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创业的故事

时间:2022-11-03 13:45:53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创业的故事

创业的故事1

  今年26岁和23岁的徐全勇、徐全飞兄弟俩,在职校读书时,一个学的是电脑,一个学的是生物制剂。按理说,两个人的创业路,就算不能“专业对口”,至少也得沾点边吧!然而,他们如今正在从事的职业,却是和学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鱼农”。事情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创业的故事

  创业难咬牙坚持闯世界

  20xx年初,凭着年轻人一股子闯世界的冲劲,徐全勇、徐全飞两兄弟放弃了家乡优厚的待遇,在广东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创业之初,作为当地人眼中的“毛头小子”,他们面对了太多的压力和阻力:当地人看不起他们,当地一些成功的商人在生意上排挤、压价,他们在生意上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开始的一年,兄弟俩吃住在工厂,昼夜不分地工作,困难来了只能咬牙坚持,他们用农家孩子的纯真、质朴打动了当地人的心。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他们终于在当地建立了一定的客户群,他们的小工厂也迎来了柳暗花明的一天,生意逐步走上正轨。

  返故乡一切还得从头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再精彩,也割不断一份思乡情。两年异地漂泊,兄弟俩还是舍不下对家乡强烈的思念之情。经过商量,两个人决定回乡创业,也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广东创业时,兄弟俩就对经济大环境有所关注。他们知道,当前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不景气,但国内经济却在快速发展,尤其是生态旅游和餐饮业。回乡后,他们就对周边环境做了详细考察,发现洪雅县槽渔滩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水产资源,黄辣丁等鱼类都是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水产品。但是,由于野生的黄辣丁数量原本不是很多,再加之渔民的过度捕捞,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外地的游客来槽渔滩,常常不能品尝其味。没有了旅游特色,自然而然就留不住游客了。看到这一现象,兄弟俩不由动了心思:现在推广的是生态旅游和地方特色旅游,为什么不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

  找项目创业路上有信心

  有了创业项目,两个人便开始着手开展行动。兄弟俩计划先掌握黄辣丁等鱼种的'人工繁殖技术,等形成规模养殖后再建设一个极具特色的生态农家乐;注册品牌和原产地标志保护,从而起到一个推广品牌的作用;然后开拓以成都为中心的周边高端水产市场。

  随后,兄弟俩分工合作,确定了技术攻关及养殖由徐全飞带领,市场开发由徐全勇负责。同时,在创业过程中做到及早找问题,及早解决问题。针对黄辣丁等鱼类资源急剧减少,且当地还不存在人工养殖的现状,兄弟俩对此开始引种。目前,在繁殖以及鱼病防治等方面,他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他们打算先小规模试养和鱼苗的繁育,等技术成熟后再投资10万元建养殖池,并以此为基础发展观光生态农家乐。“鱼病的防治和人工繁殖技术的掌握,依然是我们发展的关键风险和问题。”兄弟俩表示,他们对未来很有信心。实习生 卫琳霞 记者 古良驹

创业的故事2

  不花一分钱就赚1万多

  不花任何一分钱就成功贩运整车果菜的成功例子:96年的时候,我来到刚刚大开发的`城市——广州市,想在这里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可是一无文凭,二无技术特长又是个生手的我,找工作总是碰壁。身上的钱所乖无几了,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吃饭也成了问题。我也不敢再住旅馆,晚上只有找张报纸睡在马路边了。我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生存,再去找发展。人生地不熟的我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一个肩挑李果的老汉走过来叫卖:先生:2元一斤,来点吧。什么?两元一斤??这在我家乡不过二三角钱呀!!!

  我找到了水果批发市场,一问批发价也有1.2-1.5元的价,我惊得跳起来:老板,这东西我有很多,到我家乡来,我给你6角钱一斤怎样?水果老板:好呀,很乐意与你合作,我和你过去看看。第三天,我家门口张贴上一张收购李果的广告,上门售李果的人来来往往。这几天我赚了一万多元。尝到甜头,我常下广东。

创业的故事3

  200元起家2年赚300万

  他叫潘文伟,20xx年刚来广州时口袋里只有200元,而现在他已经是有楼有车的大老板。因生意繁忙,潘文伟曾一度想退学,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初来乍到做家教卖T恤赚外快,当年只有22岁的潘文伟出生在贵州一个小县城的工人家庭,原来一家五口全靠在供电局当技术工的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20xx年,潘文伟考入中大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创业如何选项目?来到广州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潘文伟不但申请了学校的勤工助学,还四处找机会赚钱。

  当他揣着荷包里勤工助学赚下、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准备闯世界时,百货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滨江东“天价”的楼盘让他顿时蒙了,“我到底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在这个城市容身?”于是在很多同学还在尽情享受大一优哉游哉的校园生活时,潘文伟开始赚外快,做家教、推销信用卡、卖T恤……

  小试牛刀从院服开始,他就意识到了里面有钱可赚,20xx年底,学校公开招投标一些院系的'院服订做项目,潘文伟看到了商机。潘文伟首先“摸查敌情”。他从学生会的“哥儿们”那里弄到了参与招投标公司的名单,并扮成顾客挨个儿打电话到那些公司问出不同质量服装的底价。然后,他直接在网上查出一些生产商的地址,主动上门与厂家谈生意。

  学校的院服投标价和货源确定后,潘文伟私底下向学院有理有据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装在价格和质量上的优势以博取印象分。投标当日,他更一人以5间公司的名义巧妙地参与投标。最后,他这个“初哥”竟然赢了做了几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学校的院服项目。虽然第一个院服生意只赚了2万元,但这却让他在创业路上找到了感觉。

  潘文伟灵活的头脑能够见机行事,去年初,潘文伟无意间认识了一名做安全监控设备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时又得知中学“死党”家中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正好在招标安检设备,于是潘文伟充当了双方谈判的桥梁促成了这一单生意,竞标成功后,他一下就赚了50万元。

  赚到这笔钱后,他第一时间给父母汇去了10万元,吓得母亲惊恐地在电话中问了10多次“钱从哪里来的”。几年间潘文伟陆续做了外墙砖生意、与朋友合伙开酒吧,并开始投资股票并利用“第一桶金”继续生财。今年3月,潘文伟还投资了50万元在大学城开了间网络公司。

创业的故事4

  一分钱没花就开店

  我的一位朋友许先生,在路边有一铺面,原来是开饮食店的,因经营不善亏了本,想改行又没本钱,只好关门。整天只见他在街头走过来又走过去,有一天他惊喜的.发现,在广西大新县的这个土湖小镇,一种装粮谷用的铁皮桶很畅销,而于往都从邻县进货,没有一个加工厂。于是他跑到邻县天等镇一家铁皮桶加工店与老板做起了交易。由他以门面入股,由厂家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在土湖合资开一家铁皮桶加工店。这是在土湖的独家生意,厂方考察后很乐意的与许先生合作。由此,许先生没有投入一分钱就成功的做起了铁皮桶加工厂的老板。同时他还学会了制作工艺,又学技术又赚钱。一年后,掌握了技术并积累到创业资金的许先生就自己独干了,这样成功的自己做起自己的老板。

