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底城管局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时间:2022-10-30 22:25:33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年底城管局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思路

  导语: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2017年底城管局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思路

  第一部分: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谋划进步之年。执法管理科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抓重点、破难点,努力开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事业发展新局面。一年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处)室的支持配合下,执法科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责任落实,深入推进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快形成与法治鄞州建设相匹配的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促我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更趋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为“打造质量新鄞州、建设国内一流强区”作出新的贡献。

  一、强攻坚、破难题,重点工作任务推进顺利

  今年以来,科室在依法全面履职,加强全区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常态化、长效化治理的基础上,固化推广中心城区流动摊贩集中整治工作的有益经验和创新做法,突出重点、主攻难点、紧扣节点、打造亮点,下大力气解决上级关注、群众关心、社会聚焦的环境秩序突出问题。

  (一)市容环境秩序整治卓有成效。科室遵照市局和区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在调查排摸、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市容秩序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取得了预期成效。一是流动摊贩数量明显减少。我局从4月初起部署中心城区流动摊贩集中整治行动;5月、6月为集中整治月,其间累计出动队员6784人次、执法车1263辆次,查处无照流动经营行为340起、暂扣经营工具265件。本次整治采取定时联动与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科室积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要求各责任中队在同一时间内对流动摊贩进行集中查处,严防流动摊贩流窜 “作案”;另一方面,针对拒不配合的流动摊贩,抽调机动力量进行重点打击,并出动行政执法保障中队落实执法保障任务,确保集中整治顺利高效推进。此外,积极与属地街道协调对接相关工作,广泛发动社工、安保、物业、城管义工等多方力量,配合执法中队进行实时监督,一旦发现流动摊贩、第一时间予以劝离。7月至9月,针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2017宁波购物节、“开学季”前夕等特殊时期,专门组织力量开展突出市容秩序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务求“整治一批、巩固一批”。科室根据各阶段工作任务,保持高频率、高强度的督察考核,并适时开展夜间督察,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跟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二是人行道机动车停放更加有序。截至9月30日,累计抄告人行道违停机动车18075辆;在采用“温馨提示+抄告处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交警部门设置隔离护栏遏制车辆违停的方式,正就“在有条件的城区道路沿线设置隔离石柱”一事征求执法中队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四个周边”环境面貌不断改善。4月中旬起,科室组织开展“四个周边”(校园、医院、菜场和重要商圈)市容秩序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流动摊贩、跨门经营和“五乱”现象。截至9月30日,累计规范跨门经营行为11897起、处置无照流动经营行为8556起、制止“五乱”行为9496起。

  (二)建筑垃圾运输处置渐趋规范。一是强化落实源头管控。针对部分建设单位存在备案不规范、填报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渣土办自今年6月起要求各备案单位提供授权委托书,以证明经办人身份;提供预算书或招标文件,以证明建筑垃圾准确数量。同时,严把建筑工地道口“保洁关”,要求执法中队在审核建筑垃圾处置登记表时严格把关,为后续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二是重视运输过程监控。要求建筑垃圾上下场地的中队在审核建筑垃圾处置登记表时,仔细核准清运路线,确保运输车辆按照指定时间、路线行驶;中队查处建筑垃圾违法运输处置行为后,及时向渣土办上报违法登记表格。此外,充分发挥智慧城管功能,结合蹲点守候、流动设卡、监控系统联网运行、路面巡查等方式,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行动态监控。三是集中整治形成震慑。截至9月30日,累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18次,出动队员812人次、执法车203辆次;办理建筑垃圾类案件331起、罚款金额3074470元。开展建筑垃圾陆上运输专项整治行动,9月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工地和建筑垃圾运输服务企业,教育引导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加强内部管理,同时排查出土工地、承运单位和运输车辆、人员等基本信息;10月至12月底,联合交警、巡特警、交通运输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在句章路与同谷路交叉口设置岗亭,每天24小时值守检查过往运输车辆,从严处罚建筑垃圾运输违法行为。

