨胀那年的通胀率)即可。而库存占用资金成本包括购买原材料所用的流动资金的本金和利息,其利息计算可直接用存货占用资金数额乘以一定时期内的商业贷款利率。由于物流企业没有存货购销业务,其在受托物流业务中垫付的押金和备用金即可作为库存占用资金。

  (2)缺货损失成本的核算。缺货损失成本指失去销售而造成的损失或由于内外部供应短缺从而最终导致的延期付货。缺货对企业影响甚大,可能导致企业失去重要销售机会和客户,或者不得不采取延期发货、紧急送货、异地调货等方法。缺货损失成本的主要来源包括紧急送货成本、异地调货成本、商誉和销售利润损失成本。由于这些缺货损失成本的特殊性,无法采用有效方法对其单独进行核算、计量。所以,对于缺货损失成本目前仍没有明确的会计核算公式。

  (3)启返程空载成本和退货损失成本的核算。在隐性成本中,启返程空载成本和退货损失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实际运输组织中经常有对空车的调运需要。从而使因为货源计划不周详或调运不当形成的“空驶”这种隐性成本产生。物流企业核算每次启返程的空载隐性成本时可以根据运输的距离、环节、工具、费用和时间来确定。退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这些原因:偷盗、运输短少、重复运输、缺少产品部件、定单输入出错、产品质量未达标和产品过期等。而退货损失成本通常包括产品正常销售利润损失、运输成本和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损坏等。

  (4)物流成本的核算。一些物流费用,如企业办公费、人工费等不能直接作为物流成本计算。这些费用大多情况下是用于物流活动,因无法直接计入物流成本而成为类隐性物流成本的一种。核算这类隐性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作业成本法。因为这些费用相对物流活动属于间接费用,而作业成本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成本动因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所以作业成本法非常适用于间接物流成本的核算。但要注意,在分配过程中首要必须考虑各个成本动因的关联程度,再选择最合适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标准。

  三、物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模式设置

  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模式时,企业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还要注意企业已有会计核算模式和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电算化程度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模式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本文主张采用单轨制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模式。

  1、科目设置。进行物流企业成本会计科目设置前要先明确其物流成本项目。按照属性划分,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可分成物流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两类。将作为物流业务成本的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后就是物流成本项目。具体来说,根据物流企业经营特点,再结合其产生的费用的用途。物流成本可分类为客户服务费、运输费、装卸费、仓储费和订单处理费等成本项目。根据生产服务产品涉及的业务种类特点,物流企业可以调整相应成本项目的设置。

  根据单轨制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特点,以及对于物流企业成本项目的简析,物流企业可设置如下会计科目用以核算物流业务成本:一级科目设置为“物流成本”,用来核算物流企业经营物流业务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再来,可以依照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二级科目。并且,为配合作业成本制度的实施,设置会计科目时要求对其加以更加详细的分类。可以按照成本项目设置三级科目,如运输作业成本、装卸作业成本、仓储作业成本、系统开发作业成本、订单处理作业成本和包装作业成本等,用以核算各个作业耗费的资源数量。物流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经营特点和范围设置、调整相应会计科目,或进一步细化会计科目。

  2、账户设置。总分类账作为建立作业成本制度的成本分配流程的开始,在对作业成本制度进行设计时也要对其做适当调整和细化。其中包括将分解资源成本至各个部门层次、调整与经济事实不符的项目。例如把作业层次分类法作为基础,因为作业一般可分为“和产品的批数同比例变动的批别水准作业”、“和产品的品种同比例变动的产品水准作业”、“和产出数量同比例变动的单位水准作业”和“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为目的发生的维持水准作业”四个层次。针对这四个层次可以设置相应的四个作业账户:“批别作业账户”、“产品作业账户”、“单元作业账户”和“支持作业账户”。并且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各个作业账户还可以再细分。作业账户不但可以满足核算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需要,还可为作业化管理方式提供依据,对作业成本的有效控制、管理和监督有重要作用。

会计核算论文5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务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商业银行财务会计核算所依据的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制度》存在明显的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广使用贷款“五级分类法”,改变贷款呆帐准备金提取及呆帐贷款核销方法,对其他相关资产在年末计提相应减值准备,严格按定期存款的原存入期利率计提应付利息。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主要是依据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务环境的不断变化,《制度》中存在着明显不符合商业银行财务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的问题,根据《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得出的有关会计数据亦不能真实反映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贷款呆帐准备金计提不足。

  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贷款呆帐准备金按年末贷款余额(不含委托贷款、同业拆借资金)1%的差额提取,并从成本列支;对金融企业实际呆帐比例超过1%的部分,当年应全额补提呆帐准备金,但交纳所得税时应作纳税调整(财商字〔1998〕302号文这种对贷款呆帐准备的处理方法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显性不足。由于我国部分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少数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时有发生,商业银行承担着很高的经营风险,贷款损失率远不止1%的比例。按现行办法计提的贷款准备金对于防范经营中的贷款损失无异于杯水车薪。二是隐性不足。虽然按规定对金融企业实际核销呆帐比例超过1%的部分,当年全额补提呆帐准备金,但由于我国目前对不良贷款仍然是按照“一逾两呆”的标准来划分的,尤其是财政部规定的呆帐贷款认定标准过于严格,对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完全可以认定为损失的贷款因不符合现行严格的呆帐贷款认定标准,只能列在“呆滞贷款”,中反映,造成对贷款损失的低估,也导致贷款呆帐准备金不能充足地计提,从而影响商业行经营效益的真实性。

  2、应收利息的核算不科学。

  按照现行规定,贷款利息逾期180天(不含180天以上),无论该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财金【20xx】25号)。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贷款利息逾期不还者,其回收是较为困难的,也就是说逾期不还的贷款利息潜在很大的风险,如果单纯以时间概念来界定应收利息是否纳入表内核算作为当期利息收入的话,肯定会出现高估收益的情况。

  3、应付利息计提不及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取根据计提当日定期存款各档次挂牌利率的标准。按季计提应付利息,并计入成本,实际支付给存款人利息时,再冲减已提的应付利息。如果定期存款的各档次利率相对保持稳定的话,按上述方法处理计提的应付利息基本可以与实际支付应付利息数保持一致,应付利息科目帐面不会出现红字,或虽有红字但金额较小;如果在定期存款各档次利率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应付利息的计提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多提、少提的现象,尤其是在近年来我国存款利率连续下调的情况下,继续按上述方法处理,应付利息的计提数会远远小于实际支付数,造成应付利息帐面余额出现红字,导致商业银行利润的虚增。

  4、同业拆放资金减值准备匮乏。

  《制度》上对同业拆放资金的呆帐准备问题明确规定:拆放资金不得提取呆帐准备。这在当时针对金融机构的营运完全依靠国家信用的大气候而言是可行的,但目前随着我国商业性金融机构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健全,政府不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信誉、效益等大包大揽,同业拆放资金的风险也就凸现出来,且风险度与日俱增,如果继续按照以前的会计处理方法,肯定不能真实地反映金融机构同业拆放资金风险状况,进而影响金融机构损益的真实性。

  5、其他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空白。

  按《制度》规定,金融企业(保险、证券除外)除计提贷款呆帐准备、坏帐准备外,不再计提其他资产损失准备。而在目前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经营环境下,各种资产的市场价格按市场规律不断波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均存在资产减值的现象,如果继续按照上述会计核算方法,则可能出现虚增资产的情况。尤其是《制度》规定,银行对抵押贷款到期未能收回而取得的抵押、质押资产,在未及时进行拍卖的情况下,将抵押、质押资产按贷款本金与应收利息之和转入帐内,同时冲减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到期不能收回的抵押贷款,其抵押、质押资产价值往往并不足以清偿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按《制度》规定处理此类帐务的话,不仅可能虚增资产,而且可能虚增利息收入,从而影响经营效益的真实性。

