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彩

时间:2024-01-23 08:09:1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彩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彩,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彩1

  一群被世人厌恶的孩子,遇到一个天使般的老师,救赎的灵魂找到了心中的梦想,终于唱出了来自天堂的声音,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位热爱音乐有着音乐天赋的代课教师用他对孩子们的爱感化了这一班问题少年冰冷、残酷的心……

  电影中孩子们忧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始终印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抹不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父母的佩皮诺,他的那双明亮的眼睛却时刻显露出忧郁与期盼,他每天都会靠在大门的铁栅栏上,目光眺望着远方,他是多么希望父亲的身影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啊!可是事实已是无法改变的了。孩子们的心灵被铁血校长严重扭曲,他们没有四季。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有冬季。

  可是从这一天开始,一切都变了,一位名叫马修的老师来学校代课。这里的大部分学生都很顽劣,院长一见到孩子犯错就会把他拉去关禁闭,可马修老师不喜欢院长的这种教育方式,他尽自己所能去保护孩子极强的自尊心。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莫郎——,他经常捉弄别人,还侮辱院长、老师,干了数不清的坏事。然而,马修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他,终于,他发现莫郎在独唱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他的歌声简直是来自天堂的声音。于是,马修老师耐心辅导莫郎,最终老师的爱还是感化了他顽固的心灵,他感受到了温暖,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音乐家。

  看完电影很长时间后,孩子们那纯洁的`天籟之音还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这就是法国影片的那种淡淡的,而又回味悠长的味道,使人的心灵受到震动,也受到了洗涤。忧郁的小佩皮诺最终也跟着马修老师离开了学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让人喜悦和感伤。当马修老师离开池塘之底,看着那一转身的忧伤,潜在中却孕育了更大的喜悦。因此,我们会为这样的故事结局多少有些伤感,但同时却又感到了温暖和希望,甚至是某种前进的动力。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彩2

  尘世间谁都想要有力量。希望有力量生存,有力量养家,有力量成就更多。

  但是,力量,每个人显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剧中主角,忠厚老实甚至有点儿窝囊的教导主任,怎么看都是好欺负的对象,就连小孩子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发现他简直就是自带春天的天使。他的春天,温暖着茫然无望却渴望爱和美的孩子们,点燃了因生活困顿而没有自信的女子的信心,他甚至还一度把春天吹进了贪婪而食古不化的校长的心里。那场全校随着音乐快乐舞动的场景简直让人以为从此大家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几次春风化雨的美好时刻的出现,都是音乐带来的。有些拘谨、人生也不太得意的教导主任仗剑走天涯的力量就是音乐。音乐使他自带光芒。他沉浸在音乐和沉思中时,他教孩子唱歌时,完全成为另一个人。不再是凡尘里那个怕校长让他丢了糊口的工作窝囊中年男,不再是担心孩子的恶作剧而管不了的教导主任,也不是那个连“爱”字都没能说出口的失恋人。诗情画意都写在了他的脸上,通身充满了文艺范儿,有了力量,让孩子们臣服于他的“魔力”里。

  返回世俗的他却是无力的,像是立刻被打回了原形,完全没有了音乐里的顶天立地、雄心壮志和让人见之忘俗,仍旧是那个为了三斗米而折腰的嗫嚅人。但是,良知所给与他的高尚却没有随着音乐的暂停而消失。被辞职后的教导主任在苍凉的清晨,形单影只地走上了他来时的路,一个送行的影子也没有出现。突然,学校高墙里一双双孩子的手抛下一张张祝福的`纸片,-在他离开的路上绽放出希望的花儿。原来是真的,只要春天来过,花儿就一定会绽放,绽放后结出的种子还依然会植根在珍贵的人间。

  天使美而不自知,无声度化身边人。

  《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春天是音乐,是良知,是美,更是是善良和希望的启蒙。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彩】相关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7-06

放牛班春天观后感05-07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5-08

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11-05

《放牛班的春天》 观后感11-07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6-12

《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09-21

(精选)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7-06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