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观后感

时间:2021-01-23 14:17:5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观后感范文

  我品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成功无捷径》这本书中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命中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而这一切奇迹的谛造者也就是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很有智慧,给人感觉很有激情,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这位心灵导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也教给了他们一生受用的社交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观后感范文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在讲授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感悟,虽然其中并没有刻意煽情的文字,但是细细品味起来,其中有很多小的细节表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与热爱,每个故事都让人有深刻的反省并让人产生共鸣,全书字里行间也处处渗透出雷夫老师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安静地坐在那儿阅读的时候,总是会为书里的某个细节所感动,甚至有时会有一种恨不得马上就要去尝试一下的冲动。但是我又不禁思考,一个小小的教室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竟然如此地吸引人,致使学生愿意提早两个小时上学,而又延迟放学时间,即使毕业了仍不忘每周回到这个教室?一个普通的最基层的老师,竟然获得了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感动了整个美国社会,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会施魔法的老师?我们的教育方法究竟不足在哪里?

  我一直认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中国教师在教育中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美国教师不会遇到,在美国当老师是轻松的,因为他们不注重成绩。看完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并非如此。书中描写的太多的东西和我们是如此的相似,一切都很熟悉。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教育存在着太多共性的东西,也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要当一名好老师是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爱心与智慧的。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教育追求。“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雷夫也是在标准化测试的大环境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但他做到了“另辟蹊径”,即实现了“终身性”教育,也没有影响应试的效果。引起我心灵微震还有雷夫的自省和不断思考的态度。这也让我想起了我当时当老师的初衷“一切为了孩子”。只有爱自己选择的职业,才会让自己的人生快乐而阳光,只有我们教育者充满了爱,才能“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雷夫有着惊人的善良和仁爱,不同国度、不同制度下的他所拥有的善良、仁爱与中国的传统文明主张是惊人的相似,他没有嫌弃和鄙视,取而代之的是期待和希望,他没有埋怨生源,恨铁不成钢,取而代之的是宽容和等待,他没有严厉的训斥甚至侮辱,取而代之的是讨论和商量……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我们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有你这个教师。尤其是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于那些发展慢的学生,我们只有爱之切,才有可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与激情,才能冰释他们心底积淀的自卑,大胆地去寻找失落的绿洲,才能使他们奔向健康发展的人生之路。

  众所周知,美国一度面对日益严重的校园暴力,无情反映出日益严重的国家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雷夫面对这样的话题,他并没有逃避和掩饰,反而非常的坦然,他认为是“人类的天性之一”。对于这十分可怕的暴力行为,作为教师的雷夫没有表现出一丝消极和无奈,相反,却体现出勇于改造现状的积极和执着。在学生管理这个问题上,他深知决定班级优秀与平庸的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他坚信学生的行为可以引导,在不断的学习和阅读中,他搜索到了劳伦斯·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观点,这“六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道德发展六阶段”酷似为学生在平庸和优秀之间架起了一把梯子,雷夫凭借着他的积极和执着,机智和幽默,真诚和宽容,引导他的学生们默默地攀爬梯子,创造、收获着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

  雷夫是真正理解了教育真谛的人。开篇,他就告诉我们要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和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这就让我想到很多老师在开学时都会给学生们来个下马威,让学生们畏惧老师,于是在接下去的日里孩子们就遵守纪律,在课上表现的很安静,这时老师就会暗自窃喜自己多么有威严,多么镇得住学生。但学生在老师面前的听话并不一定代表他们懂得该怎么做个更好的人,只是不想被老师批评。这也是应证了“道德发展六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这样的“听话”和“威严”,并不能切实的帮助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反而会影响他们个性上的发展,多了一份敬畏,却少了一份信任,少了一份了解,少了一份亲近。雷夫也坦白早年他也是用“让孩子害怕自己”的方法来镇住学生,不过后来发现孩子除了害怕外什么都没学到。于是就不再对孩子灌输第一阶段的思维了。所以作为老师,更应该做的不是让孩子去害怕你,而是信任你,明白你让他们做的是对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是一本让人热血沸腾的书,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确实是我看到了教育事业蕴含着无限潜能,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奇迹男孩》观后感范文03-13

《奇迹男孩》观后感05-20

《心动奇迹》观后感03-08

《小猪教室》观后感04-18

《奇迹男孩》观后感8篇03-28

奇迹男孩观后感(通用15篇)04-12

奇迹男孩观后感集合15篇04-05

奇迹男孩观后感汇编15篇03-08

奇迹男孩电影观后感5篇03-07

电影《奇迹男孩》观后感:哪有什么奇迹,不过是选择了善良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