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秋分的中国传统习俗

时间:2022-07-21 22:36:27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秋分的中国传统习俗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关于秋分的中国传统习俗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竖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秋分时节的气候特点

  网络配图

  天气变化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秋分以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南方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

  气象专家介绍说,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温度变化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南方地区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老关东人的防雨用具

  网络配图

  关东人防雨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进入农耕时代,人们学会了编织,就编织了各种防雨用具,人用的有簑衣、草帽,盖酱缸的有酱缸帽子,简称酱帽子,苫盖物品的有炕席。这些物件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广大农村中还在使用。

  簑衣是进山狩猎、采集山野货及放牛、放马、放猪的人还有赶车老板子必备之物。簑衣有领无帽,大半身长,披在肩上,领口有绳系于脖子上,头上戴顶草帽,这样下多大雨都不怕了。

  老关东人的簑衣是用椴麻编的,少数也有用乌拉草和蒲草,也有用马兰草和荨麻编的,椴麻比较结实耐用,一件椴麻簑衣可用上一二十年。椴麻就是椴树的内皮,春天剥椴树皮,选好椴树后,量好一定的长度,上下环形锯开,再上下立拉一刀,就可以顺利地将树皮剥下来。树经过一冬天,树皮与树干之间浆水小,是最好剥的时间,所以选择春天剥树皮。再将树皮放在水泡子里沤,三五天左右就沤好了。沤好后将外面老皮剥掉,专用内皮,编的时候是从领口开始编,外面是一层层麻丝,内里是一个个的斗方格。编好后,有的还用猪血浸泡一下,更能增加使用的年头。草帽是用秫秸篾编的,形状是下圆上尖,内里缝上一个草帽圈,上系有带。草帽外皮光亮,编成人字形花纹,手艺好的人还可以在上面编各种文字,多数编自己的姓或名。

  清末民初时则有了桐油雨伞,但多限于城镇买卖人家和大户人家使用。桐油布则比较普遍,扯个一米左右见方的桐油布,既可防雨,又可以包东西。上世纪六十年代则有了塑料布,出门时带上一块,下雨就扯出来披上。

  独龙族的溜索

  独龙族的溜索

  溜索是最原始的渡河工具,古代称为“撞”,即用胶合成的藤篾、竹篾或钢索架设在山涧激流之上,用以飞越深谷。生活在中国西南、西北的彝族、傈傈族、恕族、独龙族、羌族、藏族、土族等民族均使用溜索。

  独龙族架设的溜索较为简单,在枯水季节选择江面最窄的地方,先用系着线的弯箭射向对岸,细麻线联结成逐渐增粗的藤索,对方接过后,双方将藤索两端分别绑固在两岸的大树或岩石上,就可通行。溜索的架设分“平溜”和“陡溜”则需一来一往两根索,溜索一端高另一端低。过溜索的人,用皮带或粗麻兜绑在臀和颈臀部,将身体牢牢拴在竹制或木制的穿过有槽孔的“溜梆”(溜壳)上,再将凹槽向下拴套在溜索上,双手抱住溜梆,蹲着腿悬空下滑。如果平溜,人到江心时,手足倒挂挂攀着到达彼岸,但比较费力气,往往是力气大的人在前面,用绳子拉着力气小的人渡过溜索。陡溜一滑到达彼岸,虽然比较省力,但危险性较大,需要凭借经验来掌握溜索的速度,既要防止由于失控而撞上对岸树岩,又要注意溜梆快速滑动同溜索摩擦生热而产生断裂,因此有时需要用湿布敷在溜梆上,来降低速度以防万一。溜索除渡人外还可以运货和过牲畜。

  壮族的饮食风俗

  网络配图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70%以上的土地属亚热带气候,而壮族多居住在平坝的临水地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或三熟,适于种糯谷和其他水稻,故称之为“水户”。其中广南的八宝米尤为出名,曾为贡品。文山的“三七”早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丘北辣子、富宁八角等调味品颇具名气。

  日常食俗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大米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品种。平时用于做饭、煮粥,也常蒸成米粉(类似面条,有汤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鲜美可口。粳米、糯米还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与汉族同)。营养丰富,在冬天常吃,能起御寒滋补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等,是壮族节庆的必备食品。玉米也有机玉米与糯玉米之别,机玉米用于熬粥,有时也煎成玉米饼。玉米粥乃山里壮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还有吃南瓜粥的习惯,即先将瓜熬烂,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后,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内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馅料),再用水煮熟,与其清汤同吃,相当于汉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饭、水晶包(一种以肥肉丁加白糖为馅的包子)等均要用糖,连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节庆、礼仪食俗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过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要把房子打扫得窗明几净,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壮族人认为,没有鸡不算过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壮族的粽子分为包米粽(用浸泡后的糯米包扎)和包糕粽(经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浆和过滤成“糕”后再包扎。“包菜”也称“包生饭”,是三月三、四月八(牛魂节)许多壮族地区人们爱吃的节日食品。其方法新鲜别致,即用“包生菜”的宽嫩叶包上一小口饭,放入口中嚼吃。颇有独特风味。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不管远亲近邻来家做客,都要以礼相迎,热情接待。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眼睛真诚地望着对方。婚丧嫁娶、盖房造屋,以及小孩满月、周岁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饮。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肉块、猪肝、白斩鸡、烤乳猪、豆腐圆、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笋片、鱼生等8或10道菜。实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论辈分大小,均可同桌。并且按规矩,即便是吃奶的婴儿,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长代为收存,用干净的阔叶片包好带回家,意为平等相待。每次夹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夹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里,然后其他人才能下筷。壮族丧葬酒席多为素菜,只有出殡以后才能吃荤。

