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2-11-15 08:34:47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行政管理论文(15篇)

  现如今,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行政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行政管理论文(15篇)

行政管理论文1

  1、政府与社会信息流通的方式析论

  2、论当代政府社会管理的挑战

  3、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分析

  4、论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与创新

  5、社团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6、政治团体在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7、现阶段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政府执行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9、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10、论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11、论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协调发展

  12、市民参政与和谐社会构建

  13、论公民意识与现代化的发展

  14、论市政公开及其方式

  15、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16、城市竞争力研究——以某市或某两个城市为例

  17、浅析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房屋拆迁问题

  18、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9、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0、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21、论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

  22、论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化

  23、论行政区划的调整与优化

  24、第三部门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25、非政府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26、论政事关系的调整及趋势

  27、论政资关系的调整及趋势

  28、论政社关系的调整及趋势

  29、论政企关系的调整及趋势

  30、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状况、特点及趋势

  31、国有企业改革与政府角色的转变

  32、环境资源保护的公共政策分析——以某市为例

  33、影响村民自治中选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34、村民自治中的权利冲突和协调对策

  35、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6、试论行政监督与行政效率的关系

  37、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38、城市化的挑战与应对——以某市为例

  39、和谐社会构建中公务员的定位与作用

  40、我国实行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与途径选择

  41、法治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

  42、构筑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作用

  43、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

  44、建立学习型政府的障碍及对策

  45、建立节约型政府的意义及途径

  46、论政府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中的地位和作用

  47、论政府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职能

  48、论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其意义

  49、论我国政府对煤矿安全的监管

  50、论我国政府在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作用

  51、现阶段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探析

  52、论我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法律关系

  53、论我国行政立法在整个立法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54、论我国公务员晋升制度的改革

  55、论政府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

  56、论政府宏观调控中的经济学杠杆

  57、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58、论公共服务公平性的评价维度

  59、公共服务公平性的经济学分析

  60、论“公平”与“效率”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61、“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地方发展思考

  62、地方政府执行力评价

  63、论政府危机处理与政府形象的塑造

  64、地方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公民参与

  65、公共事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分析

  66、浅析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67、论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业发展

  68、论行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方式

  69、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探索

  70、论舆论监督的效能和制约因素

  71、试论加强群众监督的途径

  72、试论加强人大监督的途径

  73、中国乡村治理的现状分析

  74、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5、西方分权思想的演进逻辑及对我们的启示

  76、当代中西政治体制比较的启示

  77、试论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78、利益集团的政策参与及其路径选择

  79、论政府绩效管理的流程再造

  80、创新政府绩效管理机制研究

  8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82、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83、关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研究

  84、政府绩效考核的体制性制约因素分析

  85、地方政府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以县或镇为对象)

  86、论行政效率的提高

  87、行政效率制度的因素分析

  88、论行政效率与民主的关系

  89、论行政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90、当代西方民主化理论的分析路径及其走向

  91、全球化进程中政治文化的冲突与选择

  92、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

  93、我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障碍及其消解

  94、多元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与和谐社会构建

  9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重构与变迁

  9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公正问题探析

  97、我国依法治国途径的选择及走向

  98、对我国权力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

  99、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乡村治理模式

  100、农民工政治参与权益保障的现状及改善

行政管理论文2

  一、以道德信仰为基础强化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文关怀

  1.坚持行政管理原则

  教育发展新思路与新格局的形成,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基本原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文化发展。它已经成为高校行政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则之一。那么何谓人文化呢?所谓的“人文化”,就是在管理工作中注重人本主义精神,注重管理工作的人文性,这是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原则。

  2.提升管理人员人文素质,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从高校行政管理的人文视角出发,管理人员人文素质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具体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于管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基本道德素养两个方面。职业责任意识是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基本道德素质主要包含了基本道德、工作行为习惯等几个方面。有效强化这两个方面,可进一步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对“人文”的认知,带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满足高校发展的切实需要。

  3.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强调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的价值主要在于,能够渗透“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立足于“人”的内心需求进行有效关怀,从而实现工作的转变与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能够促进管理者统筹协调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能够突破高校行政管理的难点,形成人性化行政管理新思路。这是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行政管理内在本质进行有效扩充的关键因素,为工作思路的有效转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理性心理辅导为主体的高校行政管理新思路

  1.倡导理性探究与心理引导相结合的全新行政管理工作理念

  理性探究作为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客观认识与研究的基本思想,对于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涉及领域的深入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一方面也是造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应加强管理人员的心理疏导,促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得到不断提升,体现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开展思路的创新性。

  2.针对行政管理工作特点做出相应的个性化工作要求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表现为涉及范围较广,要求存在差异,这也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心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工作思路逐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应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不同工作心态,及时、有效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对工作特点与发展方向都有更好的认识,以缓解工作压力与思想压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3.立足客观工作规律,强调高校行政管理心理疏导工作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对行政管理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工作压力。对此,在进行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思路的探索中,学校应强调客观工作规律对工作方法的影响,研究客观工作规律,简化工作程序,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减压与疏导,从而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样,心理辅导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

  三、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在于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影响到了工作效率。本文主要从人文关怀、心理辅导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以此为切入点,对当今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中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思路进行有效探索,以对传统工作思路产生有效的优化作用。

行政管理论文3

  摘要:科研院所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研实力的竞争。行政管理工作是科研院所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院所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提出应加强对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促进科研院所科技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培训

  0引言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若要立于不败之地,科研院所必须坚持“科技兴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科研院所整体综合实力[1]。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行政管理的高效服务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行政人员承担着服务、协调、管理的重要职责,其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服务与管理水平的高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单位发展。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能该如何定位,行政管理人员本身又该具备哪些素质,如何促进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人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这些方面作一些探讨。

  1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能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2]。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单位的职能部门,管理是工作的主线,协调是工作的核心,服务是工作的根本,其职责主要是协助领导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划计划等,在管理活动中主要担任组织协调作用。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在传达领导的指示、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的同时,更要主动做好各个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内外的枢纽作用。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以工作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单位科技工作的发展。

  2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2.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行政管理人员是各种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或者是上传下达者,首先自身必须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科研人员服务的精神。开拓进取、敬业奉献、严谨求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把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做好,才能提高整个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2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作为行政管理人员,科学的管理,高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在工作岗位上不仅需要掌握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技能,还要掌握管理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和规律。同时科研院所自身性质决定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作为行政管理人员,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站在发展前沿对科研形势、研究方向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为本单位的科研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国家、省、市各级科技方针政策以及本单位的政策规定是影响科研工作的重要因素,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努力学习政策精神,把握方向,为科研人员做好参谋。

  2.3组织协调能力

  科研工作是一个群体行为,涉及多学科、跨专业、跨单位的科研项目的实施,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非技术障碍,如设备、人员矛盾等,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在于协调项目实施中人员、设备、物资的调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出现意外情况,管理人员应积极地寻找对策,需要政府或其他部门的支持。可以说,娴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是行政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保障科研工作正常运作的关键。

