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企业管理正处于系统化管理阶段

时间:2022-10-13 06:20:26 企业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当前企业管理正处于系统化管理阶段

  (一)从经验化管理到科学化管理

  西方企业流行经验化管理大致在19世纪直到20世纪初。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工业化历史还比较短,人们还来不及通过积累和总结经验形成管理规范,因而商业和管理教育尚难形成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过程和组织相对简单,因而凭经验尚可应付管理之需。

  这里所说的经验化管理,并非是说管理完全没有科学道理,并非完全没有规章制度,而是指个人经验、个人意志占主导地位的管理。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大型企业的纷纷出现(189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雇员已达到11万人),经验式管理难以应对;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劳资矛盾日益加深,需要寻找出路,美国为首的西方企业开始加快科学化管理的进程。

  科学化管理的本质,是以实验科学、技术科学为基础的各种规范为主要管理依据。管理者通过试验和总结实践经验,寻找普遍适用、客观有效的管理规范和方法,包括组织框架、职责规定、技术标准、各种定额、会计体系、安全规程、生产工具,操作方法等并加以规定、培训和推广。科学化管理既为使用机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也为大规模社会化协作创造了条件,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二)从科学化管理到系统化管理的背景

  学术界普遍认为,二战结束后的20世纪中叶,是从科学化管理转向系统化管理的转折点。其主要背景为:

  1.新一轮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二战结束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战后又建立了关贸总协定,从体制机制方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1973年以后的30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1%,占全球GDP的比重从22%增长到42%,国际资本流动占GDP的比重从5%增长到21%。全球化导致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2.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和挑战。战争推动了新科技的应用,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应用数学、电子技术、核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迅速进入各领域,形成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经济危机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压力。自由市场的无序竞争必然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经济危机无可避免,迫使人们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残酷剥削,导致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包括中国、前苏联在内的亚洲与欧洲东部许多国家通过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在一个时期内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对西方原来实行的制度构成了强大的威胁,迫使这些国家改变管理策略。为了对付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凯恩斯主义,刺激投资和消费,同时企业主从长远利益考虑,对工人阶级也作了让步,结果使消费需求迅速增加,在利润驱动下,投资猛增,西方各国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4.科学哲学和教育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代表的科学哲学思潮形成,不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而且在社会科学、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数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美学等学科与管理学相互结合,扩展了管理者的视野,极大地丰富了管理学的知识宝库。

  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现代企业管理准备了大量人才。从国会议员到企业经理,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知识阶层比例越来越高,他们对管理政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系统化管理的特征

  系统化管理是基于系统思维,重视整体优化、内外适应、多学科融合支撑的管理。其主要特征包括:

  1.重视经营战略,适应竞争需要。重视系统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是系统思维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中叶,环境的理念、战略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企业普遍制定了指导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规划,管理者更加关注环境的变化、行业发展和竞争态势,更加重视提升企业的适应性和竞争优势,企业的管理视野也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关注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

  2.采用系统管理模式,追求整体最优。在这个阶段,各种系统管理模式在企业得到试验和推广应用,包括起源于美国的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兴起于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英国企业界率先实施的设备综合工程、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推行的“四全一制”管理等。这些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就是管理优化的整体性、管理目标的系统性、管理过程的完整性、管理主体的全员性、管理职能的协同性、管理过程的闭环性。

  3.管理的重心由物转向人。企业生产要素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战后”一种新的理念,即“在决定企业效益的生产要素系统中,人是主导性、决定性的要素”,被企业广泛接受,因而管理的重心开始从厂房、设备、资金等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20世纪50-60年代西方企业掀起应用行为科学,调动员工积极性、改善组织和领导的热潮,例如员工参与管理、授权、自主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员工持股等。20世纪70-80年代企业文化开始受到各国企业管理层的重视,日渐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管理中综合应用多学科方法与计算机手段。在科学化管理阶段,管理层往往关注专业特长的发挥,分别优化生产管理(如动作时间研究)、会计核算(如科目设计和记账方法)、营销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如人员选拔)等。在系统化管理阶段,管理层倾向于综合运用经济学、运筹学、数理统计、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方法,解决诸如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品牌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管理问题。并大量采用规划论、排队论、博弈论等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解决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问题。

  5.管理人员职业化,公司治理规范化。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各国MBA教育发展迅速,职业经理人大量进入管理阶层,他们在企业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乃至有专家惊呼发生了“经理革命”。各国从法律层面到市场监管层面,推动企业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出资人对经营者、各级经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http://www.cnrencai.com/

【当前企业管理正处于系统化管理阶段】相关文章:

企业管理的六个递进阶段02-09

企业管理心得04-23

企业管理的口号08-08

企业管理口号12-13

初创企业管理如何管理?11-28

企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12-30

企业管理自学书籍08-02

企业管理培训心得11-02

企业管理求职简历12-13

企业管理的开题报告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