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优秀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
在书香品读中、我阅读了《乡土中国》。
有人评论的好:“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却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恐怕已经很难有哪本书能够像《乡土中国》一样,将中国底层的乡土社会进展如此细致而又深刻却又通俗易懂的描绘与分析了。虽然此书写于几十年前(1947年出版),但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乡土中国》中所描绘的现象依然能在我们心中找到共鸣。
费孝通在这本书中对我过底层的乡土社会进展了不同层面的描述,相信所有在读完此书之后都会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感,而后微微一笑。费老虽然一再强调,这本书只是适用于对于底层的乡土社会的描述,可是,城市人不都是由农村人开展过来的吗?如果他们的上一代不是农民,那么他们的上上一代也一定与农村与土地有过千丝万缕的关联,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在城市人西装革履之下隐藏的乡土气息,如“熟人社会”,“长幼有序”等,中国,依然是一个有着浓重“乡土”痕迹的中国。
城市的强大与繁荣离不开农民所为之做出的奉献甚至可以说是牺牲,尽管这样的牺牲并不是处于自愿。在这么一个注重三农问题的时代,阅读《乡土中国》一书,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很深是思考。接下来是我对此书的一些思考与分析。
《乡土中国》是在费老对几个农村社区进展调查后,继《剩余制度》后对社会构造的分析的有一本著作,笔者认为它是在前面几本书的根底上对中国农村的一个更加概括性的总结。
整本书呈献给我们一个对中国基层社会认识的清晰而又完整的分析脉络,费老在讲述某些问题时会举出一些详细的实例,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他的观点。《乡土中国》文字理论通俗易懂,事例生动而贴近生活,对于初学社区研究和人类学的人来说有很大指导作用,让未免对农村的.平实生活有了一个根本的,深刻的了解。 虽然上面说乡土性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但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看到这本书中某些篇章时会会心一笑,因为《乡土中国》解释了中国社会人们身上一些很深层的东西,虽然他指出他所写的是中国的基层,但现代的中国社会也是有基层开展起来的,或多或少的带着乡土的痕迹。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记得准备到南京的学校报到的时候,临行前家人给了我小包土,说是取自灶心,现在家家户户早就没烧灶了,好容易才从中药店里找到,让我到了学校和了当地的水,把这包“灶心土”吃下,这样可以适应当地的环境,避免水土不服。我遵照了家人的吩咐,说也奇巧,来南京好几个月了,不但没有不适应,身体状态反而更好了。您说这土多么神奇?
这样的经历,让我看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开篇的:“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时候,对这个“土”字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尽管《乡土中国》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六十年过去了,中国社会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传统生活离我们很远,但是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到了今日仍然牵涉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那种“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正是中国人民浓浓乡土性的体现!
从结构上看《乡土中国》包含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其中“中国社会是乡土性”这句话,是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围绕着“乡土性”,作者从语言文化、人际生活、道德、经济与社会风尚、政治统治与法律、身份与风尚、社会发展这些角度谈论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但涉及到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与中国国民的性格,还向读者们揭示了一个宏大的社会图景。
一、篇章介绍
首先是《文字下乡》,在这一篇中,作者从空间的角度辨明“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自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乡民们生活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联系都是很频繁的,常处在面对面的直接性的交流中,这使得作为人类交流媒介的文字载体在乡土社会处于一种非必要状态,所以作者指出“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认识几个字也学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在《再论文字下乡》中,作者从时间的角度分析乡土社会文字的不必要性。首先,文字的产生是因为人与人在传递信息过程中遇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时间的阻碍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就今昔之隔而言,一个在乡土社会中的人所需要的记忆的范围本身很狭窄;就世代之隔而言,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人在熟人和熟地中长大,个人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要积累,只需要保存。所以在稳定狭小的乡土社会里面,只靠说话而不依赖于文字和书籍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的。
《差序格局》的开头作者说私的毛病在中国比愚和病更加普遍,这里所谓的私是一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分的问题。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面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一个一个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所以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点恰恰和现代西洋团体格局形成了对比。西方社会在团体格局之下,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之上,而且与基督教的宗教观念相关,虔诚和信赖是其一,个人在神面前的平等和神对每个人的公正是其二。所以作者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中指出,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不分差序的兼爱,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一切的普适标准,也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楚了对象是谁,和自己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能拿出什么标准来。
《家族》篇说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不限于亲子,可以顺着父亲系这一方面扩大,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家是一个事业组织,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家的大小依着事业的大小决定。中国的家是一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讲究效率的事业,排斥夫妇之间的私情。不光是性别,不同的年龄组之间也保持这较大的距离,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家庭社群中的结果。
在《男女有别》中,作者指出,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而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即接受同一的.意义体系。所以乡土社会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过因为生育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上的交流和气和,而真正感情上的交流更倾向于同性之间的展开,这也使得乡土社会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较强,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总之,“乡土社会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一个安稳的社会”。
