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教学随笔感言

时间:2021-02-03 17:36:04 感言 我要投稿

小学教学随笔感言

  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或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吧。

小学教学随笔感言

  小学教学随笔感言范文一:

  看了《小孩不笨》这部电影有几天了,但他们里面的一些独白现在想起来还记忆忧心。

  比如说“苹果虽然烂了,可把烂的部分去掉,还是好苹果,如果仍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一个孩子肯定有他的优点,同时有他的缺点,如果作为家长总是强化他的缺点,而忽略他的优点,这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就象电影中说的,孩子身上有两个孩子,一个好孩子,一个坏孩子,如果有了坏孩子的影子,就放弃这个孩子,那当然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打败坏孩子。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还有“你的爸爸太爱你,也太不会爱你”“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两句独白,让我想到了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了解怎样的方法爱孩子,怎样方法教育孩子才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的孩子。后半句也让我想起了我们以前有一个校长说过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一个老师带四,五十个学生,老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辅导一段时间后,真的没什么长进的学生,说实在的,老师可能会放弃他,因为老师觉得不能因为一两棵树,而放弃一片树林。但现在基本上每个家庭一个孩子,所以对孩子基本上至少是二对一。我们父母的精力是非常充沛的,时间是非常充裕的,所以无论我们的孩子有什么缺点,或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地帮他纠正。相信我们的孩子经过我们家长的努力后,真正消灭所有已经被认为教不会的孩子。

  再有“昨天晚上,看到爸爸的电脑出了问题,今天早上,他没有把电脑带去,我就花了点时间帮他修好,希望弄好电脑后,帮忙他完成工作。没想到,送到办公室给他,他并没有感激我,还把我骂了一顿,有谁可以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才不会被骂呢?”

  “妈妈呢,只会骂我,逼我。不管我做什么事,在她眼里永远都是不对,不好的。记得刚上中一时,有一次,我搭错了巴士,迷了路。回不了家,我好害怕。我找到了公用电话,打给爸爸,他说他在忙,没空听我电话。迷路的感觉好可怕。天黑了,我才回到家里,妈妈问也不问,就把我大骂了一顿,慢慢的,我知道这个家,只是让我睡觉的地方,这个家虽然什么都有,其实什么都没有。”

  是啊,其实小孩要的真的很简单,并不是大鱼大肉,也不是穿名牌,他们只是想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励,给他们信任和动力。人总是想得到别人认可、欣赏和赞扬的,但谁又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投去欣赏的目光和说出赞扬的话语呢?哪怕仅是一个微笑,一个掌声,都能给人以无限的动力。孩子有做对的地方,我们作为家长就应该及时的表扬他,给他鼓励和支持。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们也应该先问明原因,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就破口大骂,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委屈甚至使你这位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

  最后一句“今天付老师对我说他很痛心,我的华文测验竟然拿了38分!他问我能怎么帮我,我告诉他,杨学谦已经被鞭死了!“这句话其实体现出了杨学谦孩子对自己的否定。当然这种否定不是他自己希望的,是家长赋予的。长期在家长得不到表扬或赞同,自己做什么都是不对的,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觉得我是不是真的这么差,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呢。家长的长期否定导致自己对自己的全盘否定。试问,这样的一个孩子还能进步吗?他根本就没有动力,没有信心,也没有资格去争取进步。所以我们的孩子再差,但在我们家长面前我们还是要鼓励他,还是要信任他,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也应该表扬他,说不定这一点点进步就是他以后前进的巨大动力。

  看罢这部电影我又明白了,父母子女之间,连接他们的并不是责任,而是他们之间的爱。同时也明白了所谓的‘我是你的(父母/孩子)我了解你“什么的只是一相情愿。没有沟通,就注定会产生冲突;没有沟通,就失去了彼此了解的机会;没有沟通,我们无法正确对待彼此的爱;没有沟通,我们不知道对方在什么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没有沟通,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错过的是什么。

  电影中这两个家庭的三个孩子,因为忙而无法跟孩子交流,认为拳打脚踢是管教的最好方法,却不知道心和心的交流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是传递爱的桥梁。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工作,只会打孩子,难道这就是管教孩子,这样就是关心疼爱孩子吗?举个真实的例子,上个月我们学校开了个家长会,我要求每位学生都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信,装上信封。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好让家长一到就可以看到自己孩子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家长会还是象往常一样进行。接近尾声到教师和家长交流环节时。有一位爸爸红着脸走到我面前。其实他是两个学生的家长。是对孪生兄弟。他告诉我,原来我们父母在孩子心中是这个样子的。爸爸一天到晚就知道工作,上班,从不过问我们的功课,更谈不上辅导。有时我们做错事情了,他总是又骂又打。妈妈整天就知道搓麻将,心情好时给我们带点好吃的,但万一麻将输了,心情不好时,总是找我们泄气。基本上每周有一顿毒打。虽然毒打两字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误用之嫌,但这就是孩子最真实的心声。后来临走时,那位爸爸,说,今天才知道,我们家长真的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回家一定好好反思。平时多跟他们沟通。

