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0-12-22 19:47:18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六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先做一份工作计划,开个好头吧。写工作计划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六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教务处和教研处的工作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努力培植学习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组共依旧是4位老师,共有5个班,约200名学生。5个班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懒惰,上课走神,作业经常不完成的坏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二)编排特点

  1、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

  (2)“比例的应用”增加内容,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4)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和解决问题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

  四、教学内容重难点

  (一)、本册教学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3、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7、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8、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二)、本册教学难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6、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八、活动安排

  1、拟定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组织学习教育理论

  3、研讨教研课,进行集体备课,说课与评课

  4、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心得交流

  5、撰写教研组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研处工作思路的指导下,聚焦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为重点,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以组内教研为主线开展活动,争取在教学上抓出实效,真正达到向40分钟要质量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

  1、本学期,本教研组将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加强组内教师的互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职能作用,扎扎实实开展以教研组为本的互动式教研活动,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积极形成“主动参与、密切合作、乐于探究的”导学模式和工作特色。加强对课堂教学策略、方法、手段及学习方法的研究,把“学生相互倾听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牢固树立“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生命线”的思想,实行“真人教育”理念,坚持“备课是基础,上课是核心,反思是提升”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真实高效的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努力做到教学进度统一,资料使用统一,单元测查统一。

  三、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关注课堂教学,提高随堂课的质量。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导学模式和开放式教学,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提倡教师把日常的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及时对每节课进行教后分析和反思。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我组数学教师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

  (1)《数学课程标准》;教材;

  (2)有关“以学定教”的理论文章。

  (3)数学专业报刊、杂志

  具体做法:

  (1)教研组活动时组织针对学校的集体业务学习材料谈心得体会,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传到学校网站。

  (2)教师个人自学“有效教学”的理论并做好笔记,集体研讨。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收阅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加强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的核心主要是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有效性。具体做法:

  (1)学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

  (3)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进行校内和组内的教研组活动。

  (4)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本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3、加强学生方面管理。

  (1)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提高随堂课质量,课堂教学,教师要以新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力求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2)提倡教师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数学报,发挥数学报的功能。

  (3)要求学生每周或隔周搜集一个数学故事,(可以是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味故事等),或者提出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班内交流,或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4)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基本精神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的改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坚持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活力,达到扎实双机,重视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关,充分认识新时期教师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上级行政部门有关的讲话和规程。强化教研组在新课标下的要求,充实课堂教学工作,讲究教学的层次性、探究性,真正确立“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一宗旨。

  (二)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的教学要具备幼教转向学的能力为前提,体现在课堂重要多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抓住把握教材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赋予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以课堂教学的策略性、灵活性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三)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功能。

  不断提高教学研究和业务管理水平,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和开展教学实践相结合。正常开展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提倡一课多作,加强评课,切磋环节,提高研究质量,发挥课堂教学的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

  (四)认真重视抓好教科研。

  全体教师应树立科研兴校思想,自觉参与教科研实践。可以根据教学中实际情况及教学新动态,根据校课题自拟专题,向教研组或教导处申报备案。按照学习、实践、总结、检验的流程进行教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撰写专题教学论文。

  (五)规范和优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切实抓好教学工作,继续进行集体备课,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研究,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每一堂课教学任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行二次备课,使教案既有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自己的个性。作业要落实“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

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教务处和教研处的工作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努力培植学习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组共依旧是4位老师,共有5个班,约200名学生。5个班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懒惰,上课走神,作业经常不完成的坏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二)编排特点

  1、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

  (2)“比例的应用”增加内容,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4)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和解决问题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

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教务处和教研处的工作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努力培植学习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组共依旧是4位老师,共有5个班,约200名学生。5个班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懒惰,上课走神,作业经常不完成的坏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二)编排特点

  1、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

  (2)“比例的应用”增加内容,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4)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和解决问题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

  教学内容重难点

  (一)、本册教学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3、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7、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8、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二)、本册教学难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6、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八、活动安排

  1、拟定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组织学习教育理论

  3、研讨教研课,进行集体备课,说课与评课

  4、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心得交流

  5、撰写教研组工作总结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六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4-10

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10-27

关于数学教研工作计划4篇04-22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10-17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10-27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4-27

关于三年级小学语文上册《秋天的雨》教学设计09-01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1篇04-02

三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题10-27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试卷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