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说琴》《古琴》阅读答案

时间:2021-02-12 16:51:15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说琴》《古琴》阅读答案

  篇一:说琴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琴》《古琴》阅读答案

  说琴

  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 )游者戴仲鹖,取( )绳以弦,进而求操( )。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视其黟然黑,衺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今是琴,弦之韧,疎;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疎,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宣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衺然,为腐材置物邪!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自混而欲别物,自褊而欲求多。直木轮,屈木辐,巨木节,细木梁,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

  “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信以居之,知以行之,义以制之,谦以保之。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

  ——选自《四库全书》本《何大复集》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察其音,莫知病端 徐:仔细

  B.吾将尤夫攻之者也 尤:责备

  C.赞实出伏,畅民洁物 畅:使通畅

  D.自混而欲别物 别:其它的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之、焉 B.其、而、焉

  C.而、而、矣 D.之、而、矣

  7.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B.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C.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D.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说琴》既是一篇关于制琴、弹曲的音乐论说文,又是一篇借喻制琴弹曲的规定、要求,并从琴论及为人,来阐述人生经验的哲理文。

  B.文章开头写的是面对琴声不扬原因的一场讨论。戴仲鶡认为是琴的材质不好,何子认为不是材质的问题,是制作的问题。

  C.作者认为弹琴则出手要轻柔,行动要候时,观察要有顺序,收势要有容量。轻柔就能不受阻挠,候时就能应付变化,有顺序就能辨别方向,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

  D.作者最后有感:一件东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齐全了,信用作为做人的根本,智慧用来指导行为,仁义作为日常言行的制约,谦虚用来保全自身的品行。君子对此是很慎重的。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3分)

  (2)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3分)

  (3)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4分)

  参考答案

  5. 答案:D,分清、辨别

  6. 答案:B

  7. 答案:C

  8. 答案:C,作者认为弹琴则出手要有劲,有劲就能不受阻挠。

  9. (1)译文:它的质地不能胜任琴弦,所以弹起来声音不高亢。(得分点,任、鼓、扬。意思基本正确,每点1分)

  (2)译文:凡是做琴的,首先要选择木材,(更重要的是)审察是不是(按规格)制成各种配器。(每句1分。意思基本相同。)

  (3)译文:朴实作为内含,文采作为外表。为人所知就出而用世,不为人所知就修养自身。(每句1分。意思基本相同。)

  【译文】

  何子有一张琴,三年不去弹它。他的学生戴仲鹖,拿下来装上弦,进奉请他弹奏。何子拂弄一过,三次拨动琴弦,弦却不听手指指挥,发出的声音杂乱无章,仔细听它的音响,不知毛病在什么地方。仲鹖道:“这个毛病在于木质不好。我看它黑黑的,快腐朽了。它的质地不能胜任琴弦,所以弹起来声音不高亢。”何子道:“咦!这不是木质的过错,我要严厉责备制琴人!凡是做一张琴,首先要选择木材,但更重要的是要审察是不是按照规格制作成器。现在这张琴,弦的韧性稀疏,轸的琴捩滞涩,徽的度数失去均衡,越的小孔又浅又隘。稀疏,所以清音浊音不能齐全;滞涩,所以高音低音不能相通;失去均衡,所以轻音重音互相侵越;又浅又隘,所以音声沉闷暗哑。这样五音混乱,音律也离开了法度。尽管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

  “现在看这张琴的材料,是用桐木制成的。不能说不是良材。要是叫制作者按照规格做好,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上焉者使君王得到,可以献之于宗庙,陈设在朝廷,祭享神灵,延见贵宾,唱赞祭礼,疏通隐闭,使民情通畅,万物洁净。在下使士大夫得到,可以融洽气质,培养德性,导引情操,和睦心志。何至于黑黑的、弯弯的,成为腐朽之材、无用之物呢!我看天下不责怪材料的人,太少了。自己混乱还想要分清事物,自己狭隘还想要求取众多。直木作轮,屈木作辐,巨木斗拱,细木大梁,哪能不使材料出毛病呵!因此君子对此是很慎重的。

  “弹琴要有劲,行动要候时,观察要有顺序,藏要有容量。有劲就能不受阻挠,候时就能应付变化,有顺序就能辨别方向,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劲就是信用,时就是智慧,顺序就是仁义,容量就是谦逊。信用作为居处,智慧指挥行动,仁义用来制约,谦虚可以保身。朴实作为内含,文采作为外表。为人所知就出而用世,不为人所知就修养自身。所以《中庸》说:‘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怎么可以责罪材料呢!”

