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会计核算论文

时间:2022-12-09 17:12:23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会计核算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会计核算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会计核算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1

  摘要: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应收账款管理也成为与企业经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各企业间经济联系越发频繁,赊销、赊购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企业经营方式,这一背景下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更是十分必要与重要。

  关键词:

  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应收账款管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进步,有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研究调查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时常会存在有部分资金收不回来,从而有账单停滞以及坏账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建立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迫于竞争及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短缺的问题,加速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进行资金筹集与流转。分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是优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

  1.1商业竞争

  商业竞争是应收账款产生的直接原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赊销”应运而生,并在之后的应收账款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赊销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销售,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卖方让买方取走货物,而买方按照协议在规定日期付款或分期付款形式付清货款的过程。赊销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销售方式。对于买方而言,赊销的好处不言而喻。首先,赊销购买能够缓解其资金周转的压力,在不支付资金的情况下获得商品或服务;其次,赊销能够给买方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时间,在付款问题上占据主动地位。对于卖方来讲,赊销带来了一定的益处。首先,赊销能够吸引和刺激购买力,增加销售额,提高竞争力;其次,赊销能够起到稳定客户的作用,吸引新客户的同时稳定老顾客资源;最后,赊销能够减少企业的库存,降低存货积压的风险压力。但是,大多数企业只会看到赊销的好处,而忽视赊销带来的风险。应收账款产生的同时虽然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收入,但是也加大了经营成本,产生呆账坏账的风险也在增加,如果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企业很有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

  1.2销售和收款存在时间差

  由于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时间与实际收到账款的时间不同步产生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问题。结算手段的不同,影响了企业的收款时间,尤其现在的电商销售的形式下,资金的到账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是不一致的。一般情况下,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后开具发票,确认销售收入,但是货款没能够同步收回,便产生了应收账款。

  1.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薄弱

  除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和结算方式等客观因素外,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薄弱也是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的主要原因。调查研究发现,很多企业还是没有意识到进行应收账款的重要性。首先,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负责人普遍只重视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促使会计人员在管理过程不清楚如何按照哪种规范的流程统计资金出入情况,致使企业资金出现一种资金大量外流,而没有及时收取回款的情况出现[1]。其次,很多管理者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缺乏理论认知和实际工作锻炼经历,企业没有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应收账款的目的是反映和监督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的生产伴随着应收账款的出现,企业为了更快的发展,都会增加应收账款业务。因此,应收账款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

  2应收账款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收账款管理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资金短缺,流动资金不足,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持续性发展以及内部管理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和优化经营也起着推动作用。

  2.1促进销售在市场经济不景气和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客户作为买方,希望通过赊欠的资金来取得商品,缓解资金压力,节约资金的时间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卖方也可以通过应收账款加快企业的销售进度。

  2.2增加企业信用,化解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企业会计在进行应收账款保理时,一般情况下要与银行签订一定的有效合理的保理额度,就企业而言,借贷欠款方一般也是存在有固定的客户资源,所以与之合作的金融机构相对而言也能够进行合理评估,从而采取有效手段来控制风险;对于销售型企业而言,有利于降低所投资金成本,节约应收账款管理的会计人员堆积,促进资金流动,化解潜在的财务风险。

  2.3减少存货,加快企业资金流转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企业资金短缺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应收账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为融资需要提供抵押或担保的压力,将会大大改善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减轻企业压力,加快企业快速发展。

  3企业会计工作中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下,企业更应该科学、合理地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然而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3]。

  3.1对客户信用资产评估不够严格

  某些销售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绩效,对于客户的信用资产评估标准放宽甚至“造假信用报告”,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应收账款存在漏洞的风险,也在一定范围内拉跨了整个企业的发展水平速度。这种情况下尽管销售了大量的商品,提高了企业的收入,也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并且收回难度大。

  3.2缺乏对应收账款的激励管理

  很多企业只重视员工的销售业绩和为企业的创收能力,对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管理缺乏后续跟踪。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应收账款的激励机制,对拖欠的货款追回缺乏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员工没有应收账款催收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开展。

  3.3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不够高

  很多企业负责人则主要以拓宽市场为主,不断挖掘新的投资目标,从而扩大自己的企业规模,壮大自己的工作团队,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够重视,委托第三方代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对于后期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则缺少关注,没有应收账款管理系统,或者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落后,缺乏科学性,缺乏专业会计人才对应收账款管理。

  3.4大数据和信息化的发展对应收账款管理影响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交流都在不断地提高,所以,数据的容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由于互联网信息数据的多重多样,会计人员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对于有效数据的摘取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于一些毫无价值的数据信息束手无策,导致工作完成能力直线降低,极大打击了企业会计的工作信心和职业理念。所以在大数据环境下,如果还是对传统的信息供给方式进行应用,那么很难将人们的需求进行满足,一旦数据容量增加,那么也会凸显出数据值,所以人们应该筛选信息,不断地推动大数据的个性化发展[4]。

  4企业会计工作中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4.1加强应收账款的前期管理工作

  企业在对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加大力度培训销售人员的工作态度,明确工作内容,规范工作准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重视对客户的信用度调查。做好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估,要提升风险管理意识,重点组织进行风险案例的学习研究,取长补短,最大额度降低成本,力争获取最大效益,从而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避免赖账、坏账的情况发生。

  4.2建立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跟踪评价;加强销售人员的回款管理;定期对账,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控制应收账款发生,降低企业资金风险;计提减值准备,控制企业风险成本;建立健全公司机构内部监控制度,做到建立销售合同责任制;设立赊销审批职能权限;建立货款和货款回笼责任制。总而言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坏账的基本前提。

  4.3建立应收账款激励机制

  企业建立应收账款的激励机制能够调动员工对应收账款催收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员工参与到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中。例如,将应收账款的回款率和员工的奖金发放比例挂钩,应收账款责任到人,回款率高的员工获得的奖金比例高,反之奖励比率低;或是建立奖励机制,能够完成应收账款回款任务的员工,按照汇款金额给予5%~10%的奖励。在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精神激励,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协作,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以人为本进行管理。

  4.4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整个会计行业也要顺应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择取要求变高,要更新工作要求标准,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熟练使用各种各样的软件,会结合大数据分析工作内容,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有效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对客户的信用水平有更全面的了解,提高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和坏账率。

  5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阐述了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和应收账款在企业运营中的影响,指出了很多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模式落后,分析其产生原因,主要受内外环境两方面影响。优化健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模式,以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尤为重要。企业在严格客户评估筛选的同时也要加强内部管理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注重会计人才培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殊敏.会计工作中企业应收账款的有效控制探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xx(6):87.

  [2]朱莉莎.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及相关会计处理探讨[J].消费导刊,20xx(21):203-204.

  [3]张琦.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商论,20xx(12):73-74.

  [4]陈志永.基于大数据影响的企业会计工作应对措施[J].商情,20xx(11):22.

会计核算论文2

  一、电子商务环境对会计核算产生的主要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首先,传统的纸质的交易方式逐步被计算机数据、网络和通讯载体等技术替代,从而使得财务报告产生了变化;其次,也对权责发生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财务报告产生了影响财务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即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相较于传统企业的财务报告而言,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企业的财务报告还会受影响与国际贸易以及金融工具披露等。正是因为这样,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更多的关注这些方面的会计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在运行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好决策。2。对权责发生制产生影响权责发生制指的是企业的费用以及收入不用等到实际收到或者使用现金的时候确认,而是在实际发生时就确认的。只要是在本期内实际发生的收入或者费用,即便是款项没有收到或付出,也应该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反之则不视作本期的收入和处理。但是权责发生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有些不适用。因为交易双方的交易完成较为迅速,交易双方可能需要跨地区、跨国家实现,在这些交易中,不存在分期支付的现象。与此同时,权责发生制暴露出来一定弊端:首先是在企业现金流量的反映上能力不足;其次是阻碍了资金的快速周转和再利用;此外,权责发生制对一些已经形成的权利与义务无法在账面上予以承认。上述种种体现出权责发生制已经不适用于现今企业的决策与发展。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较为突出

  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信息传递对于纸质媒介的依赖度大大降低,这虽然为广大财会人员提供了便利,但是也同样暴露了弊端,比如电子凭证或者电子账薄的安全性无法保障,容易被其他人员篡改,即便是数字签名也有可能遭到其他人员伪造、篡改或者冒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除此以外,会计信息在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时,还可能被其他人员截获,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所以说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堪忧。