  如何处理上述银行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问题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及建议:

  1、大力推广使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及各级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贷款“五级分类法”,但在大多数场合下,仍然使用“一逾两贷”的标准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认定。事实证明,“一逾两贷”是完全按照单一的时限范围标准认定贷款质量,仅是对不良贷款的静态反映,在现实工作中显得比较呆板,反映出来的有关数据与实际情况也并不完全吻合;而按“五级分类法”确认贷款质量,是对贷款质量综合的动态反映,虽然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但却较为科学合理,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大力推广使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改变贷款呆帐准备金提取及呆帐贷款核销方法。

  应根据贷款的五级分类结果,针对不同的贷款风险种类按不同的比例计提贷款呆帐准备金,如对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贷款可以分别按0%、2%、10%、50%、100%的比例计提贷款呆帐准备金。对于贷款呆帐准备金的核销,应改变目前“必须按照财政部的有关呆帐贷款认定标准进行呆帐贷款的认定、然后经税务部门批准才能核销呆帐”的做法,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呆帐贷款认定标准,做到既能保证呆帐贷款不会沉淀,又能及时核销贷款损失。同时,适当将呆帐贷款的核销权下放给商业银行,由人民银行监督执行。当然,对此引起的税收问题,可以采取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的体制,对商业银行应纳税所得进行纳税调整即可。

  3、对其他相关资产也应在每年年末计提相应减值准备。

  如对同业拆放资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尤其是对取得的抵贷资产应于每年年末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并对其减值部分及时计提减值准备。

  4、应付利息的计提,应严格按照定期存款的原存入期利率逐笔按季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利用会计电子化核算,按定期存款原存入期利率逐笔计算定期存款应付利息,以便商业银行能真正执行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真实足额地提取应付利息。

会计核算论文6

  摘要:会计成本分摊与所得税处理是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中的成本分摊和所得税处理,介绍了核算的内容以及核算方法等。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成本分摊;所得税处理

  一、相关概述

  对于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来讲,要想确保成本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首先需要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在这方面应当遵照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来实施:对于单体开发项目而言,在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上一般都是以每一个独立的编制设计概算或者是施工图所列示的单体开发工程项目来作为其会计成本核算的对象。而在开竣工时间基本接近或者相同、开发地点位置相同、同时施工单位或者总包开发、开发项目的结构类型也一致的开发项目,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时也可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同一成本核算对象。对于成片开发的项目,可以按照建设项目的施工期作为划分的依据,按照各期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房地产行业在成本的确认上一般都是按照税收成本来进行会计核算结果的确认,一方面成本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消耗,在成本计量的会计方法选择上会对成本造成直接影响。折旧方法、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成本结转方法以及成本分配方法等都可能导致企业在资产计价、所得税以及成本等各个方面计量出现偏差。同时,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还需要得到足额的补偿,在成本凭证的保存以及搜集上也需要确保其完整性和合理性。一般情况下,房地产行业的成本主要包括六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前期工程款、拆迁补偿费及土地征用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开发间接费以及公共配套设施费等。其中土地征用费以及拆迁补偿费主要是指房地产企业为了获得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开发权所需要付出的各项费用支出,如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费、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前期工程费则是指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前期围绕项目测绘、项目可行性研究、场地平整、项目规划、项目设计、水文地质勘察以及项目筹建等所花费的各项费用支出。

  二、房地产行业会计成本分摊分析

  对于房地产行业成本分摊,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摊方法,分别是占地面积法、建筑面积法、直接成本法、预算造价法以及层高系数建筑面积法等。其中,占地面积法是按照已经动工的建筑项目所占的土地面积占整个开发利用总面积的比重进行成本的分摊。建筑面积法则是按照已经动工的建筑项目所占的面积占整个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进行成本的分摊。直接成本法则是按照某一期建筑开发项目所具有的直接开发成本占当期全部开发成本的比重进行分配。而预算造价法则是按照期内某一个建筑项目的预算造价占整个期间内所有的对象预算造价的比重进行成本的分配。而对于同一个建筑项目,其中既包含住宅项目,又包含其他类型房地产项目时,房地产企业在进行成本分摊时就可以采用层高系数建筑面积分摊法进行成本的计量和分摊。具体来讲,对于房地产行业成本分摊的对象主要包括土地成本的分摊、公共配套设施费的分摊、其他成本项目的分摊以及利息费用的分摊等。对于土地成本,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大都是按照占地面积法进行成本的分摊。假如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土地成本计量和分摊时需要结合其他的分摊方法,则应当会同税务机关进行协商。假如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土地开发时,同时也将房地产开发一并进行,则这一开发模式属于一次性取得土地分期开发房地产,此时的房地产企业土地成本需要在征得税务机关批准的情况下首先按照土地的整体预算成本进行土地的成本分摊,等到整个土地项目都开发完成之后在对土地成本的分摊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公共配套设施费用的分摊,假如将它们单独作为过渡性质的成本对象,则对于此时的公共配套设施开发成本需要按照建筑面积法对公共配套设施费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处理。对于其他的相关成本项目,房地产企业可在政策和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自行合理选择合适的成本分摊方法进行成本的分摊。而房地产行业利息费用的分摊主要有预算造价法和直接成本法两种方式,同时房地产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使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方法进行成本的分摊。而对于开发间接费用,税收制度中有着专门的规定,房地产行业企业为了管理和直接组织相关的开发项目而发生的间接费用,并且此费用不能够直接归属到某个特定的成本对象时,此类费用支出就属于成本费用类支出。在这其中,开发间接成本主要包含了职工福利费、修理费、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工程管理费、项目营销设施建筑费、折旧费、劳动保护费、办公费等。

  三、房地产行业所得税处理分析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是针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以及服务的房地产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所得以及其他相关所得所征收的一种税收。对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来讲,进行季度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照企业的会计利润加上预售收入所计算出来的企业预计利润,并在此基础上扣除掉房地产企业之前年度的待弥补亏损之后的余额来作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基础,以此来计算出房地产企业预缴的所得税额。尽管税法中有规定,对于企业所得税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企业利润进行所得税的缴纳,但是由于房地产企业一般项目周期时间都比较长,同时都会对房屋进行预先销售,并提前收取销售款。所以对于此类销售收入,房地产企业需要实现按照预计的计税毛利率进行所得税的预缴。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在预缴所得税时还应当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利润。假如企业季度内完工产品或者其他收入已经产生了利润,并且按照原先的预计进行的所得税预缴明显小于实际所得税,则应当按照实际所得税额进行所得税的缴纳。

  参考文献:

  [1]王小梅.关于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xx(04).

  [2]万小章.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特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2).