  2.4创新意识

  约瑟夫熊彼特认为管理创新是指组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3]。创新是科研发展的动力之源,行政管理同样离不开创新。行政管理人员应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研究科研管理工作规律和特点,探索和建立适应科研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对阻碍科研发展的政策办法进行必要的修订。建立有特色的学科和人才量化考核指标,制定合理的科研奖惩机制,既要把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不能束缚科研人员的手脚。

  2.5服务意识

  科研院所行政管理工作是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自身岗位职责,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积极地为科研一线服务。要做到服务下行,服务前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管理和服务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深入科研一线,了解各学术梯队构成及研究方向、研究进展,提高换位思考的意识,在制定各类规章制度时要替科研人员多考虑,在下发各类通知时要谦虚谨慎,以理服人,全方位提高素质。

  3加强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4]。科研院所应重视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提升其管理和服务能力,从而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升单位综合竞争力。目前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主要由3种人员组成:一是来自科研一线的专业人员转岗,这一类人员对科研工作比较熟悉,对管理工作比较陌生;二是来自于其他职能部门,这一类人员对管理工作较为熟悉,对科研工作则相对陌生;三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的管理系学生,这一类人员掌握基本的管理知识,但对科研工作比较陌生,对实际管理工作也不熟悉。行政人员的培训应当因人而异,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形人才。

  3.1加强科研院所管理知识的培训

  科研院所应多安排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管理专题培训,使之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提高专业管理能力,可采取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讲座的形式,也可提供机会让行政管理人员赴国内外同类院所进行学习、交流,参加系统的理论培训,了解相应的规则,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等。行政管理人员应主动利用人脉优势,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沟通,学习最新的理论,培养自己修养,锻炼自己的能力。

  3.2加强科研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既要熟悉管理工作,又必须全面了解科研院所总体科研形势和最新研究进展,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这样才不会在管理中出现脱节现象。行政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进行知识的积累,同时多深入一线与科研人员沟通交流,了解院所各个相关学科的发展规划。

  3.3加强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培训

  科研院所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管理知识,适当的科研知识,同时还需要拥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科研院所应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加强继续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也应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全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英语能力、伦理素养、人文底蕴等。

  3.4加强对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人员的激励

  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如果只讲奉献,只会使管理人员疲于奔波,忙于应付,严重的会心理失衡,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造成队伍的不稳定。科研院所应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对他们实际能力的考核和评估,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对于业绩出色的管理人员,要加大宣传,给予表彰,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行政管理队伍中。

  4结语

  总之,科研院所的行政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管理工作,它不同于普通单位的纯行政管理,而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科研院所综合科研能力的提升,无不凝结着管理人员的辛勤劳动。因此,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是管理工作的关键,这不仅需要管理人员自身的努力去适应新形势下对行政管理人员的高要求,而且需要科研院所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建立起合理的激励机制,开创科研院所行政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健,沙莉莉,吴超.医院科研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xx(2):43-44.

  [2]庄俐.如何提升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xx(2):110-111.

  [3]徐志远,徐浩然.浅谈农业科研单位行政管理的加强与创新[J].黑龙江科学,20xx(5):94-95.

  [4]殷作曲,王立锦.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J].网络财富,20xx(22):164-165,168.

行政管理论文4

  1、以行政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2、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行政管理现代化评价系统初探

  4、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原则

  6、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

  7、提升政府公共行政职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

  8、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

  9、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之浅见

  10、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

  11、谈我市党政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对策

  12、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

  13、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思考

  14、城市化建设中的信访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15、论地方政策的决策模式

  16、牢记为民服务宗旨 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17、浅谈市场经济社会的民主建设

  18、浅谈加快我市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几点政策措施

  19、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20、浅谈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21、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

  22、试论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

  23、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思考

  24、乡镇政府体制改革之我见

  25、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之浅见

  26、关于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27、浅析知识管理的目标与策略

  28、试论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29、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

  30、试论依法行政

  31、论行政管理效率观--兼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

  32、浅谈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33、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34、论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根源

  35、略论“三农问题”的出路建议

  36、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

  37、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38、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探析

  39、略论遏制吏治**的治本之策

  40、创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之我见

  41、浅谈**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42、浅议政府工作中的浮夸问题及治理对策

  43、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

  44、浅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45、浅谈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对策

  46、当前提高村级组织威信的几点想法

  47、浅谈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48、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制度建设的思考

  49、浅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其要求

  50、浅谈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51、对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认识

  52、论我国入世以后的反腐新课题

  53、试论行政程序法治化

  54、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55、对我市实施小城镇战略若干问题的探索

  56、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57、浅谈政府保护自然资源的若干措施

  58、管理策略浅论

  59、试述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变革

  60、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

  61、浅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措施

  62、浅谈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6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发展方向

  64、正确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想法

  65、关于加快城镇化与解决农村问题的关系之我见

  66、公共管理基本问题的初探

  67、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市农村社保体系的理由分析

  68、新时期企业如何做好管理创新

  69、浅析干部**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行政管理论文5

  摘要: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这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笔者认为,一是找问题——找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查“病因”——为何存在这些问题;最后才是“开药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规划。

  关键词:新农村 社会主义 人才流失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

  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一) 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20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xx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

  (二)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 动力不断增加,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部分人返回农村。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财政投资的不足, 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 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 境、资源不协调的严重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文件公布的数字,我国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具体到农村的话,每年增长近750多万人。同时,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急剧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农村能源短缺。

  三、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一) 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从体制上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党在政策上对城市实行倾斜,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政策的倾斜。第二,设置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设置将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不得随意迁往城市。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就业、投保等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引起收入不平等,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用人机制的不健全。农村干部中大量存在不重视、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办实事、讲实效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受到打压排挤。

  (二) 改革的负面影响

  第一,造成了农技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企事业单位改制分流后,农村地区的农技站几乎成为一个空壳,主要原因是工资得不到保障。第二,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比农村发展要快,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要快,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在工资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城镇或城市教师,部分农村教师生活比较困难,许多青年教师都想方设法离开农村,或“攀高枝”调离农村,或以升学的方式脱离农村教育事业,造成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

  (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不力是农村建设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第一,农村党员年龄偏大,青年党员新增人数不多,因此,一些支部班子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解决新的矛盾的能力不强。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不健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力,凝聚力不强。第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威信不高。第四,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存在严重的知识贫困,不能摆正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致富和迎来送往上,对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时紧时松,工作也只是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促检查。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工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则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一要不断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加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力度,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不断发展针对农民所设置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人才资源。针对农村原有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笔者认为,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锡文 - 发展, 20xx.

  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徐勇 - 社会主义研究, 20xx.

