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口语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校是一所规模不大的乡镇小学,随着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教学成为重中之重。几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把英语口语交际作为一、二年级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口语基础。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校园英语节,每学期结束都会请家长来校观摩。形式多样的活动受到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上级领导的认可。短短几年就初见成效,学生的口语能力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地区经济落后,与市区的孩子还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英语教师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平台。所以我校准备设立课题,研究和探讨适合本地区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提高能力,让教师转变观念。

  小学生在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音错误多。

  学生在朗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时,语音方面所出现的错误甚多,如发音不到位,不能正确朗读开音节和闭音节、清辅音和浊辅音混淆,升降调不分等。

  2.口语能力差:

  ①能正确用适当的词语和句子,完整流畅的表达话题内容,但语音语调不符合要求。

  ②能完成问题的回答和基本话题的阐述,但是语言的准确性、灵活性、连贯性和生动性较差。

  ③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经常答非所问,甚至有的学生用“Yes/No”回答所有的问题,话题阐述用词不当,句意含糊。

  3.心理压力大。

  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语音语调不够规范,词汇量不大,导致心理压力大,在口语表达时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至于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课题的界定:

  从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英语教材中编排的训练内容为经,以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为纬。充分利用本土教学资源,建立分层资助,有重点,成序列的实施要求和措施,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网络,增大信息量,加大交互性,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增强学生的感受性,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好奇心与参与欲,优化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图片,及教师自制课件,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图文并茂,使学生大量输入语言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掌握英语。

  2、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说”。 英语口语交际训练中激发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艺术形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3、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在口语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把学生置于尽可能现实的交际情景中,力争课堂教学的交际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生方面

  1、培养学生热爱英语的兴趣,注重体验和参与。

  2、拓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方面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实自我。

  2、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育方法,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农村小学数学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下一篇:《促进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