创业的故事5

  中国母婴市场前景广阔但畸形

  母婴市场近年来一直被视为新蓝海:一方面是伴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宽,国内0-6岁婴幼儿人口数量不断攀升,人口红利汹涌而来;另一方面是跨境电商成为政策“新宠”,据商务部测算,20xx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增至6.5万亿元,占整个外贸规模的19%。近年来,站在双风口下的母婴跨境电商成为创业者一拥而上,掘金抢食的新方向,众多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而生。

  但在刘楠眼里,中国的母婴市场很畸形:大家都在抱怨,中国消费者花了最高的价钱,买了其实在其他国家都很日常的东西。

  “比如说日本纸尿裤,在日本超市,它的售价就是60元人民币。但在中国,之前被卖到180块钱人民币,加价率达到三倍。凭什么中国的消费者就要花那么多的钱去买到国外优质的产品?这一定是什么事情出了问题!要么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要么是零售环节,要么是贸易环节。一定得有人去把这个问题梳理一下,把它优化一下。”

  用最重、最笨、最慢的方法创业

  对于电商平台而已,开一个网站,采用招商的方法,请商家入驻可能是最快的,同时对平台而言也是最轻松。但一直以来,蜜芽却对这种轻松迅捷的方式视而不见,其平台上所有最敏感的品类都不开放给第三家,“做全部事情的前提是产品质量。”刘楠强调。

  蜜芽选择了“自营’这条路,事实上就是把自己和平台捆绑在了一起,坚持用最重、最笨、最慢的方法来做母婴电商平台。“我们做的事情是在中国电商行业的第一个创举:既是进口商,也是零售商。在中国的电商行业,在蜜芽之前是没有人做这件事情的。”

  刘楠举例说,蜜芽想销售日本的纸尿裤,就自己去日本注册公司,去日本找供应链,自己去学习这个贸易的过程,然后再自己签报关行,自己用船把一箱一箱的纸尿裤从日本运到中国的港口。“这样的链条比传统的链条大概是减少了大概五级层层叠叠的分销商和经销商。所有这些很重的事情,在我看来恰恰是竞争力。”

  此外,蜜芽内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叫“什么可以卖小组”,这个小组所有人必须是妈妈,且孩子在1岁以内。小组的人是流动的,就干一件事,用妈妈的眼光去决定这个牌子该不该出现在蜜芽。“实际上,我们是在小心翼翼的维护这种调性,不好的品牌就不要(上蜜芽平台销售)了。”

  电商行业无法避免价格战

  去年3月,蜜芽举办了“纸尿裤疯抢节”,通过海外直采、跨境保税和补贴结合的手段,将原本在国内售价100多元的花王纸尿裤降到了58元。很多竞争对手看不懂蜜芽到底在“玩”什么,甚至有人直言:蜜芽是傻有钱,只会使劲烧钱!

  “我们把一大批进口商品的销售价往下整整降了30%,价格战听起来是很血腥的,但我认为它是中国电商行业里面从来都避免不了的一课。”

  刘楠解释自己为什么敢打价格战,是因为满满的底气:蜜芽是中国整个母婴零售行业标品(纸尿裤、奶粉等)占比最少的一家公司,“(标品)从来只占我们30%多的销售份额,相比母婴行业零售商普遍百分之六七十的标品占比,和竞争对手在这个领域打价格战,他们流血的速度更快。”

  聚焦婚后女性人群大有可为

  刘楠分析认为,中国的年轻妈妈们,具有母婴用品的购买决策权——她不仅控制自己的钱包,还控制她全家的钱包,是整个社会中最有消费力的一群人。

  “蜜芽围绕这个人群,用母婴这个最高频的阶段去做切入口,母婴为什么是个高频的阶段?比如纸尿裤,孩子每天都要用。在这个高频的情况下,我们会给这个妈妈更多的选择,现在网站上销售的商品已经有30%跟这个小孩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回溯到问题的最初,很多人会问,刘楠到底是如何选择了这一创业的风口,又是如何预判跨境母婴电商会有如此广阔的'前景?对此,她的回答很简单,如果创业是为了获得了声誉、市值高、上市、有几千员工,那或许要判断风口。但蜜芽创立的初衷,仅仅是一个焦虑的妈妈对于女儿的爱。

  首当其冲是领头羊的责任

  创业不仅仅是鲜花和赞美,同时还有委屈和泪水。回顾过去的一年,蜜芽可谓荣誉与风波同在:人才抢夺、价格大战、融资募集、甚至被泼脏水等各种硬仗一波一波袭来。在巨大的漩涡面前,刘楠始终坚持“不忘初心”,并倔强地带领着蜜芽快速成长。

  在她看来,对任何一个创业者而言,经得起多大的赞美就一定得经受得住多大的诋毁。刘楠认为,由于长期受假货困扰,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妈妈人群,缺乏安全感。

  “无论是消费者的质疑也好,媒体的监督也好,都是一种情绪的宣导,是一种质疑的精神,蜜芽认为特别有必要。所有的事情都首当其冲,这是一个行业领导者该有的姿态。事实上,蜜芽做的远远超出一般零售企业所要做的事情。但在这个过程中,遭遇到无数的阻力,蜜芽能做的,只有用更加严格的甚至是中国母婴行业最苛刻的审核标准来做这件事情。”

  “可能是去改变中国母婴行业甚至零售业长达20年的一个惯性。刚开始创业,想的都是革命的事儿,现在更多的是改良。无论是刘楠也好,蜜芽也好,哪怕对母婴行业做出一点点改变,做出一点点贡献,也就够了。”刘楠如是说。

  做“笨事”才走得更远更久

  当市场热度褪去,行业周期趋于平稳,所有的宏伟战略,巨额预算补贴,海量资源支持,都随着眼球经济转移而烟消云散了。最终,有机会战胜一切的就只剩下:战略上的坚持与持续的精耕细作了。

  让人生慢下来,是为了享受过程,让生命更精彩。让企业更有耐心地做点“笨事儿”,是为了不断完善,不被浮躁绑架,让企业积淀长久生命力的品质,走的更快、更远、更久。

创业的故事6

  一无所有2个月办加工厂

  在福建打了三年工的黄先生,九七年他返回土湖,除了学到一手制作豪华门的手艺外,其他身外之物一无所有,他了解到土湖没有一家豪华门加工厂,知道这冷门行业一定赚钱,才赶回家乡窜冷门的。但他既没有一分钱,也没有带来任何工具,却在两个月内成功的办起了豪华门加工厂。

