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创业故事:带领12姐妹绣出30万

时间:2022-08-17 05:15:11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创业故事:带领12姐妹绣出30万

  美丽的姑娘展示藏羌绣品

创业故事:带领12姐妹绣出30万

  【创业故事】2008年5月,阿坝州开始了妇女羌绣就业帮扶计划,截止目前,已经为16000多名妇女进行了就业培训。地震后失去亲人、土地、家园的妇女们,靠巧手绣出了新生活。

  现在,阿坝州8000余绣娘中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能人,她们以羌绣为载体,继承着古老的羌族文化。今年1月,汶川羌绣已经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绣娘们为羌绣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将羌绣发扬光大。

  开设羌绣馆古老羌花成镇馆之宝

  在理县桃坪羌寨新寨中,一个3层楼的羌绣馆是游客们必到的参观点,这是周育敏2010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开起来的,她不仅设立了老式绣品展区,还有新研发绣品的制售。展示厅中,挂着一幅两米长、半米宽的白底黑花羌花图案。一个个团花中,人们耍龙舞狮子的姿态活灵活现。

  这个镇馆之宝,出自52岁的绣娘周国桃之手,她1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羌绣,会绣羌绣中最古老的纹样——羌花。在一张白布上一针针数着拼着绣出蝴蝶、红双喜、柳树、喜鹊……错上一针,整个花样子就团不起来。绣好后翻到背面,横是横竖是竖,绝不会混乱不堪。

  周育敏说,她和周国桃地震后都加入了妇女羌绣帮扶中心,羌绣

  馆的小房子免费给她用。周国桃来羌绣馆帮忙,一个月挣得到2000元钱左右。

  现在,周国桃也教周围的姐妹绣羌花,“这是我们羌族最古老的纹样,现在好多人都不会绣了。”

  非遗传承人要与设计师合作

  在映秀镇中滩堡村的大道上,有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

  所”——汶川藏羌绣坊。店主杨华珍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藏羌织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藏羌绣包含的羌绣工艺、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都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店里的墙上挂着金色佛像,杨华珍介绍,那是银匠拉出极细金线绣出来的。“无论是拉线的工匠还是‘盘金绣’工艺本身,都快要失传了。”她说,“连我有3个人会,两位藏族、一位羌族。”

  杨华珍是藏族人,10岁时就会刺绣,她的两位嫂嫂是羌族人,,所以她的绣法综合了两个民族的特色。地震后,她带动了12位姐妹通过刺绣挣到第一桶金:30万。2008年8月,她自掏腰包注册了藏羌绣协会,2009年5月成立了藏羌绣苑,去年4月,非遗传习所也在政府的支持下开起来了。

  2011年,杨华珍成功申请到非遗传承人称号。现在她常年带着50多名学生,还为阿坝州的绣娘们进行培训。“我希望把这些手艺传承下去,还希望能和汉族设计师合作,推广藏羌织绣。”

  编写教材培训8000合格绣娘

  阿坝州妇联主席白惠蓉说,阿坝州以“万名妇女致富工程”为载体,邀请羌绣传承人、优秀绣娘等开展羌绣图案基本造型、表现形态、绣法技能等授课培训。为汶川、茂县、理县等地绣娘与高校、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

  为保护羌绣技能独创性,阿坝州还专门编写了《羌绣职业技能教材》,建立了完整的培训体系。2008年至2011年,全州有3万余人(次)参加了就业培训帮扶。目前,阿坝州共培训16800人,8000余人成为合格绣娘。

  汶川绣娘王小红参加培训班比别人晚两天,去的时候刚好赶上文化课。“当时老师讲了羌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我觉得很自豪,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羌绣。”

  理县的郭英正在阿坝州职业学校参加绣娘高级培训班,半个月后,她参加考试合格就可以领到教师资格证,去给绣娘们讲课。

  汶川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黄珊说,因为羌族没有文字,只能通过语言来口口相传。现在羌绣成为了羌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使更多绣娘传承着羌族的传统文化。

  史曼莉:曼妙起舞创业路马桂华创业:只有奋斗 才能品味人生成功创业故事:25岁女孩自办美容院创业故事:靠500元、一把剪刀创业的千万富姐咖啡屋,两个女孩创业梦创业故事:一个下岗女工成功开花店案例!创业故事:一个下岗女工成功开花店如皋苗族妇女张燕创业小记蓝全珍:大山深处的创业能人“兔女郎”王丽妃的创业故事

【创业故事:带领12姐妹绣出30万】相关文章:

名人创业小故事(通用12则)09-17

身边的创业小故事(通用12篇)08-12

给姐妹的留言12篇02-10

创业的故事11-03

绣绣的说说幽默句子01-13

十字绣网店创业计划书07-15

成功创业故事04-12

经典创业励志故事11-07

名人创业故事11-04

创业成功的故事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