《礼治秩序》篇说所谓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于人和法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礼治的可能性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个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礼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所以在《无讼》中提到,在乡土社会中,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择狱。讼师是没有地位的。乡村里的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维持礼治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心里的良心。所以礼治秩序更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无为》篇中,作者提到两种权力。一种是横暴权力,它是指权力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统治者的工具,存在于阶级斗争中。乡土社会中,横暴权力的基础不足,因为农业的剩余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分摊。另外一种权力是同意权力,它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社会分工越复杂,这种权力范围也就越扩大。但在乡土社会中自给自足,分工有限。所以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名义上是专制和独裁,但从人民的实际生活来看,却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无为而治的。此外乡土社会还有第三种特别的权力结构,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中,是教化性的权力,即长老权力。《长老统治》中提到,人生如逆流,总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众多规律之下,随心所欲而不碰壁。不过,被教化者并没有选择的机会,他要学习的那一套文化是先于他而存在的。教化的过程是替代社会去陶炼出合乎一定文化方式中、过全体生活的分子。教化性的权力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得有个稳定的文化,这种文化就是儒家提倡的长幼有序。所以我们客套中相互询问年龄不是偶然,这礼貌正是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就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效力。
《血缘和地缘》篇中说,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的,生育没有社会化之前,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是以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在亲密血缘的乡土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种社会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系的,是相互馈赠式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如果说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那么地缘就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名实的分离》:在激烈的社会变迁中,容易产生文化英雄,他们提出想法获得信任,时势造就权力,作者把这第四中权力叫做时势权力。传统中国以教化权力基础的长老统治不能容忍反对,但是社会在发展,旧的经验不可能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在社会变迁速度足够慢的情况下,通过对“注释”来为长权力注入变动的内容。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这样就变得口是心非,名实分离了。
《从欲望到需要》主要说在乡土社会中,人可以靠欲望来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发生了需要,因之有计划,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通过对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提起出以下信息:首先是乡土性作为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是因为农业和有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自于土地,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社区的单元是村落。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乡土性还可以延伸出一些农村社会的其他特性,即从空间上看,是相对固定的,从时间上看,是相对静止的,从村落内人际关系上看,是熟悉的,从村落间的人际关系看,则是孤立的。《乡土中国》这本书虽然很薄,但是它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乡土生活的窗口,也我们找到了解中国社会的切入口,尽管我们国家正经历着城市化的过程,但是中国社会的根基仍然在乡村,某种程度上乡土文化仍然刻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这样我们只要能抓乡土社会的某些特性,也就为中国社会很多现象找到了雏形。
二、问题论述
下面将《乡土中国》中几个核心概念结合当前中国的某些现象进行分析。
1、熟人社会
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对比西方在法律框架下人人的自由与平等,中国社会则多了许多“人情味”,这种“人情味”通常无法用法律来解释,而是在礼俗与道德的支配下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拿当前中国最热的“看病”而言,它始终牵动着中国老百姓的神经。本来有病去医院看病,医生履行自己的自责,然后药到病除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中国社会却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给医生塞“红包”。病患以“红包”为媒介重点在于拉近了与医生,从而和医生建立某种关系,混成熟人,而另一方面,医生往往也是对于那些“熟人”似乎更为体贴,相反如果是“陌生人”医生则更偏向“铁面无私”,不但要求病人做各种身体检查而且在开药问题上也较少考虑病人经济负担。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这种熟人社会的文化在于,对于熟人,大家知根知底有事好商量,做事情也留有余地,免得他日山水再次相逢时难以说话,相反人们对于陌生人的态度则生硬得多了。所以在这样的熟人文化下面,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看病要找熟人,不熟的也要混熟的原因了。其实在中国社会,何止单单“看病”如此,各行各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熟人关系”,“熟人与关系”是法律制度以外,维持中国社会运行的另一套规则,即“潜规则”,作为一个在中国社会生存的人,如果单单依照法律制度和程序来办事是绝对不够的,须知法律背后还有规则,唯有懂得这些规则才能在社会中如鱼得水。
2、礼制秩序
如果说“熟人社会”是对中国社会的一种描述,那么“礼治秩序”则是这种熟人社会背后的机制,这种机制是说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做得对。这种礼制其实是融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明显的是我们从小到大被教导的长幼要有序。我体会最深的是每次放假回家或者准备出远门,家人总让我去拜访家里的长辈,我想这正是礼的一种体现。有了礼就有了秩序,就不会乱套。所以我们餐桌上有礼,我们仪式上有礼,我们逢年过节有礼。有意思的是,中国社会的这种礼很难用统一标准定位的,因为各地各乡的风俗不一样,汉人和少数民族的礼也大相径庭,但是这并不妨碍礼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传统的礼节已经简化,很多现代人甚至不知道现行礼节的来源,但是礼的现象却依然存在着。应该说从礼制秩序入手,结合生活情景是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国情、切透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在中国把握了礼数,就能融入熟人社会,但是礼的学问学校并没有教,也教不全,而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去积累。
3、男女有别
谈起“男女有别”,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课堂座位上的三八线。中国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似乎是从小学就开始萌发出苗头来了,记得小时候,小孩子间往往是男生的一小伙,女生一小伙,小团伙内的同性成员往往比较亲密,而团伙间异性同学的交往有时则多了一种团体竞争对抗的成分。此外还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即假如小组的某个成员经常和异性团体混在一起玩耍则会受到原来小团体的排斥和遗弃。另外我也发现了另一种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在中国女生间的关系通常都是很亲密的,所以有闺中密友的说法,不但同吃同睡是常见的事情,而且女生们无论散步还是聊天都喜欢手牵手表达一种友好的关系(而在国外女生间的牵手是很少见的,牵手的可能是同性恋)。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这是因为男女有别使得男女的结合更多的是因为生育的目的,而没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倾向于同性之间的展开使得情感生活同性意味较强。如果按照这么说,确实能解释这种女生之间的亲密行为,但同时我存在疑问,既然按照这种同性情感交流较强的观念,女生之间可以牵手,那么男生之间的牵手为什么少见?另外,中国社会这样的一种同性间的情感依赖是否会导致同性恋以及中国社会出现同性恋的情况是否会比其他国家更多一点?