  原来,早在福建打工的他,每次回家并没有放过任何机会,他总是找这人谈谈,那人说说,终于找到一位愿出资与他合作的'伙伴,他只以技术入股,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办起了豪华门加工厂。俗话说,馈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只要拥有某种技术特长,并积极开发利用,你就可以靠着这个技术发财。

创业的故事7

  20xx.3.30,星期五,晴

  早上一睁开眼微信就有钱收,客人转定金过来,马上发了一个朋友圈,另外一个客人看到之后说我也想转钱给你了。客人转钱是会被传染的。哈哈哈。

  刚去办公室没多久就接了一个电话,客人从深圳开车过来, 8:00多钟能到我们工厂证明客人起床是非常早的。佩服她们的精神。

  来了两位美女,主要是看冰包,她们刚刚入手这一行,对价格不是很了解,随便哪一款包都说价钱有一点高,我说便宜的包也有 给她看,但她们表示不喜欢,这就有点麻烦了,高档一点的产品嫌价格太高,价格低的产品又说没档次。

  后面顾客看到网上的一款爆款,是我们厂生产的,就有点感兴趣呢。

  当顾客发现你是帮名企加工的,那么他对你的质量就会很信任,所以看你跟谁合作很重要。

  送走两位美女,中午又到了三个外国人,其中一个会说中文,这样沟通起来就比较顺畅,他们是看妈咪包类目,去年的样品报过价,但这次过来是要求材料他们提供,我们直接帮他代工需再报一下价。

  后又陪着他们去布料市场转了一圈。

  一起去的同事说,都传外国人压价很厉害,现在带他们过来了解这些,说不定后面不会下单给我们做。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上门来的顾客都能为我们带来订单,但我们也要认真的对待。

  他们身上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早上8:00多钟就在坐车,由于不熟路,12:00多才找到工厂,来了之后就说要看产品。我问他们要不要先吃饭,客人表示赶时间,聊完之后去布料市场。我又问:要不要先吃饭,客人还是要先忙工作。

  看完布料后就直接送去地铁站,路上我帮他们买了一些水和面包充饥。

  下午就一心一意地坐在电脑桌旁回复客人的信息,定货和崔货的客人各佔一半。实在催得太急的`姐的语气也不好。

  定货的时候说好要20天左右,客人硬说不行不行。逼得我讲了一个短期时间,结果我又搞不定,客人说我当初答应他的。为这事非常头疼。失去信誉。

  后续订货还是按我的工厂规律,否则我又要变成没信誉的商家。

创业的故事8

  出生在长白山下,从小就跟父辈一起上山挖参,来自吉林的武汉理工大学生鹿子庆,尝试以“人参月饼”项目创业,不料却举步维艰。

  18日,记者在理工大见到大二学生鹿子庆。一见面,他就拿出自己做的人参月饼样品,给记者品尝。这些月饼跟市面上卖的月饼相似,口感有点人参的苦味。

  鹿子庆说,自己从小就常跟父辈一起上长白山挖参,多年来学到不少人参知识。去年他来汉上大学,经常到超市、药店、保健品专卖店了解人参销售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他认为武汉的人参市场潜力比较大,于是他空运了几十份人参样品,,抱到十几家酒店、药店、专卖店低价推销,但对方却不相信低价产品的质量。他失望而归。

  今年6月,一次大学生创业讲座触动了他。他决定找企业合作生产人参食品,进而自己成立保健品公司。中秋前夕,鹿子庆和几位同学带着人参月饼的.配方和原料,四处找大酒店合作,未果。随后,他们将目标转向糕点店,这次果然有了成果——三家糕点店表示愿意合作,由鹿子庆等人向店方提供配方和原料,店方自行产销,然后分红。

  520西饼屋是鹿子庆的合作伙伴之一。记者在该店看到,店里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可代为生产、销售。但店方仍有些顾虑:担心人参月饼价太高的话难卖,价太低的话则亏钱。

  据悉,三家合作糕点店共生产人参月饼70个,定价最高的100元一盒(8个),但截至目前还未卖出一个人参月饼。

  目前,该大学生创业团队已投入了8000多元。“月饼做成功之后,再转向其他食品。稳定下来之后就成立保健品公司。”面对眼前困境,鹿子庆还在憧憬最初的创业梦。

  缺乏生产许可证

  只能纯技术合作

  洪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协调科科长金昊表示,人参属于“药食同源”,可添加入食品,但建议鹿子庆对原料和月饼做质量鉴定。

  洪山区工商局南湖所孙黄君副所长介绍,有生产月饼资格的糕点店可生产和销售人参月饼,没有相关资格的创业者,只能纯技术合作或者以店方员工身份参与经营。

  湖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胡运莲教授提醒,人参是补品,也属于药,要慎重食用。普通人日常食用野山参不能超过10克,以免上火、燥热。阳盛和脾胃湿热体质、消化不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人群要慎食月饼,禁食人参。食用人参上火可以选用牛黄解毒丸等药品清火。

  创业导师:风险很大

  “你们这样搞不行,风险太大!”20日,市创业办导师程战淮一早来到武汉理工大,为鹿子庆的创业项目做现场指导。

  程战淮说,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很大,想法比较大胆,很值得鼓励。但是人参月饼创业风险很大。“人参是一味比较猛的药,和食品混在一起做,不专业的人难以控制其安全性。九个人吃了没事,一个体质差的吃出问题,最终都会让你的企业垮掉。”而且,鹿子庆团队起步太晚,做月饼至少要提前半年准备。

  程战淮建议,暂时停止做月饼的创业冲动,改为推销人参、雪莲、虫草等高档保健品。

  鹿子庆表示,他会重新整理思路,作出新的创业规划。

创业的故事9

  1938年,一个普通的男孩子出生在美国,和当时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他喜欢运动,打篮球、棒球、跑步,他的名字叫菲尔·耐特,作为一个普通平常的年轻人,他对阿迪达斯、彪马这类运动品牌十分熟悉,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平凡的小伙子,以后开创出一个新的品牌——耐克,甚至超过了阿迪达斯在运动领域的支配地位。耐特一直很喜欢运动,他高中的论文几乎全都是跟运动有关的,就连大学也选择的是美国田径运动的大本营——俄勒冈大学。虽然耐特喜欢运动,但只是一位成绩平庸的1英里跑运动员,他的最差成绩是4分13秒,差一点没有进入世界级运动员(成绩为4分)的行列,像他这样差一点的人实在太多了!但幸亏如此,否则今天的我们就见不到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在俄勒冈,耐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良师益友,就是自己的教练比尔·鲍尔曼。鲍尔曼50年代曾连续打破世界长跑纪录,俄勒冈州尤金市也因此而扬名。他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一心要使自己的运动队超过其他队。训练比赛中,运动员的脚病是最常犯的,鲍尔曼便想设计出一种鞋,底轻而支撑又好,摩擦力小且稳定性强,这样可以减少运动员脚部的伤痛,跑出好成绩。

