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题及答案

时间:2021-01-11 11:55:10 教师资格证 我要投稿

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考试的一个科目,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分,共30分)

  1.“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2.道家主张教育要(  )。

  A.“有教无类”

  B.“非攻”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权

  B.受教育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5.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  )。

  A.特征

  B.表象

  C.核心

  D.内容

  6.素质教育是促进(  )的教育。

  A.个性发展

  B.认识发展

  C.情感发展

  D.意志发展

  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A.观念和制度

  B.精神或观念

  C.组织和制度

  D.物质

  8.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杜威

  D.桑代克

  9.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10.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行政工作

  C.人文工作

  D.后勤工作

  11.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12.品德是(  )。

  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

  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

  13.(  )的教育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1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

  A.教育性质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内容

  15.目标管理是一种以(  )为中心的管理。

  A.上级管理

  B.自我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

  A.察举制

  B.举孝廉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7.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  )。

  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B.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D.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8.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两个高速发展时期,即新生儿时期与青春期,在这两个时期,人的身心发展出现飞跃,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19.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2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21.心理学家是根据身心发展的(  )规律提出发展关键期的概念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2.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3.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  )。

  A.文法学校

  B.琴弦学校

  C.文士学校

  D.骑士学校

  24.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  )。

  A.交流

  B.沟通

  C.激励

  D.控制

  25.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类型

  C.课程标准

  D.课本

  26.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接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教学环节是(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讲授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

  27.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原则

  B.目标一致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原则

  28.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指德育的(  )。

  A.方法

  B.手段

  C.途径

  D.内容

  29.学校文化是一种(  )文化。

  A.制度

  B.物质

  C.精神

  D.组织

  30.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  )。

  A.确定方法

  B.确定目标

  C.确定内容

  D.确定标准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5分,共30分)

  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应做到(  )。

  A.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B.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C.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D.加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E.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  )。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B.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D.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有极高的社会效益

  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3.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主要有(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社会的研究

  C.对教师的研究

  D.对学校的研究

  E.对学科的研究

  4.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  )。

  A.层次性

  B.综合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E.计划性

  5.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活动

  E.生产劳动

  6.杜威的'“三中心”理论是指(  )

  A.学生中心

  B.生活中心

  C.活动中心

  D.课堂中心

  E.教师中心

  7.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的策略有(  )。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E.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8.说服的方法包括(  )。

  A.讲解

  B.谈话

  C.报告

  D.讨论

  E.参观

  9.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有(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理念和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0.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  )。

  A.必要的规章制度

  B.正确的班级舆论

  C.共同的生活准则

  D.优良的班级传统

  E.一定的活动节律

  11.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D.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E.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围

  1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阶级性

  B.道统性

  C.****性

  D.多样性

  E.刻板性

  13.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形式是(  )。

  A.制度文化

  B.活动文化

  C.学校环境文化

  D.设施文化

  E.形态和体系文化

  14.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

  A.性别差异

  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15.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E.受教育权

  16.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

  A.工具性课程

  B.知识性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

  D.技能性课程

  E.实践性课程

  17.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方面。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目的性

  D.认识的有效性

  E.认识的教育性

  18.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  )。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教学研究计划

  C.课题计划

  D.教具制作计划

  E.课时计划

  19.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

  A.习惯的养成

  B.学习辅导

  C.生活辅导

  D.择业指导

  E.卫生引导

  20.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

  A.废科举、兴学校

  B.《钦定学堂章程》颁布

  C.《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D.壬戌学制颁布

  E.六三三制的实行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既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 (  )

  2.学校课程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学科。 (  )

  3.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目的是相同的。 (  )

  4.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

  5.把人分成三个等级的是亚里士多德。 (  )

  6.我国在西周以后就建立了典型的“以吏为师”的官学体系。 (  )

  7.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阶级性。 (  )

  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学,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  )

  9.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与个性影响力是对立的。 (  )

  10.教育教学中只要强调统一要求就够了。 (  )

  1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

  12.课程只包括智育的内容。 (  )

  13.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重要途径。 (  )

  14.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教育内容单一,方法较严厉。 (  )

  15.生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  )

  16.德育就是品德教育。 (  )

  17.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不仅仅指精通学科专业知识。 (  ) 18.教材就是教科书。 (  )

  19.教学无论效果怎样,都具有教育性。 (  )

  20.备课就是备教材。 (  )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

  某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分配到一所中学教高中化学,他每节课尽心教授,渴望将其化学才智传给学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埋怨教师讲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老师责备学生太笨,自己的苦心得不到回报。

  1.教师备课应做到哪几个方面?(  )

  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D.写好教学反思

  2.根据材料,你认为该老师出现上述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没有钻研教材

  B.没有充分了解学生

  C.没有制订好教学计划

  D.没有注重教学反思

  3.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还应具有(  )。

  A.道德素养

  B.能力素养

  C.心理素养

  D.身体素养

  4.该案例对于我们的启示是(  )。

  A.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B.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C.“高材生”一定能教出“高材生”

  D.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二)