会计核算论文7

  摘要:我国“十三五”规划包含的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等拓宽了勘察设计企业的发展空间。对勘察设计企业来说,国家的发展政策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而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工作,不仅关乎项目的顺利进行,还是提高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剖析了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议措施。

  关键词: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项目管理

  一、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勘察设计是基本建设的前期重要工作,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包括项目决策、勘察设计、组织施工、完工交付等,而勘察设计是一个项目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是对拟建工程项目所进行的工程技术勘察、技术经济勘察以及全面勘察等。勘察设计是从技术、经济上对工程项目的全面规划,是项目组织实施的主要依据。勘察设计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核算对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会计核算不仅是勘察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更是规范项目管理的保障,主要表现在项目决策管理、项目成本控制、项目进度管理以及项目绩效考核等方面。此外,项目管理又是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表现形式,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临时性,是根据具体项目形成的综合时间、成本、绩效三者关系的一种平衡,勘探设计项目管理更多的是强调一个项目的特性,将勘探设计作为一种服务项目,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周期性,因此,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管理是按照项目实施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管理的,会计核算从科目设置、项目核算、项目判定、项目绩效评价等方面辅助项目管理工作,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总之,勘察设计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其管理需要综合数据信息化工作,通过项目管理的独特性建立自身的会计核算方法,并以会计核算为依托,提高勘察设计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统筹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勘察设计企业才能实现最大化效益。

  二、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是对其服务活动的一种会计反映,反映勘察设计活动的资金运作情况,合理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做好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会计工作的首要条件。然而,勘察设计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1.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的意识薄弱,许多勘察设计企业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和周期性,企业会计核算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只是表现在基础的会计工作上,因此,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的特性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勘察设计企业主要依托设计理念和发展规划的具体勘察设计项目,企业管理人员容易忽视会计核算工作,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不仅缺乏独立性,还不能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因此,勘察设计企业由于自身的独特性,使得会计核算的工作职能难以有效发挥,同时,勘察设计企业管理本身缺乏会计核算的管理意识,造成勘察设计企业的会计核算意识薄弱。2.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牢固,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安排、部门协作以及严肃核算工作三方面。勘察设计企业工作受到地形、地质结构、水文特征、技术水平、设计要求以及勘察设计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安排会出现不合理问题,会计核算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与项目管理部门也不能形成很好的牵制和协调,直接降低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此外,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出现不同程度的违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也不能为项目管理提供足够的经济管理支撑。3.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机制不健全,勘察设计企业是根据项目变化所处的不同地点和环境,在较长的周期影响下,会计核算监督工作往往不到位,许多项目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合理,重要的会计核算监督机制也无法在不同变动的环境下建立,勘察设计企业没有做好会计核算监督工作,就不能更好的保障企业财产。

  (二)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勘察设计企业生产具有单一性,一般不会进行重复生产,勘察设计工作受到的限制较多,设计对象也较为特定,因此,勘察设计企业作为服务型企业,具有明显的项目特性,而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依托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的管理组织形式、项目管理人员以及信息化管理手段存在不少问题。1.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参差不齐,难以与企业特性贴合,目前,我国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有直线型、矩阵型、事业型等,但是,无论勘察设计企业采用哪种项目组织管理结构都无法真正的反映企业自身的特点,“复制”的现象较为普遍,没有加强市场的适应性,项目管理职能效果也无法发挥。2.勘察设计企业项目负责人的安排不合理,勘察设计项目负责人需要同时具备技术知识与管理专业性,而目前我国勘察设计企业项目负责人要么缺乏技术知识,要么不具有管理专业性,由于技术知识、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因此,勘察设计企业项目负责人安排存在一定的不合理。

  (三)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工作结合的问题

  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工作之间不仅相互促进,还是彼此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勘察设计企业统筹好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而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结合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一方面,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不能为项目绩效考核提供有力的支持,勘察设计企业采用绩效考核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会计核算部门与项目管理部门存在一定的距离,不仅表现在项目地缘上,还表现在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方面,因此,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难以为项目绩效管理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管理没有进一步的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管理作为一项技术管理工作,而会计核算作为一项经济管理工作,项目管理有着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作用,而目前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管理活动与会计核算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系,因此,无法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三、建议和措施

  (一)提升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

  勘察设计企业影响会计核算、项目管理职能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提升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和项目管理水平必须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理念与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理念,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和项目管理负责人的专业水平。一方面,针对目前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必须加强学习并提高对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勘察设计企业虽然注重设计成果,大多为脑力劳动成果,但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是适应复杂经济形势的基础,勘察设计企业必须增强管理人员的财务意识,做好项目资源的配置,减少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干扰,严格会计核算秩序,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行为,同时,还要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安排的合理性,减少职能水平的不利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勘察设计企业必须督促会计核算和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不仅要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还要提高业务专业化水平,所以,企业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

  (二)统筹勘察设计企业的会计核算与项目管理工作

  勘察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与项目管理工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统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与项目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要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促进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将会计核算工作与项目管理基础工作、项目资源的配置、项目成本控制、项目进度管理、项目绩效考核工作等结合,提高会计核算工作信息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许绍斌.勘察设计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特点及实施策略[J].价值工程,20xx(09).

  [2]张晓明.浅谈规范会计核算对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的支持与促进[J].财会学习,20xx(08).

  [3]刘建南.勘察设计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特点与措施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24).

会计核算论文8

  在几十年的实践历程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不断充实、体系不断完善、方法不断健全,现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大型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环节,有利于协调各方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精益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而在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依托于精准的数据反馈,也就需要会计核算的支持。二者虽不属于同一体系,却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会计核算是预算管理的重要数据来源,预算管理的有效实行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在实际企业管理中应科学看待二者的关系,综合运用,促进企业发展。

  一、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特点及关系

  1.企业预算管理的特点

  在战略目标指导下,企业预算管理常包含编制、执行、考核三个阶段,贯穿项目始终,其具有属于自身的显著特性:

  (1)及时性与准确性,每一次重大企业活动决策前都应进行预算管理,在一定时间内对所需投入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加以核算,得出成本,若在此过程中发生较大偏差,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故预算管理中从数据收集到核算不仅要及时有效,还应具备高度的准确性。

  (2)信息可比性,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在内部应具有易理解性和可比性,有利于核算的规范化进行,也有利于企业内部沟通协作。

  2.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核算与监督的功能,其特点如下:

  (1)信息真实性,会计核算通过对企业各种经营活动进行连续地记录与分析得出一系列经济指标,是许多管理工作的基石,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核算过程中所利用的各项数据信息文件等,都必须是绝对真实的,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效。

  (2)信息的相关性与层次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甚多,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在会计核算中需要对此加以甄别,对重要信息进行严格处理,对次要信息进行简化处理,以提高核算效率。

  3.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1)预算管理的有效实行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只有预算管理得以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企业的各项数据资料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才能得到全面保证,否则,会计核算容易失去参照性而变得不甚准确。

  (2)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会计核算的参与,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可作为预算管理的资料来源,核算结果越准确,制定的预算计划越科学合理。正因为此,会计核算是否公正也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公正性,会计核算流程需要严格遵守新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管理的公允性。

  二、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运用策略

  1.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独立

  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隶属于不同的管理体系,可将各自所得结果分别呈现,在这种模式下,两者之间并未形成联系接口,当需要运用对方数据时,需要辅以额外的人工调整。例如预算考核时若采用预算编制表数据,则需要将会计核算结果导出后依据预算编制表形式加以整合。该模式没有改变原来体系的运行状况,前期工作量较小,但在后期数据整合过程中容易造成重复劳动现象,且并不能保证预算管理所需数据与会计核算数据的全部对应,从企业战略发展角度来看,应予以改善。

  2.以会计核算为主导

  以会计核算结果作为预算管理的评价依据,实现接口功能,预算编制表依照会计核算结果进行适当修编,在这种情形下,某一个预算项目可对应多个会计科目,而一个考核部门亦可以对应多个会计科目,但预算项目与考核部门之间呈现一一对应关系,为此需要将考核部门与预算项目进行合理编制。该模式解决了预算数据与会计科目的多口径对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有利于企业全成本掌控的细化,但来自于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编制数据可能会影响到会计核算的合理性,而对每个核算科目入账处理原则与性质的重申也具有一定难度。

