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效率开题报告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也寄予了越来越高的希望和要求,要求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要求学校探索出更科学、更有效的育人方式。而在学校的各种教育途径中,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新课改实施5年来,我校教师认真贯彻新课标理念,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向新理念靠拢。但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方法简单,容量狭小,过程乏味,效果低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本应由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探究、寻求个性发展的“生命课堂”并未出现在面广量大的日常课当中。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为提高考试成绩,靠“补课之功”,用“题海战术”,教学目标以应试为中心。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高效优质。所以,我们提出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的课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研究。

  (二)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1)积极探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策略,丰富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

  (2)从实践层面上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理念,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案例。

  2.实践价值:

  (1)转变教育观念。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行为转变的前提。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程,正确认识教学,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改善课堂环境。通过有效教学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课堂学习能充分满足师生的生活需要,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3)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研究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二、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一)课题的界定

  “效率”:本课题中,新课程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下追求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支撑性理论

  1.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其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建构主义理论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了教材、教师、学生、媒体间相互关系。

  3.现代心理学和现代教学论的相关理论: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应有的义务。

  三、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研究目标:

  (一)教师:

  1.通过研究活动,使全校教师再读学科课程标准,把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变为一种教学常规。

  2.通过学习和培训,让教师更新观念,由只管埋头苦干的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探索出符合教师个人特色的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

  3.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二)学生:

  1.转变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和学习兴趣。

  2.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 教学模式:

  1.让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重视探究、选择,给足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正确世界观的逐步形成。

  3.重视养成教育,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 下一篇:高效课堂研究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