  张老师是某初中教师,他始终认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一天上课,他正在讲解课文,一班的王某跟同桌一直在座位上嘀嘀咕咕。张老师“恨铁不成钢”,走到王某座位旁,上去踹了王莱一脚,并让王某和其同桌站到教室后面。

  1.张老师的做法违反了(  )德育原则。

  A.知行统一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张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权利。

  A.人格尊严权

  B.肖像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3.我国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体罚学生,该法律修订的时间是(  )。

  A.2006

  B.1986

  C.1995

  D.2001

  4.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

  A.本质要求

  B.基本要求

  C.灵魂

  D.内在要求

  一、单选题

  1.C【解析】l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2.C【解析】道家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

  3.B【解析】从学生特定的社会身份来看,受教育权是他们最重要的权利。

  4.B【解析】只有领会了知识,才能更好地巩固与运用。因此,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5.C【解析】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6.A【解析】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重视共性的发展,又重视个性的多样化。

  7.B【解析】精神或观念体现了学校的主导思想,所以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8.C【解析】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是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9.D【解析】这是一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由一位教师在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10.A【解析】学校的其他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因此,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11.A【解析】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详细的理论论述。

  12.C【解析】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

  13.D【解析】古希腊半岛有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地理、政治经济等原因,两者的教育体制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与方法也不同,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14.A【解析】教育目的受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因此它集中反映了教育的性质。

  15.B【解析】目标管理的理论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管理方式转变为自控式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16.D【解析】前三种是我国教育史上隋以前出现过的选士制度,隋代实行科举以来一直沿用到清末。

  17.B【解析】卢梭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认为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越好的教育。

  18.C【解析】人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过程,有时快有时慢,不平衡。

  19.D【解析】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20.A【解析】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教师认识水平的过程。因此,教学是一种认识过程。

  21.C【解析】心理学家根据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22.C【解析】题干是对民主管理模式的解释。

  23.C【解析】“学为文士”是古埃及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所以古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24.B【解析】沟通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25.B【解析】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26.B【解析】通过检查复习既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又可督促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27.A【解析】有利于教育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

  28.C【解析】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29.D【解析】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因此其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30.B【解析】目标评价模式的步骤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所以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步骤。

  二、多选题

  1.ACE【解析】BD两项与题意不符。

  2.BCE【解析】此三点是我国教育目的区别于其他国家教育目的的本质所在。

  3.ABE【解析】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社会、学科的研究。

  4.BCD【解析】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是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5.ABC【解析】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属于环境的范畴。

  6.ABC【解析】杜威倡导学生中心、生活中心和活动中心的“三中心”理论。

  7.ABCDE【解析】学生集体的培养有许多种方式,只要是有利于学生集体的成长和发展的方式都可看作培养的策略。

  8.ABCDE【解析】运用语言进行说服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都属于说服法。

  9.ABDE【解析】制定者的哲学理念和理想人格是教育目的制定的主观依据。

  10.ACE【解析】BD两项对正常秩序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属于正常秩序的内容。

  11.ABCE【解析】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称不上是班集体。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是: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和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围。

  12.ABCE【解析】多样性不是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3.CD【解析】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形式。

  14.ABCE【解析】儿童与青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5.ABCDE【解析】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人身权除一般保护外,还有对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身心健康、隐私等权利的特殊保护。

  16.ABDE【解析】学科中心课程与题意不符,排除。

  17.ABE【解析1CD两项是认识的共性而非特殊性。

  18.ACE【解析1BD两项不属于教学进度计划的内容。

  19.BCD【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

  20.BC【解析】后两项是近代学制产生以后才出现的,A项是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三、判断题

  1.√【解析】教育既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

  2.×【解析】还应包括其进程安排。

  3.×【解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教育目的也不同。

  4.×【解析】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

  5.×【解析】柏拉图将人分为三个等级。

  6.×【解析】西周以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7.×【解析】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教育才具有阶级性。

  8.×【解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9.×【解析】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是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

  10.×【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教学必须因材施教。

  11.√【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2.×【解析】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还包括德育、体育等。

  13.√【解析】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14.×【解析】题干所指是斯巴达的教育。

  15.×【解析】这是新时代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16.×【解析】二者不完全等同,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品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17.√【解析】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

  18.×【解析】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其他内容。

  19.×【解析】只有有效的教学才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教育影响。

  20.×【解析】备教材仅仅是备课的一方面,此外还要备学生、备教法。

  四、情景题

  (一)

  1.ABC【解析】教师备课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2.B【解析】材料中化学教师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他对学生的水平估计过高,没有正确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

  3.ABC【解析】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有四种素养,即道德素养、专业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

  4.AB【解析】案例本身就是c项的反例。D项是典型的传统教学观,现阶段我国教育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

  (二)

  1.C【解析】案例中,张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是正确的,但是教育方法不当,没有以爱护、尊重学生为前提。

  2.AC【解析】张老师体罚学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与身心健康权。

  3.A【解析】新的义务教育法修订时间是2006年。

  4.B【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江西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10-06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题02-15

江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测试题09-28

辽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09-24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05-15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押题及答案11-10

2016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题06-27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材料题及答案01-27

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