  耐克创始人 耐特

  于是,鲍尔曼精心设计了几幅运动鞋的图样。他找了好几家制鞋公司,但却没有人理会他,倔强的鲍尔曼干脆自己请教补鞋匠,学会了做鞋,在一次运动会上,他的运动员穿上了由他亲手制作的、外表难看但轻巧舒适的鞋,结果跑出了比以往任何一次比赛都好的名次。毕业后,耐特继续到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学位,而鲍尔曼则继续在大学里做田径教练和设计运动鞋。1960年,耐特毕业了。期间他在一个调查报告中提到,很多体育名将和普通运动员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败阿迪达斯,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穿上日本生产的高质量低价格的跑鞋——Tigers(虎牌。毕业后的耐特决定到日本去寻找一个机会。在日本的展览会上,耐特碰到了日本的虎牌运动鞋厂家,他自称是来自美国的“蓝丝带运动公司”,刚好虎牌需要一个代理商来打入美国市场,于是就把代理权给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拿到代理权的耐特立即找到了鲍尔曼,他们两个人出资500美元,组成真正的蓝丝带运动公司,成为虎牌运动鞋在美国的独家经销商,开始了最初的创业。这个“蓝丝带”就是“耐克”的前身。

  耐克辉煌刚起步时候,没有仓房,耐特把存货放在耐特岳父家的地下室里,他和鲍尔曼两个人一个管财务,一个管设计,配合得十分默契。事实证明,他对市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种低价运动鞋销量很好,第一年便销售了价值8000美元的货品。

  随后的两年里,“耐克”的销售额紧跟着就翻了两番。到70年代末,耐克公司有将近100名研究人员,其中许多人有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学、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学、化学和多种相关领域的学位。这雄厚的研究力量开发出140余种不同式样的产品,其中不少产品是市场最新颖和工艺最先进的。这些样式是根据不同脚型、体重、跑速、训练计划、性别和不同技术水平设计的。这些风格各异,价格不同和多种用途的产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跑步者,使他们感到耐克是提供品种最齐全的跑鞋制造商,数百万各式各样、各种能力的跑步者都有了这种观念。

  靠着永不停息的企业理念,到了1979年,耐克通过策划新产品的上市及其强劲推销,市场占有率达到33%,终于挤进原来由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所建的“铁三角”,成为销售明星。到了1981年,其市场份额甚至达到50%,遥遥领先于阿迪达斯,而耐特本人也跑步进入了《福布斯》杂志令人垂涎的美国最富有的400人之列。

  耐克文化“体育、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精神”是耐克追求的个性化的公司文化。这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公司文化一反传统观念的企业形象,耐克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开拓型公司,就在他们青翠的俄勒冈州公司所在地,已经培育出一种精心设计的文化,耐克一位老资格的经理曾经回忆:“那就像是在一个充满手足情义的环境中工作。同事们在一起痛快地喝酒,滔滔不绝地谈论体育,并自诩为活跃且反传统的人物。”每6个月,耐特的管理队伍要聚会讨论策略。这个大吵大闹的聚会以“针锋相对”著称。

  耐特总是鼓励对抗,甚至是怂恿对抗,而且他和其他人一样,接受别人的大声指责。耐克企业的`所在地,就像校园一样,有森林、慢跑小径、湖泊、足球场。耐特希望创造出一个祥和的工作环境,他认为世界已经够混乱的了,工作时间应像家一样自由。就在耐克著名的广告策略中,也表现出不同于别人的活力。耐克寻找的运动员的类型有别于阿迪达斯,他们特立独行、个性强烈、脾气暴躁、富于进攻性。例如网球明星麦肯罗,人们老是看到他在网球场上大发脾气,与权威们争吵。还有网球名将阿加西,他留胡子,长发蓬乱,将牛仔裤剪短当网球裤,而这种牛仔网球裤也就成了耐克公司的特色产品。有了这些大牌体育明星做活广告,耐克运动鞋已不再仅仅是运动鞋,而成了偶像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物。

  1984年,耐克开始以广告代言人的策略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他与乔丹签定了一份5年合同,给乔丹的条件还包括赠予耐克的股票,以及以前所未有的礼遇,在耐克运动鞋上使用乔丹的名字。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傻瓜才干的,只不过是一个代言人而已。但耐特坚持这样做,乔丹对耐克的影响是巨大的。乔丹身上凝聚了活力、声望、高超的竞技水平和令人振奋的体育精神,他的分量超过任何耐克理想中的标志。耐克借助乔丹创造了新品牌“飞腾乔丹”(AirJordon),生产五颜六色的篮球鞋和配套的服装。“飞腾乔丹”既是成功的广告战役,也是品牌战的胜利,在第一年销售量就高达1亿美元。乔丹第一次穿上这种运动鞋就遭到了NBA官员的禁止,他们认为这违反了联盟的着装条例。耐克敏锐地感到这是一次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大好时机,于是发起一场广告声援,宣称“飞腾乔丹”被禁是由于它“革命性的设计”。结果耐克和“飞腾乔丹”登上了无数报刊的封面头条,NBA遭到围攻。这件事最后以有利于耐克的结局告终。用运动员做广告是很多人都会想到的,但是做得最成功的只有耐特!

  1968年,经鲍尔曼改制过的Cortez鞋成为虎牌运动鞋的最畅销产品,而耐特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财务基础。公司的生意开始逐渐好转起来。不久,日本总公司察觉产品销路不错,便要求他们先汇款后发货。这样一来,鲍尔曼他们的成本就大大地提高了,只好加倍努力推销。但日本方面还常常不按期交货,甚至把一等品偷偷地留在日本销售,把次品送往美国。一次,鲍尔曼他们收到一批鞋,顾客穿了两个星期,鞋底鞋帮就分家了。他们只好忍气吞声,为了维护信誉,及时给顾客退换了。更可气的是,虎牌又派代表来到尤金市,提出购买鲍尔曼公司51%的股份,并在5个董事中占两席,如果拒绝这个要求,立即停止供货。受尽日商刁难的鲍尔曼和耐特忍无可忍,断然拒绝这一非份的要求。