行政管理论文6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社会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从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包括转变办学理念、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增加实践教学。以此来创新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工商管理 人才培养 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存在很多的不足,包括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工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本文重点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进而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一、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工商管理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管理,在我国某些地方,工商管理机关采用一法两制的制度,对外严格、对内宽容,严重破坏了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整体性;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的发挥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工商管理人才缺乏,主要是工商管理中高级的人才缺乏。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办学理念脱离现实、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实践能力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理念脱离现实。

  现阶段,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存在办学理念脱离现实的问题。诸多的高校针对工商管理专业,都是采用模版化的形式,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学。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存在错误的观点,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社会管理人才的,但是校方并没有说明真实的办学理念,随着社会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的工作岗位在企业的中层或者基层工作,导致很多学生的自我认知不准确。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工商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包括会计、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工商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专业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重叠的部分,导致了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只注重表面,学生无法学习到专业的知识,缺乏专业的工商管理专业能力,在毕业后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针对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学校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课程安排上的表面化教学,缺少对工商管理课程的重点教学,课程设置上缺乏专业性。与此同时,针对工商管理课程和课时的设置都太高。学校在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上,课程设置多达40多门课,3500多课时,虽然现在缩减到了2600课时,但是工商管理课程的课程并没有减少。

  3.实践能力差。

  在工商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的实习和实践培养很少,实践教学板块不足,导致了学生很少接触社会的机会,缺乏专业的实践能力,妨碍了针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工商管理的老师普遍缺乏社会经验,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导致学生与社会实践脱节更加严重。并且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需要从头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员工,他们的实践能力很差,基本的办公操作技能也不具备,并且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的员工都缺乏创新,缺少主见。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用工需求越来越高,并且需要上岗就能直接操作的员工。对于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会让这部分学生缺乏就业的竞争力。

  三、工商管理人才培养

  要解决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办学理念脱离现实、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实践能力差的问题,需要提高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水平,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办学理念。

  学校的办学理念不科学,会造成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准确,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因此,针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明确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和具体的做法。并且校方对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法的制定上要面向社会的需求,立足于工商管理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学生的就业为基础进行转变办学理念,与时俱进,设置合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每个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设置个性化、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培养全方位的工商管理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毕业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促进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

  2.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上,以就业为目的设置课程内容,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特色教学,加大工商管理的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实行学生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学生可以针对其他专业进行跨专业的选修。并且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互动式教学,增加工商管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工商管理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运用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更加实际生动的讲解所教的课程;互动教学,采用教师和学生都主动授课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所学的课程内容;情景模拟教学,课堂现场模拟有关工商管理课程的活动,增加互动性;研讨式教学,即开展讨论会等形式。与此同时,适当的减少专业课的比重,增加一些人文社会相关的课程;对工商管理的具体课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精选必修课,增加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同时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3.增加实践教学。

  针对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大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具体内容如下:增加教学实践的环节。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工商管理实践操作的课程,例如实践课和模拟大赛等形式。建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基地。根据学校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建立实习基地,并采用灵活实习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实习方向,并配有专业老师进行实习指导,工商管理专业的实习期应在半年以上,实习基地和学校达成长期合作,通过专业的实习,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增强社会的适应性,提高毕业的就业竞争力。

  建立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室。通过建立实验室,加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水平,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大实验教学的课程力度和课程内容,不要形同虚设、资源浪费。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室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场所,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做实验的形式,加深理解和巩固。与此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实验大赛,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验大赛中磨练自己,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改善工商管理教学的师资力量。

  工商管理教学的老师要经常去企业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将自己的课程与时俱进的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会促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进一步提升,才不会误人子弟。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和校外著名的企业家合作,经常聘请他们到学校授课或开讲座,同时也可以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的实践导师,提高工商管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现阶段工商管理体制存在专业人才的缺乏、工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也就造成了工商管理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办学理念脱离现实、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实践能力差等问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针对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质量和创新能力,本文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探讨其人才培养的模式,具体包括:转变办学理念、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增加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娜曼,曹文献,周启良.产业转移与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新论[J].中国人才.20xx年06期.

  [2]薛敏.浅谈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xx年13期.

行政管理论文7

  企业行政管理即:企业行政系统根据一定的方法、原则、法律、制度等对企业进行的旨在保证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的职能性管理行为的总和。行政副总组织行政部门全体人员将公司规划传达到各个部门并监督实施,在管理体系中,企业行政部门根据企业行政管理流程、规范和要求,对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管理。要了解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首先要了解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职能。

  一、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

  (一)管理职能

  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承担重要的管理职能。企业行政管理不仅为公司提供基本的支持和服务,更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管理制度的完善方面积极提出建议,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现在很多企业在管理中还未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纳入企业核心决策部门中,但越来越多的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重大决策,企业战略规划体系中发划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拥有越来越核心的地位。除此之外企业行政管理因其管理的范围,能够从其他部门看不到的角度,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企业管理、企业发展、企业规划、企业战略等提出建设性意见。企业行政管理参与企业战略规划、企业重大决策已成为一种趋势和一种必然。

  (二)协调职能

  企业决策、企业规划、企业战略等有了具体实施方案之后,紧接着就是方案的传达、实施、落地生根。怎样让上级的规划和方案得到切实的执行,如何将方案传达到每个部门乃至每个员工,成为企业管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行政管理起着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对上,企业行政管理充分理解上级的要求和指示,与上级沟通,确保信息接收的准确性,并将各部门的疑惑和反馈传达给上级;对下,企业行政管理将上级指示和要求传达给各部门,对政策、方案做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并解答各部门的疑问,预防不必要的上下级矛盾。当上下层出现矛盾时,企业行政管理作为中间的桥梁调解矛盾,使企业内部和谐发展。

  (三)服务职能

  服务职能是企业行政管理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其产生的原因和设置的目的。企业行政管理为企业管理层、各部门、各层级提供服务。日常工作中为员工提供基本的后勤保障、支持性服务,保障员工在良好的环境下专心完成自己的工作,促进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的提升。企业决策中为管理层提出行政管理角度的建议和见解,辅助企业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在管理角度上将企业管理者,如总经理、各层级领导等从繁琐零碎的日常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做对企业更重要的事情,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有利于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企业行政管理也要跟上新的节奏和步伐,不断完善管理方式、方法和理念,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行政管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后勤、支持和服务性部门的观念上,要充分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过程,充分发挥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和建设过程中促进企業生产、服务内部员工、促进企业绿色发展的作用。为构建良好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行政管理的自我完善,是企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助益于整个宏观管理体系的系统全面完善,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企业行政管理为企业员工提供基本的后勤支持和服务,让员工不用考虑繁琐的行政事务,将有限的时间和宝贵的精力注入到对企业发展更重要的工作中去,进而提高每一个员工在本职工作中的效率,为企业贡献更多的价值。试想,如果企业没有良好的行政管理,员工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花大量的时间考虑企业的一般行政事务,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员工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重要的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如何达到最佳工作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因此,良好的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分工的合理性,充分发挥企业内每一个岗位的作用,充分利用每一个职工的优势,提高每个人工作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管理获得最高的投入产出比,才能让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收益。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等一些列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能力都离不开每一个职员的工作成果,只有采取手段提高职员的工作效率才能切实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市场适应性。

  (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的本质目标是用最少的投入寻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的定位、产品的选择、行业发展、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控制等要素都对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单从某一单要素入手,要从各个要素全面着手,系统调整,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组合效应。这些要素中,企业内部管理是其他要素调整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内部管理包括企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而企业行政管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进而帮助企业调整整个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发挥优势,降低成本。企业行政管理帮助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将各项资源优化配置,组合利用。由此可见企业行政管理可以帮助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收益。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