  (二)核算体系的变化增加了内部监督、审计的难度

  核算体系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与传统核算体系相比,电子商务核算体系中内部会计控制的侧重点由原先的约束人的行为转变为约束和控制人与计算机的双重控制行为。但是基于目前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加之缺乏对网络技能的掌握,使得内部监督与审计的难度大大增加,审计人员难以判断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

  (三)操作软件通用性欠佳,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所囊括的行业各不相同,面对繁多复杂的网络交易,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软件的核算功能并不全面。换句话说,就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审核人员无法精通各种类型的核算软件。这样一来,操作人员就可能因为操作软件的通用性欠佳等问题导致核算出错。除此以外,虽然现在电子计算机较为普及,但是并不是说所有工作人员对于电子计算机都有着较为精通的水平。这些问题可能致使操作人员可能因为操作失误导致会计核算内部系统出现故障,从而给公司带来不可避免的重大损失。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会计核算的对策与建议

  (一)全面提升工作人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电子商务已经在我国发展了一定时间,各行各业都对其有着较高的认同度。虽然电子商务的优点在逐步展现,但是目前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对电子商务缺乏应有的认识。有鉴于此,就必须通过学习与培训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更新他们的认知观念,确保其了解到电子商务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和优势。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必须引导工作人员认识到电子商务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进而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注意到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变化,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网络平台

  为了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网络平台,就必须构建安全的局域网,以便企业会计信息能够及时、安全、完整的传输与交换。在该局域网中,还应该通过数据通信平台将企业内各部门联系起来,借助企业的网络环境,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共享。除此以外,就是建立优化、科学和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以财务基本系统为支撑,包含各项账表分析、部门管理以及安全保密系统等。

  (三)进一步提高原始凭证及报表信息的安全性

  原始凭证与报表信息以电子数据形式保存既有优点也同样存在缺点。尤其是在现如今网络环境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漏洞的情况下,电子数据的存储与传输就具有风险性。为此,要想确保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的有效发展,就必须对原始财务信息加以保存,并确保顺序的完整性与可靠性。这就要求操作人员能够加强对电子商务交易的原始数据、凭证和报表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对完整记录其他形式的保存,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保障企业利益。

  (四)优化与升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电子商务必然对现在的会计工作带来不小的冲击,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就必须优化与升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其重新架构,以便加强内部控制。一般来说,现如今的财务核算工作包括财务处理、债务处理、成本管理以及报表编制和网上银行等,这些内容的实现离不开制度化的要求,这样有助于保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多元化。除此以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实时开放的信息化系统,确保系统信息的高度共享,从而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性。

  (五)积极开发优秀财务软件,提升软件安全性与通用性

  软件开发部门应该意识到会计核算软件需求的迫切性,不断加大相关软件开发力度。对于软件开发部门来说,应该意识到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在会计人员的指导下,在开发过程中注重财务软件的通用性。这样才能避免财务软件的不兼容导致会计核算工作量加大。除此以外,财务软件涉及到企业的众多利益,可能成为众多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因此在软件开发时还应该注重其安全性,严格防控病毒的破坏以及骇客的入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电子商务中的会计核算所占比例较少,但是其发挥的作用却十分巨大,并且是无法被取代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当前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企业依然必须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应对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内部监督审计难度较大的情况,就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对会计核算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能力,保障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正常发展,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会计核算论文3

  一、改进后的受托加工业务电算化会计核算例解

  例:某铜加工制造企业(以下称甲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主要业务是把铜原料加工成铜丝销售。20xx年某月收到A单位受托加工铜原料(或铜废料),双方确认数量为20吨(如为铜废料则为除杂后净重),其合同规定按A单位要求加工成**规格的铜丝20吨,其含税加工费单价为4680元/吨;合同中未列明铜原料(或铜废料)单价。假设甲企业当月**规格的铜丝加工成本为2200元/吨(注:甲企业界定受托加工业务为其他业务,具体产成品组成按原料+加工成本核算,双方业务建立在持续基础上)。

  1、甲企业收到A单位受托加工铜原料时,甲企业按照当月市场价或同种铜原料的相近似价暂估不含税单价为55000元/吨。甲企业财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受托加工物资——铜原料(数量20吨,单价55000元/吨)1100000;贷:原材料——受托加工物资——A单位(数量20吨,单价55000元/吨)1100000。从会计分录可以看出,此批受托加工物资对甲企业来说,并未增加本企业存货项目金额及铜料数量。

  2、甲企业当月投入铜原料进行生产(数量金额略),财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原料;贷:原材料——受托加工物资—铜原料等。至于甲企业当月投入A单位受托加工铜废料多少吨,可由甲企业根据当月生产需要自行决定。当月发生制造费用(金额略),财务处理如下: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辅助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结转当月制造费用(金额略),财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制造费用。

  3、甲企业当月完工产成品入库(数量金额略),财务处理如下:贷:库存商品——**铜丝——原料,库存商品——**铜丝——加工成本,等;贷:生产成本——原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4、甲企业当月发出A单位要求受托加工的**铜丝,财务处理如下:

  (1)假如当月发出20吨,开具加工费增值税销货发票:借:应收账款——A单位93600(20吨含税单价4680元/吨);贷:其他业务收入——受托加工物资加工收入——**铜丝8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同时结转当月A单位受托加工物资加工成本及铜原料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受托加工物资加工成本——**铜丝(数量20吨,单位加工成本2200元/吨)44000,贷:库存商品——**铜丝——加工成本44000;借:原材料——受托加工物资——A单位(数量20吨,单价55000元/吨)1100000;贷:库存商品——**铜丝——原料(数量20吨,单价55000元/吨)1100000。当月月末,明细科目“原材料——受托加工物资——A单位”数量金额为零,反映甲企业完成了A单位受托加工业务。

  (2)假如当月发出15吨,开具加工费增值税销货发票及结转当月A单位受托加工物资加工成本及铜原料成本会计核算原理同上。当月月末,明细科目“原材料——受托加工物资——A单位”总金额为-275000元,数量为-5吨,反映甲企业尚未发出A单位受托加工要求的**铜丝5吨,留待以后月份加工发出。

  (3)假如当月发出21吨,开具加工费增值税销货发票及结转当月A单位受托加工物资加工成本及铜原料成本会计核算原理同上。当月月末,明细科目“原材料——受托加工物资——A单位”总金额为55000元,数量为1吨,反映甲企业多发出A单位受托加工要求的**铜丝1吨(此时A单位尚欠甲企业受托加工铜料1吨)。注:此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可由受托方控制或者受托方和委托方可以协商,受托方可将多发出数量产品做正常产品销售。从上例受托加工业务电算化会计核算上看,当月月末,此批受托加工业务未影响甲企业自身“存货项目”的金额和铜料数量。只是当月月末,甲企业进行铜料盘点时需注意明细科目“原材料——受托加工物资——A单位”显示的数量,如上例第4点(2)、(3)情况,甲企业盘存的铜料总数量就要分别减去5吨、加回1吨后,才为甲企业本身铜原料数量。

  二、受托加工业务管理

  合同管理:在签订受托加工业务合同时,受托方应重点关注受托加工业务来料回收率事项。如受托加工业务为铜加工产品,来料大多为铜废料,受托方在接受来料时,在考虑除杂后净重的基础上(若为合格铜原料,通常不存在除杂),还要考虑铜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损耗(亦即料损率),必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当然,在实践中通常做法是受托方提高加工售价来弥补铜损耗价值。其他诸如加工费约定、加工周期约定、来料品质判定、产品质量约定等事项,受托方可根据具体情况与委托方在合同中约定。料渣管理:一般情况下,已在合同中约定了受托加工企业的回收率,其他余料和料渣归受托加工企业所有,不存在返回委托企业问题。其他管理:受托加工企业接受委托单位加工物资订单时,应充分考虑到本单位的产能、来料品质、产品的质量要求等因素,以防范合同违约风险;此外财务、生产、销售、质量等部门分工协作,按各自职责和要求做好受托加工业务的核算与管理工作。

会计核算论文4

  一、我国会计集中核算的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浪费和低效率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发面,一方面是财政部门的监督不当,另一方面是部门领导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的随意性,这就使得财政资金到了相关部门成了自己的私有资金,也就为腐败的滋生造就了温床。实行会计集中审核模式,需要严格监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察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和效率,将原来见不得光的暗箱操作变为在阳光下操作,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约束了事业单位在财政支出方面的行为,同时也强有力的提供对财务的一种相关性的监督。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制度不合理