  3.以预算管理为主导

  预算管理自身具有灵活性,会计核算则需要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按部就班地执行,以预算管理为主导,需要会计核算科目围绕预算管理进行部分重置,与此同时,会计核算多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管理多采用收付实现制,以预算管理为主导容易影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进而导致财务风险。

  4.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信息化手段可方便地在预算管理系统内实现预算科目的整合,寻求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关联并形成系统之间的对接,会计核算系统中相应科目如合同支付增设预算管理类别,设置为必选项,形成两者的关联性。该模式以预算科目数据作为考核数据,可减少工作量,而会计科目的相对独立,也便于会计核算遵守会计准则,依规而行,可称之为预算管理基础上的会计核算形式。综上所述,无论是预算管理还是会计核算,都是为了企业发展而服务,都应着眼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以此为指导,以企业自身实际人力、物力、财力为出发点,不断修正内容,不断完善体系,促进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有机结合,使其共同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做出贡献,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足,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会计核算论文9

  摘要:现阶段,一些县级以下医院经营依赖思想严重,“以药养医”现象普遍,导致人民群众就医成本居高不下。为此,本文从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如何合理进行成本核算来提高医院运营效率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形势;医院;成本会计

  20xx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同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和一次性卫生材料应通过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进而降低药品费用,转变医院“以药养医”的传统经营模式。基于此,本文以县级医院为视角谈谈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成本会计核算。

  一、现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与新医改不相适应

  医改新政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而现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针对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而制定的。在医改新政下将助推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民间医院执行什么样的成本会计制度,目前国家尚无明确规定。医改新政将积极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将更多的体现医院的公益性特征,这样就将有不少公益性质的医疗费用开支,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少必要的公益性会计科目,这样就容易导致经营性成本核算和公益性成本核算混淆,人为调节成本的现象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医改新政将实行医药分开进行,现行医院成本会计科目设有“医疗支出”、“药品进销差价”、 “卫生材料”等科目分别进行医疗和药品收支核算,无法满足新医改的需要。

  (二)卫生材料成本核算的不足

  医院卫生材料品种多、数量大,而且处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功能大致可分为一次性医用卫生耗材、化验试剂、骨科耗材、放射专用耗材以及口腔耗材,这类材料专业性强,质量要求高。由于医院只注重抓医院业务收入,疏于对医院卫生材料成本的管理,造成卫生材料的浪费。同时医院内部控制建立不全,没有将卫生材料的使用和科室的工作绩效挂钩。同时,后勤总务部门没有建立专门的成本考核制度,导致水、电、气的浪费严重,进而造成医院总成本上升。当前,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虽然医院的内部信息网络对材料的消耗情况进行了登记,但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当前无法满足管理上的需要,管理信息不能随着耗材的流转而流转,无法达到控制和考核卫生材料成本的目的。

  (三)缺少成本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列示

  20xx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改变了旧《医院会计制度》没有编制医疗成本表的缺陷,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并没有规定医院成本计算的方法,这样就导致医院成本计算方法无章可循,只能采用统一归类的方法,这样对于跨年度重大病号或财政无法及时兑现的公益医疗项目无法进行成本核算,容易造成年末大额医药费挂帐现象发生。同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只要求编制医院各科室成本表和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这样要求虽然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变的简单,但也造成财务成本信息过粗,无法具体反映项目类成本信息,导致成本考核只能笼统的在科室进行包干,无法严格区分成本和费用的界限,无法正确评价医院的经营效益和效果,不利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经营决策,也不利于医院进行医疗收费的合理定价。这样不但导致医院药品收费价格和服务性收费依据性差,也无法为财政补助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使“以药养医”的局面无法根本改变。

  二、新形势下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对策思考

  (一)不断适应医改新政对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

  医改新政条件下,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就需要通过客观合理的成本会计核算来客观、真实的评价医院的经营成果,而医院现行的成本会计制度难以满足医院多元化经营发展的需要,改革迫在眉睫。要充分借鉴国际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医改新政的实际情况,一是制定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要细化经营性成本核算和公益性成本核算的边界,防止为了经营效益或虚领冒用国家财政资金现象发生。二是要在成本会计核算上增加公益性会计科目,如增设“公益性成本”、“ 公益性成本费用”会计科目,既能准确衡量其承担责任、义务,也有利于医院绩效考评和经营管理。

  (二)完善卫生材料的核算和管理

  在医院网络管理系统中建议设置一级卫生材料库,增加卫生材料的购入、拨出、领用、盘存、退货及月结等功能,以明确材料的流向,同时在使用上和科室的绩效挂钩,确保医院工作人员特别是后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而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另一方面,要建立卫生材料内部控制制度,住院病人消耗的卫材由收费执行科室消耗库存,病区药房发送的卫材,由病区药房消耗库存,同时要坚持按月盘存制度,防止卫生材料的多度占用而影响到采购工作,进而造成了采购成本的上升,同时也可以通过盘存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和成本”出血点“,进而通过管理上的完善来不断降低卫生材料的消耗成本。

  (三)明确具体成本计算方法和细化成本报表列示

  一是要明确成本计算方法,对于正常的经营性质按照病种或科室进行具体的成本计算,对于医药费高的重病可以采用品种法或分类法进行成本核算,对于一般的小病或门诊可以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二是要严格区分经营性质和公益性质以及成本类和费用类的医药费用的界限,防止互相挤占导致成本计算不实。三是要细化成本报表列示,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只要求编制医院各科室成本表和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的基础上,可以编制一些内部的成本报表,以反映项目性成本开支,正确评价医院的经营效益和效果,找出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的途径,为医院的医疗收费的合理定价提供客观依据,也为财政补助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以实现改变“以药养医”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崔红。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xx

会计核算论文10

  一、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的实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按照相关规定,企业日常的会计核算应将《企业会计准则》作为核算的主要依据,在进行纳税申报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税法的相关规定完成申报工作。就目前大中型企业纳税申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在处理涉税事宜的时候都是由财务部门来完成,因为财务人员肩负着多项财务职责,而相关涉税事宜仅仅只是附带性的工作,所以难以集中过多的时间、精力来进行透彻、有效、全面的学习及研究税法,因而影响到了涉税事宜的处理。税法是业务性以及政策性都比较强的一项法律法规,在我国税务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税法制度还处在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因而新政策以及新法规比较频繁的出台,容易导致《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还经常出现变化。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中,企业要提高税务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就要使相关财务人员合理、正确、有效的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并正确的区分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规范差异,以降低纳税申报的难度。但是目前只有少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准确的计税,规范的完成税务会计的核算,而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即使能够规范的进行会计核算,但却很难准确的完成纳税申报的相关工作,在办理纳税申报的时候,只能机械的根据税务部门的指导来进行处理,因此频繁出现差错。

  二、我国大中型企业实施税务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一)大中型企业防范税务风险以及筹划税收的基本保障