  当今企业之间的角逐不仅仅只是企业生产效益、企业规模、产品优势这些传统项目之间的比拼,越来越发展成为企业管理水平的较量。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企业都想独占鳌头,每个企业都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分一杯羹,谁能站的更稳,谁能分得最多,是每个企业关注的核心话题。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只有管理体系完善,企业才能团结一致在市场竞争中一致对外。如果企业没有良好的内部管理,在竞争中必然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要构建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离不开企业行政管理。企业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物资和资源的提供者、企业各个层级之间的纽带、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对企业成长的各个时期,乃至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

  (五)帮助实现企业目标

  要实现企业目标,首先要确定科学合理的企业目标;其次要确保企业内部上传下达路径的通畅,确保企业目标在企业内部的有效传达;再次要监督企业目标在企业内部的贯彻落实,不断调整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反映给上级;最后要在整个过程中不断要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定性和定量评估。企业中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要确保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就一定要借助企业行政部门的作用。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着诸多职能,企业行政管理首先要从企业管理层了解和接受企业目标,然后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企业目标传达到企业各个部门,并在各部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发挥调剂和协助的作用,包括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和不同层级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提供一些列支持和服务,并监督各部门的执行过程。

  (六)利于企业绿色发展

  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的绿色发展,离不开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离不开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中承担着资源提供者、资源调配者、信息传达者、监督监控者的角色,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良好的企业行政管理有效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的合理分配、信息的有效传递、工作的监督监控,进而促进企业的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企业管理体系越来越系统、越来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企业应更加重视企业行政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定义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角色,充分发挥企业行政管理中流砥柱的作用。企业在管理中要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切不可过于偏重某一方面或者過度忽视某一方面,只有将管理的各个部分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常齐.论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J].商场现代化.20xx(8):66-67.

  [2]阚洪欣.浅谈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几点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xx(17).

  [3]杨嘉临,杨静.浅谈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几点作用[J].商品与质量.20xx(8).

行政管理论文8

  1.引言

  高等院校是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国梦”伟大战略目标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角色。教学行政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后勤保障。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满足社会发展的发展的需求,加强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对人文理念在高校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植入意义进行解析,对相关的应用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于为改善高校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提高教学行政管理的整体效率,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2.在高校教学行政管理中植入人文理念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学目标已经确立,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需求为第一要旨的教学观念已经形成,“以人为本”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导向。相对于高等院校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培养取向以及所担负的重要的社会责任,使其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核心架构。首先,人文理念的植入,有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由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氛围所构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人文理念在教学行政管理的植入,充分体现出管理者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一种彰显亲和力的工作方法,能够有效拉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与教师创造与提供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其次,是推广实施“以人为本”教学观念的重要手段。以人为本与人文理念之间存在着高度契合的内在关联,人文理念是实施“以人文本”教学观念的重要导向,而“以人为本”则是认为理念得以贯彻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校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中,通过对人文理念的植入,有助于“以人为本”教学观念的全面推广与实施;第三,是培养教学行政管理工作者服务意识的重要手段。教学行政管理是确保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规范、支撑与保障作用。伴随着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已逐步建立与完善,因此,传统的强制性教学行政管理体系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通过人文理念的植入,促使广大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目标进行积极自主的定位,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加强于教师、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把握其内在的需求,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行政管理服务,无论是对于教学效果,还是对于教学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能力的提升,彰显出重要的实用价值。

  3.人文理念在高校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途径

  3.1树立服务意识,为广大学生与教师创造与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人文理念视域下的高校教学行政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上的教学服务工作,其核心取向在于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用已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为了确保人文理念在高校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植入效果,要求每一名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服务意识,实现从管理者向着服务者角色的转变,加强对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教学制度的合理化管理,本着“一切服务于教学”的原则,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必要的保障。3.2立足本职工作,加强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效果如何,与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内在关联。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高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教学体系实现了有效的创新与重构,对教学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行政管理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约束、规范、支撑与保障的一种行为方式,其重要的作用就在于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在依据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实现健康持续地发展。因此,在“以人为本”教学观念的促进下,实现人文理念在高校教学行政管理中的有机植入,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每一名管理人员应立足于本职工作,加强对教学行政管理重要内涵的理解与认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首先,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确立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的明确目标;其次,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刻理解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明晰以人为本教学观念的内涵,以便于为人文理念在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植入,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三,要加强对教学行政管理知识理论的学习,切实把握教学行政管理的相关条例,以便于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做到自觉、自律,从而提高服务质量。结语素质教育的推广与普及,推动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全面变革。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服务者以及后勤保障者,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因此,加强对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在高校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中植入人文理念,是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满足广大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对于教学行政管理的自身建设,还是对于高校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而言,具有突出的“双赢效果”,彰显出极其重要的社会实用价值,是高校教学行政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核心取向。

行政管理论文9

  1.煤矿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执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分析

  1.1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经营运作及各项组织管理活动的执行需要依托于各项体系管理制度,并针对企业发展或运营生产所要监督管理的重点而展开一系列约束管理手段,从而才能发挥可靠的体系管理成效。但煤企业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与体系制度完善程度息息相关。有些煤矿企业一旦内部发生矛盾则引起内讧,互相责任推诿,却未能依照管理制度办事,将制度约束内容抛在脑后。这也充分说明,良好的行政管理体系机制运作需要企业各级人员具有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否则制度则是死的,人确是活的,制度执行只能流于形式,难以协调各类行政管理工作执行的矛盾问题。

  1.2行政监管机构臃肿

  主要体现为煤矿管理生产的权属部门仅负责基本生产,却不对安全予以负责,而整治煤矿安全的部门却不对生产指标进行负责,相互责任推诿,管理局面存在脱节;又或出现安全、生产两手齐抓却谁都管不好的局面。此外,地方煤监局及安监局虽然就地方矿点设立了必要培训机构,却在培训事宜流于形式成分居多,实行重复培训,且日常监管草率大意,多以行政罚款代替监管为主,真正行政监管却体现为一罚了事。此外,一旦行政监管下发现安全事故发生,煤矿企业自身的权属机构需要就煤矿生产的安全事故予以调查,但其组织职能下的文件批复却也由自身从属办理,并不受地方行政机构监督和影响,故而造就了国家监察职能权属表现空有权利却不能承担责任,而地方管理却从属权利极为有限并还要负无限的责任。

  1.3内部工作执行效率低下

  由于和煤矿企业生产及运营的牵扯部门较多,在行政管理工作执行方面往往运转不灵,或者是内部工作信息资源失真,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内讧、责任推诿等即使向上级汇报问题解决的进展情况,也往往发生一定的滞后性。此外,由于不少行政管理问题发生,多数都掺杂着企业效益与个人利益得失问题。所以,即使一旦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如果少数人提出反对意见,也将会影响整个的客观处理进程。