  处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体制之中使得会计工作人员与原有的委派单位的实际业务工作相脱离,这也就一定程度上使得会计人员不了解自己所需要处理的工作。而且在行政单位中会计人员大都负责的业务面向多个单位,精力的限制使得他们无力对每个单位的具体的业务做到完全的掌握,这使得麻烦出现在会计监督的职能之中。会计核算需要到核算站报账后会计人员才会有可以用的数据,但是很多时候报账和查账这个操作不能统一,这就使得会计人员没用可用数据,即使查账到数据,具体对账时的流程和所需文件也是相当复杂的,因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缺乏会计核算人员,工作量大

  会计集中核算制实施以后,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各单位的财务工作,从各地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数据发现很多地方都缺乏核算中心人员,同时又有很大的工作量,还有复杂的报账流程等问题出现。

  (三)财政预算管理缺乏规范

  现行传统的预算管理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公共财政这一要求原来越不适应,可以明显的看出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缺乏监管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对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预算指标是核算中心对于支付申请接收的依据所在对于,预算或者超额预算的情况,核算中心都有权拒绝,这就要求预算编制这一制度也又要相应的改革来适应集中核算这一制度,当前控制预算在管理上太过散漫。

  (四)核算中心制度建设落后与于业务的发展

  相比于业务的发展速度,核算中心的建设速度慢了许多,这主要是无法正确地衔接会计人员的职责定位与核算中心的职能,而且相对比较短的核算中心的建设时间使得很多规章制度还无法与快速发展的业务要求相适应。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主要策略

  (一)对会计职能进行转换,管理型来代替核算型

  支付资金与会计核算是当前会计核算中心的主要工作。在会计核算中以核算中心来记账是一种浪费,因而核算中心最重要的还是反馈和控制预算执行信息。这就需要对预算资金的支付控制做到强化,向管理型转变是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的,尽可能的将核算中心作为核算单位这种观念做到改变。而且,还要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做到强化,从而将他们的业务能力与个人素质提升起来。

  (二)对预算管理进行强化,规范预算监督体系

  部门预算就是对部门所有公共资金都包含,这个预算的编制是以部门为单位的。运用综合预算形式编制部门预算,对于各部门与单位的各项资金预算做到全面的考虑,在行政事业单位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中对各种预算资金做到管理。因而,对预算管理改革要做到深化,改革的方向在于将部门预算的范围扩展开来,还要将科学的,与实际情况相符的部门预算制定出来,对于预算支出体系做到改善。基于预算编制部门的提前编制预算,将预算的在各个部门的细化标准进行提升,从而使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得到提升。而且,对于财务制度开支标准的统一,要强化对那些超出规定范围的开支的监督,不能因单位领导的审批就报销掉,这样做不仅与财务制度不符,还是得会计的监管遭遗弃,就会因此出现,这对各部门间的协作和任务的完成是不利的。因而,对预算管理要强化,对预算监管做到规范化很重要。

  (三)对内外监管制度进行完善,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有效

  集中管理财政资金会加大财政资金管理的风险的出现。因而需要对内控做到强化,将内部制约机制建立起来,从而对风险做到防范。严格审核每一笔支出资金,也就是对资金的合理性、准确性做到严格地审核,只有这样才能对银行付款做到及时的通告。对于当前的审批制度,需要将大额费用审批制度、预算单位的资金管理制度等制度做到建立,并慢慢完善起来。与此同时,会计核算中心要对自社会的监督做到主动接受,将资金支付的信息向预算单位反馈,做到公正透明,从而使财政资金、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得到保障。

  (四)建立远程报查账系统

  在现行的会计核算中心体制中,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来说报查账这一过程不仅流程复杂而且耗时长,因此建立这一系统很有必要。用当前互联网手段将远程报查账系统建立起来,这对于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工作情况的改善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单位来说,在几天的时间里输入报销和凭证的工作可以分散开来,从而使报账时的等候时间得到缩减。同时可以使得自动化整个管理流程,实现共享前台、事业单位、后台之间数据资源的目标,也可以对重复劳动的情况得到避免,使得系统优化得到实现。

会计核算论文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核算方法变得日趋多样,在企业经营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大,成本控制与财务核算中会计核算是核心,需要不断将财务控制能力增强,以将资金利用率提高。当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会计控制存在很多问题,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成为重点内容。

  关键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分析

  会计核算中心的作用非常大,主要是对各部门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为各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数据,更好地对企业财务规划提供真实、可靠信息。但是,统一完整的会计核算运行规范没有形成,且企事业单位业务增长,会计中心工作量不断增大,很多财务手续烦琐,核算制度不完善,容易出现各种管理漏洞。下面本文将基于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现状,提出几点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策略。

  一、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现状

  (一)会计形式规范性,对会计内容规范性缺少重视度

  核算资料形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一直是会计核算人员重视的,而对报批审批程序、票据内容填写是否完整、支出标准是否规范则缺少重视,缺少对票据通过审核的重点把控。此外,票据内容真实性判断不准确,真假票据混合已经成为常态,仅从票据形式上规范审查是远远不够的,对票据日期、内容、签署人等内容未能过目,不能保证审核的准确性。

  (二)工作程序不合理,内部制约机制弱化

  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非常繁重、复杂,不仅需要对报账集中处理,还需要处理审核凭证开展核算工作。结算单位发来的会计报表缺少充足的时间进行复核,复核人员重点对备用金与银行存款审核与结算,一遍通过,缺少事后的稽核,简化了抽检流程,造成稽查仅审核结算人员与审核人员。这样缺少相互牵制与监督,非常容易发生财务风险,造成信息传输不及时,缺少真实性。

  (三)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当前,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缺少既具备较高业务水平与职业素养,又懂管理的复合型财务人才,混龙混杂,素质有高有低,对财务法规不了解,不能主动学习,也容易造成财务信息失真,难以确保内部控制与监督有效推进。

  (四)会计财务软件功能不完善

  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实施后,各个核算中心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没有将实用性体现出来,且缺乏针对性的安全制度与措施,造成不法分子通过修改程序与篡改、破坏数据等手段不能挪用资金等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加强核算财务软件功能设计,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

  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措施

  会计核算中心工作目的是让各级部门的财政资金得到优化应用,规范会计行为,优化财务管理,将财务资金的利用率提高,将公共财政框架构建出来,从而建立起统一的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为了实现以上要求,就必须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各级部门服务。

  (一)将会计核算中心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

  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将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内部控制制度是整个会计核算中心的重要依据与标准,所有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人均需要积极履行各项工作规范与标准,不能超越内部控制制度规定的权利。此外,除了明确自身职责与任务以外,需要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与业务水平,强化基础业务,提升各方面能力,满足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要求。

  (二)对岗位合理设置,分离不相容职务

  需要依据会计核算中心本身特点对相关岗位规划,明确每一级工作人员的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约束的局面。将不相容的职务分离,可以让岗位职责更加分明,由不同人员担任不相容职务,不能由一人独揽大权。财务主管、系统管理员、经办会计、记账凭证复核均是不相容职务。

  (三)对凭证复核制度建立健全

  一方面是由专人复核各个会计审核通过的原始凭证,如果发现了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及时纠正,在确保无误后才能加盖印章。可以避免各个会计报销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同时可以将报账单位与会计人员相互串通、舞弊行为减少。另一方面是将记账凭证复核岗位设立出来,对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适用性、金融正确性与经费开支渠道合法性进行审核。实施会计信息化,可以将数据重复输入与重复处理的情况减少,从而降低差错率,可以提升财务处理的精准性,将会计资料真实性提高。

  (四)构建回避制度与定期轮岗制

  核算单位与会计核算中心之间存在联系时,需要实施回避制度,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可以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提高,且实施会计集中审核制让原单位“双重身份”难以进行职能监督的情况消除,构建气回避制度,可以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提高,更加充分地让会计人员履行财务监督职能。

  (五)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

  在信息技术发展下,实施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可以确保数据处理部门工作效率提高,各岗位严格授权,可以采用加密方法控制,从而避免出现非法操作,岗位操作由一人统一进行,密码设置由字母与数字构成,可以将保密性增强。当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工作流程不合理、缺少会计内容的规范等,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人员与各部门的工作规范性不强,且执行效果不显著,由此,需要加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强化制度构建,真正使内控制度更加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白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xx,11:111-112.

  [2]廖笃慧,李越.浅析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J].财政监督,20xx,02:43-44.

  [3]苑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xx,17.

  [4]陈劲华.论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J].商场现代化,20xx,14:224.