  大中型企业构建有效的税务会计核算,能够从根本上对企业面临的各种税务风险进行防范,第一,在实施财务会计核算、税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通常需要对机构进行合理的配置,企业全部的涉税事宜都应该通过专门的机构或者部门来进行,比如说税款缴纳、税金计算等,以便较好的保障税款计缴的准确性及其及时性。第二,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每笔资金,除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处理以外,企业还要根据税法规定给予认真的判断、辨认,并及时进行税务会计核算,以较好的掌握应税收入及其税金,从而为企业进行准确的税金计算提供保障。构建税务会计核算除了能够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还能为企业科学的进行税收筹划提供参考依据,因为税务会计机构具有税务会计核算的执行职能、会计分析职能以及税务筹划的职能,税务会计机构要以税务会计核算为前提,对税务会计核算提供的税务会计账簿、报表资料以及凭证等综合分析,并充分的挖掘相关企业的税务筹划潜力以及发展空间,从而更好的进行税收筹划,以保证企业进行足额纳税的同时尽量经济、合理的纳税,以为企业的总体经济利益提高保障。

  (二)能够明确的反映国家及其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一直以来,税收对大中型企业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并且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变化,税法内容也日趋复杂化,对企业的影响也更加深远,所以大中型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建立税务会计核算体系,才能将企业的各项涉税事宜科学的纳入到税务会计核算体系之中,从而较好的反映企业各项税金形成以及结果,清楚的反映出企业、国家之间收益分配的关系。1.企业、国家对企业经营成果收益分配的关系体现在企业所得税上,在所有制形式不同的企业中,该种分配关系也不尽相同,针对非国有制的企业,国家对其经营成果收益分配的关系一直存在,但是不同时期这种关系的分配程度、具体表现会存在一定差异。针对国有企业,国家对相关企业经营成果收益分配的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2.企业、国家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表现为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时候形成的各项税金,例如流转税。此种经济利益的关系一直存在于各种形式的不同企业之中,只是因为我国税制的不断变迁与改革,而在其具体分配程度、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三)是实现财务会计管理目标及简化纳税工作的前提

  从我国的会计准则与新税法的改革、变迁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尽管已经实现了由财税统一会计准则到财税分离会计准则的转变,但从税务会计核算层面来看,税务会计核算机制还不完整、不够全面,导致企业涉税事宜归属到财务会计的核算体系之中,降低了税务会计核算的针对性。倘若大中型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对既定会计目标给予严格的遵守,则极有可能会导致其纳税申报的环节出现频繁调整的情况,进而大大增加税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难度及工作量。此外,纳税调整范围的复杂化及其扩大化对会计人员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带来的巨大的挑战,在会计实务之中使其纳税调整的难度增加。因此,受纳税因素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处理税务会计核算的时候除了对会计准则进行遵守以外,也会尽可能的选择和税法不产生冲突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从而出现偏离原本会计目标的现象。因此,大中型企业想要提高税务会计核算的质量,就要建立起税务会计核算的独立体系,将企业产生的各个涉税事项有效的纳入到税务会计核算体系之中,并由独立、专门的税务会计核算部门或者机构来进行税务会计核算的处理,协调和相关税务机关税收征纳的关系。

  三、结语

  在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的实施影响之下,我国大中型企业进行税务会计核算是十分必要的,其是实现财务会计管理目标及简化纳税工作的前提,大中型企业防范税务风险以及筹划税收的基本保障,同时还是国家贯彻落实税收政策的基础。因此,大中型企业应对税务会计核算给予高度重视,并将其积极主动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会计核算论文11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健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影响时代发展的重要支撑,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新时代。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体系;问题;措施

  1引言

  随着全球经贸体制不断深入,行业交流日益密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行业交流和业务拓展方面,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动,促进了市场交易活动有序频繁开展,影响了世界格局。随着“互联互通”概念的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各行各业会计核算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快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及时根据发展变化需要,构建适合行业发展自身特点的现代金融会计核算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和质量,进而为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

  2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内涵及特征分析

  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是指在新时期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会计核算工作实现全过程、动态管理,从而不断提高会计核算信息化、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一种方式。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升级更新,对企业内外部会计核算分析工作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日益改变着企业会计核算方式和体系,从而不断健全和完善,发挥会计核算各项职能。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的具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系统性

  互联网技术和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和衔接,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全面表现反映出来,这样不仅内部员工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到所需要的知识,企业管理者掌握企业经营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方式去了解企业发展变化情况,有利于行业之间交流和融通。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的会计核算纸张体系向网络页面体系发生转变,大大改变了传统页面数据的形式和格局,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进行展示,还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扩大会计核算范围,及时全面收集更多相关的信息、数据等,提高信息搜集和检索效率。

  2.2时效性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往往是企业某一项经营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映出来,或者阶段性反映出来。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融合,从而能够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实时追踪,将会计核算贯穿于经营发展的全过程,逐渐将事后核算转化为事前、事中、事后全面核算,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决策者及时动态掌握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而及时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论断,降低或者规避风险,提高会计信息利用价值。

  2.3开放性

  将互联网技术和会计核算工作有效结合起来,这样很多的财务管理业务就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操作和应用[2]。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相关人员实现远程监督和控制,国家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掌握企业财务状况,降低漏税、逃税发生的可能性。高度信息共享和传输,有助于内部和外部部门的沟通协调,既方便又快速。

  2.4智能性

  传统的会计核算往往是依靠人工操作方式来进行,耗费时间和精力,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设置一定的参数,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计算和分析,全过程仅仅需要依靠财务人员监督调整即可,大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会计信息核算准确率和核算效率,同时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功能更加强大,不再停留在简单的会计信息处理方面,还能够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全面管控。此外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的特征还体现在针对性、同步性等方面,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满足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各自的需求,进行互相沟通,针对性满足不同的需求。网络化会计核算体系,还可以实现会计核算和企业经营发展各项业务之间的连通,实现和外界市场的连通,从而便于同步协调和处理。

  3互联网金融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以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3.1互联网金融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会计基本假设产生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升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空间对交流的限制和约束,很多企业不仅可以进行实体交易,还可以设置虚拟组织,为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企业可以实现对新产生生产、研发和销售全过程信息网络重构,成立临时组织,这样会改变企业的会计主体,并且根据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企业规模,很多虚拟组织完成阶段业务后就解体,这和现实中持续经营建设理念相冲突,在进行公允价值、收付实现制确认、会计记录核算等管理和分析方面很难实现有效控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在具体管理内容和制度方面,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信息化加速信息流转和处理,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三是会计程序和准则方面,会计折旧、风险管理等方面需要引起高重视。

  3.2会计核算在互联网应用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会计核算在互联网应用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问题。随着电子商务、金融领域不断发展,国家应当及时完善和健全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当前对于网络会计等方面还没有制定具体的法律规范,不利于解决各种网络会计问题,从而增加了网络会计核算法律风险。二是信息安全问题。虽然互联网技术加快了信息传递和交流,但是需要依靠安全稳定的互联网硬件平台做支撑,结合具体实际探索有效的安全防护网络,才能避免信息篡改、丢失或者破坏等,会计核算本身专业要求较高,系统复杂,所以需要加强安全监督和管控。互联网技术本身需要不断升级优化,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漏洞,不利于会计核算信息安全,甚至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伤或不良影响。三是人才培养滞后问题。新时期财务人员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精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信息处置能力等,当前对财务人员的系统培训和引进等方面重视不够,综合性财务管理人才相对匮乏。

  4提高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水平的具体措施

  4.1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政策法律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体系,不断学习国外有关的政策法规、理论成果等,针对会计核算网络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全面约束和保护,从而以立法的形式为网络会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强大的法律支撑。

  4.2加强会计信息安全防护

  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内部会计核算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工作,明确会计核算具体目标、内容、指标、方法、流程等,建立现代化会计核算综合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在互联网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下功夫,将企业内部、外部财务网络分开设置,设置防火墙和保密设置等,从而实现信息分段流通、各成体系。尤其是针对与外部的流向方面,要对计算机用户应用和访问等进行多次设置和认证,从而保证信息处理安全。定期进行防护排查,针对可能引发软件和硬件方面安全漏洞的情况建立动态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快速拦截和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

  4.3加快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一方面要不断引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应当从宏观层面在高校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推行资格准入机制等,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要结合内部实际,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综合培训,不断学习开展网络技术知识、国家政策法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全方面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业务交流,鼓励参加外部论坛交流活动等,不断学习先进企业优秀做法和典型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构建适合具体特点的现代化网络财务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明确权限设置,加强信息协同处理,从而将会计核算贯穿于经营管理全过程,提高会计核算准确率、全面性,重点做好会计核算分析和成果应用等,提高会计核算利用价值。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和发展,会计核算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只有不断健全法律体系、优化内部信息安全结构和机制配置、不断提升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才能进一步实现互联网和会计核算工作有效衔接,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吴雪林,欧洋,葛斌.如何发挥金融会计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作用[J].金融会计,20xx(09):12-16.