  耐特和鲍尔曼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他起名为耐克,这是根据希腊胜利之神的名字而取的。而NIKE这个名字,在西方人的眼光里是很吉利,易读易记,很能叫得响。他们很快推出了以“耐克”命名的运动鞋,并目设计了精美的商标。耐克那个著名的“一勾”商标十分醒目,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以及运动鞋和其他体育用品应具有的那种动感,象征力量和速度。

  为了做宣传,耐特和他的妻子亲手印制了耐克T恤到奥运会的预赛场上分发,但看见的人都问:“谁是Nike?”但在比赛中,耐特小小地出了一把风头,被说服使用这种新鞋的马拉松运动员获得第四名到第七名,而穿阿迪达斯鞋的运动员则在预选赛中获前三名。在运动鞋行业,耐克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耐特和鲍尔曼意识到:如果不能开发出比现在产品更好的新产品,就根本没希望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且,到目前为止,美国鞋商生产出来的还远比不上前联邦德国阿迪达斯公司生产的外国鞋。1975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鲍尔曼在烘烤华夫饼干的铁模中摆弄出一种尿烷橡胶,用它制成一种新型鞋底,在这种华夫饼干式的鞋装上小橡胶圆钉,使得这种鞋底的弹性比市场上流行的其他鞋的弹性都强。这种看上去很简单的产品改进,成为耐特和鲍尔曼事业的起点。

  1976年,耐克从前一年的830万美元猛增到1400万美元。它像野火一样发展起来,公司为开发新样式跑鞋而花费巨资。在这些改进中,耐克气垫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耐克气垫是用来嵌入鞋跟部的充气垫,它是公司制鞋技术上的一张王牌。它能比泡沫海绵或橡胶保持更长时间的弹性。穿着舒适、平稳。现在,几乎所有耐克公司出品的正宗的耐克运动鞋都嵌有这种气垫。有趣的是,消费者并不清楚这其中的奥秘,然而,这点却又正是耐克高质量、高性能、高品质之所在。怎么办呢?销售策划人员于是在广告上动了一番脑筋。很快一幅十分有特色而又吸引人的广告画出现了。在一只耐克鞋的脚跟部开了两个“窗子”,人们透过“窗子”可见到鞋底的耐克气垫。这幅广告画大大吸引了消费者,并且使他们一目了然地明白了耐克比其他运动鞋技高一筹之处。

创业的故事10

  她叫李蓉,人称“泡芙女王”。她曾是一个营销策划公司副总,收入丰厚,但她依旧想圆自己的创业梦。身为吃货,她选择了烘焙行业,但令她尴尬的是,做了近10年营销策划、帮很多公司指点江山,但轮到自己创业,依旧碰了壁,刚做了一家社区烘焙店就赔了100多万。然而,她的坚持,思维的转换,让故事很快有了重大转折,她改变了商业模式,不再大而全,而是专注做核心产品“泡芙”,单点突破,发展加盟,如今年收入500万、拥有了100多家加盟商。在北京亚运村鸟巢附近宽敞的办公室里,我们一边品尝着刚刚出炉、外脆里嫩口感独特的泡芙,一边听她讲述“安妮斯贝”品牌的起起落落。希望她的创业故事,她在项目转型过程中的种种反思,对于许多还在困局中苦苦探索、愈挫愈勇的朋友们有些启发。听说你做了十年的营销咨询,已经是副总,而且老板就是自己的亲哥,这么好的事业平台,为什么转而去创业,还做蛋糕店?李蓉:我和很多人创业的缘由类似,就是长年累月做同样的事情,有厌烦感,就想尝试点新事情。我大学一毕业就来我哥的公司,和他一起做咨询,做得很顺手,客户也比较认可,自己也进步很快。但是,同样的事情一做七年,就没有挑战了,不安分的心就起了:

  正好公司推行内部创业,我就想借机做点感兴趣的事,做一盘“自己的”买卖。女人创业,多从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领域做起,比如化妆品、服饰、食品等。我哥公司的一个合伙人做化妆品了,在淘宝上开店,年销售额几千万,算比较成功了。所以,我就不可能再做化妆品了。我又很爱吃蛋糕、面包等西点,就想着做烘焙。而且烘焙是一个朝阳行业,于是我投入精力研究烘焙行业,想着如何与市场同类烘焙店品牌差异化,并着手研发产品。我想起朋友在云南丽江有一片自己的食用玫瑰基地,并且在丽江开了几家连锁店,做云南特色的鲜花饼、玫瑰花饮等,生意不错。我就想玫瑰是一个不错的主题,如果把她做成蛋糕、西点,除了有美颜功效,还能唤起我们的美好感受,于是我大胆的定义:做国内首家玫瑰主题蛋糕店,所有玫瑰原料从云南快递来,根据云南独有的玫瑰花酱、玫瑰原汁,我们研发出口味独特的玫瑰蛋糕、面包、饮品等,填补市场空白。

  我是一个行动力比较强的人,说干就干!我在天通苑社区的.明天第一城租了一间50多平米的门脸房,花了20多万装修,招了6个员工,前期做了大量的市场宣传,20xx年8月,安妮斯贝玫瑰主题蛋糕店“敲锣打鼓”开张了!从秋天一直到年节,是烘焙业的旺季。头三个月蛋糕店生意还算红火,每天有4、5000元的流水,但越往后就越冷清,到后来,每天不过1000多元的流水,每个月的收入还不够工人工资!那每个月差不多要赔一两万,你挺得住吗?为什么生意越来越差呢?刚下海试水,就呛了一口,是不是很受打击?李蓉:我回过头来反思,首先是因为单店的竞争力仍非常的弱,产品研发能力也不够,产品比较单一。因为社区店主要是服务周边社区居民,你不能持续不断地提供新口味、新品种,消费者就会吃腻,就会慢慢失去兴趣,对你视而不见!我也想过扩大服务半径,开展电商之类,但配送能力是个大制约。 第二大原因还是我个人不专心,我当时还做咨询,只有业余时间、晚上才到店里看看。这种非全身心投入的创业状态,肯定会影响蛋糕店的发展。20xx年8月开业,到20xx年夏天,我个人的积蓄差不多都赔进去了!我开始真着急,怎么办?是像朋友们说的那样,把店关了,认栽了,回去踏踏实实当副总,做我的老本行去,还是想办法把店救活?刚试了试水就认栽,我肯定不甘心!