  其实家长与孩子沟通是很必要的,那怎么样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呢

  一:平等相处

  孩子再小,也知道要争取权利平等。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时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赶快去弹钢琴”。 虽然有时候孩子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动力了。我们“把杯子拿来”转变成“帮妈妈把杯子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可能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喜欢受人委托。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二:学会倾听孩子

  孩子虽然可爱,但也有烦的时候。特别是小孩的话激不起家长兴趣,或家长刚好心情不好时,往往会听到一半就去干别的事情去了,任由他自说自话。其实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三:勿以亲友做对比

  有时候我们也会利用激将法去激发他的上进心。但我觉得对于孩子,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激将法还是少用为好。因为孩子那时的竞争欲望还相对薄弱。在比较时其实是在贬低自己的孩子。同样有损他的自信心。比如说“你看,隔壁的小涛都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你怎么还什么都不会,”“你看,同你一起开始学钢琴的你们班的小丽,钢琴书都学到第二本了,你怎么第一本还没学完。”儿童由于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家经常唠叨这种话,孩子听了首先是心里会不舒服,然后多听了,他自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还以为自己就是比不上别人,别人就是比我好,比我强。这样下去,孩子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以后自己真的差别人一步时,他也会为自己找理由了,反正从小就是他们比我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十分重要,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都如同电影里的家长那样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应该找到最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最正确有效的沟通方式,就象影片中的郝老师说的一样,我们家长都必须找到那把适合孩子的钥匙,这样,任何紧闭着的大门都可以畅通无阻了。

  小学教学随笔感言范文二: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bo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让学生灵动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富有实践智慧教师的明智之举。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小学教学随笔感言范文三:

  教学是一种“奔跑”。有时教师在领跑,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有时学生在自主地奔跑,教师在学生后面助力,在学生旁边加油呐喊。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改变前后位置,奔向一个又一个终点,又从一个个新的起点出发。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小学数学中,数学概念、法则、性质、规律、公式、数量关系等都可以视作“数学模型”,数学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即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中有数学、图案中有数学、科技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眼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世界。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是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创设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物、图、表等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情境去解释同一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个问题,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数学情境不等于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源于生活的有丰富现实背景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源于数学自身的纯数学的.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源于其他学科的生活常识或科学探索类的情境。在数学情境的问题上,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不合理,有的情境偏离教学目标,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二是有的教师不会用好数学情境,没有发挥好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在使用中偏离了目标。

  我们要努力把数学课上得简单、快乐,使数学课充满生机与乐趣,使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数学好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美丽的数学童年。

  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一个简单标志就是课堂上学生是否在“动脑筋”,也就是学生是否积极地思考数学,而不是被动地听讲、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会“问”数学,要使更多的学生愿问、敢问、会问。教师要用一个个问题串起课堂,使学生的学习从问题开始,经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到产生或研究新的问题结束。

  教师的课堂智慧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来。当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他能够正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当课堂有精彩生成的时候,他能够敏锐地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当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他能够妙趣横生地调整教学;当学生的思路受阻的时候,他能够引出一条新的通道;当学生无法表达清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他能够引导学生说出来……

  “节外生枝”是课堂的一份美丽,学生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课堂里的一个偶发事件,甚至突如其来的“干扰”,都可以成为难得的教育资源。对于这些突然出现、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及时地抢抓并有效利用,运用教学智慧巧妙发挥,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充满智慧。

  “试教”是一种有“争议”的教学,有很多人认为多遍的“试教”使“公开课”失去了本真的意义。其实,我认为本没有“试教”,每一次教学都是真实的教学(当然,我们反对同一内容对同一批学生的重复教学),在不同班级中的教学怎么能说“试教”呢,应该更名为“多次教学”。“多次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积累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有位诗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上课、下课,好像也没什么好研究的。其实,课堂是研究的最佳场所,教师处于研究的最佳位置,教师可以从一节课的对比,一个案例的解析、一次学生访谈、一个问题小调查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要做得细、做得实,把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记录下来就是一份好的研究。于是,当你真正走进研究的时候,你会惊呼:这边风景独好!

  “课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的研究方式。“课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有助于教学理论的内化与实践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师形成敏锐的课堂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领悟能力。教师经常开展“课例研究”,教学才会常教常新,教学才会变得鲜活有趣、充满生机、充满智慧。

  孩子的世界像神秘的海洋。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看到孩子的世界色彩斑斓,你能听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你能感受到孩子心灵的美丽……;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知道孩子每道错题的根源在哪里,你能知道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知道孩子的个性差异有哪些……我们要学会“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

【小学教学随笔感言】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随笔感言范文三篇02-10

英语教学随笔感言范文三篇02-10

远程研修随笔感言优秀范文02-09

英语研修随笔感言的优秀范文02-22

远程研修随笔感言范文五篇02-17

幼儿教师研修随笔的感言范文02-17

小学离别感言范文12-09

小学入学感言范文02-22

小学毕业离别感言范文11-29

小学毕业感言精选范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