  【2】张文慧.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及措施[J].中外企业家,20xx(18):74-75.

会计核算论文12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进,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我国对以往的财税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营改增”相关实施细则的颁布与执行为降低我国事业单位的财税负担、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了政策依据。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营改增”的时代背景之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的变化;其次,对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加强税务筹划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为“营改增”下事业单位如何规范会计核算和加强税务筹划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税务筹划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进,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我国对以往的财税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20xx年,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我国“营改增”政策在试验点和试验行业的实施状情况,先后颁布实施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关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全面拉开了我国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和“营改增”执行的大幕,为降低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财税负担、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了相关政策依据。由此可见,“营改增”政策的落地实施对以往的财政体制进行了深刻变革,其也必然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以及税务筹划工作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营改增”实施细则的颁布和执行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及税务筹划工作的影响,从而根据“营改增”政策合理的降低事业单位税负,本文首先对“营改增”的时代背景之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的变化;其次,对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加强税务筹划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为“营改增”下事业单位如何规范会计核算和加强税务筹划提出政策建议。

  一、“营改增”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财税体制的改革以及“营改增”实施细则的落地执行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事业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核算依据标准发生改变

  “营改增”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要以企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经济活动发生时其所开具的发票为标准,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今后的财务管理核算工作中要加强对发票的管理,通过发票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本和管理活动状态可以进一步规范其财务工作。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发生改变

  “营改增”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时需要采用细则规定的固定的零基预算法,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优化对事业单位的有效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两个渠道规范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

  (三)事业单位所采用的资产计量方法发生改变

  “营改增”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由于管理工作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采购时,对其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对其所开具的增值税发票采用价税分离的资产计量方法进行核算。

  二、加强事业单位税务筹划的必要性

  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我国对以往的财税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营改增”实施细则的执行也是为了降低事业单位的财税负担。基于“营改增”的实施细则强化事业单位的税务筹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营改增”实施细则的执行对以往的纳税细则和方法发生了改变,以往的税务筹划不能够完全符合“营改增”的纳税实施细则,需要对事业单位以往的税务筹划进行变革。其次,以往由于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和推进时往往仅注重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并未给予税务筹划工作足够的重视,导致事业单位税务筹划工作不科学、不合理。基于“营改增”实施细则强化事业单位的税务筹划工作是降低单位财务费用,减轻纳税负担的必然要求。最后,加强事业单位税务筹划是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经营和运转的部分经费来自于财政拨款,这就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经费浪费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经费使用的监管。

  三、规范会计核算、加强税务筹划

  基于“营改增”实施细则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及加强税务筹划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营改增”政策的颁布实施,了解其颁布实施是为了进一步减少事业单位的税费缴纳,减轻事业单位的财务费用和负担,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正确对待,认真执行以达到承担社会责任的目标。强化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税务筹划理念,在此基础之上加强税务筹划能力,是事业单位在合法规定范围内降低事业单位税费缴纳的关键。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税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熟悉和掌握“营改增”相关实施细则对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以及税务筹划时所采用方法进行了哪些改变,在此基础之上对事业单位财务和税务人员的职能要求进行及时更新,以达到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以及在合法范围内降低事业单位税费缴纳的目标。最后,对事业单位日常的采购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行为进行严格的发票管理。由于发票作为“营改增”实施后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税务筹划的主要依据,因此,需要重视对其的管理以从根本上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黄梅.“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其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xx(12).

  [2]赵煜昕.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税务管理工作探讨——以广播电视行业为例[J].财会学习,20xx(19).

  [3]张丹,王题.基于“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涉税问题分析[J].中国商论,20xx(22).

  [4]崔丽燕.“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其对策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xx(10).

会计核算论文13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分享了成本会计核算的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

  摘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互联网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而且各个生产行业都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取代旧的生产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大的利益空间。整个社会都在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在我们所熟知的会计领域,这种变化也在悄悄地发生着。由于互联网的兴起,所以现在也慢慢出现了以互联网来进行会计工作的方法。在如今网络经济盛行的情况下,之前的成本会计的发展与成本核算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这篇文章就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影响作出探究。

  关键词:网络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核算;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家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经济领域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引进和使用更是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给我国经济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国家经济领域内的各个行业,在会计行业发生的变化具体就体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会计涌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一方面象征着我国经济在逐渐的与国际化接轨,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但是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我国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正在遭受着严峻的考验。

  一、网络会计出现的背景。

  自从人类社会开始工业革命起,社会就在以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快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蒸汽动力,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给人带了光明,使用电力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使社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更是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可以无视时间、空间的距离,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发展。在这种全世界都应用网络来推动生产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企业都开始采用网络技术来对自己的公司发展作出贡献。这种应用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是因为互联网上聚集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资料,所以企业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并且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并据此对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作出指导。以免企业在日新月异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不到发展的目标,从而渐渐落后下去,直到被淘汰。

  其次,很多公司都运用网络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与管理。因为通过网络,企业领导者可以对自己公司的财务状况了然于胸。公司每一笔收入的来源,以及每一笔支出的去向都能被准确的记录在网络上,这样一来,如果公司的财务上出现什么状况,那么企业领导者能很快找到出现问题的环节,然后找到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并想出一定的办法去解决它,确保公司的正常发展。

  公司对财务状况借助网络的形式来进行管理就渐渐催生了网络会计。网络会计就是指企业通过对在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筛选确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并通过网络对一些产品的生产等问题作出指导。

  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就渐渐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了。因为信息网络的出现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只有当一个企业能及时掌握消费者消费的动向之后,才能抢占先机,进行生产,从而获取利益。而传统会计却不能弥补这些空间上的不足,继续运用传统会计来对企业经济的发展作出指导,那么企业就会渐渐落后于使用网络会计的那些企业,最终惨遭淘汰。所以,正是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大量普及以及企业需要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网络经济下的成本会计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这也对仍然只使用这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企业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成本会计在网络经济下的发展状况。

  随着工业的进步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慢慢建立起来。自从企业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摸索着如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成本会计来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作出记录、评价。而这一制度的使用确实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大大促进了企业管理方式的完善,为很多企业带去了十分可观的利益。但是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这种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受宠”地位渐渐失去了,成本会计在这股信息化浪潮的冲刷下受到了重大的挫折,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过去的成本会计有四大原则,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这是使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来对企业的经济进行管理时依据的原则方法,但是在网络经济下,这几种原则也受到了影响。

