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信息建运一体化体系建设探究论文

时间:2022-08-06 04:46:03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信息建运一体化体系建设探究论文

  1、 引言

关于信息建运一体化体系建设探究论文

  一体化体系的建设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并从信息、业务和战略决策层面去具体实现。

  2、 总体建设框架

  企业级的信息建运一体化体系建设应着眼于远景,在科学合理的总体设计框架下进行。针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现状,避免单纯以项目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方法,引入架构管理理念和方法论,构建架构管控体系与项目管理一起形成矩阵式管理模式。

  2.1 信息体系构建

  从大管控、大集成、大运行、大安全、大服务五个维度打造企业级的信息支撑能力,推进对各类业务应用建设的规范和引领,实现信息工作的全局化。

  2.1.1 信息工程大管控中心

  结合企业管理变革思路,打造高绩效信息化管控体系。贯彻统一的企业信息架构体系,提升信息化企业级的协调能力,以先进管理思想为指导,强调绩效考核的监督控制作用,实现信息化架构、规划、项目和运维的微控管理;构建企业架构统一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保证业务流程、组织、技术各个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运转,针对企业信息架构的各个层面进行管理管控,保证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业务架构与规划的一致性,实现流程建模到流程执行、监控的闭环管理,通过管理机制、管理标准和管理工具的联动,实现包括治理、架构、建设、服务在内的一体化信息管控;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化工作标准,深入具体的指导各个业务应用的建设,提升公司信息化标准作业和管控水平;持续推进信息化资产管控平台建设,将信息化资产管控平台打造为信息化资产、运维管控的唯一平台,实现资产全过程管控;基于SEC 理论,确定信息化SEC 标准,进一步实现信息化的精益管理;推广信息化资产管控平台到各个基层单位,实现信息化运维、资产的统一管控和全覆盖。

  2.1.2 流程数据大集成中心

  着眼于企业信息服务的全局化视角,围绕“四大数据基础,两条信息总线和一个数据治理平台”,以流程和数据为引领,构建一体化的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支撑企业信息系统的业务贯通、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结合ERP 和“十二五”的统一规划,建设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空间数据和实时数据四大数据中心,打造企业的数据核心,夯实企业的数据基础,实现对各类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采用CEP、BAM、BPM 等集成领域的关键技术,深化企业信息服务总线,构建流程执行引擎,架设服务总线和数据总线为一体的多级智能信息服务总线体系,加速不同业务领域之间的数据集成和流程贯通,引领业务融合;引入行业和公司统一的信息标准IEC-CIM、SG-CIM,构建统一数据治理平台,规范标准化的数据定义,开展精细化的数据认责,实施集约化的质量管理,建立一体化的数据管控,以数据管控驱动业务规范,确保业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全面支撑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

  2.1.3 综合业务大运行中心

  立足于前瞻性、全局性、实时性、友好性、互动性五个基本点,提供友好互动操控能力、业务流程可视能力、移动作业办公能力、快速搜索定位能力、汇报展示宣传能力、状态监控预警能力等六大能力,建立集综合业务、数据信息、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立体式、多维度、全方位的综合业务展示运行中心。该中心将以友好互动的用户界面体验,先进丰富的软硬件展示技术,增强用户与信息化系统的良性互动,打造统一的可视工作平台,最终成为信息展示的统一窗口和业务操作的统一入口,提供对外展示、对内应用、对上汇报、对下管理四大功能,实现综合业务整体运行的可视化和可管理。

