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独行月球》观后感

时间:2023-12-24 07:41:3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优秀)《独行月球》观后感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独行月球》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秀)《独行月球》观后感5篇

《独行月球》观后感1

  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成为别人的光。——题记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是啊,有这样一个人他虽身处黑暗,被人遗忘,却默默奉献。在危急关头,他不顾自己,做了他应当做的,拯救了全球。或许他并不完美,但他在陪伴中坚持,成为了别人的光。他就是《独行月球》中的独孤月。

  陪伴,是独孤月在月球上时刚子对他的不离不弃。刚子也是月盾计划撤离时被落在月球上的,他是一只金刚鼠。他与独孤月一起在月球上从对抗到和解,一起寻找“宇宙之锤”,一起制造返回地球的飞船,一起经历过太多的喜怒哀乐。他们在陪伴中坚持。

  陪伴,是马蓝星和月盾计划工作人员在地球对他的支持援助。他们发现月球上还有幸存者——独孤月,就想尽一切办法联系他,让他不要放弃。他们不断利用剩余资源,没日没夜地研究,只为能让独孤月顺利返回地球。

  陪伴,是全球人民对他的鼓励。独孤月在月球坚持了561天。当他认为自己没有理由再坚持下去的时候,全球人民给了他希望,以心灵深处的温暖点亮了无数盏灯,告诉独孤月: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我们!因为他们明白,在地球被撞击毁灭重建的过程中,是他带来了光,唤回了希望。

  在陪伴中坚持,成为别人的光。

  马蓝星是独孤月的光。那一次的擦肩而过,让原本放弃的独孤月进入了月盾计划维修组;那无数次在地球的呼唤,让独孤月重拾了信心;那一次次的对视,让独孤月为了全球人,放弃了返回地球的希望,和宇宙之锤一起冲向π+。

  独孤月是马蓝星的光。马蓝星全球直播独孤月在月球的`生活,是想给无数地球人在黑暗中一线希望,让他们重拾信心。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却是拯救全球的唯一一个人。他是马蓝星的光,也是月盾计划指挥中心所有人的光。

  独孤月是全球人民的光。就是这样一个被遗忘在月球上的人,就是他,能拯救所有人。他是击碎π+的唯一人选,他是全球人的希望,是全球人活下去的希望之光!

  这就是独孤月,这就是《独行月球》给我的最大启示:在陪伴中坚持,成为别人的光。不是人人都要完美,只要奔赴在自己该做的事情里,保持热爱,眼中含光!

《独行月球》观后感2

  电影整体氛围很放松,全程一直哈哈哈哈哈哈哈,确实非常治愈人心。题材是属于科幻喜剧片,对于电影制作技术方面因为自身是属于非常的门外汉,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仅仅从一个肤浅的观影者来说,我觉得达到了调节自我的预期效果,看完确实是非常的开心,心情很放松。

  在进电影院之前,本来仅仅是打算作为一个不深究逻辑的只顾着视觉开心的一部无脑喜剧片去看待,甚至还有些担心喜剧效果不明显而感到失望,但事实证明这部影片超出了预期。

  电影设定的背景是浩瀚的宇宙,一颗天体即将撞上地球,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在月球进行了一项月盾计划。但陨石提前来袭,全员紧急撤离时,维修工独孤月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和金刚鼠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这是电影的百科介绍,看起来好像平平无奇,电影的内容也主要围绕独孤月在月球上的生活展开。一如既往,故事情节的展开总是循着开局意外,过程喜人,结局感人的路径展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确是非常好。

  无论是隐晦的非主流“葬爱”,独孤月的“中间人”哲学,夏洛特烦恼和流浪地球的梦幻联动,中国人独特的丧葬文化,有脾气有演技的金刚鼠,演员一本正经的搞笑表演……共同组成这部电影搞笑的外衣,深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内核。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突然在想,这是故事的情节背景设定,但焉知人类真的不会有这一天呢?这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现实呢,面对未知的宇宙,未知的生命,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可避免的不可避免的天体撞击,会不会真的有转入到地下生活的一天?到时候人类又会怎么样呢?还会还可以保持这种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么,现在我们把这一切当做一部科幻喜剧去观看,当它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拥有这种喜剧的态度去面对呢?或许那个时候已经沧海桑田,谁又知道呢?

  喜剧外衣,悲剧内核。仔细一想,喜剧其实最是悲伤,它只是擅于伪装。但这种自黑自娱的喜剧态度,或许也是值得学习的一种。

《独行月球》观后感3

  沈腾、马丽主演的新电影《独行月球》值得一看。

  套用著名相声演员冯巩的话说就是:人家玩的就是综合实力,在科幻电影里搞笑幽默是第一;喜剧影片中爱情元素堪称一绝;爱情影片中高科技又是顶流。

  不断的反转、意外、冲突构成了电影跌宕起伏的剧情。失意、信念、阴暗、光辉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可爱。

  一、面向未来

  浩瀚的宇宙,前沿的科技,无限的想象力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认知和视觉盛宴。中国电影面向未来视角的题材相比欧美国家来说还是比较少的,而面向未来,探索宇宙,追寻科技方面的方向能够很好的引导和教育国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想象力也是竞争力,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面向未来的`方向才能引领发展的未来。

  二、面对危机

  独孤月因为意外被滞留在了月球上。联系不到总部,地球已经“毁灭”(他所认知和理解的)。一个好消息就是他还活着,一个坏消息就是他还活着。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面对危机时,人们容易陷入悲观的情绪中。