《乡土中国》虽然侧重描述中国乡村基层生活的特性,但是也勾勒出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和国民性格,透过《乡土中国》这本书,我们不仅仅了解到了中国的农村,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文化的根基,反身自顾时更能发现身上的“土性”,这种土性恰恰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对土地的依恋的根源。“土性”也派生出这样一些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元素:乡愁、家园、落叶归根、安土重迁、房子。尽管千百年的岁月悠悠流逝,但是中国社会的这些特性却始终延续着,乃至今时今日纷纷扬扬的房地产话题,也能从《乡土中国》这本书当中找出文化根源。应该承认,作为一本学术著作《乡土中国》虽然篇幅不多,但是呈现出来了丰富充实的内容和深刻悠远的意义。这也反映了费老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严谨实地调查的求实态度,所以我在为书的内容给自己带来启迪而致谢的同时也对老一辈社会学家的学术精神深表敬佩!作文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
有人曾这样评价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望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却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如此颇高的评价,以及那个“乡土浓浓”的文字评价是我萌生了对本书的兴趣。读后,我有了一番感触。
《乡土中国》主要描述并分析了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让我们可以了解到乡土中国的根本概括。在书中,费孝通先生写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道德、家庭、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地缘与血缘、名师的别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我最感兴趣也是最触动我心的是乡土本色和地缘与血缘的内容。
可能是因为自己正是一个从乡下长大的孩子,所以对乡土气息有着深深的依恋与迷恋,在心底,那些乡土味、乡土文化始终是埋藏心底最深的根。费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开篇第一句就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至于这个乡土性,是理解成还是中国的乡土性?乡土性的中国呢?这是我在未读此书而产生的疑问。不管哪一方面都足以引导我要认真阅读此书。说是中国的乡土性,在文章的前面内容更多的侧重这一点,费先生用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乡土性的特点、中国的乡土文化,更深入的是一种文化层次;乡土性的中国,转向了中国社会层面,这样境界大了,但是这样的社会确实具有浓浓乡土性的,然后一下子就将社会阶层拉到与朴素农民阶层的基层社会,让人们感觉到文字的朴素浅显,意蕴深远。
另外中国现在的乡土如何了呢?社会是开展、进步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已经提上了党中央领导的行动纲领上;而且近年来的开展变化也是日新月日、翻天覆地,社会焕然一新,乡土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这些已经不是费先生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时代了。尽管如此,每次放假回家迎面扑来的仍是那一份质朴的浓浓乡土气息,家乡深山溪流还是清澈见底,带着甜甜味道;村子老人的笑容慈祥充满对村子朴素的热爱;那些特有的风俗依旧让人生出一份异样情绪,似久违的记忆又回来了。然后我就深深明白了,中国尽管在变化,但是对一个乡土的来说,乡土土地仍是亲切的,而在此根底上产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密切割不断的,乡土本色仍是心中的根。
关于《乡土中国》的另外一个内容“血缘与地缘”也同样触动的是那对亲人割舍不断情感;对故土、故土深深依恋的根。王国维在重阳佳节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为一个异地长久的客人,不管身处何处,心中挂念的仍是自己的故土,故土的亲人、家人和相邻,那是一种人性最深处的情怀。贺知章少小离家白发苍苍回到故土时,面对儿童嬉笑指点不禁泪流满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什么让一个白翁老者落泪,是血缘和地缘,因为故土有亲人,有割舍不断一生相牵挂的血缘牵绊;还有对落地生长之地的牵念。这是一种对土地的热爱,也是团结一致的根源。社会在进步,而且人们可能对某些观念某些生活习惯方式会有些改变,有的甚至变化很大,但是传统的乡土情结、乡土情缘仍是在人们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乡土社会将长期保持她的人情味,这样的乡土是的中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具深厚底蕴文化。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4
一提出问题部分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先提出一个小观点)
然后列举普通人家往门口街道上倒垃圾和苏州城里水道脏两个现象。
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再评论两句。)
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是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再回扣上面提出的那个小观点。)
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说明‘私’的概念。同时,提出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看作者如何由评论现象过渡到揭示本质,最终引出本文的关键词:差序格局。)
(说差序格局前,先说团体格局,通篇陪衬,通篇对比。)
二分析问题部分
团体格局: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比喻说理法。)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比喻的本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解释团体格局的概念。)……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作者命名,点明概念陈述主体。)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举例说明一。)
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举例说明二。)
差序格局:
我们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比喻说理法。)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比喻的本体。)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解释差序格局的概念。)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举例说明一。)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举例说明二。)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云,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举例说明三。看到费先生举《红楼梦》的例子,很开心。)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举例说明四。)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差序格局名词隆重出场。)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引出差序格局的第一个要素——‘伦’。‘伦’就好比波纹。)