  2.1.4 主动防御大安全中心

  参考ISO27001、ISO20000、ITIL、ISO38500、COBIT、SOX 等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结合公司实际,全面构建“动态感知、分区分域、安全接入、精益管理”的新一代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打造统一管控、预警监控的信息安全主动防御安全中心,以风险管控为目标,以一体化、集中化、流程化、可视化、标准化为手段,建立信息安全状态综合监测平台、主机防御平台、数字证书平台、网络安全控制和攻击阻断体系,从网络、主机、系统、终端等层面为企业主营业务提供统一应用安全防护、安全认证接入、安全信息交换;建立信息安全监控中心和信息安全检测中心,实现对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态势的及时掌握和综合分析,为信息安全主动防御提供支撑;建立信息安全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管控,实现对业务应用管控、资源管控的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终端设备等安全状态、敏感信息的检测与深度分析。通过安全动态集中监控,安全数据的统一处理、安全管控的一体化运作,实现对安全攻击的提前预警、主动阻断、精确感知、智能追踪,全面提高安全动态的风险跟踪和预警,智能分析能力和信息安全的控制力,实现对企业生产部门各环节的信息系统全面的、大集中的安全防护,为企业实行全面智能化提供强大的支撑。

  2.1.5 运行维护大服务中心

  以ITIL V3 理念为指导,构建三维运行维护大服务体系,包括基层和本部两级,信息部门、实施厂商、运维团队在内的三维服务体系,实现运维服务高效运转;基于物联网技术建设状态检修、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 达到“实时监测、动态分析、视情维修”;引入云计算、绿色数据中心等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打造集约高效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高性能信息通信网络,在多租户和弹性的环境中提供高度可扩展的按需服务。

  3、 技术体系架构描述

  技术体系架构对一体化体系实现起着支撑作用,其包含如下内容:

  1) 描述和定义所交付业务系统所采用的技术环境的结构;

  2) 建立和维护一套评价技术项目的核心技术标准;

  3) 建立技术与业务系统有机结合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4) 建立技术实现决策的框架;

  5) 为组织的技术环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提供管理架构。

  技术体系架构并不仅仅是一套标准,确切讲,它是一种组织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文档方面,还反映了技术专家、IT 管理员、规划、设计人员以及实施人员的知识与经验。

  3.1 技术方案——Portal 站

  Portal 是近年IT 领域的一项重要新技术,是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当今,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集成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得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获取适当的信息,是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Portal 可以实现在获取特定的数据时不须再进入众多的应用系统,而是由门户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各种信息,快速地调用各种不同的后台应用,并完成对后台应用的各种操作。把Portal 作为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集成,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应用集成基础框架。

  3.1.1 基于portal 平台的信息集成框架

  信息应用及资源多种多样,来自有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开发平台和不同的应用数据库。基于Portal平台的企业信息集成框架,在应用系统的构架层次上,提供了一个跨越多种分散的、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处理过程的集成纽带,把这些信息整合到一起。它是三层B/S 结构,包括展示层、信息集成接入层、应用层。

  应用层是指企业已经存在的所有信息资源,包括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各种应用系统,还包括来自不同系统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它们都是企业信息集成平台需要整合的对象。

  信息集成接入层为信息集成平台实现资源整合提供底层构件库,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集成构件、本地和远程应用集成构件,为实现不同类型的信息集成提供底层支持。同时提供对所有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授权,实现对信息的统一访问。

  展示层是信息集成平台中把经过整合的信息资源展现给用户的最外层,它只关注如何展现信息,统一的视图管理使用户可以设定各自的个性化输出,用户只需单点登陆到企业门户就可以得到所关注的信息。可见,企业所有的信息应用都作为后端应用层,信息集成接入层中的集成构件根据后端应用层传入的信息资源类型,通过资源定义和分配、建立不同系统间的用户口令转换的对应关系,采用不同的集成构件分别进行处理,传递给前端的展示层,由企业门户统一展示给用户。

  3.1.2 应用Portal 平台实现信息集成的内容和技术

  信息的集成一般包括应用的集成和数据的集成,通过Portal 提供的组件技术及扩展Portal 的应用搭建一个集成构件库,实现对企业信息的集成。

  应用集成是指内部各应用系统的集成,内部信息系统往往由多个独立的应用系统构成,实现不同的业务流程。Portal 以上述现有应用为核心,把功能不同的应用模块通过门户技术集成在一起,实现无缝集成。在Portal 中对于这类集成应用,可以通过Portal 的Portlet 实现。Portlet 是基于JAVA 技术的WEB 组件,通俗地说,Portlet 就是浏览器中的小窗口。Portlet 接受并处理客户请求,动态生成各种资讯及内容。Portal就是通过Portlet 这种小窗口把不同系统的不同应用呈现给用户,实现系统的应用集成。