  1.4人员素质问题

  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小煤矿基本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素养较低,且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不足,工艺技术条件也极为有限。因此,如若从劳动力角度去看,我国基层矿工都是以农民主体居多,人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及管理松散性。而如若从技术角度看起,行政监管、技术管理阶层的人才非常匮乏,且生产及管理组织活动开展多半和高危电力相关,进而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所以现有的人员素质水平则参差不齐。

  2.提升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主要途径探讨

  2.1明确各阶层人员工作职责

  煤矿企业经营发展最为重视煤矿开采与安全生产。因此,行政管理工作执行效率的提高应以有效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为主。因此,一旦遇到安全突发事故,行政管理工作必然承担一定责任。基于此,笔者建议煤矿生产行政管理能够整合安全监督资源,集中就各级部门工作职能予以优化,整合市县一级监管事宜,具体敲定由一个部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以有效促进地方行业主管安全生产能够明确生产重点,安全重点等,避免责任推诿的内讧现象发生。

  2.2健全煤矿企业管理体系机制

  落实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管各项机制,包括严格执行自身企业所属的岗位责任机制,以及加强行政管理法制约束效力,依法办事。同时,要建立必要的一系列必要的规范化的现代化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办公,以提高行政工作执行效率。

  2.3人员素质提高

  加强人才引入,提高现有人员从业素质,同时在人才引入机制方面,应能打破以往地区人才保护色彩浓厚这一事实,力求加强人才吸引机制的研究,满足人才其物质、精神需求,强调劳动所得和付出成正比,并重点实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强制化培训,且人才引入的投资经费应由财政专项拨款。

  2.4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方法或手段

  比如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维系客户渠道、成本核算管理、以及强化供应链管理等。同时,要改变传统煤矿企业权责过分集中或权力不下放的行政管理约束机制,以杜绝“窑主”守旧的官僚思想作祟;要重点加强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激励奖酬与行政管理约束机制同步开展,实现调动人员积极性,强化员工和企业间的归属感,以有效促进管理手段执行效率提高。

  3.结语

  煤矿企业行政监管机构较为臃肿,地方行政管理手段执行相对受限,为缓解这一局面,应理清体制,促进安全监管联动局面形成,同时要加大人才引入机制贯彻执行,并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手段加强行政管理效率提高的同时,保证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以有效促进煤矿企业实现稳定、健康的经营运作。

行政管理论文10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与高校行政管理的关系,然后简要阐述了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网络环境较差;信息化认知水平较差,最后分析了数字时代提升信息化的对策:完善信息网络设施,提升网络环境;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提升信息化的认知,加强重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实现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趋势下,高校需要立足于数字时代,实现自身的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得资源共享,部门协同管理,并且实现行政管理的效率的提升。

  1 信息化与高校行政管理

  信息化的特征是信息技术的广泛且高效地应用,信息资源被广泛共享,从而能够实现人的智慧以及潜力的发展,使得社会物质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行为、组织的角色以及社会高速运行步入正轨,实现合理的状态。基于当前的数字时代的角度,从高校这个载体出发而言,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便是高校的整个运行体系的行为日趋合理的过程。

  在我国,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的现代化一直被认为是信息化。但是人们却忽略了信息化作为手段从而实现合理目标的途径。笔者就自身的实践经验,得出结论,高校具体的目标对象而言,实现信息化便是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运用先进的通信以及网络的技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工作水平,最终达到行政管理过程信息化、教务管理内容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信息化以及后勤服务管理信息化。

  高校实现信息化,重中之重便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协调学术和行政的相互的关系,合理调整行政管理之间的部门功能,优化行政管理的人员结构,最终达到行政管理效率提升的目标。

  2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2.1 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经济的支撑来源于知识、信息和创新。其中知识的特征日益表现为资源的共享程度的加大。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是在资源共享方面做的努力仍然不足。电子教务系统与统一的行政管理平台的建设处于低级阶段,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2 网络环境较差

  高校的各种管理系统化采用了先进的校外访问技术但是速度称为令人头疼的问题。高校一般处于教育网之中。大多数的校外用户使用的是公网进行接入。校外用户在进入校内网进行查询的时候,因为信号需要进行折返,所以使得获得数据的速度较慢,传输效果较差。因此,应该在访问系统之中进行改良,从而使得有专属通道。

  2.3 信息化认知水平较差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时服务性质的工作,但是参与高校行政管理建设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很好的进行相关的研究,使得信息化建设成为了一个口号,成为了一个表面工程,实际并没有发挥应该的效果。

  3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历经网络化、制度化、统一化几个阶段,最终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与合理。基于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的几点建议。

  3.1 完善信息网路设施,提升网络环境

  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做好相关的网络设施建设以及管理,尤其是避免恶意用户的使用,提升网络环境。加强网络之中服务器的安全性,设置自动拦截以及异常报警的程序,保护服务器安全。例如,实现用户登陆的密码认证系统,减少密码被盗用牟利的现象。

  3.2 提升信息化的认知,加强重视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应该在学校领导重视的情况下,加强管理人员、设备以及学习爱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提升。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行政管理提升措施,充分利用校园网是必要的措施。充分运用校园内的内部网络及时,加强网络技术的理念与方法,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拓展,加强管理人与服务的功能的提升,大幅度地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实力。在信息传播的当下,每个人都有着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播媒介,并且利用此种传播媒介传播自己的思想的权利。

  3.3 建立奖励激励机制

  行政管理相关的理论,人的行为是受到了内在的需求并且需求影响视多层次的。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参与离不开内在的驱动。具体的设置行政管理工作的奖励激励方案,形成“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正向激励”是指在学校的行政管理实践之中,将内在需求与行政管理措施相结合;“负向激励”,也是通过微信与微博的平台,进行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使人引以为戒,从而起到了“负向激励”的效果。行政措施应该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加强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比如加强校内事务性工作的播报以及更新,使的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的信息。并且对于这些手段做好相关的评论互动的管理,树立学校正面形象。

  4 结论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事业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及动力支撑。尤其是当前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以及信息传播技术,这些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发展,丰富了行政管理的手段,提升行政管理的实时性以及效率。高校应该就行政管理的流程、行政管理的认识程度以及网络安全3个方面实现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行政管理论文11

  一、人本主义理念是行政管理特征的内在需要

  行政管理的特征是什么?以往的研究中,有人将行政管理的特点总结成:科学性、技术性、系统性、创新性、民主性。这些特征更像是对于行政管理工作所提出的若干要求。从行政管理的内容上讲,至少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工作:管理、服务、协调。管理和协调从内涵上判断,也可归为服务一类,行政管理的核心特征也应该从“服务”二字谈起。只有贯穿人本主义理念的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将“服务”落到实处。以“服务”为特征的人本化行政管理首先要考虑该组织内外部环境是否存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行政管理单位首先要树立人本主义的理念,一切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只有理解和践行人本主义理念,才能使得人际关系氛围这一关键因素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恰到好处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是行政管理的中心任务也是完成具体行政工作的必要前提。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要认真研究工作对象的心理特点,理顺关系,营造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