  祭祀食俗

  壮族过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参天大树,往往被视为全村的保护神而加以崇拜,谁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树前烧香焚纸,祈求保佑;村后有个悬崖龙洞也被认为是显灵圣地或鬼神栖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灾。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在离村不远的山脚下立一土地庙,每逢过节或是平时杀猪,都要以整煮猪头去那里超度一番,若做烤猪则抬着整猪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节必祭,摆上酒、肉、整鸡等供品,祭罢方能食用。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动是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过中元节时,家家都要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灾祸。牛魂节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这天,各家都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给耕牛吃。过去,桂西南一带壮族要在霜降节杀鸡宰鹅,做糍粑,蒸糯米饭,聚集在玉音庙宇供祭。相传霜降节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的节日,已有360多年的历史。

  典型食品

  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马脚杆,云南文山地区壮族特有食品,用糯米加腊肉丝及其他调料制作而成,形壮如马脚得名;鱼生,过去是壮族节日或待客的上肴;烤乳猪,壮族名菜,用小猪烤制而成;五色糯米饭,也称花糯米饭、五彩糯米饭,用优质糯米和各种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壮(瑶)族传统节令食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节日,亲朋之间都要相互赠送五色糯米饭,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成品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强身的功效;宁明壮粽,壮族春节特制传统食品,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以广西宁明一带的粽粑最具特色,故名,居住在广西西靖西岳圩、湖润一带的壮族,每逢春节也有吃这种大粽粑之习,当地称“风莫饭”。相传吃风莫饭之习,始于北宋,常在春节前几天开始制作。做好的宁明壮粽年初一时用以祭祀祖先;状元柴把,用卤熟的鸭肉等经韭菜捆扎而成。白切狗肉,广西壮族名菜,用狗肉煮熟拌以佐料而成,朋友聚会,有时仅凭此一菜猜拳叙饮,故有戏称:“独脚菜”(壮族有吃狗肉的习惯);壮家酥鸡,广西中部地区壮族传统名菜,以鸡为主要原料,经炸后再加工而成,是壮家逢年过节常备菜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炖破脸狗,云南壮族传统名菜,用破脸狗肉放入砂锅内隔水炖熟而成。(破脸狗:又名围子、花白脸,全身毛以黑白两色组成,头部黑白纹路突出,故名破脸狗,属山中小野兽);⑩龙泵三夹,广西西北部地区壮族传统名菜,壮族有用猪小肠酿进猪血制成的食品称“猪龙泵”;用猪龙泵配上猪肝、猪粉肠制成冷盆菜,食用时各拈一块共三件,夹在一起吃,因而得名。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当地办喜庆筵宴的压席菜。此外还有豆腐肴,广西河池地区壮族流行菜,也是仫佬族、毛南族的风味菜。

  黎族的石雕艺术

  黎族地区有很多石雕,为平面雕和圆雕。平面雕以线刻作品为主,主要是文字石刻,包括摩崖石刻和碑刻。圆雕为石器工具和宗教信仰的崇拜物。

  黎族地区摩崖石刻和碑刻作品很多,大部分作品不是黎族人民所为,但它一直在黎族地区,世世代代影响着黎族人民的审美和生活,对黎族地区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较早的石刻之一是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内石刻“小洞天”、“海山奇观”、“钓台”,是南宋淳祐丁未(l247)吉阳军知军毛奎率其僚属寻奇览胜时题刻的。“小洞天”摩崖石刻,阴刻楷体,字径105厘米,刚劲有力、大气;“海山奇观”摩崖石刻,字大50厘米,阴刻楷体。落款共有312个字,记述宋淳祐丁未年,吉阳军知军毛奎率其僚属于鳌山中几经寻访,发现半山腰有一巨石,如屋如舫,前瞰大海,石上尽览海山之大观,遂题“海山奇观”四个斗大的字为总景名。在天涯海角游览区有五处清代摩崖石刻:“天涯”、“海角”、“海判南天”、“海阔天空”、“南天一柱”,是清代官员游览此地所留下的题刻。其中“天涯”、“海角”两处石刻合为旅游区总景名,意为天的边际,地的尽头。“天涯”字大56厘米,落款雍正十一年(1727),崖州知州程哲题。“海角”字大50厘米,没有落款,据说是晚清文人所题。两处石刻提升了这片怪石嶙峋的海滩意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站在海滩上,这不由使人产生一种“天之涯、海之角”之感。到海南不去天涯海角,就会有一种遗憾,故有:“到了海南岛不去天涯海角,就不算到海南”的说法,是海南省最著名的旅游景点。“落笔洞”石刻,位于三亚市荔枝沟镇一溶洞内,洞壁上刻“落笔洞”三字,是元代石刻。洞内原垂吊两条钟乳石,形如悬笔,故名。洞内石壁上还留下多首历代文人墨客题咏落笔洞的诗词多处。其中数明代王佐的《咏落笔洞》为最好,它是古崖州八景之一。慈禧太后“寿”字碑,原立于三亚市崖城镇,现移立于南山文化旅游区。碑高2.76米,宽1.1米,“寿”字高1.45米,宽0.68米,阴刻草体。“寿”字为慈禧亲笔书写,字体结构严谨,笔法圆熟练达,笔画潇洒遒劲。这些石刻记述了三亚地区(古崖州)开发的历史,是重要的人文景观,大大增加了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含量。