  (三)落实瓶装燃气专项执法检查。自8月份起,开展瓶装燃气专项执法检查。针对各执法中队排查出来的共性问题和典型违法行为,科室系统梳理、深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一是执法与管理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执法科与公用事业科紧密配合,做好任务部署和协调对接工作,指导各执法中队高效配合属地安监、公安、质监等部门妥善处置涉及治安、消防等问题的瓶装燃气综合性安全问题。二是排查与整改同步推进,提高工作效能。7月23日,高桥中队和公用事业科联合行动,查获了位于高桥镇望江村的一处非法燃气充装点,当场收缴非法燃气瓶21个。三是宣教与引导相互借力,共创安全环境。检查人员积极向前来充气的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普及燃气安全知识,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四)稳步推进小区车棚(库)专项整治。自8月起,我区全面启动住宅小区车棚(库)违规出租改变用途专项整治工作。据前期全面排查数据显示,全区共有物业、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小区车棚(库)39998间,存在违规出租改变用途的有1878间;其中,出租住人1450间(包括破坏房屋结构18间),出租开店228间(包括破坏房屋结构11间),整治工作共涉及18个镇乡(街道)。目前,专项整治工作已进入集中整治阶段。18个镇乡(街道)按要求制定了分类处置方案,明确了各镇乡(街道)的整治任务和整治计划等内容,为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10月10日,全区共整改出租住人车棚(库)225间,出租开店车棚(库)46间。目前,7个镇乡(街道)已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其中,首南街道推进速度最快,整治完成率已达59.8%;邱隘镇整治完成率达50%,石碶街道、姜山镇和云龙镇整治完成率达30%以上。

  二、重培训、转作风,队伍专业化程度提升迅速

  (一)定期开展执法业务培训。3月10日至13日、3月18日至20日,举办两期执法队员培训班;9月21日至23日,举办内勤专题培训班。培训采用全封闭式管理,培训内容设置科学——既有理论解读又有案例分析,既有讨论交流又有考试竞赛,达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效果。

  (二)定期组织党风廉政教育。执法科作为城管执法大队的中枢机构,肩负着强化执法队伍作风建设的重任。今年以来,着力对基层执法中队和执法队员作风散漫、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问题进行督察,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继续推行执法中队负责人和执法队员轮岗交流制度,防止形成“人情圈”、“关系网”;经常性开展“爱岗敬业”、“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活动,重点防控建筑垃圾、违法建设等领域的职务犯罪,做到防范在先、警钟长鸣。

  (三)积极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半年,组建了登山、摄影、钓鱼等协会,为执法队员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舒缓情绪的平台;通过定期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帮助队员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进一步增强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9月下旬,启动“十佳执法队员”、“十佳协管员”评比活动,力争让一批“政治坚定、勤奋好学、廉洁务实、勤政为民”的优秀执法队员和协管员脱颖而出,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四)信息宣传工作有力有度。科室紧紧围绕今年执法管理工作重点撰写信息,不断提高执法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挖掘综合信息力度,及时总结执法队伍建设和城管业务工作的突出成绩,准确、全面、客观地展示鄞州城管的正面形象;坚持运用创造性思维,在拓展执法信息宣传工作深度和广度上狠下功夫,力争多出有影响、有特色的精品。截至9月30日,科室累计在区局网站上发布新闻动态193篇;在市局网站上发布综合信息84篇;在区级媒体上发表新闻19篇,在市级媒体上发表新闻9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综合文稿2篇。

  三、保民生、促稳定,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一)全力以赴保障重大活动。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周密部署清明节、中高考、“三会”(中东欧博览会、浙洽会、消博会)、2017宁波购物节等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突出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攻坚,强化问题排查、边查边改、即查即改、不留死角,确保“整治有实举措、环境有新改观、保障有好机制”。二是应急预案到位。对重大活动举行期间可能出现的人流量车流量激增、机动车挤占人行道、无证摊贩聚集及阻碍执法管理等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参照相关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备勤,确保反应迅速、处置有力。

  (二)优质高效办理建议提案。今年,科室共承办党会建议提案54件,其中主办件20件、协办件34件;通过严把责任关、办理关和督办关,全力推进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截至5月26日,20件主办件的面商工作顺利结束。自7月下旬起,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对尚未办结的建议提案进行跟踪督办,杜绝出现“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推动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真正从“答复型”走向“答复落实型”,以实实在在的办理成果赢得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的信任。