  二、人本主义理念下的行政管理策略

  (一)以人为本,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管理科学化和人本主义并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实施贯穿人本主义的现代管理方法,才是真正的管理科学化。行政管理科学化包括决策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监督经常化和管理法制化等。人本主义理念要求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或者领导者“拍脑袋”作决策,而是要依靠科学的决策手段和准确全面的信息。从行政管理科学化的要求看,行政决策者应该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各种利益、意志和要求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决策中心并得到合理的采纳。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行政管理人员及其服务对象均能从中受益。办公自动化同时也是管理信息化的必经过程之一,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推行的无纸化办公就将有利于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人本主义理念要求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高度重视管理效果的信息反馈,便于进一步优化管理方式。人本主义理念下的行政管理应该是公开、透明、便于群众监督的过程。只有保持大量的、经常性的日常监督,才能在行政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工作,才能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避免行政权力的不当使用。在法制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行政管理部门是否依法行政也成为群众、社会舆论监督共同关注的焦点。

  (二)以人为本,加强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社会职业的发展有一个重要趋势,那就是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分工细化和社会专业分化的过程,就是各类职业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高度专业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就是非专业化走向专业化的过程。无论是从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而言,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过程符合社会职业发展的趋势且意义重大。所谓专业化,通常被用来指一个不完全专业性职业不断地满足一个完全专业性职业的标准的过程,即根据一定专业的特点与标准,来要求和规范一个普通职业群体,以求这个职业群体不断提高从业能力,并争取专业地位,使其所从事的行业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的过程。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就是要使行政管理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概念。一个职业成为一种“专业”,国际通行标准是要求从业人员:1.经过一定时期的专业培训。2.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3.具有服务重于报酬的意识。4.具有相当的专业自主权。5.有自己的专业团体和明确的思想信条。6.拥有不断进修的机会。为了适应社会、政治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专业行政管理队伍。一方面推进人才的公开选拔,建立量化标准,使从事不同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对各部门岗位进行合理核定,形成竞争上岗格局,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行政管理队伍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以及必备的敬业精神对于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服务对象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以人为本,真正树立“服务”观念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是指各级各类行政管理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具有愿意扮演好服务者角色,自觉主动地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服务并承担服务责任的认知、思想和理念。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增强和有效树立,对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行政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在本质上就是“服务”,“服务”理所当然成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最核心的职能。行政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与人相关人的工作,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既要善于洞察和掌握人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破除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行政管理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依靠人推动发展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

行政管理论文12

  如何实现有效的授权-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 现代 企业 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面临着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繁杂,原来一个人经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部门的局面将不再适应企业的运作需要,这时候就必须考虑适当授权。然而,许多企业中的管理者很好地把握授权尺度,或者认为下属能力不足以胜任,或者担心下属的能力得到发挥后将超越自己。如果管理者能充分运用授权的 艺术 ,完全可以避免这些 问题 的发生。 论文关键词:授权、管理、权力 授权是指管理者将自己的部分职权授予下属行使,使下属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全权进行工作,同时管理者对下属的工作结果承担最终责任。与分权不同,授权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掌握的一门职能,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通过适当的授权,让下属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分担自己的工作,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为了解决许多企业管理者不愿意授权给下属的现状,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避免授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而又做到有效授权:

  授权的 内容 和特点 管理者在授权之前,一定要清楚授权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把握授权的根本方向,有准备地将权力授予下属。授权一般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派任务,即管理者将部分任务分派给下属,让下属独立完成;一是授予权力,即将权力授予下属,使之有权处理具体的某项任务,授予的权力随着任务的完成而消失。许多管理者在对授权的理解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认为授权等于将这部分职权放弃,其实,授权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行为,它随着项目的完成而消失,在此过程中,管理者还可以随时收回授予出去的权力,重新安排授出。所以,授权者授权不是权力的放弃或转让,只是为了使下属能在替自己分担的工作中更好地掌握进程,暂时将部分权力让渡而已。 充分了解授权的特点有助于管理者对授权行为的进一步放开,也有助于管理者在授权时更好地掌握授权尺度。

  授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授收自如。所有的授予出去的权力都可以随时收回,授予者不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己的权力。授收自如保证了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在实行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企业中,经常要授予临时项目小组负责人一定的权力,使其能够全权负责该项目,协调项目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2.授权具有范围。授权是直接上级将权力临时授予直接下属的一种行为,它暗含了授权的范围及不可逾越性。被授权者的临时权力仅限于直接上级授予的范围,超出了该范围做出的决策将是不合法的。权力的授予也不可以架空中间领导层直接授予,越级授权在正式的公司制度中是不允许的,这样的做法只会导致工作混乱,越级授权经常导致被授予者的权力比中间领导层大,被授予者无意中获得了与中间领导层对抗的权力,同时也扼杀了中间领导层的劳动积极性,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不再受组织重视,产生争权夺利的后果。

  3.责任自负。权力授予不等于管理者将该项目最终后果的责任也转嫁出去,管理者应当对项目完成结果负一定的责任,这一特点也导致了上级经常对被授权者产生不信任,事事过问,甚至宁愿自己辛苦点完成也不愿将权力授予下属。在中小企业的营销中或者保险公司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困境,营销主管或者保险团队的领导经常抱怨说自己一个人的业绩比下属几个人的业绩加起来还多,其实,导致这样的结局可能因为这些领导者害怕业绩上不去,没有适当的授权的结果。

  4.灵活性。“管理者必须灵活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Piotwisky, Roke. 1963)。”权力授予对管理者来说也一样,其大小、范围、期限也必须根据实际项目做不同的规定,同时也需要根据各个人的能力,倾向做不同的分配。在项目较大,人手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授予下属更大的权力,使其负责的范围加大。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个人管理能力突出的下属可以适当授予更大的权力。当管理者真正了解授权的内容和特点时,他们便可以从本质上把握授权的尺度。

行政管理论文13

  一、引言

  所谓企业的行政管理通常指的是企业行政系统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制定的相关制度和原则以及发展方向,其主要功能包括了管理、服务和协调三个层面。从管理角度来看,要处理好企业相关的日常事务,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的运作,同时要做好企业文化管理,宣传企业精神,教育培训员工,促进他们和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从服务角度来看,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企业的后勤保障工作。从协调角度上来看,则需要从垂直和水平两个角度来进行协调,垂直角度要注重上下级的协调,而水平方向则注重部门之间的协调。从这些功能来看,充分显示了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的行政管理依然沿用传统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思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所存在着的问题,并由此出发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从而为我国的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当前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所展现出来的问题分析

  1、存在着明显沿用传统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自建国以来,实施计划经济长达近半个世纪,所以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至今并没有完全消除,特别是在企业的行政管理方面,很多企业都沿用传统的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而不是从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企业单位行政管理的特点进行设置。行政管理的很多工作都消耗在高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这种方式的行政管理不仅浪费员工的精力,同时也是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在现代企业发展思想上,时间的重要性显然极为突出,如果不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就很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种教条主义的行政管理模式也难以满足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在协调、服务以及管理三个方面的功能设定。