伦重在分别。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接下来作者接连引用《释名》《礼记·祭统》《礼记·大传》《论语》《中庸》等古代典籍中的句子,来服务于自己的说理。如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解释‘伦’的含义,就是在解释‘差序格局’的第一个要素。)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又提到一对名词。)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解释两个名词的概念。‘自我主义’是差序格局的第二个要素,就好比投到水中的石子。)
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举例说明。)……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很好的一个差序格局的譬喻,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极星,所有其他的人,随着他转动。(引用,比喻兼而有之的说理方法。)
三解决问题部分
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这和西洋把权利和义务分得清清楚楚的社会,大异其趣。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
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线。……他们把国家看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为这个团体,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但不能牺牲它来成全别种团体。这是现代国家观念,乡土社会中是没有的。
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限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以上几段对比说明中西方群己,人我界限划分的不同方法,从而解决了问题。)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总结差序格局的概念,揭示概念本质。)
(本篇心得体会:第四章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章。我认为写得也最精彩。这一章集中体现了费先生的大家手笔:因为从生活现象入题,在解释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时,用了两个经典比喻,使得说理语言在严谨准确基础上,又多了通俗易懂的特点。
内容理解上:因为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所以我们对于公和私的理解也不同。抛开具体社会格局的前提,笼统谈公与私是不客观,也是不科学的。)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5
摘抄: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
感悟:感慨费孝通在上个世纪40年代写的文章直到我这80后成长的经历里依然能回忆到许多类似场景,不晓得五谷不分的城里孩子是否也应被乡间小孩嘲笑蠢呢,无非也就是日常混熟坏境的不同而造成盲区的差异。
摘抄:我记得在小学里读书时,老师逼着我记日记,我执笔苦思,结果只写下“同上”两字。那是真情,天天是“晨起,上课,游戏,睡觉”,有何可记的呢?老师下令不准“同上”,小学生们只有扯谎了。
感悟:以前误解乡下有很多不识字的文盲主要是因为贫穷没钱读书,事实上那时候更多可能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没有识字的必要),如果认定了生于斯、长于斯且死于斯,那么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日子久了都可以用脚步和喘气声来辨别敲门的是谁了,确认过眼神甚至可以省去语言,哪里需要文字书面交流,加上农村很稳定的生态结构,遇到生活上的问题可以直接问长辈,用口口相授的方式流传下去,文字反而显得低效了。
摘抄: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隐讳。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
感悟:费孝通用“差序格局”来形容这现象,以自己为中心,距离自己近的用一套标准,涟漪般的一层层往外的人际圈对待态度会发生变化,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墨家的“爱无差等”会被儒家骂成无父无君。
摘抄:“差序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个人对团队而言是分子对全体,在同一团体中的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其次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
赏析:采取任何一种格局都有深层次原因,重团体的本质是重合作,费孝通认为西洋的“团体格局”源自生活相依的游牧经济不能单独的、零散的在山林里求生。而安居的乡土社会中每个人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食其力,只有偶然和临时的非常状态中才需要伙伴的支持,换言之,乡土社会是单打独斗型的,没有复杂的社会分工和团队协作,所以造成格局差异。
摘抄: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妻成了配轴。
赏析:中国人的传统婚姻合作多过感情,传统多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之间往往是相敬如宾的合伙人关系。现在虽好了很多,但结婚大事父母长辈的看法权重依然很大,比如女子出嫁始终是嫁给一个家族而不是仅仅跟老公过小日子那么简单。难怪有人说,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往往是另一些人。原因就是费孝通所说的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个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西洋的家多是一个个夫妻为单位的双核细胞,而我们的家多是一条条绵延的四世同堂长链。
摘抄: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赏析:费孝通认为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是停不下来的追求,依赖于不断克服阻碍的推陈出新,而在乡土社会中这种浮士德式的精神没有立足之地,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是阿波罗式的,它对生活的态度是用克己来迁就外界(用改变自己去适应外在的秩序)。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而不求同的社会(按照一定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事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中西方呈现家的结构差异是表象,对宇宙秩序价值观的不同是本质。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6