  数据的集成,就是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访问、管理、交换和无缝集成,Portal 可以为散布在不同应用内孤立的、互不兼容的数据提供了统一的WEB 入口点,它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集成。结构化数据集成就是处理多个数据源多数据库之间的数据移动。数据集成采用的主要数据处理技术有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数据复制服务是在两个或多个数据库之间设置一个中间层,一边数据从源数据库中被抽取,而另一边数据被导入目标数据库。数据聚合是将多个数据库和数据库模型集成为一种统一的数据库视图的方法,在分布的数据库和应用之间放置一个中间层,该层与每一个后台的数据库用其自带的接口相连,并将分布的数据库映射为一种统一的虚拟数据库模型。集成代理是通过提供用以连接应用软件包和应用适配器来实现集成,适配器通过其开放或利用接口将信息从应用中提取出来。在Portal 集成平台中提供完整的编程接口,使应用程序的开发更加简单和快捷。用户仅需执行一次调用,就可以调用多种数据源,并不用修改应用系统的源程序。

  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图像、文档、网页和媒体等,它们的集成包括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检索、分类、转换、共享、存档等多个方面。Portal 作为统一的WEB 入口,需要处理来自不同系统、不同地点的不同格式、不同类型的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对它们进行采集、创建、传递和分析,对此Portal 要提供统一的数据模型对非结构数据进行描述,可以通过XML 技术把它们映射成为易于处理的结构化数据,通过通用的适配器把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统一的结构化数据类型,由Portal 本身提供内容管理及检索分类构件进行处理,形成用户所需的各类结果并展现给用户。由于Portal 是可配置的,还可以通过配置的方式把成熟的内容管理系统、检索分类系统集成到Portal 平台,方便的满足用户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集成要求。

  4、 项目目标

  为了保障公司信息化建设战略的成功实施,企业在信息管理中心的综合统筹下,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构建建运一体化项目管控体系。实行架构管控机制、项目经理负责制,进一步强化建运一体化工作思路,加强信息化架构和资源管控,增强业务、应用、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明确责任主体,明晰权责分配,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建设和运维、开发与应用深度融合。

  通过本项目建设,形成建运一体化项目管控体系,具体达到以下管理目标:

  1) 架构遵从检查:建立架构遵从检查工作流程,形成相应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配置相关人员,开展项目的系统设计、交互设计检查,检查系统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是否符合企业架构要求。

  2) 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建立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工作流程,形成相应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配置相关人员,开展相应项目的项目过程跟踪和管理工作。

  3) 项目问题报告:建立项目问题报告工作流程,形成相应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配置相关人员,开展项目问题报告工作。

  4) 需求变更管理:建立项目需求变更管理工作流程,形成相应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配置相关人员,开展相应项目需求变更管理工作。

  5) 阶段成果检查:建立项目阶段成果检查工作流程,形成相应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配置相关人员,开展相应项目阶段成果检查工作。

  6) 项目交付物检查:建立项目项目交付物检查工作流程,形成相应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配置相关人员,开展相应项目交付物检查工作。

  7) 核心技术管理:建立项目核心技术管理工作流程,形成相应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配置相关人员,开展相应项目核心技术管理工作。

  8) 配置管理:建立项目配置管理工作流程,形成相应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配置相关人员,开展相应项目配置管理工作。

  9) 运维体系建设:建立系统运维体系建设管理工作流程,形成相应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配置相关人员,开展相应系统运维体系建设工作。

  5、 结论

  企业信息建运一体化体系建设,实现对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架构,从组织、流程、数据、集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统一、全面、标准化的管控。实现信息化建设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保证业务流程、组织、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运转。

【信息建运一体化体系建设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指标体系论文11-14

信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02-01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报告02-23

网站建设论文07-26

网站建设论文07-27

信用体系建设自查报告02-17

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总结02-19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03-15

关于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探究论文04-14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心得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