  2、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主观性明显

  要想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提升管理的客观性,通过制定相关的原则和制度来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约束。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行政管理却存在着明显的主观性。在企业内部并没有完善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相关的部门以及员工的职责和分工没有明确。对于公司的日常事务也没有相关的工作程序,往往通过领导或者各个部门领导主观性的意愿来执行,而且这些意愿往往会因为领导以及部门领导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处理办法,导致下属对于同一件事情往往无所适从,而且过多的依赖领导的主观性意愿,也会导致企业的大事小情都会向上级领导请示,行政管理的基层人员的工作效率难以提升,而与之对应的领导则是忙碌异常。进而产生行政管理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他们工作的内容太少,但是工资却一分不能少。而对应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进而导致领导和员工之间的隔阂,不能够产生上下同心的发展格局。另外这种主观性的行政管理模式也会很容易导致相关人员形成相互推诿的习气,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浪费。

  3、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时常脱离实际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种普遍的问题,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并不能够充分的了解企业所从事的具体业务,而且相关的产品功能、技术环节、供应链等方面都不能够很好的了解,那么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就难以紧密结合企业的相关业务生产实际来进行,导致有些规定根本不能够推行,或者是不宜推行,进而会引起其他相关部门的抵制和排斥。久之就会让企业的很多其他部门觉得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够成为自身发展的有力支持者,还是一个掣肘者,于是渐渐的和行政管理部门产生疏远,除非必要的事情让行政管理部门解决,否则是不会和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沟通。这种环境下又会进一步造成行政管理部门难以深入了解其他部门,从而造成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上的脱离实际,难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4、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缺乏相关的体系

  当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更多集中在一些具体的工作事务上,比如办公室的管理、文书档案的管理、总务后勤方面的管理等。而这种管理思路明显带有计划经济时代下的管理风格。这种方式的管理更多借鉴了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并将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内容延伸到企业的行政管理方面。这就导致了企业的行政管理更多集中在事务性的活动方面。这种单一性的管理模式显然不具有体系性,进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的行政管理不仅要处理具体的事务,同时还需要管理和协调,只有充分做好这三个方面的事情,而且将这些日常事务通过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明确,形成体系才能够提升行政管理水平,但是这一点很多企业都没有做到。

  三、我国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改革思路分析

  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行政管理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对落后的行政管理模式加以革新。

  1、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

  由于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和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若一味的照搬照抄,显然不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所以需要紧密结合企业的行政管理特点来选择与之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对于企业行政管理而言,其核心工作职责就是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当好幕后英雄。做好为企业其他部门服务工作,并且和其他部门充分配合和协调,而不是变成一个企业内部的“门难进、事难办”的官府衙门。企业的行政管理还需要具备企业管理职能,企业的行政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的总务,同时还应该从事企业的法务管理,比如制定相关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原则,而不是将企管部和行政部进行分离,而是要将这两个部门进行合二为一,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而不会形成两个管理部门都来管理,最后都管理不好的问题。另外对于企业而言,仅仅要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服务工作,克服衙门习气通常效果较弱。因为行政管理人员在服务于其他部门时,通常没有一个切入口,做好在管理和服务方面都会觉得难以入手。如果介入的生硬,就会造成对其他部门的干扰,进而引起其他部门的反感。当明确行政管理职能之后,行政管理人员加强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以及深入他们的工作就变得有据可循,而在相互沟通过程中制定的相关制度就能够符合相关部门的具体实际,于是就能够在实际过程中被执行。因此对于企业行政管理而言,其选择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互动和沟通和协调和服务。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形成管理合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规范企业行政管理模式

  针对现代企业有的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着主观性问题,只有通过加强行政管理的规范工作才能够遏制这些主观行为,让行政管理工作能够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下进行,这样就能够让行政管理少一些主观管理,多一些客观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对于企业而言,行政管理是其管理内容的重要构成,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规范性的管理,那么相关的制度就难以得到有效执行,企业的领导也难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够发现企业在管理中所存在着的问题,甚至会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制定统一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结构体制,让不同的部门以及工作岗位,甚至到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行政工作人员的协调下进行良好的运作,而且这些运作和协调工作都是基于良好的制度,而不是通过管理人员的主管意志来进行管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就是让每一位员工都要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这样就消除相互推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3、紧密联系企业管理实际开展工作

  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支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升企业的经济利润,而不是为了管理而采用的所谓管理,要坚决抵制传统的形式主义式的管理。在行政管理上要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反对奢侈浪费。关键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来适当的改变相关的管理方式,以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来指导行政管理工作。不能够一味的因循守旧,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当然此时也要反对主观主义,如果发现旧条款影响到企业管理,那么需要通过相关的协调和讨论,对这个条款进行修改,而不是随意的破坏条款来进行管理。另外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同时还需要加大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忠诚度,以及他们的职业素养。行政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够提升行政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最后行政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市场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制定符合不同业务部门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包括一些绩效考评制度等,通过这种紧密联系实际的管理方式,才能够有效促进行政管理作用的提升。

  4、构建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新体系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必须要符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紧密联系实际来设计企业的行政管理架构。而行政管理架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对于企业而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政体系架构的设计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组织概念、治理机构以及设计原理和内容以及行政流程结构设计、职能分解以及和人力资源及岗位设置等相关内容进行结构。随着现代管理思想以及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行政管理新体系还应该包括技术体系,其中内容有:第一,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领导和管理。这些内容更多是结合企业现状来总结和制定管理内容,并且明确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相关内容。第二,涉及到的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沟通及协调内容。第三,涉及到有关行政管理的监督和控制等内容。第四,还需要涉及到事务管理内容。这是行政管理体系的关键内容之一,其中事务体系涉及到的内容包含了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如后勤管理、办公室管理以及会议管理、行政信息系统管理等。

  四、结语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内容,同时要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在管理上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还需要紧密和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思想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行政管理论文14

  一、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

  (一)研究思路组织气氛是所有高校必须具备的软实力,需要具备明确性、标准性的特征,其核心在于责任性、激励性,同时应具有灵活性和凝聚力。当前部分高校管理系统过于复杂,管理方式简单,任务分配难落实和实施,个别管理人员工作散漫,教师职工工作消极。解决这一问题需根本原因入手,通过发布问卷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梳理统计指标,通过计量分析,提出影响影子,衡量影响程度。首先,我们进行对高校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组织气氛维度的方法进行统计并找专家进行分析,根据专家的分析结果对这些人进行专业的培训然后假设出适合高校的行政管理气氛维度思想方法。然后想出具体的实施方法,用实验结果证明猜想的正确与否,最终确定符合高校行政管理气氛维度的思想方法。

  (二)研究步骤本文首先通过对一些有关组织气氛维度的历史文献的分析,问卷调查等,找出管理气氛的维度的因素指标,然后在进行调查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研究步骤:

  1.根据为数不多的有关组织气氛维度的历史文献建立气氛维度的初始框架。通过查找书籍的方法,将这些出现频数较多的因素进行聚类,找出多个维度指标。

  2.采用专家技术分析法,根据专家的结果和建议,对之前这些维度进行适当的修改和重组,得到符合实际的影响组织气氛维度的因素。

  3.根据气氛维度的假设编制量表,在各大该校管理组织人员之中,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样本,最后得到影响高校行政管理组织气氛的维度。

  二、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假设的形成过程和结果

  (一)关于组织气氛维度的假设的形成经过我们的15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家对影响高校行政管理组织气氛的因素各不相同,总结来说,把这些因素按照从大到小的频率排列,他们分别是领导的支持、员工之间的冲突、人际关系、领导的性格、校园的制度、校园的氛围、奖惩的条例、领导方式、业绩的效率和控制监督的过程。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将员工之间的冲突、校园的氛围和领导的性格归到人际关系维度内,将领导的支持和领导的方式归结到领导方式的维度内,将奖惩的条例和业绩的效率统称为学校的管理制度这一维度。为了验证以上的假设,我们选取的实验对象是辽宁一些高校内的行政管理组织,这次调查的时间为20xx年4月至6月,主要是把调查问卷以院为单位发到行政管理者手内,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独立填写。因此,问卷的利用率可以达到80%。

  (二)问卷的处理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利用Evievs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加工,利用因子分析和正交旋转法,得出影响因子,计算贡献率,贡献率越大,说明影响越大。通过结果发现,它们的贡献率均大于80%,都是主要因子。

  三、研究的结论与应用

  这次课题的研究对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具有中重大的意义,在管理方面有实践作用,在改革高校体制方面具有指挥作用。

  (一)研究的结论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大胆的提出假设和猜想,最后用数据证明了假设可以成立。高校行政管理组织氛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领导方式、人际管理、管理制度、控制与监督过程和业绩的效率,最后新增加一个非工作时间的人际交往。根据因子贡献率,他们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控制与监督过程、领导方式、人际关系、管理制度、非工作时间的人际交往。

  (二)应用研究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应用,我们可以把以上因素应用到高校管理中:第一,要加强和改进高校行政管理的氛围的营造,第二,要重视控制及其监督的过程。第三,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要不断地提出新方法,以便提高行绩效。第四,还建议领导人员多多的与管理群体交流沟通,以便了解他们的想法,便于管理。第五,在业余时间内,大家也要相互交往,只有交往,才会更了解,更融洽。只有做到了这些,一个高校的行政管理绩效才会上升。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的课题为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的研究与应用,采用了随机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最后我们通过调查和研究得出的影响维度依次为:领导方式、人际管理、管理制度、控制与监督过程、业绩的效率和非工作时间的人际交往。这些因素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高校管理的发展和运行,只有通过加强领导培训,提高领导能力,改变领导方式,加强人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处理人们之间的误会和矛盾,不断完善各个岗位的管理职责、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制度,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协作和互相监督,开展业绩评比活动,提高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丢弃一些原有的影响高校发展制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帮助高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作者:孙雪梅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行政管理论文15

  大学行政管理这个大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中起着支撑的作用,如果缺少了它,大学将无法正常运转,下面将进步阐述大学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途径的创新。

  一、大学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一)大学的发展和改革是依靠行政管理来协调。当各个部门需要合作,共同去完成处理大学中的各类大小事宜的时候,因为各个部门的领导工作时间或者工作方式不同,就会出现无法协调、解决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学的行政管理来负责协调,以最有效的方法处理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行政管理是大学的改革创新中的“参谋”。在今天这个教育快速发展的社会,大学的领导每天有着大量的工作,所以很难及时的把握学校的相关情况,这就需要大学的行政管理部门做到及时发现并且去收集与之有关的信息,从而找到能够促进大学改革创新的最好的方法,所以说大学的行政管理在大学改革创新中还担任着“参谋”这个重要的职位。

  二、大学行政管理的现实情况

  现如今,大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很多的缺陷,有着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管理机制落后,而且不完整,行政机构的设置太过庞大、以至于重叠,导致了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划不清职责,人员虽多,工作效率却没有提升,反而下降;缺少服务意识的热情,服务态度差;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低;工资待遇低,因为我国高校分配制度向科研教学方面倾斜,所以导致了行政管理人员在职位评级、升职等许多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时候都处在不平等的地位,这使得一些真正有能力、有才干、有学识的管理工作者只想着怎么提升自己从而可以提升自己级别,而无暇去完成

  些简单的管理工作,更不用说有精力去深入研究和思考管理工作了,长此以往,缺少创新的局面,如果还要这么继续下去,那会是个什么局面?所以,必须改革!

  三、大学行政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机制。正常的行政管理运行都需要套成熟的管理机制。首先,废除大学里的行政级别,重新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发展创新规划,做出明确的合理的抉择。改变大学现在的党政关系,使行政管理机制可以发挥管理职责。可以用成形的行政管理人员成绩来检测员工的成绩,对于不能达标的,进行警告、通报、末位淘汰制。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精简员工,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在检测中,有成绩十分好的,则要有定的激励,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套合理的奖罚制度,有奖有罚,真正的做到公平、公正,以激励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端正工作态度。这种模式形成之后,可以鼓励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各抒己见,提出好的管理方法,认为可行的就大胆尝试,并且推广到各个部门。

  (二)优化行政管理人员。大学的创新与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架构息息相关,如果想要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机构和管理创新的关系利益达到最大化,那么首先就要优化行政管理人员。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对创新的意义非常重大。就我们国家的高校行政工作而言,要想提升完善首要任务是步步的创建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此来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那么要怎么切合实际的优化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呢?优化行政管理人员从三点入手,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方面的素质。

  1.文化素质。大学的行政管理工作者如果想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有定的文化素质,不断的学习高校管理的知识、法学的知识和理论,以此来提升自我,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当学习管理学、教育学、行政学还有法学,这样自身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积累经验,更好的实施管理,除此之外,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还应该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要及时的根据所处环境、所处的时期对大学行政管理的观念不断的进行更新,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文化素质高,思想活跃的管理团队才可能让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顺利而且高效率的进行。

  2.思想政治素质。大学行政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工作人员自己要有着为学校师生认真服务的态度和思想,不断的提升自我觉悟,不断的创新思想,坚定共产主义思想,提高大学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把行政管理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还有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遵纪守法,以德服人,这才是作为个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应有的思想政治素质。

  3.业务方面的素质。大学行政管理工作者想要专业的高效率的完成行政管理工作业务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必须过硬。所以,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必须熟记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能够很好的掌握国家对行政管理工作做出的规定,有定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是个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

  四、结束语

  行政管理工作不只是大学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大学管理工作的个工作重点。行政管理不只对大学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教育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现如今,我们大学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和管理漏洞,希望高校及时是落实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管理思路,大学行政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项工作,它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所以,改变刻不容缓,做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大学的行政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高校,创造高校辉煌的未来!

【行政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行政管理研究论文01-05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01-01

行政管理论文11-12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06-18

行政管理大专毕业论文06-21

行政管理论文提纲精选01-21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提纲范例01-21

关于行政管理毕业论文04-12

行政管理论文提纲12-25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