  首先,过去的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基于此企业的各项工作都针对这个对象展开。而在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剧着,这就使很多企业之间的关系时刻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会计主体的范围在不断的变化,很多企业在使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准确把握核算的对象,这就对企业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过去的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是对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进行了一个界定,就是指会计核算是针对企业哪一段时期的经营状况进行一个评判。这在过去的会计核算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如今的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的吞并融合发生的更为频繁,所以很多企业的资金问题都与很多家企业相交融,这样就对使用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的会计核算方法来进行会计核算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最后,过去在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货币计量方法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因为在过去,企业间进行经济往来的手段还比较单一,所以使用这种方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但是随着网络经济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资金的流动,而且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在经济的交流方面,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也有所不同,所以企业也无法再通过单一的货币计量手段来进行会计核算了。

  除了会计核算的这几大基本原则受到了网络经济的巨大冲击,企业在成本核算中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过去的企业经济发展中,无论是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是收到的资金一般都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这就决定了需要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而互联网的使用使很多交易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就是说虚拟的产品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要求使用传统成本核算的交易在不断的减少,但是与此同时,对网络会计的需求却在逐步的上升。网络会计对推动企业产品的经营销售有着巨大的帮助。还有一点就是在网络经济的影响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更为方便快捷,企业能够根据消费者在网络上表达出来的购买意愿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这样一来,既能使企业赚取丰富的利润,也能减少企业生产产品过多,销售不出去的情况的发生,为企业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算是。所以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使用,使得网络会计比传统会计在目前的企业生产中更受欢迎。

  三、如何在网络经济下对成本会计的发展作出改变。

  网络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成本会计不能一味的抵制网络会计的发展,而是应该找到自己发展过程中可以改善的地方,提高自己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保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原有的地位。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成本会计的发展中做出一些变革。要提高成本会计核算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融合情况。只有当了解企业目前工作的进展以及具体情况,成本会计才能找到进行自己工作的突破口,这样才能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派上用场。除了这一点,成本会计的发展还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并且尽可能了解他们处理企业会计工作的方法。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推进,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只有全面的吸收各方的经验,才能适应当今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总结。

  网络经济对传统会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信息化的发展是这个时代必然的趋势。所以各个企业都应该重视网络经济对成本会计的发展与成本核算造成的影响,加强对网络会计的应用,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君。网络经济下成本会计的发展与成本核算[J].经济师,20xx(4):95-96.

  [2]董延君。新经济下如何加大成本会计的核算[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1):217-217.

  [3]王婧杰。新经济环境下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研究[J].港澳经济,20xx(2):103-103.

会计核算论文14

  摘要:会计核算规范化表现水平,对于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综合性质量水平具备深刻影响,本文围绕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会计核算工作是我国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性职能之一,其在我国现代企业基础性会计业务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长期占据着核心地位。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基础性宏观经济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成熟,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条文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提升了对我国企业现有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的要求力度。随着最新版本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现代企业中引入运用,我国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性实践职能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深刻转变了我国现有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业务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路径,为一定历史时期之内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开展质量效能造成了深刻转变,为我国现代企业组织综合性生产经营经济收益获取水平的改善优化创造了充分的助力条件。有研究资料揭示,切实改善企业内部现有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是我国现代企业组织基础性内部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综合效能不断实现改善优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有鉴于此,本文围绕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展开了简要阐述。

  一、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理论概述

  在我国现代企业实际经历的基础性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任务构成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要素,能够实现对我国现代企业实际具备的基础性生产经营业务实践状况的全面清晰反映。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内涵,就是在严格遵循我国现有法律法律条文体系,以及现代会计事业领域基础管理性和指导性规章制度的前提条件下,指令我国现代企业内部专门性聘任和配置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在切实选取和应用科学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业务实践方法的背景条件之下,针对我国现代企业组织自身,在各项基础性生产经营业务实践环节发生过程中遭遇的资金要素支出规模数据,以及收入规模数据展开系统全面的录入和计算处理,确保在如上所述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业务环节的组织开展过程中,对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实践活动综合性组织开展效果实现全面准确的认识。从具体的内容构成角度展开分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具体涉及的内容,集中展现在如下所述的三个方面:第一,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发生之前,针对企业将要经历的生产经营业务实践活动展开科学合理的预算性规划控制;第二,在企业实际化的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针对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支出要素和利益收获要素展开核算分析;第三,在企业内部各类基础性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结束之后,针对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和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会计业务性数据信息要素展开针对性的解释分析。从整体性业务活动实践效能获取状态角度展开分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数据信息结果的质量水平,对于我国企业实际获取的生产经营活动经济收益获取状态具备深刻的间接影响作用。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通常需要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数据信息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践性时间节点所具备的生产经营活动发展情况展开全面分析,继而制定形成企业在未来一段经营发展时期之内应当遵循的战略性规划方案。在上述业务性实践背景之下,我国企业想要切实保障实际组织开展的会计核算业务实践活动能够切实获取到最优化的预期效果,必须切实建构形成指向企业会计核算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实践模式。要基于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客观性实践路径的全面考量视角,为我国企业在现有经营发展阶段实际面对的会计核算工作建构和提供科学平稳的业务实践活动环境氛围支持条件,并且具体建构完善针对我国企业现有会计核算工作组织开展路径的内部性管理控制制度。要在企业内部各职能组成部门之中,大力推行基础性会计核算业务体系建设活动,扎实完善企业内部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在扎实充分发挥我国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业务实践机制的背景之下,保障和促进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规范化水平,能够显著优化;要切实加强针对我国企业内部现有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会计核算理论知识和会计核算业务实践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力度,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参与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有效提升我国基础性会计核算工作在业务实际过程中的规范化水平。最近几年以来,我国企业在基础性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规范化实践过程中获取了一系列表现鲜明的实践成果,为一定历史时期之内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管理机制的改善优化造成了深刻影响,也为我国企业基础性财务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构筑了支持条件。

  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缺乏健全性

  第一,会计核算工作主体认知存在局限性。受多种多样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在企业性资产要素和个人性资产要素的区分界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表现程度的认知模糊性,因而导致在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表现程度的企业性资产要素与个人性资产要素相互占用现象,同时在企业内部重要性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设置方面存在着表现程度较为显著的任人唯亲现象。第二,我国部分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未能严格遵照基础性的规章制度完成会计建账业务实践行为。遵照我国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业务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法规和管理性规章制度,我国企业在具体组织开展基础性账簿设置行为过程中,应当全面关注和考量我国企业内部现有的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属性,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规模,生产经营活动具体实践业务量等多元化考量因素,确保我国企业实际组织开展的会计账簿设施工作,能够具备相对充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在现有的实践性业务发展演进路径中,受多元化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企业在实际组织开展的会计账簿设置业务实践环节过程中,存在着表现程度较为显著的以票据替代账簿和账目登记呈现状态较为紊乱等不良问题,甚至有部分企业中存在虚假登账,以及同时设置多套账簿记录系统的不良业务实践现象,给我国企业实际组织开展的基础性会计核算实践工作的综合性效能获取水平,造成了表现程度显著的不良不良影响。第三,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建设实施状态存在一定表现程度的不完善性。受多元化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企业在现有的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监督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状态层面,存在着表现鲜明的不完善性,直接导致企业现阶段实际制定实施的会计核算工作监督管理工作制度,无法针对企业内部现有的会计核算工作组织开展路径,展开实时性、全面性,以及完整性监督控制,在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发生一定表现程度的业务操作行为失当现象的实践条件下,通常无法借由科学有效的干预处置措施的具体实施,改善企业内部现有的空间核算工作组织开展状态,从而造成企业内部财务核算工作成果的质量水平无法获取到充分保障。