会计核算论文6

  会计核算是企业一项基本职能,在会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要求更加严格。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应用,会计核算这行基本职能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科学分析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基本理论,研究会计核算方法,为企业提供全面、可靠的会计核算信息,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企业会计核算及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企业会计核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并逐渐替代了传统核算模式。现代会计核算职能主要包括支出和收入核算、经营活动预算。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应该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持。会计核算人员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收入、负债和资产核算能力、利润预算和核算能力以及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同时,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原则以及准确性原则。即要求企业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全面、及时反映企业业务发展水平以及经营水平。保证企业会计账目和实际发生经济支出一致,保证账目清晰、具体,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透明性。

  2.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加强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能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帮助企业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实现企业经营成本在运用市场和立足市场间的平衡。另外,对会计核算实施规范化管理,能明确会计人员职能,优化会计核算管理工作,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还存一些问题亟需完善。

  二、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由于与企业会计核算相关的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出现许多问题。首先,会计核算主体不具体。企业财务人员不清楚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之间的界限,从而经常出现资金占用的问题。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岗位人员设置不合理,企业负责人经常安排亲属担任重要岗位。其次,没有按照规定流程和方式建账。企业在建账时,需要考虑企业性质、发展规模以及业务量等因素。企业普遍存在账目混乱、以票代账等问题,有的企业会设置多套账目,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和实际情况不符。有的企业为了偷税、少缴税,完全按照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办事。再次,企业还未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由于受到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限制,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比较滞后,从而无法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进行有效地约束,对企业会计行为监督不到位。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容易受到领导者的干预,按照领导人员的意志行事,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的财务人员不是十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或是迫于领导层的压力,为了自身利益进行会计核算。这些状况都导致会计核算无法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此时财务部门只会做假的账务、跑税务部门、跑银行,不会做会计的其他工作,如内部审计、会计监督以及会计管理等工作。

  2.建立的账册与会计制度规定不符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建立自己的账册,有的企业即使建立了自己的账册,但是账册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符,建立账册也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检查,忽视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和会计实践脱节。在设置会计科目时,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设置,科目使用不规范,也没有按照企业核算原则操作。另外,会计核算操作不规范,费用和收入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人为地控制收入和利润,按照领导的意愿来设置收入数据,造成企业漏税严重,直接影响我国的财政收入。企业常常出现账本和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账本形同虚设,从而增加了企业会计核算难度。

  3.没有按照规定配置会计机构和从业人员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降低管理成本,许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会计机构。在招聘会计人员时,有的小型企业没有采取统一招聘方式,而是直接将自己的亲戚或者朋友安排到工作岗位上,导致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得不到有效保障,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因此,应该按照规定配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4.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具备技术性、专业性的高素质人才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实践中,许多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狭窄,缺乏工作经验,不熟悉专业会计软件,专业素质较低,严重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所以不能胜任会计核算工作,无法适应行业标准的快速变化,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会计核算混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5.会计核算内部控制机制薄弱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会计核算监督职能无法发挥实效,不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时效性。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主要包括财务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以及稽核制度等。在实践中由于没有按照制度执行,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导致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违法违规现象,从而无法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有效的数据,进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利益损失,影响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利于提高外部监督的有效性,会计核算形同虚设。

  6.会计基本信息不全面、不准确

  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所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由于企业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更加复杂,会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但是由于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收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精细化管理,影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首先,完善与企业会计核算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建设外部监督机制。加强法制建设,财务部门、税务部门和政府部门应该依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加大对会计核算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对会计核算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失真情况进行严厉惩罚。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管理机制。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操作流程,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会计管理体系、财务处理程序制度、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牵连机制等。加强对会计工作各环节的管理,将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纳入到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中。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增强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的深入认识。企业应该组织培训,使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了解。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会计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新的税收政策和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国家政策的相关要求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强化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掌握财务管理软件和电算化软件的应用,学习和掌握会计核算操作流程,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再次,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会计人才。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资金的管理、筹集、运用、财务计划的实施和制定,都需要会计管理人员来执行。

  3.改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

  利用计算机网络化等现代技术,实施有效地会计电算化管理,根据财务软件的特征,建立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会计科目与部门项目会计管理系统,进行交叉管理,保证企业收支信息全面、清晰,及时反馈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保证会计核算各环节的规范性。规划会计基础工作,认真复核事前、事中、事后,保证每笔业务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管理会计档案时,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清理历年的会计档案,对于与档案管理规定不符的部分,应该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重新注册档案编号并归档,妥善保存。另外,单位负责人应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目前,我国企业出现会计核算信息失真问题,单位负责人也有责任。修改后的《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该对会计核算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从立法的角度规范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法律义务。提高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4.加大企业内部和外部会计监督力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和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改革步入新的阶段,在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加强会计监督,规范会计核算工作,降低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广泛应用在企业中,该制度趋向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分为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营效率,监督相关人员遵守规定管理方针。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会计控制是基础,加强会计控制,并兼顾与会计有关的控制。根据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如果仅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效果甚微。企业应该利用外部监督,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包括企业内部监督、国家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主要是由银行、工商、财政、证券监管以及税务等部门按照相关法律实施和监督。社会监督的主体是会计中介机构,接受他人委托,对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和验证。财政部门应该指导和监督企业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立完善的账簿体系,监督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另外,加强企业外部监督与执法情况的检查,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根据目前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应该利用外部监督力量,在鉴定企业会计事项和税务事项时,协助企业会计核算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5.提高会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匹配度

  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管理层应该对会计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丰富会计人员的基础会计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不断丰富会计人员的核算方法和理论知识,增强会计人员对核算制度的理解,熟悉财务管理电子化和信息化。同时,应该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励会计人员,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6.加强企业会计机构建设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强化会计管理,设置专门的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在选择会计人员时,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需要公正、公平、公开地选择会计人员,不能用人唯亲。另外,企业为了留住高素质财务人才,必须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待遇,避免企业出现一人兼职多项岗位职责现象的发生,应该保证会计人员的薪酬,提高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强化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而会计核算是内部控制的机制职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核算质量。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例如,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牵制制度、企业成本核算制度、计量管理制度、企业收支审批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稽核制度,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有利条件。另外,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贯彻落实。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及时为企业各部门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企业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企业管理者具有较高的决策权,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为提高会计决策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字在进行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例如,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建立的账册与会计制度规定不符、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会计核算内部控制机制薄弱等。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改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加大企业内部和外部会计监督力度,提高会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匹配度,从而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作者:田甜 郭小婷 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会计核算论文7

  摘要:对调节财务核算与成本控制起着重要作用的会计核算中心,在方方面面中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对财产支出的深化改革、支出行为的规范以及公共财产的调控方面均有极大的帮助。但目前作为新型管理模式的会计核算中心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完善核算中心的内控制度仍然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主要基于会计核算中心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尝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旨在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核算中心是一项集服务、管理与监督为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不仅能深化财产收支改革、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操作、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还对公共资产的调控影响重大。但就目前而言,实务工作中的会计核算中心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完善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仍然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1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作为一项集三位于一体的财产管理模式,会计核算中心的应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安全意义重大,但目前其内部控制制度上却依然存在着问题,如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足、工作程序不合理等,都是造成会计核算中心在实务操作中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1.1人员上的问题

  现如今,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管理层对会计核算中心和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度不足,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知识与运行模式一无所知,甚至只重视业务范围的扩大,强调经费使用的审核,而忽视了会计核算中心的内控管理,这些因思想认识不足所导致的偏颇行为直接阻碍了会计核算中心的进一步运用与发展。除了管理层之外,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不均衡也是导致会计核算中心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人才是工作成功的根本与关键,这一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也不例外,高业务水平、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对保障财产支出的安全负有全责。然而,现在的财务工作者素质往往参差不齐。在职业道德上,不少会计目无法纪,为了自身利益对账目弄虚作假的现象层出不穷,使得核算中心的内控监督难以进行。在实务工作中,将工作重点仅局限于形式的规范上,对支出票据的完整填写、审批程序的合理合法、支出标准符合规定过度重视,却忽视了票据内容的真实性,有时即使发现内容不合规的异常票据也因担心工作繁琐而故意放任,这都导致了财务工作中不合理规的现象发生,白白造成了单位财产的流失。

  1.2操作中的问题

  除了财务工作者的认识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等人员问题外,会计核算中心内控制度在实务操作中也问题不断。不少事业单位在核算移交后便松懈了资产管理的后续工作,甚至连材料明细单的检查、往来账目的核对和固定资产的台账备录等工作也相继取消,为集体财产的流失埋下了隐患。在实务工作中,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常常身兼多职,既要处理报账与审核凭证,还要进行记账、结算等核算工作,并随时监控审核流程,工作任务繁重复杂。工作程序的繁多与严重不合理造成了财务人员工作上的疏忽,比如结算单位送来的会计报表本应进行相应的时间复核,却常常因工作时间太紧而被疏忽。而一人多职的混乱现象不仅降低了工作者的办事效率,还造成了监督机制的缺乏,极容易导致财务工作出现漏洞。此外,在执行部门预算中,会计核算中心仅仅控制总额,而未对款、项、目、节等进行分类细控,也是实务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只基于指标情况对项目支出与账务处理的总额进行控制管理,却忽视了与单位预算项目的衔接,造成了支出分类指标形同虚设,直接导致了经费混用、不合理费用报销、挤占公用经费的现象频繁发生。