  我当时就跟自己说,我再投入20万,重新调整产品和模式,如果还是没有起色,就算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于是我把咨询公司的工作彻底放下了,全身心打理蛋糕店,我天天呆在店里,听客户的反馈,改进产品,思考下一步出路。我还给自己彻底做了一次SWOT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盯店和分析的时间没白花,我发现我这种小店没有味多美那种连锁店的实力,如果大而全,做成全品类的综合店,不现实,浪费也太大。比如面包,到晚上卖不出去就全部浪费了。我应该做一些有特色、受欢迎畅销的产品的单品。观察后我发现,一款泡芙很受顾客欢迎,我们的泡芙是脆皮的,口感外脆内软,甜而不腻,比较独特。我又做了一些市场调研,除了尝遍北京的种种泡芙,还专程去到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地考察,发现这款泡芙在国外其实早已风靡,每个蛋糕甜品店几乎都有,而且装饰漂亮,口味多样,但她在中国确仍属于一个新品类,很受年轻人欢迎,而且在很多二三线城市,贝儿多爸、西树这样的泡芙品牌没有进入,这就给了我巨大的空间。

  我决定就从泡芙入手,研发安妮斯贝自有品牌的泡芙产品,并进行技术输出,发展连锁加盟。能下决心从“大而全”变成“单点突破”,很不容易,很多人在原有商业模式遇到问题需要转变时,常常会犹豫,不到黄河心不死,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转,你方向找的挺准,转变速度也快,你是怎么做到的。李蓉:其实我觉得运气的成分占了很大因素。当然也和我之前做了10年营销咨询有关系,对于商业机会有一定的敏感性。所以我也是建议知蜜们,选择创业项目,还是要和自身优势、工作经验相结合。我们也用了半年时间去准备新的模式,比如市场调研、招募人才、调整组织结构、研发产品,重新设计公司网站等等。我的社区实体店也进行调整,主打泡芙,配上西点,不再以面包为主。到20xx年底,我们的产品已经成熟,各项准备工作也已经妥当,我先在各地找了十个朋友,免费让他们加盟,根据他们在当地市场的发展状况,调整我的经营策略。而且他们也是当地的样板店,对发展当地的加盟商很有说服力。到20xx年5月,市场一下子爆发了,仅那一个月就发展了几十家店,现在安妮斯贝时尚烘焙已经有了超过100家的连锁店,挺好,不过现在中国的加盟挺乱,加盟商和品牌公司之间矛盾突出,你在加盟方面是怎么做的?如何保障加盟的质量,以及帮助他们盈利。李蓉:的确,现在很多人加盟都是空手套白狼,甚至赚一把就跑,所以中国加盟市场非常乱。但我首先想的很明白,我也不想再做营销咨询了,安妮斯贝我想一直做下去,所以我一定是以把事情做好的态度去做。我们对加盟商有一系列帮助的方式,比如我们会先让他们交定金,然后再帮助他们选址。因为选址很重要,只有交了钱,他们才更愿意听取我们的专业意见。另外,今年我想慢下来,不急于跑马圈地,把重点放到对各地加盟商的服务上,所以我们今年叫“服务年”。总体说我不希望加盟店做的不好,那样也会砸了我们的牌子。

  三年间,你从亏损100万到赢利数百万,太有戏剧性了。反思这一变化,你认为有哪些关键点值得和知蜜们分享?李蓉:从我自身经历来看,我想创业要成功,有三点:

  首先是兴趣,你必须对你要做的事有足够的兴趣,你才能坚持下去。比如,我做蛋糕,如果我自己不爱吃,怎么可能为了研发新品,天天、天天去试吃,去品尝。

  其次,你要有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我以前做过营销咨询,在市场策划、营销设计上我比大多数人有经验。你看我们的产品包装设计,我们的店面设计,很有时尚感,很洋气。这样,对二、三线城市的加盟方,也很有力的市场宣传,有利于他们在当地市场一举成功。

  最后,就是坚持。如果当初因为那家店亏损,我放弃了,退回去了,也就没有安妮斯贝的今天了。那个失败的阴影会一直留在我心里,让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今天,我不仅坚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对未来也有更清晰的设计。等条件成熟,我要在北京再开直营店,安妮斯贝会不断推出新品,它将是一个烘焙的世界。当然,接下来我们的挑战,就是如何让加盟体系更成熟,服务好加盟商,尤其是如何加强产品研发。我们现在也在和国外产品研发机构合作,也希望能够多和朋友们交流,一起碰撞出更好的想法!

创业的故事11

  他的微博粉丝数超过100万;他是《非你莫属》中BOSS团的成员之一;他23岁卖掉自己的第一个公司赚到第一桶金;28岁成为万网副总裁;34岁时合伙创办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亿万富翁。20xx年,他做了一件影响大众的事情,创建58同城。他是姚劲波,资深创业者。

  寻找思路,谋求发展

  讲起自己的经历,姚劲波的脸上满是欣喜。

  19**年,刚大学毕业的姚劲波,因是学计算机出身的,喜欢收集域名,就创立了一个以域名注册交易为主的“易域网”。大概做了一年的时间,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后期发展受到阻碍,姚劲波想到了把它卖掉。20xx年9月,易域网成功被万网收购,姚劲波连同他的公司一起投身到了新东家。

  进入万网的时候,他从底层做起。从20xx年到20xx年间,他几乎把所有的岗位都做了一遍:产品经理、产品总监、区域总经理,直到副总。除此之外,在万网,姚劲波做的几次域名交易案例,让他声名鹊起,在IT界有了一定的地位。

  那时,是姚劲波最好的人生阶段,他说年轻人就应该有一股冲劲。在这一切都顺风顺水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还应该继续做一些什么。于是,跟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最后把做到了上市公司。但学大从原打算进行的线上教育,改为线下的中小学课外教育。姚劲波认为,这跟他的梦想有一定的差距。“我还是想做一个纯互联网的事情,因为我本身是学计算机出身,也很喜欢这方面的工作,我想做自己有兴趣,并有把握的事情。”

  姚劲波离开学大以后,创立了他的第三个公司——58同城。

  回首前几次创业,姚劲波回忆道:“早期创业和在万网的经历对我帮助很大,正是在万网让我对互联网有了真正深入的认识并积累了管理经验。在58同城刚成立一个月的时候,就有投资人打电话给我,所以在找钱这方面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们是先拿钱,后组建团队。我属于赶上了好时机。”

  解决生活,扩大影响

  做58同城,姚劲波的想法有两点:一是做影响大众的事情,二是真正为大众解决生活问题。

  58同城是一个生活信息分类网站,提供海量而细致的生活服务,目前已经有300多个品类。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下车后,余下的一切便可以全部交给58同城,找到一处合适的房子,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或者找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这都可以在58同城上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姚劲波的理想。把58同城做成一个宏大的平台,造就一个伟大的公司,对此他深信不疑。

  姚劲波回忆道:“我刚毕业来到北京的时候很无助,在北京第一次租房子就被中介骗了1300元,这几乎是我当时所有的积蓄。”姚劲波希望,有了58同城的存在,能让更多人的`生活便利一些。因此,在58同城的房产板块,工作人员会清晰地标明谁是中介、谁是个人,并让租房的人能够轻易找到房东。“有很多中介跟我们说,希望我们把他们标成个人,可以给我们钱。但这一点,我们是坚决拒绝的。”他坚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用户第一,而不是考虑商业氛围。

