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考应试指南:英语福建卷之阅读理解对策

时间:2022-11-12 09:02:20 高考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08高考应试指南:英语福建卷之阅读理解对策

英语高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旨在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高考试题中总词汇量最大,分值比重最高(5篇文章,20道题,共40分,占满分150分的26.7%),因此深入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文章,找出其中的热点和冷点,总结出命题规律,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帮助我们福建考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提高英语高考成绩是非常必要的。纵观近四年(2004—2007年)的福建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试题,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 阅读总量的变化。


下面这张表格是五年来福建卷阅读理解题的词汇量统计表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04年福建省首次独立命题时,阅读总量较之03年的全国卷有大幅上升,到了06年07年又有所下降,基本稳定在2000词左右。同是横观全国15套英语高考试卷,我们认为,08年的福建卷的阅读总量还是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但略有上升的趋势,要求考生的阅读速度必须达到每分钟60个单词左右(建议五篇阅读在35分钟内完成)。但就目前来说,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仍达不到这一要求,而阅读答题时间的增加势必影响到之后的改错和写作部分,进而影响整体成绩,因此,我们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 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贴近生活性。


下面这张表格是04至06年福建卷阅读理解材料的内容汇总。

A

B

C

D

E

2004

美国年度教师Kathy Mellor 的介绍

广告:参加某学术论坛

一名博士的偷窃行为

Alzheimer’s Disease的介绍

某处风景名胜的游玩介绍

2005

著名作家Paul Zindel的介绍

政府停止发放网吧经营许可的事件

Amazon热带雨林的介绍

广告:旅游

News Brief

新闻简报

2006

一个外教在日本的生活经历

候鸟迁徙

广告:休闲活动

课程分类介绍

预警系统

2007

优秀教师Mr. Clark 对学生的重大影响

城市禁止使用塑料袋

火星表面洞穴的发现

广告:发明家,图书,临时工,保险公司

研究狗摇尾巴的实验


我们希望大家可以从上表之一斑而窥出高考阅读之全豹,它的题材可谓相当广泛,有趣味故事,名人轶事,西方文化习俗,日常生活,新闻广告,旅游休闲,学习生活,科普知识,历史地理等各方面。但是所有的题材都在强调“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英美文化”的大纲要求,注重实用性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据此我们认为08年的福建卷仍会秉持这样的选材原则:


1.至少有一篇广告题材出现,内容涉及学习和生活的方面,主要在于:招聘(老师,打字员等)、学习活动(培训学校等)、新书/电影/音乐推荐、休闲生活(餐饮/旅游/体育运动)、租房等,考查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2.科普类的说明文重要性增加,尤其是环境保护(各种环保节能措施系统/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物)、开发新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是绝对大热门的题材,考生平时可以多收集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扩充背景知识,对更好地理解文意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高考英语考查的是语言能力而非专业背景知识,否则就违反了考试公平性的原则。这些充满着陌生专业名词和原理介绍的科普说明文,让大部分考生都深感头痛,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正确率,科学高效的解题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3.新型体裁的出现,如新闻简报和实验类文章等。对于此类创新型体裁,考生一定要识破它们“纸老虎”的本质,外表强悍恐怖而内在仍是传统阅读理解题,只要按照既定的阅读方法即可攻破。


4.名人生平轶事型题材颇受青睐,尤其是教师作家等,连续四年都出现在A篇的位置,同时西方社会现象、社会文化题材地位牢不可破,尤其是在东西方体现出差异的文化现象。


三. 考察题型的稳定。


与高考阅读题材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同,高考阅读的题型一直比较稳定,即新东方课堂上常规的四大题型。


1. 主旨题,包括主要内容(main idea)、标题(title)和目的(purpose)三种小题型。它们的常见题干形式是:


What is the main idea/topic/subject/general idea of this passage?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______


This passage mainly discussed__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ummarizes this passage?


What dose this passage mainly deal with?


This passage mainly focuses on______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to write this p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