  戏剧性的是,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番折腾下来,剧然收到了来自地球的信号(金刚鼠无意间触碰线路所致,男主的自我以为)。生的信念被点燃了,男主迎来了开挂的人生。拥有一流的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才是王道。

  面对危机,人们太需要英雄了。英雄就是用高大的形象,感人的故事和不断重复让大家相信。相信你所相信的内容,给你你想相信的故事,鼓舞人们的精神,振奋大家的信念,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不幸。

  三、直面自己

  人生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在被动和主动选择间,时时拷问着自己的良知和道德。自私自利还是大公无私;唯我独尊还是舍己为人;胆小怕事还是勇敢无畏……

  电影很细腻的刻画出了男主角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救不救金刚鼠?救不救众生?救,就要牺牲自我。生活中有一种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设,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然而关键时刻,他会挺身而出,逆向而行。内心光明的人总会给他人带去光明,舍生取义,才是男主角人性中的光辉。

  电影告诉我们,追寻中庸之道的“中间人”独孤月,在流浪于月球上,经历生死考验后,终于觉悟到,人生不能退缩,关键时刻就要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独行月球》观后感4

  看喜剧电影最好是选一个观众多的场次,如同看恐怖电影最好选深夜场,只要共情能力不是太差,环境效果肯定会放大影片效果。

  看《独行月球》时,我前排是一对小情侣,从影片一开始就笑,动作前仰后合,捶胸顿足。从最初的嘻嘻哈哈,到最后的上气不接下气,声音从低到高,最后形同驴叫。是我的神经出了问题吧,散场后影片内容没记住多少,满脑子都是这俩货的笑声!

  开心麻花这个团队出品的电影一直不错,从《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到今天的《独行月球》,可以看出其精品意识与搞笑能力。或许是因为前几部电影给我的笑点拔高了的关系,这部《独行月球》我也就是适应性地笑了笑,嘴角一扬那种。

  我因为这件事还特地问了几名看过此片的老友,询问其“笑果”,可答复大相径庭,都觉得此片挺搞笑,却没办法开怀大笑。询问其原因,大多认为此片的科幻剧情与前几部相比有些“不接地气”,没有太多值得玩味的.“梗”,果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超越自我确实比登月还难!

  马三立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般的笑话是当场笑,中等的是过几天想起来还能笑,高级的是过了几年想起来依然能笑”这句话似乎指出了喜剧中笑料的内涵程度。尽管努力的回想自己开怀大笑的场景,却悲哀的发现居然没有这方面的记忆。此时,不由得羡慕起影院前排的小情侣,或许他们多年以后,会拥有一次关于喜剧电影的美好记忆。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古人也说乐极生悲,现在的喜剧要是不反转一下,不搞点泪下来似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喜剧。共情有了,差势多了,笑声不断是正常的。煽情有了,同理心多了,悲伤也就有了出口。知性与理性强的人,都把情绪隐藏得很好,偶尔的释放一下,也需小心翼翼,环顾四周,很怕把不经意的失态掉进世俗的眼中。成熟与幼稚,不应该成为微笑与大笑的标志。

  生活很骨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看一场让自己放松身心的电影也是一种调剂。生活需要你不时酣畅淋漓地笑一次,或多或少会驱赶内心的阴霾。无需过多期望未来,快乐本来就是眼前的事!

《独行月球》观后感5

  尽管这是一部科幻喜剧,但这位虚拟出来的月球“鲁滨逊”,倒是给了我们很多关于生存、生命的启迪。

  鲁滨逊是自己的英雄,他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书写了个人生存史上的神话;独孤月不仅是自己的英雄,还是全人类、全世界的英雄,说他“拯救了地球”,一点也不为过。

  浩瀚的宇宙中,一个人作为独立的存在实在是渺小的不值一提,但是独孤月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平凡人,把他放在了唯一能拯救地球的位置上时,挺身而出、毫不犹豫是他的关键词。我想,假如我们每个普通人能有这样的机会的话,大多数人会和独孤月一样做出相同的选择。

  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意义,每一颗星星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即使是一束微光,也能穿透层层迷雾,照亮彼此的心房。

  影片中,当独孤月发现自己赖以生存的来自地球的那一丝“滋滋”的联络声,其实是袋鼠无意中发出时,他的世界已经完全崩塌,远在地球的马蓝星看出了他的绝望,号召大家在地球向他“发光”。于是,那一束束微弱的亮,组合成“你不是一个人”,星星点灯一般送到了独孤月的眼中、心中。当然,尽管少了一个“一”字,观众们还是能体会导演的用心的。

  无论顺境、逆境,都是人生的一段旅程,身在其中的我们注定都是那个平凡的.、自己的英雄。

  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平凡甚至平庸,碌碌无为,每天为了生存,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起床上班下班做饭收拾屋子,最后躺在床上睡觉等待第二天往复。现如今网络上五彩斑斓的夜生活只存在于小部分人,大部分人偶尔逛下街看场电影甚至寓在家里打游戏就已经是生活的全部颜色,更多人依然为了生存而奔波着,生活生存一学之差,天差地别。电影里沈腾的角色,一个“中间人”可以说是拥有高学历的高端人才,甘愿做不喜欢的工作,去默默喜欢一个不可能的人,甘愿平凡,或者说在其所在的纬度也只能平凡。

  即使是独行、平凡、普通,也要记得做一个努力且积极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