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传统习俗中秋的芋头

时间:2022-09-09 16:01:54 中秋 我要投稿

传统习俗中秋的芋头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统习俗中秋的芋头,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习俗中秋的芋头

  中秋节前后,又是家乡人吃新鲜芋头的时候。

  “此物叶大不寻常,如荷亭亭在院旁。”芋头在肥沃深厚、水分充足的江汉平原家乡大面积地栽培。芋头,老名字叫芋艿,为一年生常见的植物,其植株基部逐渐生长成椭圆形的块状,称为“芋头”。芋头的叶片盾形,叶柄长而肥大,绿色或紫红色。芋头的种类多样,家乡江汉平原的芋头多为白芋头,又分旱芋头、水芋头二种,顾名思义,旱芋头生长在白田,水芋头则生长在水田里。芋头一般是从清明前后种植,到中秋开始收获。

  秋天不冷不热,阵阵秋风带来稻香,芋头叶开始枯萎,但芋头地里依然潮湿。挖芋头要先找准芋苗靠根部的地方,去挖上一锹,然后连根拔起,再将一个个芋头从根部摘下,然后抹去泥或洗干净。

  芋头有“母字”和“公字”之分,即母芋头和公芋头,公芋头也叫仔芋头。连接在芋苗的主根上生长的芋头,是母芋头,个头较大;旁边长满的是鸡蛋大的仔芋。相比较仔芋头比母芋头要好吃。

  母芋头又是来年繁殖种苗的芋头,也就是芋头的种子。把种芋头埋在河沙里,一是可安全过冬,二是到开春后,有了温度和水分,芋头自然会生长出嫩芽来,再移栽到大田。

  烹调芋头方法多种多样,农户家吃芋头有红烧芋头、芋头炖汤等,而最具传统的是沔阳三蒸中的粉蒸蔬菜——蒸芋头,是一道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芋头的营养价值的吃法。

  粉蒸芋头先将芋头刮皮,洗净后切成小块,拌米粉、加佐料,倒入甑锅去蒸熟,出锅后撒上葱花即可。其口感细软,绵甜香糯,如掺点肉末则味道更佳。

  芋头的黏液称为草酸碱,会使皮肤过敏,刮芋头时,可以蘸一点醋在手上或去涂抹生姜汁。

  芋头梗子去皮、焯水后是可以清炒食用的。不过,吃在嘴里这软绵的芋头梗子,也只是在田里蔬菜缺乏时的一碗接济菜,所食用的较少。

  穷苦而快乐的乡下孩子,有着独特的创造力,在野外玩耍时,我们刨来芋头,生起野火,把芋头埋进火灰里烧熟。掰开吃时,烧芋头晶亮通润、软糯香甜。柴火烧芋头的记忆,总令我回味悠长。

  中秋节吃芋头是源远流长的一项习俗,但各地人们在中秋节吃芋头的含义却各有不同。古时,中秋节对农民来说是个重大的节日。以煮熟的芋头装在盘子里,摆在供桌上,以此来祭谢土老爹(土地神)。

  中秋节吃芋头据说与纪念元末汉人杀靴子(指元朝统治者鞑靼人)的历史故事有关。当初汉人起义,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统治,是在阴历的八月十五夜晚。汉人在杀靴子起义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当然不可能在每年中秋节用人头祭月,便用芋头来代替。至今还有些地方在中秋节吃芋头时,把刮芋皮叫做“剥鬼皮”。

  八月十五吃芋头也叫尝鲜。这个时候芋头还不是最佳的收获时节,但由于芋头有“余头”的谐音,人们为了讨个彩头,希望好日子有富余,所以,都要在中秋佳节挖点芋头来尝尝鲜。

  在老家的村子里,更有这样的传说,说是中秋节吃了芋头,头上不会长疮,手脚不会抽筋。这当属从芋头的营养价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方面而言的。

  总之,八月十五吃芋头,寓意辟邪消灾,祈求五谷丰登,所以,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才得以传承。

  “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月光如水,秋虫鸣唱,将我的'思绪带回家乡,不由思绪连绵。儿时的中秋节,一是吃月饼,二是吃芋头,那温馨时光,现在只是在梦里。

  古代中秋节习俗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偷菜

  在古代,许多地方流传着中秋夜“做贼”的习俗。皓月当空,夜深人静的时候,未婚少女们偷偷地出动了,她们蹑手蹑脚,借着月色摸到别人家的菜地上偷菜。

  相传,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3、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七发》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4、吃月饼

  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5、送月饼

  现代特别流行的中秋送月饼风俗明代已开始流行。崇祯《嘉兴县志》称,“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也有相同说法,“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中秋送月饼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缘于“走月”活动。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

  6、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7、玩兔儿爷

  清代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环形大眼,三角眉,面色粉白,染着粉红色的脸蛋,表情不失童稚又透着一股英气、机灵劲儿,非常可爱。

  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现代人过中秋节的习俗

  1、准备美食

  每个地方的中秋节都会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妞妞这里就是每家每户张罗一大桌的食物和装饰品(每家都有一个用食物砌成的小塔,比如水果糖或者饼干),摆在路边,音乐响起,祭拜月神,一条街看过去,很耀眼。那么,白天的时候,你就要帮父母准备好祭拜的东西,如果没有什么习俗的话,那就去超市挑选精美的月饼吧。

  2、家庭聚餐

  和家人吃饭,闲聊也好,工作以后,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珍惜每一次的聚餐,不要玩手机和电脑,就好好地陪伴家人一天。

  3、吃月饼赏月

  找个露天的地方,和朋友吃月饼聊天赏月,说说各自的近况,搞笑的事情都可以。

【传统习俗中秋的芋头】相关文章:

中秋节-吃芋头02-25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01-03

中秋节吃芋头的含义01-07

关于中秋传统习俗的诗句04-02

描写中秋传统习俗的诗句04-23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02-10

中秋节传统习俗09-15

浙江中秋传统习俗01-07

中秋节为什么吃芋头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