“经典著作,总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乡土中国》作为一本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版的著作,距今已有七十多年。跨越半个世纪之多的书,仍在现今呈现在我们的必读书单中,一定是有它对于中学生不可泯去的教育意义。读完导读部分,我也对《乡土中国》这本书有了整体的把握。
社会学著作的类别,是在以前的阅读中从未接触到过的,因此,阅读《乡土中国》也是对自己的一项极大挑战。一项觉得对自己很有意义的发现,就是费先生在阐述观点时所运用的逻辑和层次。4个单元,14篇文章,看上去各自独立,实则自成体系。从开篇《乡土本色》统领全书,围绕“中国的基层是乡土社会”,逐层表达自己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见解和看法。有时间和空间,有传统和历史,有现代和世界……不同的纬度,不同的角度,构建出了费先生心中的乡土社会。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由社会到家族……积累起了乡土社会的理论大厦,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细读精读《乡土中国》的念头。这样分明有内在联系的层次,在感叹费老师深厚文笔之余,也提醒了自己在以后写作时需要注意的点。
读完费老师的生平简介,不禁惊艳于费老师的成就和荣誉。从出生到离去,费老师在95年间铸就了多少令我震撼的辉煌。但最让我钦佩的还是费老师的一片赤诚之心。面对专制者的`残暴,演讲时的费老师没有退缩,而是发出了比枪声更为响亮的呼声:“不但在黑暗中我们要呼吁和平,在枪声中我们呼吁和平!”字字句句掷地有声,震撼人心,迸发出的是民族团结和平的力量!不禁让我想到了闻一多先生的《红烛》,我想,费先生的心,是实实在在和红烛一样“红”吧!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对费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相信在学习生涯中,能有一位这样的引路人,我会更加目的明确,心有理想地大步前进!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7
《乡土中国》第一次让我思考了中国现在社会结构,社会现象的成因。以前从没有想到要追根溯源过,也从没想过这些问题的背后,竟有如此深层次的或简单或复杂的原因。
在费孝通先生的笔下,中国人的特性是和土地分不开的。是的,中国作为千年的农业大国,无论如今城市化发展如何汹涌,中国人的基因里永远有一句话被传承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可见,那时的中国,对土地对上天,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崇拜。我认为,从一点就能体现出来,就是人们见面时的打招呼的方式。西方国家尤其沿海,需要看上天的脸色,决定是否出海,于是他们搭讪的方式就形成了“今天天气怎么样”,而中国,同样是要看上天的脸色,却总结出了“今天吃了么”这样的句子。“吃”字一出,就让人联想到食物,而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土地。所以,在中国人心中,土地是衣食父母,相比于上天,土地在人们心中更为重要,再加上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也让中国人留下了些许潜意识,向上天祈求只能是心灵上的慰藉,真的想要生存下去,要靠自己的双手,上天可以决定这年收成好不好,而土地和双手可以决定今年是不是有收成。在中国,一片土地就像是一位母亲,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个乡村,一个镇,年代久了,每个围绕在土地上的人,多少沾些亲带些故。每个人彼此熟悉,每个人守一小片土地,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人们就安于这样的现状,不愿意改变,于是家族式的社会就产生了。
家族,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亦可称为家属。如陈氏家族、王氏家族等。提到家族,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充分反映了所谓的中国人的丑陋一面,费先生在书中说,“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所谓政府的“贪污无能”;所谓企业的“经营不善”都是这“私”的`毛病在作祟。当家族的一个人“发迹了”,那么以这个人为中心的恨不得祖宗八代有关系的都成了亲戚;倘若他落魄了,这个家,可能也就缩小成了三口之家。私心、崇尚权力、为自己能得到的那些好处不遗余力的争取,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此体现出来。而让这种劣根持续生长的正是中国人世世代代从传承下来的中国式社会结构——家。不过,中国除了私,还有一点特色,就是值得称赞的孝。所谓百善孝为先,虽然乡土中国的私心很重,但是并不能掩盖中华传统美德,从土地发展起来,一家族为基本结构的社会,并不存在过多的法制。虽然历朝历代都有衙门有公堂,但乡土中国的人们通常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除了法律还有什么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呢,就是那“传统美德”了。中国人信奉宗教的不多,大多信仰儒家,“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古老中国的礼治。
如今,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发展,追求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国际上的法制社会看上去的完全公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中国终于由孔儒教诲的礼治社会渐渐转型为时髦的法治社会,礼治与法治的冲突也就此开始出现。中国人讲究仁、义、礼、智、信,礼治与法治的冲突就可从这其中的一个字体现出来——信。在传统中国人脑海里,信,不仅是美德,还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我们可以轻轻体会“言而无信”这四个字说出口时的感觉,透露的是何种失望、厌恶与气愤,这就是中国人对信得感觉。乡土的中国人合作一件事的事后凭的就是相互的信任,而这种单纯朴素的感情,却被法治打击的体无完肤,法律不讲信,讲的是证据。乡土中国的人不懂什么合同,他们只认这个人,并且相信这个人,脑子里没有什么证据的概念,没有凡事签个合同来保障自己权利的习惯,可是这样,在如今的社会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我们总能听说一些因为不懂法的冤枉案子,把那些受了委屈还不得公平的主人公称之为“法盲”我不敢苟同这个称号,难道几千年传下来的礼教就全是错的么?为什么我们不能称那些钻法律空子‘缺德不违法’的人叫“礼盲”呢?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8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古至今,农夫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农夫对社会的进步进展也作出了极大贡献。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同学,我感到无比傲慢。
以前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没有太多感想,在读完《乡土中国》后再去回想,乡土社会果真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季节抱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夫割麦的姿态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母亲心疼我,没有让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头找寻新的"营生'挖苦菜。现在想来,土地真的好奇妙,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处处可见,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亲不信任小卖部的菜种,我就每天出去挖,那段时间家里足足吃了一个月的苦菜。在乡下,生活似乎不用怎么花钱,吃的自己都可以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树、沙枣树什么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见,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有肯定道理。