  元代朝廷对黎族进行多次征剿,其中最大一次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至至元三十一年,所到之处也留下石刻。“大元军马到此”石刻位于东方市天安乡陈龙溪岸,正楷阴刻,没有落款。“大元军马下营”石刻位于乐东县尖峰镇尖峰岭山麓,楷体阴刻,落款:甲午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十一日到黎婺山。明代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也留下不少石刻。“驱除倭寇五言诗”石刻,位于琼中县黎母山镇水上岭,石刻长176厘米,宽65厘米,楷体阴刻。诗文如下;“泽布千秋永,功成六月奇。驱除志尚远,遗恨早班师。万历庚子温陵庄谓扬题。”水会平黎善后记碑,位于琼中县黎母山镇水会城,此碑是明万历年间明政府镇压黎族人民起义后在黎母山地区所立的为歌功颂德及记叙招抚善后黎民情况的石碑。碑高124厘米,宽85厘米,阴刻楷体。东坡岭石刻,位于琼中县湾岭镇东坡岭,是明代一些文人墨客留下的题诗。清代冯子材(字宫保)光绪十二至十三年(l886~1887)率兵来琼剿黎、抚黎,并在五指山下开通十字大路,他及其部属在五指山下大路旁的巨石上留下七处石刻。冯子材题的“手辟南荒”石刻,位于琼中县上安乡五指山南侧的仕阶岭。石刻全长385厘米,高112厘米,楷体阴刻,字体劲健有力、大气,雕刻工整,入石五分。表达了冯子材剿黎、抚黎气魄和创举。还有“仙掌云开”、“巨手擎天”、“一手撑天”、“百越锁钥”等摩崖石刻。民国二十二年(1933)国民党政府派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直属警卫旅旅长陈汉光率兵渡琼“剿共”、“抚黎”。他深入五指山区剿抚并举,所到之处,刻石立碑,以记功劳和纪念。在五指山上留下的石碑“折木拂日”;在琼中县吊罗山麓的石碑“深山龙蛇”;在保亭七仙岭一峰石壁上题刻“拔地撑天”,在东方市天安乡陈龙河河床中一大石上题“抚之化之”等石刻。它们集中地记载了历代封建王朝对黎区的征剿、招抚、开发黎区的方略以及部分游人留下的笔迹。

  另外还有现代、当代的纪念碑石刻:琼中县红毛镇的白沙起义纪念碑、陵水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三亚市田独镇“万人坑”纪念碑、昌江石碌“死难矿工纪念碑等。热忱讴歌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以及纪念因贫穷落后而遭受苦难的历史和受难人。

  除了大量的文字石刻外,还有圆雕石刻作品。一是古代黎族先民遗留下大量的各式磨制、打制石器,有石刀、石斧、石拍、石铲、石锛、石纺轮、石凿等。都是打制精致、通体磨光的新石器时代工具,是黎族先民同大自然搏斗的石器工具。二是石刻神像及图腾。各村寨的土地庙里摆放着用石头雕刻的土地神像(掌管一村或数村的土地神)。雕刻工艺粗劣不一,有的仅寥寥数刀,神态拙稚;有的精雕细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的村寨还供奉着各氏族的图腾和其他崇拜物。如“石祖”崇拜:是指以石头制作的男性生殖器的崇拜物。

  黎族自古以来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原始社会起已开始打击、磨制石器,雕刻各种图腾崇拜物。随着黎汉文化的交融,历代的摩崖石刻、碑刻遍布于黎族地区,记载着黎族地区的开发,是重要的人文景观。

【秋分的中国传统习俗】相关文章:

秋分节气传统习俗(附养生妙招)09-21

传统习俗坐月子10-28

传统习俗中秋的芋头09-09

传统习俗数九12-22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01-03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09-14

传统习俗放爆竹08-28

传统习俗贴对联01-18

秋分的说说11-02

秋分的文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