  2加强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针对目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上的问题,我们应做到正确认识,不能因出现问题就裹足不前,而应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弥补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查报账系统

  会计核算中心工作性质特殊,不但关系到财政工作的正常运行,还关乎行政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会计核算中心的内控制度除了必须严格遵循财政部门颁布的各项规章法则外,还必须完善合理的工作制度和查报账系统。对审核凭证进行抽查的传统制度造成了很多问题账务的遗漏,严重影响了会计审核部门公平、公正的形象。因此,建立全面的复核制度不但能有效减少会计处理中的错误率,还能避免传统侧重形式忽略内容的不合理监督方式,在确保财产资料真实准确的情况下,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双管齐下。基于财务人员工作任务的繁重复杂,施行定期的轮岗制度既有益于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保障岗位不会被空置,又有益于会计人员熟悉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财务状况和操作技能,在提升了财务工作者业务水平同时,避免了从业人员受金钱诱惑从而腐蚀堕落的现象发生,从而优化了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环境,提升了整体的内控水平。另外,在电算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完善远程查报账系统不仅能建立高效地工作运营机制,还能通过设置操作密码与权限,明确岗位职责,防止越级操作的现象发生。

  2.2加强工作人员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和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正常施行的前提条件,而内控意识的增强与工作素质的提升与领导部门的宣传和专业性的培训是密不可分的。财会部门对内控制度重要性的宣传,可以调动起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而加强专业性培训不仅能巩固工作人员关于会计核算中心的相关知识,还能熟练其操作技巧,提高业务工作水平。要加强专业性培训,除了要定期展开学术知识讲座外,还要在实践中随时教育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使从业人员的能力得要潜移默化的提升。在讲座中,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参与其中,加强交流联系。讲座内容应涉及到核算中心内控工作的各项注意事项,而主讲人员可以是财务科的领导工作者,也可以是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讲座结束后,还可以组织讨论与交流,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工作经验与培训体会,以巩固所学知识。而在平常实践工作中对财务科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培训任务。部门内部应定期组织专业技能考核评比,使工作人员随时警惕会计核算中心内控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审核工作的规范性,严格监控自己的行为,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以便将会计核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3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监督环境

  配合相应的财务内控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还可成立监督小组,以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担任组长,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按时进行监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最终解决问题,以便纠正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偏差与失误。通过统管单位与会计核算中心对收支的相互监督,检查票据、备用金与固定资产及材料的实地情况等及时了解资金的入库情况,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和信息的真实安全。而想加强监督机制,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关键。会计核算中心对核算单位的监督控制都是在一定的控制环境中进行的,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核算中心的工作效果,良好的内控环境除了整体工作氛围的融洽外,还包括公正廉洁的财务工作作风。

  3结束语

  就现今情况而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中虽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如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足、工作程序不合理等问题,但笔者相信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和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监督环境,能够全面提高会计核算中心的内控水平,为促进财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会计核算论文8

  摘要:随着绿化苗木被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苗木市场需求量猛增,各类苗木生产、销售企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园林绿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由于绿化苗木的生产方式比较独特,导致他的会计核算方式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本文从绿化苗木的生产特点出发,分析新准则下绿化苗木的会计科目设置,剖析绿化苗木企业如何归集与分摊成本,并针对性提出新准则下绿化苗木企业会计核算建议。

  关键词:新准则;绿化苗木;会计核算

  一、绿化苗木的生产特点

  苗木在未出圃前一直处于在产品状态,品种繁多,规格多样,同一品种树苗规格不一,数量众多;生产费用不断投入,生长过程中变化大,同期购入的苗木生长情况及销售时间各不相同。同时,为提高土地用率,常常会进行套种或者将空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补植或移植其他苗木,这就使得成本核算及苗木出库情况极其复杂。苗木始终处于动态生长中,受气候、台风、病虫害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极大,如遇到以上自然灾害都会对其造成毁灭性伤害,易形成存货损失。以上特点决定了苗木会计核算的复杂性,成本归集及分摊的工作量大,要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准确核算成本是难以做到的。这就需要苗圃管理人员详细、具体的记录、归类好苗木日常抚育中所消耗的成本,会计人员根据生产记录在核算中统筹考虑其合理性及工作效率,利用职业判断合理分配。

  二、绿化苗木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记量及核算内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消耗性生物资产是为出售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因此,绿化苗木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为企业的存货,绿化苗木企业与其他行业的科目设置大体相同,增设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农业生产成本两个科目。(1)企业应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一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的苗木的实际成本。为了便于成本核算及存货的管理,可以按不同地块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按苗木品种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如某苗圃分为5个地块,在第4个地块种植的是秋枫,于20xx年种植,会计科目可设置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第4地块—香樟(20xx)”,从科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苗木的种植的地点、品种、树龄。(2)设置“农业生产成本”一级科目,核算企业种植苗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成本。可以在“农业生产成本”下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等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成本中心归集成本。如“农业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中心)”。为了方便归集成本,可以在领用材料时以成本中心为单位领用,统计工人的薪酬时以成本中心为单位统计,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到各树种。制造费用是用来核算应分配、摊销入苗木成本的间接费用,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其他未构成固定资产的长期待摊费用。制造费用下可以增设明细科目如折旧费、水电费、维修费等。期末农业生产成本全部转入消耗性生物资产。

  三、苗木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苗木作为一种特殊的存货,未出圃前始终处于在产品状态,除了初始成本外,后续日常抚育管理中持续发生新的费用,成本核算较为复杂、烦琐。苗木成本的计算采取在分配时以树种为对象,直接计入和分配计入相结合的方法,将发生的费用计入各树种的明细账。凡是发生时能区分核算对象的,采用直接计入的方法;发生时无法区分的,采用适当的分配法先归集,再分配到相关苗木。可供选择的分配方法包括:

  (1)工时分配法;

  (2)受益面积法;

  (3)面积分配法;

  (4)约当产量分配法。

  实践中成本归集主要是设置成本中心,然后按合理的方法在成本中心的各树种中分摊。成本中心可以按以下四个层次设置:某基地、地块、组、具体树种。一个单位可能有好几个基地,基地可以结合苗木种植品种、时间及用工规律分几个成本核算地块,在地块里可以按土地面积划分管理组。在抚育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发生时可以直接分配到成本中心(基地、地块、组)的如:田租金、养护工人工资等,直接计入成本中心,月末时按合理的方法分配到具体树种;发生时不能明确计入成本中心(地块、组)的间接成本的,如折旧、长期待摊费用、维修费等。对于这些间接成本可以按合理的方法先分摊到地块、组,再进一步按适当的方式分配到具体树种。对于可以直接计入成本中心的养护人员工资,月末可用工时分配法分配到具体树种;对与发生时不能明确计入成本中心的间接成本先按土地面积在地块、组这两成本中心中分配,再根据各树种的数量进行分配。

  四、苗木出入库管理与成本结转

  (1)苗木栽种结束后,基地管理人员应该对苗木的种植的地块、品种、规格、种植日期进行标记,制作标记牌,把不同品种、规格的苗木区分开,方便以后计算苗木的出库成本。然后将数据传递给仓库统计员,协助做好入库手续。

  (2)苗木销售后,苗木基地管理人员根据苗木标记,按照出库苗木的种植地块、品种、规格、数量填写出库单,将一联出库单传递给仓库统计员,一联传递给财务部成本核算员核对出库。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在收获或出售时,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结转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由于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限年限法不适合绿化苗木种植业,个别计价法计算主观意识较强,比较烦琐。笔者认为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苗木成本,相对比较合理。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苗木成本各个期间会比较稳定,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动也较容易验证。财务部成本会计根据销售单和生产出库单核对完出库情况无误后,根据苗木存货明细账按照账面成本结转苗木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

  五、销售基地自种苗木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规定,从事园艺种植企业的所得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企业往往除了销售自己种植的苗木还外购苗木直接销售,由于这两种销售方式对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所以企业账务处理时对应的收入与成本要区分开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用于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销售自产苗木取得用于自产项目的成本费用都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如肥料、资材、水电费、吊装费等。为此,企业要规范会计核算,区分征免项目分开核算,否则,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六、苗木的清查盘点和减值准备的计提

  企业应该每年对苗木进行盘点,苗木的盘存通常采用“永续盘存制”,对日常发生的存货增加或减少进行连续登记,随时结出苗木的成本和结余数量。但苗木盘存的工作量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每年实地盘存一次,并与库存账面结存数核对。若因自然灾害、病虫等造成苗木死亡的,属正常损耗,计入管理费用—苗木损失。经主管领导、技术员、第三方验收确认后并报集团公司备案,调整存货明细账。对重大的苗木损失要提请中介机构做专项审计并根据国《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即25号公告规定整理资料,留存备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度终了对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应该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回收金额低于账目价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当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要转回。绿化苗木市场需求对苗木的价格影响比较大,如果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者长期种植无法销售的苗木,企业应考虑计提合理的减值损失。因此,企业应该在每年会计年末对库存的苗木账面价值价值与市场价值对比,发现市场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绿化苗木的会计核算制度还不够健全,笔者只是在实践工作中就一些会计核算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还需在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加强对绿化苗木的会计核算,控制和管理成本,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泓.浅议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绿化苗木成本的会计核算[J].江苏商论,20xx(17).