  姚劲波谈到,互联网的特点就是用很低的成本服务更多的老百姓。他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服务老百姓,让每一个人都是58同城的用户,“我只想做真正能够解决百姓生活问题的事情”。

  随着融资的进入,20xx年和20xx年58同城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在30多个城市拥有分公司,并通过广告及企业用户获得营收,效益有了大幅提升。

  普及业务,打造平台

  为了保证58同城的服务质量及每条信息的真实性,姚劲波把一半的时间都花在和用户沟通上,他的微博私信是开放的。“我每天会花很多时间去阅读微博内容,用户的感受都是直接反馈到58同城的官方微博或者我的个人微博上。我要花时间去了解和体会用户的需求和建议,以便把我们的产品改善得更好。”

  为了消除用户的在线交易风险,58同城对商家有着严格的审核标准。姚劲波说,58同城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这是不可动摇的。

  姚劲波说,58同城创立7年来,用户的所有反馈都记录在了企业的系统里面。任何人访问任何信息的时候,都可以轻易举报。只要有任何一条信息被点击了一次“举报”,58同城就会有专人去跟进并解决。

  目前58同城在全国30多个城市设有分公司,全国范围内的运营团队接近5000人,每天会收到200万条发布上来的信息。姚劲波说:“200万条信息在中国这么多城市,在这么大的市场上面,还是属于信息匮乏的阶段。如果北京所有出租的房子都挂到58同城上面,所有要卖的二手手机都挂在58同城上面,到了那一天,这个平台会更高效。”他最近正在加大力度普及58同城的覆盖率,争取让整个社会都接受这样一种服务。

  坚持自我,事业第一

  58同城之所以能够在上千家同类公司中脱颖而出,重要的原因就是姚劲波对业务方向的自信和顽强的坚持。

  姚劲波说,最重要的是用户的口碑效应。58同城的销售人员不仅要联系商家,还担当起了商家的“指导老师”的角色。“一些搬家公司、家政公司的人不会上网,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从一开始帮他们的店面拍照,再教他们把信息发布到网上,再告诉他们如何知道用户的需求。”姚劲波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中国第三产业服务业的IT应用学,及其整体的水平和素质。

  姚劲波要做的就是影响社会的事情。“换句话说,58同城就是替代了报纸的分类广告。之前,人们都是拿着报纸去翻阅和查找信息,而现在,我们把广告分门别类搬到了互联网上。”

  面对各种竞争情况,姚劲波坦言“有竞争才有发展”。他认为,在竞争里要做到两点:第一,不去让这个行业更浑浊;第二,如果遇到和实际情况不符的质疑,能不去处理就不去处理,以免越描越黑。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我会制约我的团队,不去做违背道德的事情。58同城是一个很有正能量的公司,我们提供的就是从用户出发、解决用户问题的平台。”

  最近两年,58同城在市场上的投入很大。20xx年,58同城是互联网业非在线广告第一大广告主。20xx年,继杨幂代言之后,“中国好舌头”华少牵手58同城在新版广告中继续上演神奇语速。

  “杨幂、华少都是在年轻人中比较有号召力的人。”选华少是因为他报广告词特别快,而58同城的服务又特别多,姚劲波就是想让他用最快的速度全报出来。“其实我知道有很多人反映没听清,但听不清你就会仔细去看,你看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们是想让大众尽量多地记住58同城的服务项目。”

  修炼自我,成就伟大

  20xx年,58同城的业务重点主要放在解决信息质量的问题上。在姚劲波看来,信息量在中等以下的城市还是不够丰富的,有待提升。“很多小城市的很多人才刚刚开始接受这个概念和模式,我们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布下天罗地网,让更多的人使用58同城,并认同我们。”另外一个重点放在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上,是指把58同城的服务彻底平移到手机上,让手机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作为一个公司的掌管者,员工的幸福感也是姚劲波时刻考虑的一件事。7年前创业时加入的几十个人中,依然有超过一半的人留在58同城。有员工过生日的时候,他会为他们送上特别的小礼物。

  姚劲波称,自己目前的时间齿轮比起之前已经转动得慢多了。“3年或者5年之前,如果我周末不加班,就觉得不自在,觉得对不起员工,对不起投资商;但现在,我只想按照节奏把每年中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做好。”他说,按照58同城现在的规模来看,即使他离开公司一个月,也不会对公司有任何影响。但现在照看公司,更多的是一种爱好,而不是工作。毕竟这是自己创立的公司,像是自己养的孩子一样。每天看着它成长,就是姚劲波最大的快乐。

  从商至今,姚劲波说,创业就是一场长跑。如今37岁的姚劲波,已经连续创业了3次。无论之前的万网、,还是目前的58同城,都需要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断完善自己,完善企业。

创业的故事12

  快餐业近些年发展迅速,备受创业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渴望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快餐加盟给众多创业者送去了希望,圆了他们的创业之梦,同时给他们带去了丰收的投资利润。

  有些快餐吃一次,你就知道那是你想要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精选食材,美食营养。

  对于潘师傅红烧肉这样的餐饮品牌来说,所有肉类都是精选的上等食材,每个流程都经过严格的审核,所以保证了红烧肉的口感纯正,味道独特,而且吃起来不会腻,营养健康,所以适合各大消费者人群。潘师傅红烧肉快餐加盟平价畅销,火爆经营。平民化的销售价位,吸引了各种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由于许多原料都是就近取材,所以成本上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这样就提高了产品的利润,又赢得了众多的消费者。

  其次,潘师傅红烧肉快餐加盟标准操作,出餐迅速。

  由于是现场加工,现场制作,过程透明,顾客放心,是繁琐的工艺简单化,所以顾客无需等很长的时间,美食稍等立享,所以大受欢迎。潘师傅品种众多,随心选择。除了美味的红烧肉,潘师傅还有其他众多美食,创业者可以一边经营红烧肉,一边经营附带品,其利润也是相当乐观的,还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口味需求。

  再者,无需专业厨师。专业化的设备流程,使得创业者无需雇佣专业厨师,这为创业者们省去了不小的开支。无需经验,总部为创业者们安排了周到的技术培训,不管有无经验,培训后都能不错的经营自己的店面,而且后期有任何问题,总部都设专人为你解疑答惑,免去了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最后没有积压,风险较小。潘师傅红烧肉快餐加盟既可以店内卖,也可以店外出售,基本无积压,实现了快捷盈利。闪电开店,潘师傅红烧肉快餐加盟的选址很随便,不管是学校门口,社区里,超市里还是车站边都可以开店,方便快捷,只要想赚钱,随时随地都可以,众多的消费人群是其很大的优势。

  对于这个品牌的成功解析,或许对于想创业的您有些启发,做餐饮的精髓关键在于“好吃、吃好”,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成功也就不远了,心动不如行动,那就抓紧动身吧!