  四、建机制、补短板, 执法管理效能节节攀升

  (一)进一步理顺城管执法体制。一是持续开展城管执法课题研究。今年以来,先后对建筑垃圾监管处置、建筑工地围墙围挡标准化建设、城管执法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引进建筑泥浆固化项目等课题进行专门调研论证,并形成了工作方案。二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保障体系。今年3月底,我区成立了行政执法保障中队,配有7名民警、5名协辅警;其主要职责包括:配合执法大队现场处置市容管理和执法中发生的妨碍公务案件,依法查处打击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暴力抗法事件和各类治安、刑事案件等。三是逐步更新城管执法装备。今年,为钟公庙、中河、首南、南部商务区四地的执法中队配发了电动巡逻车,共计7辆,主要用于市容环境的前置管理和违法行为的先期防控;拟为14个执法中队配发执法记录仪,目前首批32部已发放到位,旨在进一步夯实证据基础,减少矛盾纠纷和诉讼案件的发生率。

  (二)进一步凝聚执法管理合力。一是建立健全联勤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保障中队的优势,加强城管与公安的联勤联动,强化公安部门对城管执法工作的保障;充分运用智慧城管平台“协同调度、应急指挥、考评监督、信息服务”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切实解决交叉性、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城管义工的组织参与作用,借助微信平台等媒介,引导和动员更多居民自觉维护环境秩序;探索社区自治,发动社区、物业、安保等力量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畅通公众监督举报渠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监督检查,鼓励群众和利益相关方积极监督举报;强化正面宣传和网络舆情引导,支持媒体对引发环境秩序突出问题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曝光,有效防范和化解媒体违纪,营造和谐融洽的外部环境。

  (三)进一步深化勤务机制改革。科室坚持“人力跟着任务走,勤务跟着秩序走”的原则,适时调整优化路面勤务安排和执法力量配置,不断提高城管执法出勤率、管事率和见效率。一是推广多元勤务组合。对城区主干道、主要商业街区以及问题高发的区域和时段,实行“点位守控、时段守控、地段守控”的定岗勤务;在一般区域、平峰时段,采取“徒步巡查、机动巡查”的动态勤务;在早、中、晚及双休日、节假日,实行错时勤务;建立24小时应急处置队伍,开展应急勤务,快速高效地处置各类动态事件。二是落实责任网格管理。在原有管理网格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细化,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建立起由21个管理片区、118条责任道路构成的网格化层级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善基础管理,将日常管控责任精细到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岗位、每一名队员,实现全时段监控和无缝隙管理。

  (四)进一步完善督察考核体系。一是以督察考核明确管理责任。按照“日检查、周总结、月评议、季通报、年奖惩”的形式,对执法中队日常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并建立相应的台账资料,纳入中队和队员绩效考核范畴,为细化管理标准、量化管理任务、落实管理责任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强化考核结果的科学应用。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与执法中队绩效评价、年终评优评先以及属地镇乡(街道)科学发展竞赛等相挂钩,真正起到奖优罚懒的作用。对于群众普遍关注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持续公开,让群众全面准确地了解事件最新处置情况。

  第二部分: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进步之年,也是深化改革、依法治区的推进之年。科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打造质量新鄞州”的目标,循着“优队伍、重管理、强业务、抓廉政、善服务”的思路,按照“消除盲点、破解难点、增加亮点”的要求,严格依法行政、拉高管理标杆、全面精准发力,大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智慧化、网格化、精细化水平,努力打造“贴心城管”、共建“美丽鄞州”。