  [2]季新萍,程鑫,吴鹏.新会计准则下的苗圃核算[J].现代审计与会计,20xx.

  [3]郭月梅.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税务会计研究(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探究[J].财政监督,20xx(14).

  [4]张炜.生物资产准则下苗木成本计量初探[J].财会通讯,20xx(13).

  [5]周侃毓.绿化苗木企业会计核算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6)

会计核算论文9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较为复杂,深化实际会计核算,有利于改善基本建设项目的状态,落实水利工程中经济建设的项目,发挥会计核算的优势。会计核算能够提升基本建设项目的运营水平,促使其达到规范的财务分配标准,体现出科学、合理的经济运行方式。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全面应用会计核算,为财务决策提供标准依据。

  一、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账户设置、项目直接成本核算和项目间接费用核算三个方面,属于建设项目中的重点部分。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应该遵循预先设定的目标原则,由此才能保障核算方案设计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核算风险,同时为基本建设项目提供财务指标和决策,约束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投入[1]。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参与了财务管理的问题,与经济项目存在直接的关系,目前,水利项目中的会计核算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点,成为会计核算发展的关键,依照会计核算在项目中的表现,加强会计核算的建设力度。

  二、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的问题

  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缺乏成熟性的表现,制约了项目核算的准确性,再加上会计核算特性的影响,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造成影响。例举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的问题,如下:

  1.核算观念落后

  会计核算的观念直接影响了其在项目中的核算行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受到行政核算的干扰,引发连贯性的问题。不符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需要,无法实行有效的核算,更重要的是不适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降低会计核算的水平。

  2.核算不能满足实际应用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应适应建设项目资金运动的特点,满足基本建设管理和核算的需要,以项目概(预)算中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费用明细项目等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使建设项目实际发生的支出与该项目的概(预)算在核算口径上保持一致,实际基本建设项目中忽略了会计核算的应用。例如:会计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脱节。会计部门对工程情况不了解,对项目资金来源及应支付款项情况不清,对建设项目资金构成情况、项目总投资情况和签订的相关合同不了解,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统一性。

  3.账户设置问题

  会计核算账户主要是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工作者提供所需的信息,目前,基本建设项目会计账户并未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核算偏离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主体,引发诸多矛盾问题[2]。例如:某水利建设单位在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中,没有设置独立的账户,大多是在本单位经费账簿中统一核算,资金的拨付仅通过“拨入经费”和“暂付款”科目来反映,很难分清项目的资金来源状况,严重混淆了交易与清算账务,不能实行会计控制,导致内部核算失去效力,引发了较大的会计风险和账户问题,同时出现了错误的核算行为。

  三、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的控制方法

  结合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水利工程的需求,规范会计核算的应用,进而提出实用性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核算意识

  针对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问题,采取创新与管理的方式,改变会计核算中落后的意识[3]。例如:某水利单位领导不仅重视争取建设项目,更注重了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在项目前期就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工程开工以后严格执行合同及变更程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虚增支出。按照“同一个建设项目,不论其建设资金来源性质,原则上必须在同一账户核算和管理”等基本建设制度规定,专户存储建设资金,单独设置基建账,规范核算程序和核算办法,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加强建设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建设单位内部各部门应配合会计部门收集所有订立的合同资料,以便付款时予以监督,由此才能保障会计核算的信息准确。

  2.规范会计核算的标准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要以经济业务的凭证为依据,遵循会计规范的标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建设内容,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基本建设活动中的材料、设备采购、存货、各项财产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需要达到完整、连续、系统的规范标准,禁止出现虚假的会计信息,准确的反馈基本建设项目的经济信息,体现出会计核算系统性的标准。

  3.引进用友GRP-R9软件

  用友GRP-R9是一项财务软件,能够辅助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构建符合基本建设项目实况的账户,集中管理项目会计核算的账务信息。用友GRP-R9软件可以在基本建设项目中设立账户,再设计核算选项,按照项目的分类执行会计核算,操作功能强大[4]。该软件可以自动生成账户信息,各个分项账户下的会计核算明细非常清楚,促使会计核算人员可以随时全面掌握项目核算的信息,推进会计核算账户的精细化发展。

  四、结束语

  基础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与财务运营存在直接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该排除不利的影响因素,保障会计核算的客观性,为水利工程财务运营提供标准的管理指标,改进现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的核算方式,达到高效率的核算状态,落实准确的会计核算途径,达到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标准。

会计核算论文10

  摘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会计管理属于基本职能,同时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是由会计信息经过整合、处理对应数据以后综合反映的,是企业制定发展方案的科学依据。但目前的情况反映了企业的会计核算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会计核算、企业发展。本文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管理措施

  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是会计核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的逐步完善,企业正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机遇,伴随而来的还有挑战,以致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应该推进会计核算的管理规范,实现企业完善发展。

  1.企业会计核算意义

  现代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采取会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核算和监督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流动。而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现代会计核算与传统的会计核算相比较,现代会计核算不仅仅是事后的算账工作,还包括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的核心都是利用目前具有的大数据开展预测,参与决策。而事中预算又有其特征体现,事中预算的基本形式是在预算或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随时根据预算或计划的改变得到新的预算和计划,使得最终的计划按照预期进行和发展。这是现代社会对会计核算的新要求,因而,会计核算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保障。会计核算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解决。

  2.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会计核算制度不到位

  缺乏健全的核算制度,企业的会计核算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不能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其次,相关财务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规范建账。再次,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还未得到妥善实施。

  2.2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就目前情况看来,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称和学历普遍较低,整个会计行业中拥有助师以上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和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会计从业人员占的比例太低,而具有高学历的从业人员又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企业汇集的高学历人员数量极少。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是由兼职人员担任,素质得不到有力保障。而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强,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操守,还应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可目前市场状况并不理想。

  2.3会计核算内控机制缺位

  会计核算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受到企业内部基本制度的影响,企业内部一些控制制度的残缺或者执行不够会直接导致会计核算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使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和有效性受到影响。企业内部的一些基本制度有: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执行力度的不足,这些基本制度得不到基本的遵守,出现违规、违法现象,使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透明性受到质疑,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和形象,使得会计职能大打折扣。

  2.4企业会计基本信息不精确

  会计的核算工作是对企业经济活动中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应当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可是在大数据以及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数据的核算也变得越来越难,由于难度的加大,会计人员就相应地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收集、记录、分析以及报告信息,但是由于信息采集处理过程中存在财务人员的主观原因和环境可能发生的客观原因,导致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

  3.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3.1加强机构建设

  企业的经营中,会计管理要得到加强,应当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让会计的核算工作得到制约和管制。采取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和专职会计人员以保证会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企业会计人员的选聘工作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选人、用人,避免用人唯亲的情况发生。

  3.2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或间接地受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内部控制强化内部管理,会计核算又为调整内部控制进行预测和计划,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有了重要意义,成本核算制度、内部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稽核制度、计量管理制度等都属于内部控制制度,都应得到相应的完善,为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提供制度保障,还应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3.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企业中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解决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应当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二是着手于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整个社会、市场经济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相应地,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式也应该进行调整与改变,尤其是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知识的储备,只有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要求与发展。会计人员不仅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增强其业务能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准则并严格遵守,熟悉并掌握会计电算化处理的方法和要求,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操守,自觉抵御不良风气,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4建立健全外部管理制度,发挥好监督作用

  企业会计核算监督职能得不到合理发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因此,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监督企业的税务事项、会计事项,为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推波助澜。

