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立雅求美”校园文化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可以说,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时代的呼唤。2006年4月25日《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健康成长、促进办学特色形成,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从国外看,校园文化作为育人的隐性课程的思想在杜威和克伯屈的著作中已经出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了:“学生在学校走廊,墙壁上,在活动的房舍里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形成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能随便安排,孩子周围环境应当对他有所启示。”

  从国内来看,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老是在《潜在课程论》中提出了第三课程即隐性课程的概念。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论文比如张兴斌《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马樱《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李明山《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等等。

  纵观国内外,对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献还比较少,此领域还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领域。

  我们署前路小学始建于1943年,拥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办学理念新、校风正、校园美、设备优,有活力的现代学校。学校有学生1170人,教师65人。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思想不尽相同,教育教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这需要有深入人心的校园文化来融合。同时,学校传承了近70年的办学文化底蕴,是市区内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头学校之一。区政府对学校规范办学,特色发展寄予了厚望。

  基于以上认识和学校特色发展需要,我们提出了《建构“立雅求美”校园文化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问题,希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从而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

  二、课题界定

  1、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办学传统、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精神追求、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规章制度和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也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的是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

  本课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形成“崇尚美德,雅美并行,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突出“尚德”、“雅行”、“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2、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指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突出特点和风格。根据署前路小学历史办学形成的“基础扎实,特长突出,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培养目标,和“立雅求美,绽放幸福”的办学理念,署前路小学期望形成“雅美并行,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雅美并行”是指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有口皆碑;学生道德品质好,文明程度高,基础扎实,基本能力强,特长突出,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谐发展”是指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学校和师生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人是在自然和社会双重因素中存在和发展自身的,社会人文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结合在一起,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浸润人的心灵,规约人的行动。

  2、“文化适应性”教育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因而教育要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选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

  3、心理发展观。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所能达到的现实水平,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学校文化具有价值引领作用、观念整合作用、情感激励作用、规范调节作用,学校文化发挥着导向功能、凝聚功能、价值认同功能,具有引擎和推动作用,好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形成办学特色的背景,是形成办学特色的一种资源。

  4、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四、研究目标

  纵观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当校园文化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人们的思维非常局限,往往只能关注到在学校环境中开展的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和学生群体中发生的各种社团行为。这种观点在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看法是非常局限的。所以,我们将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的探索,贴近小学实际,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崇尚美德,雅美并行,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主题型学校文化,通过在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建构与实践,使师生获得了主动的、个性化的发展,使学校逐步走上文化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

  依据小学教育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及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理论,提出“雅美并行,绽放幸福”的办学理念,为了让这一办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更加形象、具体,贴近小学实际,学校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崇尚美德,雅美并行,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主题型学校文化,通过在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建构与实践,使师生获得了主动的、个性化的发展,使学校逐步走上文化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

  1、形成“崇尚美德,雅美并行,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雅美并行,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形成。

  3、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儿童辩证思维的启蒙教育小课题开题报告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