费孝通先生分析说,中国农夫聚村而居的缘由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二、因水利浇灌的需要,他们聚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便利。三、为了安全,人多了简单保卫。四、土地公平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数量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长,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我生长的村子是由其次点和第三点打算的,由于我们那里没有农场,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们聚居一起除了是种习惯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里称为"变工'。尤其是在打麦场、绞玉米和刨籽瓜季节,由于每家的劳力有限,人们会就近叫着乡邻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日一起去张三家打麦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变工'。这里没有任何商业行为,人们好像商定俗成了某种共同遵循的规章,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由于这是一个没有生疏人的社会。
社会学里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详细目的,只是由于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乡村属于前者,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说道,乡土社会是靠亲热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协作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育出这种亲热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我无比庆幸自己的童年能在乡村度过,和我同龄的一代都是村子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长大的,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我也熟悉整个村子里的人,而父母这一辈的人基本上都是称兄道弟,平常见面都会很亲切地打招呼。乡村里的'人都是彼此熟识的,熟识是长时间、多方面、常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热感觉。现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这种感觉,门对门的邻居尚且不熟悉,更何况楼里和小区的人,于是,在乡土的本色里开头产生出生疏的社会。
学者将东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较,说在西方社会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的社会却是讲交情。对于这个问题,也要从乡土社会入手,它是孕育所谓现代人的摇篮,现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从乡土里带来的,也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区分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划法问题。西方人看重的是团体,而且公私分明,中国人则不然。就拿"家'来说,是最能伸缩自如的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表示亲热的人。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个人都有一个关系网,似乎把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波纹,里层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然后就是各种交情程度不同的人们了。
中国的本色是乡土,而现在的主流是争相到城里立足,一些人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接纳不了村里人口的增长,另一些人则是赶时髦。乡土社会发生了变迁,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就像费孝通先生在结尾所说的,乡土社会是靠阅历的,他们不必方案,由于在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靠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如此,盼望土地依旧是大自然培育生命的土地,盼望乡村的生活更加美妙!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9
梳理一下,整部书讲了主要三个问题:什么是乡土?乡土社会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如何维持的?
这里的乡土,指的是一种社会结构,可以理解为传统中国结构,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费先生40年代在西南联大讲社会学,用到的教材是西方的,时值革命新思想正开始进入旧农村,文字下乡,法律下乡,与当地的风土人情产生了冲突,他于是结合西方的社会结构开始研究中国,“乡土中国”这一说法由此诞生。(时至今日这份讲课的小册子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必读的经典书目之一,可见这份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见解是多么深刻通透。)
乡土社会,说到底是一种熟人的社会,这个社会以姓氏为中心产生家庭,进而扩大为村落,而由于农耕特点,使得村落长久在一个地方固定下来,进而成为部落、城镇。熟人社会里讲的是礼俗,是从先辈那儿传承下来的待人之道、礼俗规矩,这种礼俗规矩起到了约束乡人、教化部落的作用,外来的文字到了这里成了西洋景,外来的法律到了这儿反而会受到对抗,因为在乡人们看来,文字不如方言来得亲切,法律更是不讲人情,是不合情理的。(在我们通常的认识里,会觉得中国人有人情味,而西方人冷冰冰互不来往,这也许就是与社会结构有关。中国人讲究的是以“我”为中心的关系扩散,凡是和“我”有关的都是亲人。而西方人看重的是团队,一支支独立的团队,团队内部关系密切,团队外保持距离。)
乡土社会的关系一般需要四种权力维持:一是横暴权力,二是同意权力,三是长老权力,四是时势权力。横暴权力,顾名思义与专制和暴力有关,是社会冲突下、阶级对抗的产物,这个权力带有强制性,体现着阶层之间的控制和稳定。比如政权的更迭、王朝的替换,都是在横暴权力下产生的。同意权力,则是社会合作下的产物,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原来自耕自足不求人的状况渐渐被分工合作、共享发展所取代,这时候就特别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合作,这份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也稳定了横暴权力的力量。比如无论在哪个王朝,都会有集市、商埠、贸易,这些不是横暴权力下产生,往往与民间的自主合作、共产共赢有关。