创业的故事13

  6角钱一斤赚上千万

  有位农民孙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他与几个老乡上街,途经一个市场,口渴难奈,想买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价格,令他们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忽然,他看到一堆枣,那是他家乡的大枣。他知道那枣在家乡挺便宜,只有6角钱一斤,于是他决定买一斤解解渴,一问价格,结果令他大吃一惊:3元5角一斤?“这么贵呀,你们赚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乡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某想,一大枣一来一往价格相差这么大,该多有赚头呀啊!于是,他立即返回家乡,凭着老乡关系,赊了3吨大枣,搭了一辆车送到北京,他来到丰台区的一家大市场,将大枣以2元9角的价格批发给小贩们,这鲜红的带着露珠的大枣顿时被抢购一空,就这样一个月内他往返北京与山东达5、6次。孙某这样做了半年,路也熟了。他不仅经营大枣,还开始经营山东的.其他土特产,生意一步步扩大,一步步红火,至今他已是闻名京城的山东土特产经销商,拥有资产上千万。

创业的故事14

  无钱起楼房入住新房开店

  这是1998年的事了,我有一个同乡,穷到家里的破瓦房都不能加上一片新瓦片,已被列入危房,但是因为贫穷而不可奈何,因为比较近邻,他也常常来我家窜门,在一次闲聊中说到苦处,不禁落泪,我是一个看不到别人落泪的'人,看到他这样我也愁在心里,于是我开始盘想,怎样让他改变现况。几个晚上的不眠之夜,我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他家虽穷,但有一块好的地皮,那是一块商业宝地,可以起四间房子宽。如果可以销售一半,就可以筹够钱在另一半起房子,但是这片土地是责任地,只能自己起房却不能转售。

  我让他刊登示,宝地出租,很快就有生意人上门洽谈租地事宜,租出一半的地皮,合同租期50年,租金一次付给20万,就这样很快就可以建起了一个漂亮的楼房,还有一点余钱做小本生意,从些过起快乐的小日子。这一次方法运用成功后,本地小学与村委会也都利用了这个优势,不投入任何一分钱在临街面建起了一行行商铺,而他们只改变了一个方式就是,租用者按统一规划自己出资建起商铺,5年内免收一切费用,5年后商铺归单位所有,如再租用则再按市场租金合理收租。

创业的故事15

  为了推广亲手种植的“水果玉米”,他提着玉米去“非诚勿扰”节目寻找爱情,让主持人孟非一边主持节目一边把手中的玉米啃了个精光。随后火爆的“**省第三届水果玉米采摘节”在**三角城举行,最大玉米拍卖、生吃玉米大赛、将水果玉米卖到日韩市场的“玉米哥”杨**顿时在网上走红,大街小巷也掀起一股庞大的“玉米风”。

  水果玉米带来的“玉米风”“玉米哥”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80后。1983年他出生于**市**县**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的贫困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初三那年,他辍学后走上了创业之路——养兔子,没想到创业失败的他无奈之下只得返校学习却又遭遇高考失利。随后,他一边创业,一边自学,最终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中国**大学。

  20xx年,杨**从**走向北京,开始真正的大学生活。由于自小在农村长大,他对土地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所以他就主动找到班主任,请求帮他推荐一些玉米种子,希望能提高产量。当时,老师给他近30个品种的种子,在家乡进行引种。不久 “水果玉米”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这玉米会像哪种水果呢?苹果?桃子?还是梨?可是,玉米一天天长大了,和普通玉米没有什么区别。惟一的一个区别就是,那个玉米实在是太能长分支了,太能吸引蚜虫了。成熟后,他尝了下,非常甜,但是甜而不腻。更奇怪的是,这个玉米能生吃。

  20xx年,他在自己家里种了八分地的水果玉米。水果玉米收获时,得到了不少亲朋好友的青睐,接下来他对水果玉米的经济效益展开市场调查,拿了几个生的又煮熟了几个,拿到集市上卖,没想到十几个玉米棒子竟然能卖20多元钱。而且经过进一步查阅资料,他了解到:这种香甜能与西瓜相媲美的水果玉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等,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一种绝佳的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其水分含量达到78%,含糖量高达20%,是一般水果的1倍左右,比西瓜还要高出30%,绝对绿色营养。看到水果玉米的经济效益和广阔前景后,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决定实施一个能实现自己梦想的大计划:种植低投入、高收益的水果玉米,让它来带动家乡农业、经济的发展。

  20xx年,杨**开始在县三个地方小规模试种,种了3亩地左右,收获后所有的水果玉米都销售了出去。其中,当地驻军的一个单位,还预订了第二年的货。而且在销售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危机。所以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机会,选择返回家乡种植水果玉米。

  杨**用自己的诚恳和执着得到了大家的帮助,早在还没有毕业前,他就在北京注册成立了种业公司,公司的'启动资金大半来自于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捐赠。杨**回忆道:“我当时去改良中心,把做甜玉米这个想法与改良中心副主任谈了谈,他很赞成这个想法,就答应捐资一笔费用。”有了一个小实体,杨**把家乡的农户们组织起来,成立水果玉米种植合作社,走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效果不错。

  随着规模的扩大,杨**回到兰州组建了****水果玉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截至目前,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水果玉米已发展种植面积1051亩,种植面积覆盖兰州***营、高*、甘*、*水、**城、*远等15个乡镇。现有“****”注册商标,申请包装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一个,绿色认证面积20xx亩。从20xx年开始,合作社先后参加北京商品大集、兰洽会、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中国食品博览会等多次全国性展会。其中,20xx年完成销售收入450万元,返回农户超过200万元。20xx年完成销售收入2500万元,返回农户超过1700万。杨**实现了用农业科学技术和产品让家乡富裕起来的梦想。20xx年2月,杨**荣获“甘肃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这对杨**用农业知识带动家乡致富的理想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在毕业即失业的今天,当大部分人还在迷途不知归路的时候,杨**另辟蹊径,从一根玉米入手,华丽地完成了自己的财富积累。其实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也不管轻松还是劳累,只要肯干,善于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就一定会成功。对于一个新型的创业青年来说,他的路还很长,正如他的水果玉米。

【创业的故事】相关文章:

邵逸夫的创业故事11-09

创业励志故事12-12

经典创业励志故事11-07

名人创业故事11-04

创业成功的故事11-03

草根创业故事06-10

关于成功的创业故事10-21

创业励志小故事10-14

创业寓言故事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