  (二)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群

  体的整体性素质水平亟需改善优化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的综合性组织开展质量,对我国现代企业基础性经营发展活动预期设定目标的顺利实现具备深刻的影响价值,而我国企业想要切实在实际组织开展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践过程中顺利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必须切实配备数量充足的专业性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借由充分保障提升我国企业内部现有会计核算业务工作人员的综合性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水平,以及基础性职业素养的建构发展水平,确保我国企业实际形成和获取的会计核算工作成果,能够切实具备最优化的质量表现状态。但是,受多元化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的共同约制和作用,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基础性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实践人员,在会计核算技术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水平,会计核算技术业务实践技能认知运用情况,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基础性职业道德素的发展表现状态等具体化要素指标项目层面,依然存在着表现特征极其鲜明的局限性,给我国企业基础性会计核算工作的综合性效能获取水平,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实践对策

  第一,切实建构完善现行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法律法规条文体系以及相关性的规范控制制度,同时不断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外部性管理监督制度的建设优化力度。我国企业想要切实提升会计核算工作在具体管理实践过程中的规范化水平,必须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干预措施,切实建构完善现行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法律法规条文体系以及相关性的规范控制制度,同时不断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外部性管理监督制度的建设优化力度。要结合我国现有企业在会计核算业务实践活动过程中面对的具体实践情况,针对我国会计核算业务工作实践领域现有部门性民事法律、国务院专属行政法规,以及财政部分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等官方性指导约束文件中的基础条文展开适当程度的修订规范,在切实改善我国现有企业基础性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性水平基础上,保障和促进我国现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划化和程序化水平,实现程度显著的改善优化。第二,切实改善优化我国企业内部现有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我国企业想要切实实现会计核算工作在具体管理实践过程中的规范化水平,必须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干预措施,切实改善提升企业内部现有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基础性会计核算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技能,以及自身综合性职业素养的建构和发展水平,确保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在业务实践过程中的规范化水平,切实实现表现程度显著的改善优化。

  四、结束语

  针对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问题,本文择取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理论概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现存问题,以及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实践对策,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英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商贸,20xx,15:40+42.

  [2]任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xx,20:58-59.

  [3]王卉敏.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5:154-155.

  [4]张云飞.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6:274.

  [5]张金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化工管理,20xx,06:30.

  [6]张勇.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金融经济,20xx,08:235-236.

  [7]孙凌云.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xx,01:200-201.

  [8]赵丹.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商,20xx,07:139.

  [9]邱小英.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xx,08:238-239.

  [10]姜丽华.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8:277.

会计核算论文15

  摘要:随着国家对市场经济调控的改变,营业税改增值税这项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核算、现金流、票务管理、收入核算等。本文对营业税改增值税条件下,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相应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会计核算;影响;对策

  1.营改增的概念

  营业税主要是指企业缴税过程中,依照企业营业额进行收税的税种,征税对象主要是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提供劳务的应税单位以及个人。增值税主要指的是依照营业额当中增值部分的征税,纳税人在进行销售进口货物、修配劳务、提供加工等方式下获取利润的部分需要纳税。应税业务人依照缴纳税额可以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税务核算的过程中,营改增主要指的是将企业本来需要缴纳的营业税项目变成缴纳增值税。在“营改增”税收的条件下,可以让企业重复缴税的情况大大降低,既能够避免偷税漏税行为的出现,也可以让企业的负担降低。

  2.营改增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2.1营改增对企业收入核算的具体影响

  营改增工作后,由于增值税本质上是价外税,企业只需要将增值部分进行缴税就可以了,可以利用这种价税分离的方式对企业纳税经营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含税的价格相当于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下降的百分比是1-1/(1+增值税税率),另外,由于某些增值项目无法抵扣,所以企业会产生多缴增值税的问题,进而造成企业经营利润出现影响。

  2.2营改增对企业利润以及现金核算的影响

  显而易见,企业现金的增减和税负情况呈反比,企业经营利润情况和企业的营业税变化、营业费用、营业收入等息息相关。传统的税收制度当中,国内企业是依照预缴的手段来将税金缴纳,这样就会直接影响企业内部资金流动情况,与此同时,企业在经营管理的时候,营业税以及其他税种会依照工程项目的进度情况来缴纳,但是总额度一般情况下会高于需要缴纳的税金,因此企业预缴税款会造成流动资金减少的问题,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利润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营改增”之后,国内企业可以在生产经营活动完成之后,再将税金缴纳上去,这样不会导致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资金流转情况产生影响,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开展进行保护。

  2.3营改增对成本核算方面的影响

  在“营改增”工作没有实施之前,企业再交税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实际成本和进项税额分离,但是这项税改政策开始之后,可以通过销项税发票和进项税发票进行抵扣,抵扣额度和纳税人身份以及专用票据的类型有一定关系。在税改政策推行之后,可以让很多中小型企业摆脱使用专用发票的限制,与此同时还对企业在设备费用、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的核算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能够让企业的税负压力大大减轻。

  3.营改增下加强企业财务和会计管理策略

  3.1加强增值税纳税筹划

  营改增影响企业的表现有很多。在纳税方面,主要对纳税统筹产生较大影响,企业增值税纳税统筹主要是一种在国家范围内,通过科学手段控制企业纳税的方法和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减税。国家在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之后,在增值税进项和销项抵扣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而且非常复杂,需要相关进项和销项的会计核算管理人员重视。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对内部购销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并且整合和调整。企业预算和购销部门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增值税的进项销项管理和统筹工作。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增值税纳税统筹水平提高,依照自身发展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合理制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增值税纳税统筹方案,让企业减负的目标得以实现。

  3.2积极调整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案

  当前国内财会人员进行财务核算的过程中,一定要依照“营改增”改革过程中的各项税务要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结合,有计划地进行税务方案的完善,要让企业的税务风险降低,还能让企业的效益和利润提高,另外由于需要匹配进项税和销项税。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依照企业日常经营的收入情况在法律法规的条件下科学合理的调整增值税需缴纳的税额,让企业的税负压力降低,另外还需要对我国各地区纳税税率进行考虑,财会工作者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划分,并且选择最合适的税额核算方法,不单单能够让企业及时地、合理地制定有针对性的税务方案,让企业依照各纳税等级和税收业务进行纳税,让会计核算效率进一步提高。

  3.3加强企业财务核算流程的优化

  我国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后,各企业的会计部门一定要对财务会计核算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并且制定出相应的重组方案,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当前财务核算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财务核算方法进行创新。各企业需要依照财务流程的优化结果进行会计小组和领导机构的设置,分清机构的权责,比如说系统机构专门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维护和开发,会计小组主要对财务管理过程进行应用,并且有效监管相关的财务数据。企业内部会计机构需要调整和优化财务核算流,进一步对财务资料保管系统进行完善。

  3.4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在营改增改革的过程中,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和紊乱,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营改增”税改的过程中,进一步让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确保企业在新税务改革的条件下,顺利完成报税,并且与新政策的变化相适应。财务人员只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努力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确保财务工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需要及时为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让职工的专业技能提高,确保企业可以快速可持续发展。

【会计核算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核算论文12-09

会计核算要点的毕业论文01-07

房地产会计核算有技巧论文01-06

成本会计核算毕业论文01-05

医药连锁公司会计核算模式创新毕业论文01-05

关于养老金会计核算的思考会计毕业论文01-07

银行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处理毕业论文01-09

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对策探讨会计毕业论文01-11

会计核算经典笔试题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