  (一)围绕“法治鄞州”,“四进”行动深化依法行政执法。一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按照“总体设计、一次审批、分布实施”的原则,做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各项工作。(1)明确职责边界。职权划转之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加强协商对接,以清单的形式逐项(类)界定双方监管边界,厘清源头监管、后续监管、末端执法的界限,落实责任追究制度。(2)明确机构设置。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牌子,以自己的名义依法行使有关行政执法职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3)明确编制配置。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人员编制,从严从紧核定,并逐级报送省委办核准后实行专项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可设教导员、中队可设指导员,作为专职政工干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4)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市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设统一投诉举报平台;建立联合执法协调指挥机制;健全职责分工争议协调机制;建立业务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协作配合机制。(5)强化执法保障。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综合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完善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保障机制;加强检验检测服务支撑。二是推进制度规范化建设。(1)进一步健全执法工作流程。统一规范执法文书、执法手段措施、执法举止语言,做到依法执法、文明执法;规范当场处罚行为和即时性强制行为,保障行政相对人的陈述权和申辩权,提高行政执法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2)探索两法衔接机制。积极探索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之间的有效衔接方式和渠道,明确案件移送标准,优化移送程序,实现行政案件的网上移送和网上办理、执法动态交流和业务研讨、案件信息流程跟踪和监控,建立以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的两法衔接机制。二是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1)积极培养中层干部。研究制定《鄞州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中层干部选配(提任)工作方案》,力促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执法队员脱颖而出,使中层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能力结构更趋合理。(2)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对25个执法中队进行“一对一”工作指导与监督;要求中队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要求实行岗位责任“实名制”。注重跟踪问效,推行工作会商制、情况通报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杜绝队员不到位、到位不履职、执法不严格、成效不明显等现象。三是推进外部环境和谐化。(1)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开辟网络宣传阵地、拍摄城管工作记录片或微视频、定制各类宣传手册等,全方位展示城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成效。(2)加强与公众的互动。组织召开城管工作座谈会,组建城管义工巡逻队,定期开展城管“五进”、“城管开放日”、“城管体验日”等活动,展示我区城管执法队伍亲民爱民、为民惠民的良好形象。(3)壮大舆论宣传队伍。打造“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立场坚定”的新闻发言人队伍和评论员队伍,及时向公众发布城管工作动态和政策,关键时刻准确发声,努力消除不实报道或歪曲报道的影响。

  (二)围绕“和谐鄞州”,“四化”行动巩固拓展管理成效。一是执法区域“片区化”,合理界定管理责任。科学整合和利用基层执法资源、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等,充分发挥片区化管理在信息采集、宣传教育、矛盾化解、隐患排查、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功能。各中队以 “中队长负总责、执法队员(协管员)包片区抓落实”为原则,合理划分界定辖区管理责任片区;其中,中队负责人做好对片区化管理的协调、指导工作;“片长” 为片区第一责任人,落实“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标准、定奖惩”的“六定”工作制,真正实现管理面上的全覆盖、无缝隙。二是管理标准“精细化”,加快构建长效机制。将精细化、精准化、精致化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城市管理工作中,通过对管理对象的量化、管理标准的细化、职能分工的明晰化,提高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围绕 “打造更加清爽、舒适、精致、有序、和谐的城区环境”的要求,将城市管理工作标准由一般的工作定性要求转向“责任落实、行为规范、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执法效果”的要求。具体而言:第一,将城市管理的任务细化分解到相关责任中队,具体到责任队员,实现管理职责的精细化;第二,把辖区内所有管理对象按照片区单元划分为若干个“城市部件”,实现管理对象的精细化;第三,修订完善切实可行、细致周全的城市管理标准和考评细则,实现考核评价的精细化。三是日常管控“协同化”,着力提升工作效能。(1)推行人机互动模式。进一步加强执法管理需求与智慧城管技术平台的协调对接,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巡控定位、远程指挥、处置跟踪等信息基础在执法事件中的应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街面智能管控体系,实现城管执法由单一的人力投入过渡到人机结合、人防技防互动,持续提高“即时发现问题、即时处理问题、即时解决问题”的能力。(2)推进执法资源共享。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建立健全工作会商、案件通报等制度,形成顺畅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借助现代科技、“互联网+”等手段,统一信息技术标准,整合打通现有的各类信息平台、办公系统,共享视频监控等硬件资源,实现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业务信息实时共享,从而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能。四是城市管理“社区化”,多元治理维护成效。(1)服务社区“零距离”。探索创新城市社区管理,将“城管进社区”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将城市管理的触角由纵横的主次干道延伸至居民小区,努力扫除城市管理盲区,务求第一时间掌握并处置社区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改善社区人居环境。(2)依靠社区“聚合力”。在整治流动摊贩、乱吊挂、乱堆放问题中,借助社区有利的地理优势和时间条件,动员社区工作人员、义务巡逻员、物业管理人员等,对固定在住宅小区周边的流动摊贩、乱吊挂乱堆放行为高发时间和点位进行定时定点管理与监督,从而节省执法资源、提高管理效能。