  4总结

  会计核算工作真实化、有效化才能保证企业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工作,因为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将企业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财务收支情况转化为价值形态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决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发展,理论结合实际,规范会计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云飞.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6)

  [2]赵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探索实践[J].中国市场,20xx(02)

会计核算论文11

  我们得知当今的林业朝着生态化的方向迈进,其期望的是生态以及经济和社会的有机协调,确保其运作有序,假如只是看中当时的经济要素,不按照合理的规定来对其进行使用,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得经济利润出现滑坡。相反情况下,只是单纯的维护,不对其进行适当的经济性的带动,必然也会使得其无法有序进行,因此,在“生态利用”原则指导下,客观上要求林业生产者(单位)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承担责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林业会计作为林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与这一客观要求相适应,不仅要反映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同时把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社会的贡献和损害纳入林业会计核算体系,记录有关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环境资源成本,以完全成本替代传统的成本,以综合收益替代传统的货币收益,真正使林业生产者(单位)的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个别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一致,有效地协调林业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

  林业的生态体系是一个非常高效率的体系,它的存在必然会使得相关的运作要寻求三者的统一,而且要将生态当成是所有活动的关键内容。林业不但为国家带来非常充足的产品,同时还有许多的功能,必然改善大气质量,而且确保生态发展有序等等的一系列作用。众所周知,林业的运作活动肯定会导致林业资源的使用,为了确保生态环境的品质合理,相关的机构要对其开展适当的投资活动。除此之外,假如无法高效率的进行林业运作活动的话就会使得生态品质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基恩瑞导致严重的问题,所有的这些都应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的生态环境资源成本。不论是林业生产提供的生态、社会功能价值,还是林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生态环境资源成本,林业会计都应对其进行计量、反映,并对外报告,向本地区、居民乃至整个社会提供有关的会计信息,进而确保各种群体以及人士都能够充分的意识到林业在我们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中所处的位置,进而可以真正的对其投入一定的精力,这样就可以为相关单位制定合理高效的法规体系等带来参考信息,同时还能够为运作机构开展决策活动带来必要的信息支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林业能够合理的发展。

  森林资源从宏观上划分为两大类:通常是分成商品形式的以及公益性质的。它们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因此核算的时候要结合其独特性进行。第一种带给我们的是木材等物品,它们可以经由市场来体现出。而它们在砍伐之前的时候也相应的具备生态等效益,结合生态的思想,相关机构要保证维护生态合理的基础之下来确保产品充足,这主要是由于纵观林业的历程,由于其运作不合理而导致的恶劣的后果并不少见。这样对商品林的会计核算除了计量其产品货币收益、经济成本外,还应将森林资源消耗的价值计入木材产品成本,同时计量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功能价值,而其生态环境成本集中表现在环境破坏的损失上。而后一种属于不获利的,它有着非常显著地特征,它的产出被划在公用物品之中,而且它们以不可见的生态等要素贡献给我们。所以,它的价值是无法按照上述内容那样反映出的,应该经由政府活动进行反映。

  总之,作为林业经济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财务与会计,其形成以及发展都少不了相应的林业条件,和别的经济学内容相同的是,林业财会实践的一系列理论方法,都是也应该是遵循林业内在发展规律,与林业环境诸方面相适应。因此,以生态林业理论为指导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强调的实质就是林业客观环境与林业财会实践的统一性。必须要确保彼此的内在关联合理有效,才可真正的从当前的林业状况上分析,进而将会计核算相关的内容不断的发展,充分“释放”林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潜能。

会计核算论文12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的对现有经济制度的深化改革,使得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繁荣。我国各行业领域在这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涌现出了数量庞大、发展规模各异的中小企业,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工作岗位,吸收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小企的发展规划中,对自身会计核算的管理极为的重要。鉴于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会计核算相关工作经验,简单的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作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离不开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工作一方面帮助中小企业在短时间内可以掌握到自身阶段性的经济效益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对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划作出有力的数据支持。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的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水平。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中会计核算管理不健全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在内部构建独立的会计核算机构,在没有规范性会计核算要求以及标准下,导致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较差。很多中小企业的成立资本较低,企业内部的人员岗位配备不齐全,为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将会计核算的工作统一到一个会计工作人员身上,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层次不明确。加上一些企业的办公设备配置不够,造成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不在企业内部设置独立的会计部门,只单一的聘请一到两个的会计从业人员,让数量极少的会计从业人员任职出纳、开票、采购等职务,身兼数职,使得会计核算的严密性受到挑战[1]。

  (二)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

  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家族企业,更加看重的是对家族成员的信任度。因此,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通常有家族成员担任,而多数中小企业中担任财务管理工作的家族成员,自身的会计职业技能不高,缺乏专业、系统的会计知识培训,无法在实际的工作中,担任会计核算的要求与标准。再加上,中小企业在发展规模与发展前景上,无法与大型企业比较,导致很多专业的会计人才纷纷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使得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很难选聘到专业会计人才。另外,我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会计从业人员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后,没有可以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这些会计工作人员的实践技能较差,无法在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三)不明确的会计核算主体

  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对自身内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产权与个人财产划分出一道明确的界限,导致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无法明确核算对象,给会计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2]。加上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一些中小企业甚至没有建立自己的生产账本和经营账本,而是利用一些原始票据作为会计核素的主要依据。有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建立账本,但是极度缺乏对账本的管理工作,使得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困难重重。

  二、提高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机制

  首先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会计核算管理理念,才能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其次,中小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部门,聘请具备专业会计知识的人才,要依据高学历、高素质的选聘标准,聘请会计工作人员。再次,中小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基础知识培训,加强整体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3]。最后,要组织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学习法律法规,了解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要求,从而提高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规范化会计核算工作

  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要明确会计工作对国家发展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会计工作向规范化转变。企业要从市场经济变化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企业发展、国家发展对会计信息的整体需求,要注重市场风险,让会计核算工作可以真正的体现出企业当期的运营情况。因此,中小企业要积极依照法律法规,构建规范化的会计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

  (三)加强监管监督

  首先中小企业要在内部强化会计工作的监管监督,树立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部门,制定出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等措施,以此完善中小企业内部的监管机制。此外,当地政府单位也应当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建立信用数据库,随时通报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以此提高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责任心,同时利用信用等级,开展奖罚制度,以此提高中小企业依法核算的工作积极性[4]。另外,相关单位要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提高税务工作人员依法办税的道德理念。

  三、结语

  总而言之,积极分析会计核算现存的问题,并及时的给出科学的解决措施,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的思想认识,规范会计工作,强化企业与政府的监管作用,以此推动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杨梦珂.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市场,20xx,49:143+145.

  [2]严莹.浅析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苏南地区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xx,04:178-179.

  [3]赵西瑶.浅谈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xx,15:68-69.

  [4]张小红.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xx,11:192.

会计核算论文13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由于国家尚未出台相应的会计准则,企业处理养老保险的相关业务仍无章可循,多数把养老保险作为工资附加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核算,但这样会存在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混淆不清、所得税纳税调整繁琐等问题。

  一、养老保险的会计核算

  例1:20××年1月,甲公司计算员工工资总额20 000元,企业按个人工资总额的8%代扣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按个人工资总额的25%代扣个人所得税,同时,按企业工资总额的20%缴纳养老保险企业缴纳部分。不考虑其他社保项目,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处理

  1.计提企业工资总额20 000元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2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0 000 代扣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20 000×8%=1 6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1 600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金 1 600

  向社保部门实际支付时: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社保金1 600

  贷:银行存款1 600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0 000×25%=5 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 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5 000

  向税务机关实际支付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5 000

  贷:银行存款5000 企业实发工资20 000-1 600-5 000=13 4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13 400

  贷:银行存款13 400 由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部分同样计入职工薪酬20 000×20%=4 000元

  借:管理费用 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4 000

  向社保部门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4 000

  贷:银行存款4 000

  二、养老保险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建议

  通过“管理费用”核算养老保险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造成成本信息失真。养老保险是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所获得价值补偿的一部分,属于职工薪酬的延期支付部分,不同的是企业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员工,而将养老保险交付社保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员工在退休后向社保部门领取养老金,其本质也是企业支付的工资成本。因此,企业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确认和计量这部分延期支付的附加价值,并计入当期成本。

会计核算论文14

  摘要:现阶段,一些县级以下医院经营依赖思想严重,“以药养医”现象普遍,导致人民群众就医成本居高不下。为此,本文从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如何合理进行成本核算来提高医院运营效率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形势;医院;成本会计

  20xx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同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和一次性卫生材料应通过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进而降低药品费用,转变医院“以药养医”的传统经营模式。基于此,本文以县级医院为视角谈谈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成本会计核算。