  仲鹖听了不觉恍然若失,离开坐位说道:“信用不就是取于弦吗,智慧不就是取于轸吗,仁义不就是取于徽吗,谦逊不就是取于越吗?一件东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齐全了。我所知太少了,要改弦更张,恭恭敬敬地听从您的教导。”(钱伯城)

  篇二:古琴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琴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视为“八音之首”。它刚柔相济,清浊兼备,变化丰富,意趣盎然,充满了表现与感染力的音质,以及内敛委婉的艺术风格,影响着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阶层,所谓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作为大雅之音的古琴,自古就与“圣贤之书”并重。

  文人弹琴,注重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弹琴必须选择适当的环境,幽静的外在环境与闲适的心境相互映衬,方可达到心物相和、主客合一的艺术境界。在文人看来,“琴音”不是纯粹的“声音”,它携带与天地同和的.意义与价值,是沟通宇宙万物“和谐化” 的存在。音乐的和谐关涉天地之道的运行秩序,暗含有自然之序的运作节律,只有“协天地之性”,才能使阴阳调和、人心和乐,否则就会造成阴阳不调、民离神怒。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文化内涵和哲人味道的乐器之一,古琴对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哲学、美学方面的影响尤为显著。古琴音乐中所含的儒、道、释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阶层矢志不渝追求的精神内核,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主体。

  由于古琴音正声朴、五音清晰、变调严谨,非常适合体现儒家“乐以载道”的正统雅乐精神,从而使古琴由普通乐器变成君子一日不可离的修身之器,使操琴不再是通常的艺术演奏,而成为君子养性悦心的悟道过程。在孔子时代,琴乐不仅仅是君子个人的修身之乐,更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于琴乐之中,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音,师旷听出了商纣亡国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气象就蕴含在其中,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数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

  古琴曲约有一半以上来自山水、动物、植物等自然景色。在《高山》《流水》等琴曲中,人们寄情山水,陶冶性情,感受身心舒畅,魏晋之后,经学受创,玄学盛行,老子“淡乎其无味”“大音希声”的观点受到琴人的一致推崇,对古琴音乐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推进了琴乐对“淡而会心”“恬然自适”的恬淡之美的追求。宋代周敦颐援道入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对老子的思想加以吸收、融合,提出“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的“淡和”说,从而使“淡和”成为儒、道两家尊崇的音乐审美观。

  佛教对古琴美学思想有重要影响的是禅宗“顿悟说”。在体现禅宗佛学的音乐境界观方面,古琴作为古代士大夫自我修养、陶冶性情的乐器,在禅宗“顿悟说”的影响下,更加突出了它的“自娱”、自适与自释功能,弹琴成为表达心声、安慰心灵的自我欣赏之事,即兴演奏古琴,乃是表达从思想与肉体禁锢中解脱出来的超逸与愉悦。明人李贽发展了禅宗“顿悟说”,将禅的意识、思维方式用于古琴音乐审美,强调自我体验、心领神会,在音乐中彻悟禅理、实现人生之追求。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发出的感喟。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古琴进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大音希声”,领略其奥妙无穷的神韵和深远的艺术境界。

  1.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琴刚柔相济,清浊兼备,变化丰富,意趣盎然,影响着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阶层。

  B.古琴是八音之首,在文人雅士眼中,它和圣书一样重要。

  C.古代文人注重音乐的和谐,认为它关涉天地万物的和谐。

  D.古琴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的源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他所听到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文王圣明的德行。

  B.老子认为,美的最高境界是淡,所以古琴应该追求恬淡之美。

  C.李贽认为,欣赏古琴也能研修佛学,用心领会就能彻悟禅理。

  D.作者认为,尽管古琴曾被冷落,但申遗成功会带来古琴复兴。

  3.下列有关儒、释、道对古琴态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儒、释、道三家的共同点是都重视古琴陶冶性情的作用。

  B.儒家更重视古琴的“载道”功能和教化百姓的作用。

  C.道家更重视古琴能让人援道入儒、恬淡处事的作用。

  D.佛家更重视古琴能使人自娱自适、自我解脱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解析:第三段包含两个要点:古琴对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哲学、美学有显著影响;儒、释、道的美学思想构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主体。D项直接说琴乐是传统哲学和美学的源头,不符合本段意思。

  2.B强加因果老子说“淡乎其无味”“大音希声”他说的是“道”而不是古琴。老子的观点受到琴人的推崇,对古琴音乐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推进了古琴对恬淡之美的追求,但不能把它当做老子的观点。

  3.C第五段写道家思想对古琴的影响,介绍了周敦颐援道入儒,提出“淡和”审美观的情况,“援道入儒”意为把道家的思想引入儒家,这是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学术贡献,但不能说是古琴的普遍作用,故C项不符合原意。

【《说琴》《古琴》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伯牙鼓琴阅读答案01-02

双琴祭阅读答案04-06

《摔琴》阅读题附答案02-23

《说苑》阅读答案06-02

说骥阅读答案03-23

说屏阅读答案12-02

乔山人善琴的阅读答案03-04

伯牙善鼓琴的阅读答案01-21

说孝的阅读答案12-25

对孩子说阅读答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