  (三)围绕“美丽鄞州”,“四新”行动攻克城市管理顽疾。一是遏制无照流动经营有新突破。(1)念好“堵”字经。充分发挥城管“片长制”和“路长制”的作用,全面推广弹性工作制和错时执勤制,做到流动摊贩整治工作全区域覆盖、整治工作责任全方位落实。(2)读好“疏”字诀。一方面,积极推广“引摊入市”。有条件的中队应主动与菜市场管理方对接协商,建议管理方在不影响现有商户正常经营的条件下,整合市场内外区域资源,开辟一定区域供辖区内自产自销的农户合法经营农副产品。另一方面,由中心城区街道牵头,选择合适街区重新规划和定位,打造专门的特色夜市示范街区。通过景观升级改造、完善交通组织等举措,推进夜市街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品质高、口碑好的月光经济品牌。二是整治“一跨六乱”有新方法。(1)推行“点-线-面”工作法。守住“点”:把管控学校、医院、菜场、公交车站、商业广场等点位的“一跨六乱”现象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严格落实“高峰定点、平峰巡线”的管理要求和错时执勤、延时执法等勤务模式。管好“线”:按照“确保重点、兼顾整体”的原则,对辖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背街小巷实行分类管理,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着力实现主要道路基本消除“一跨六乱”、次要道路严格控制“一跨六乱”、背街小巷市容秩序规范有序的目标。控好“面”: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循序推进“一格多元”的管理模式,通过整合社区工作者、物业管理人员、城管义工、市容巡逻员、行风监督员等力量,壮大城市管理队伍,有效解决职能分散、责任不清、管理成效低等问题。(2)推行“人防-物防-技防”工作法。“人防”即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在日常巡查过程中,执法队员要坚持“六必办”制度——“跨门经营必动、乱吊乱挂必除、乱堆乱放必清、停车无序必导、违法搭建必阻、协调处置必应”。“物防”包括:配合社区安装便民晾衣架,以此遏制乱吊挂、乱晾晒行为;联合交警设置隔离护栏,以此遏制违法停车行为。“技防”即借助现代科技力量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借力高清摄像头实现全方位、无盲区管控;通过配发执法记录仪,为城管日常工作带来“信息化+”的契机,实现公正执法、执法为民的新发展。三是规范建筑垃圾管理有新手段。按照“抓两头控中间”的要求,强化对建筑渣土(泥浆)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监管。(1)强化源头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处置备案制度。针对部分建设单位存在备案不规范、填报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计划在现行的要求各备案单位提供授权委托书和预算书或招标文书以证明经办人身份和建筑垃圾准确数量的基础上,要求建设单位填报工地建筑垃圾处置方案变更表。(2)推进项目落地。协同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布点规划和临时中转码头规范管理工作。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助首南街道李花桥区块泥浆固化项目办理临时用地手续,确保项目按期落地。据悉,该项目一期投资约4700万元,占地面积约22.8亩,拥有脱水固结一体化设备8套,每年可处理建筑泥浆120万立方;经固化处理后,建筑泥浆可分离得到约30%的固化土方,固化土方可运至消纳场地处置,也可用于施工回填等。四是规范户外广告设施有新进展。(1)健全管理机制。强化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理顺我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机制,加大对内容涉嫌违法的户外广告的立案查处力度。(2)积极推动试点。按照“规范统一、安全牢固、整洁美观”的要求,结合《鄞州新城区店名招牌设置规范》和《鄞州新城区户外广告详细规划》的编制,中河、钟公庙、首南、南部商务区等执法中队要积极配合、协同推进天童路、四明路、钱湖路沿街店名招牌规范试点工作,务求达到“白天美化、夜间亮化”的效果。

【底城管局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相关文章:

营销竞聘工作思路10-17

公司工作思路总结01-04

城管局工作计划合集7篇09-30

城管局工作计划汇总6篇08-27

城管局工作计划汇编5篇06-02

底基层党校工作总结07-11

公司工作思路总结15篇01-04

PMC部门工作总结暨工作规划12-10

苏格拉底的语录11-10

学校年工作总结年工作思路范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