  一、现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与新医改不相适应

  医改新政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而现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针对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而制定的。在医改新政下将助推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民间医院执行什么样的成本会计制度,目前国家尚无明确规定。医改新政将积极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将更多的体现医院的公益性特征,这样就将有不少公益性质的医疗费用开支,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少必要的公益性会计科目,这样就容易导致经营性成本核算和公益性成本核算混淆,人为调节成本的现象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医改新政将实行医药分开进行,现行医院成本会计科目设有“医疗支出”、“药品进销差价”、 “卫生材料”等科目分别进行医疗和药品收支核算,无法满足新医改的需要。

  (二)卫生材料成本核算的不足

  医院卫生材料品种多、数量大,而且处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功能大致可分为一次性医用卫生耗材、化验试剂、骨科耗材、放射专用耗材以及口腔耗材,这类材料专业性强,质量要求高。由于医院只注重抓医院业务收入,疏于对医院卫生材料成本的管理,造成卫生材料的浪费。同时医院内部控制建立不全,没有将卫生材料的使用和科室的工作绩效挂钩。同时,后勤总务部门没有建立专门的成本考核制度,导致水、电、气的浪费严重,进而造成医院总成本上升。当前,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虽然医院的内部信息网络对材料的消耗情况进行了登记,但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当前无法满足管理上的需要,管理信息不能随着耗材的流转而流转,无法达到控制和考核卫生材料成本的目的。

  (三)缺少成本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列示

  20xx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改变了旧《医院会计制度》没有编制医疗成本表的缺陷,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并没有规定医院成本计算的方法,这样就导致医院成本计算方法无章可循,只能采用统一归类的方法,这样对于跨年度重大病号或财政无法及时兑现的公益医疗项目无法进行成本核算,容易造成年末大额医药费挂帐现象发生。同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只要求编制医院各科室成本表和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这样要求虽然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变的简单,但也造成财务成本信息过粗,无法具体反映项目类成本信息,导致成本考核只能笼统的在科室进行包干,无法严格区分成本和费用的界限,无法正确评价医院的经营效益和效果,不利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经营决策,也不利于医院进行医疗收费的合理定价。这样不但导致医院药品收费价格和服务性收费依据性差,也无法为财政补助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使“以药养医”的局面无法根本改变。

  二、新形势下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对策思考

  (一)不断适应医改新政对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

  医改新政条件下,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就需要通过客观合理的成本会计核算来客观、真实的评价医院的经营成果,而医院现行的成本会计制度难以满足医院多元化经营发展的需要,改革迫在眉睫。要充分借鉴国际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医改新政的实际情况,一是制定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要细化经营性成本核算和公益性成本核算的边界,防止为了经营效益或虚领冒用国家财政资金现象发生。二是要在成本会计核算上增加公益性会计科目,如增设“公益性成本”、“ 公益性成本费用”会计科目,既能准确衡量其承担责任、义务,也有利于医院绩效考评和经营管理。

  (二)完善卫生材料的核算和管理

  在医院网络管理系统中建议设置一级卫生材料库,增加卫生材料的购入、拨出、领用、盘存、退货及月结等功能,以明确材料的流向,同时在使用上和科室的绩效挂钩,确保医院工作人员特别是后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而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另一方面,要建立卫生材料内部控制制度,住院病人消耗的卫材由收费执行科室消耗库存,病区药房发送的卫材,由病区药房消耗库存,同时要坚持按月盘存制度,防止卫生材料的多度占用而影响到采购工作,进而造成了采购成本的上升,同时也可以通过盘存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和成本”出血点“,进而通过管理上的完善来不断降低卫生材料的消耗成本。

  (三)明确具体成本计算方法和细化成本报表列示

  一是要明确成本计算方法,对于正常的经营性质按照病种或科室进行具体的成本计算,对于医药费高的重病可以采用品种法或分类法进行成本核算,对于一般的小病或门诊可以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二是要严格区分经营性质和公益性质以及成本类和费用类的医药费用的界限,防止互相挤占导致成本计算不实。三是要细化成本报表列示,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只要求编制医院各科室成本表和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的基础上,可以编制一些内部的成本报表,以反映项目性成本开支,正确评价医院的经营效益和效果,找出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的途径,为医院的医疗收费的合理定价提供客观依据,也为财政补助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以实现改变“以药养医”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崔红。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xx

会计核算论文15

  引言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整体运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房地产投资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完善与提高,有效解决了我国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工作探究

  在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过程中,企业应首先对工程项目的初始成本进行计算,在准确把握工程项目的初始化成本以后再对工程项目建筑物的出租日期或者使用权限进行标准化的核算处理,以此保证工程项目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实际发展与运营过程中,企业会计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对工程项目预期计划内的投资与经营程序进行核算与处理,如果企业董事会在短期内签订了书面协议,或者明确划分了建筑物与经营场所的出租所有权,那么该建筑物或者经营场所即使在没有签订租房协议的情况,其自身归属与所有权也不会发生变化,都会被重新定义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一部分。国内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需要会计核算部门对其进行准确的确认以后才可以进行系统化的初始化计量工作,在初始化计量工作的持续开展过程中逐渐完善企业自身的会计工作运作架构。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工作往往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对房地产入账价值进行多次的确认与探究,在确切认真以后实现对企业自身价值的核算。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国内部分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实践运营过程中过度追求租金与企业资金的增值,致使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在实践运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价格偏差,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工作形同虚设,严重侵害了住户与投资建设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二、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量转换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工作在实践环节往往会采用转换计量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实际运营效益,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在短时间内帮助企业获得较大的市场收益,然而,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计量转换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严重危害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运营情况。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采用计量转换的方式进行核算处理,可以快速实现企业工程项目的盈利状况,帮助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市场收益。然而,计量转换模式具有极大的约束性与局限性,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往往会致使房地产企业的用途发生变化,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对转换问题的处理与优化,忽视了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工作,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在实践环节出现变动与缺损,引起当期企业资金流与亏损项目的变动,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公允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探究,在我国部分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当中,其会计核算工作与公允计量工作往往存在诸多偏差与不足之处,致使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应用价值大大降低,工程项目承包方与施工方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危害到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在一个企业对房地产项目进行投资建设之前,企业会计核算部门应对投资项目与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切实有效的评估与研究。在传统的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工作当中,会计核算人员大多采用公允价值核算模式,这种核算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的实际价值而产生变动,并且将变动数值纳入利润总额当中,致使企业盈利的标准值与投资判断受到影响,极大的降低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使企业在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资金风险。同时,计量的会计核算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不法之徒可趁之机,使心怀不轨的会计核算人员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为自身谋得了大量的利润,致使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受到严重侵害,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直接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的判断,导致施工项目进度减慢,降低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速率。

  三、解决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公允计量模式

  针对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实践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相应优化与改善的过程中,企业会计部门应对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公允计量进行相应的优化,使公允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效用,帮助会计核算人员更加准确的把握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的项目投资过程中,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动,那么企业投资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也会相应发生变动,致使公允价值变动公积出现浮动。在相应优化与完善的过程中,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应对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转换计量与公允计量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转换过程中,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作为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转换的主要手段,使公允计量模式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产生的价值与原有账面所产生的价值持平,有效保证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同时,根据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相关计量方式所规定,在同一企业内,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实践运营过程中不得采取两种计量模式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利用公允计量的会计核算模式,为会计人员的实践工作提供确切可靠的准确性保证,使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在实际情况中合理化的选择成本模式,并且进行后续的计量与核算工作。

  (二)完善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转换计量模式

  国内部分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计量转换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极大的危害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运营情况。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采用计量转换的方式进行核算处理,可以快速实现企业工程项目的盈利状况,帮助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市场收益。在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核算过程中,会计核算人员应将传统的投资性房地产实际公允价值转变为账面价值,以此作为建筑商品房屋的计量基础,为今后的投资性房地产开发与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同时,公允计量模式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与原账面会出现一定的价值误差,这些价值误差应归入投资性房地产当期盈利与亏损的项目资金当中,以此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为转换计量模式的发展与应用奠定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投资性房地产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探究,我国房地产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投资性房地产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仍需要不断进取、完善创新,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寻求突破,积极探索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途径。

【会计核算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核算要点的毕业论文01-07

房地产会计核算有技巧论文01-06

成本会计核算毕业论文01-05

医药连锁公司会计核算模式创新毕业论文01-05

关于养老金会计核算的思考会计毕业论文01-07

银行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处理毕业论文01-09

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对策探讨会计毕业论文01-11

会计核算经典笔试题06-20

会计核算的实习周记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