长老权力,则带有一种教化性味道,是在共同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权力,我想到了孔子的`游学,所谓“为政以德”的宣传和教化,有时是高于政治权力的,它产生于民心,影响于君心,有一种稳定社会根基的力量。以上三种权力并非各自独立,相反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政权格局下孰轻孰重而已,但大多出现在太平时期。而时势权力,往往产生于乱世,取名于“时势造英雄”,即乱世中人心涣散,这时候产生的英雄人物往往发挥时势权力,能够起到一统天下、稳定民心的作用。
如今,乡土社会的“乡土”气息渐渐远去,村落渐渐被楼房、社区所取代,熟人的社会开始向商业化、陌生化社会发展,血缘关系(因生育关系而聚集)开始向地缘关系(因居住或工作关系而聚集)发展,人与人之间,少了默契和规矩,少了感性和情义,渐渐多了戒备和距离,这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在呼唤西方的“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往往产生在陌生人之间,基于一种共同的文化和信仰,基于冷静和理性。
这本书的价值也许在于从理论上引导你读懂中国传统社会,以此来帮助你理解国情人性。我是一只笨鸟,很多书需要多读几遍才能真正明白。初读《乡土中国》,仅能获得一个初步感知,很多内容尚需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明白理解。权且记下初读感受,以备来日复读深究。作者:位世英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0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站住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农村社会格局及其特征的阐述和解读;乡土中国,则是千百年来沉淀在华夏儿女血液里的一份浓浓的乡土情。
有朋友曾不止一次地感慨:只要脚踩在泥土上,他就是踏实的,就有种想开怀大笑的快乐和轻松。我又何尝不是呢!泥土,实乃根之所在。脚踩在泥土上,就是人回归了本位,找到了根。有根的我们,不会焦虑,不会浮躁,当然也不会有飘忽不定的虚无,我们享受着泥土给予根的滋养,当然是踏实和快乐的。
乡土中国,虽有其“土”,却是不加雕琢的自然美;虽有其“愚”,却贵在不加掩饰的质朴。乡土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她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包容的博大胸襟以及厚重的人文积淀,滋养着亿万国人的精神和灵魂。所以,失意时,回归乡土,古往今来,就是人们的最佳选择。即使飞黄腾达,也要回归乡土,祭祖寻根。毋庸置疑,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份不能割舍的乡土情。
和费孝通先生一起走进《乡土中国》这部社会学著作,就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的乡土社会的基本格局、特征以及传统社会的一些风俗人情等,也更能从根本上理解沉淀于中国人血液中的乡土情怀。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1
第一次对中国农村社会主动有意识的去观察和思考是偶然的机会读到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当时读书纯粹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没有什么方向,买这本书大概是电商搞活动凑满减。但11年那个寒假我真的被这本以南阳一个小村庄—梁庄—为缩影呈现一个典型中国村庄的生活状态、村里每个人的成长和故事、乡亲邻里之间的纠葛与情感还有村里的政治与权力的变迁的纪实文学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自己本身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村庄,里面描述的每一件事都能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找到,每一种状态的人都在我的生活中鲜活的存在着,所以我更能理解梁鸿想要除了将这样的生活呈现在舆论的视野外,更多的是对于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和变革的大环境下这种农村社会的变迁和未来命运的思考。梁鸿后来又写了《出梁庄记》,但这两本书里更多地侧重纪实和调查,对于深层次的为什么、如何解释这种种存在和现象却未涉及,《乡土中国》则从从社会结构这一社会学研究角度阐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解读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所谓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及其生存活动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乡土中国》认为中国的社会是基于差序格局运作的,这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差序格局是指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以一根根私人联系向外推演所形成的圈子,在这个圈子中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形成一种差序,同时每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且圈子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可因时因地自由伸缩。团体格局则以个人为本位,强调团体中个体之间关系的平等,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团体的边界也有明确界定,个人是否属于团体一眼即能辨别出来。
那么基于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具有那些特征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作者首先阐述了为什么叫乡土中国、乡土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的,我们的传统文明是农耕文明,自然离不开土地,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最后死于斯的、生活被土地所囿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流动的文明。在这个不流动的社会形态中社区的基本单位是村落,人生长在一个先于自己而存在的无需选择的环境中,村落是一种熟人社会,一切问题都可以依照自古累积的经验来解决,人与人之间是乡亲,且与外界是孤立的。“土”本身并不具有贬义,一方面“土”是土地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的重要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土”只是基层传统社会对于现代城市文明的'不熟悉所致,不等于愚笨,这种土气就如同城里人不认识麦子的道理一样。
然后作者阐述了基于这种差序结构产生的一系列中国乡土社会的显著特征,包括文盲较多、私人的道德观、家族的概念、男女有别、婚育制度、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分离、欲望与需要等都如何理解,相比基于团体格局的西方社会特征都有哪些不同。书中探讨的具体一系列特征,在现在的中国基层社会不只是农村依然很容易找到,这里就不赘述了,推荐大家找来读一读。
这本书对于从事社会学尤其是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学者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读这本书的意义主要在于两方面:
一是他提供了一种视角,让我们去反思自己生活的社群。这个社群到底是为什么成为这样的、具有哪些特征、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只有在全面认知的基础上,我想“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这一问题才会有清晰的方向。
二是它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这个国家,了解我们的同胞,在看待许多事情上不再犯“何不食肉糜”的错误。例如前几天杀鱼弟自杀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都对其父母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但这个新闻除了这个关注点外我觉得更有启发的地方是“原来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孩子承担着这样痛苦的命运”。了解多种生活状态的存在,认识到世界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便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2
社会上对权力的看法分为两派:一派偏重社会冲突,另一派偏重社会合作。
偏重社会冲突的一派认为权力是冲突的延续,只是武力阶段已过,被支配者认输了,但并没有心甘情愿的屈服,于此才有权力的产生,这种权力是压迫性质的,我们称之为“横暴权力”。
偏重社会合作的一派认为权力是社会共同的契约,社会分工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但也正因为分工,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因为如果别人不尽其分,则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这就需要干涉别人,这是权利,而自己同样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干涉,这是义务,这种权利义务需要有共同的社会契约约束,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同意权力”。
在事实层面上,两种权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侧重不同,社会即存在冲突也存在合作。
权力之所以诱人,主要是其经济利益,如果没有经济利益,横暴权力的意义就会小很多,甚至都很难发生。
在乡村,除了以上两种权力外,还有一种权力,既不是横暴性质,也不是同意性质,它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中,是教化性的权力,我们称之为“教化权力”。
说孩子们必须穿鞋才准上街是一种社会契约有些不妥,因为契的建立首先假定其个人的意志,契约的形成和遵守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民主就是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综合体。但是这种尊重自由意志的契约精神在教化权力中并不会出现,原因是被教化者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他们只需要学习,社会也不会把“意志”加在孩子的人格中,因为教化不需要得到他们的同意。
这种教化可以说是不民主的.,但若说是横暴却又不然,横暴发生于社会冲突,但教化没有这种冲突。
教化权力最常出现在亲子关系里,但不局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就是强制的,是教化。
有一句话,“在最专制的君主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爱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艰难。”就是最好的注解。
教化权力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基础,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社会,儒家思想体系便是建立在这种环境下的产物,它反对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而热衷于教化权力。“父母官”就是这种爸爸式权力的体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3
费孝通(1910—20xx)的《乡土中国》写作于上个世纪40年代,是他1946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讲义,次年出版。起初会长介绍这本书时,说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通俗易懂”和“短”这两个特点正是我喜欢读的,然而在之后读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并非我所想象的简单易读。在那些看起来通俗易懂的文字里面,其实蕴含着很深的社会学理论。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费老的分析,对中国社会在文化、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利结构、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中国人骨子里的天性似乎找到了根源。下面我从印象比较深的几点浅谈对本书的理解。
熟人社会
费老在开篇就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村社会的人以农为生,世代聚村而居,人口的不流动形成了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依赖于熟悉和信任,行为依据也是从小习得的礼俗。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费老还用“捆柴”和“水波纹”这两个特别形象的比喻,分析了中西方社会格局上的差异,让人豁然开朗。还有本书最后《血缘和地缘》一章,分析了在乡土社会中,由于社会的稳定性和家族社群的生存模式,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随着人口的流动和商业的发展,使得社会性质逐渐从血缘向地缘发展,但是,我想社会即使发展到今天,仍然不能完全抛弃血缘的影响。通过读这些,我对于中国社会为何如此注重人情、交清和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
道德观念
书中谈到,中国人有“私”的毛病,的确,在很多外国人的眼里,我们中国人只有私德没有公德。但通过费老文中差序格局的分析,特别是他说“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使我对中国人“私”的问题有了更客观的理解。我们自古强调的是孝悌忠信仁的道德主张,靠着传统和社会公认的习俗、观念作为行为规范,因此在那个时代,造成了中国社会天理人情、三纲五常比法律更有效的局面,这也成为民主法治进步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在《礼治秩序》《无讼》两章中,费老更深入的谈论了这些。
家族制度
费老在书中提出,“家”在人类学上的概念是:由亲子构成的生育社群。而中国家庭混杂了太多生育功能之外的东西,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等等,由此产生了一些弊端,比如文中所说的:夫妻关系并不是家庭的主轴,从而造成了两性情感交流上的隔阂和淡漠。虽然没有经历过那种大家庭制度,但恰巧最近我读了同时代作家林海音(1918—20xx)的自传体小说《婚姻的故事》,写的是中国30年代、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各式各样的婚姻故事。通过两书结合,我对旧社会的家庭和婚姻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今,中国社会的大家庭制度逐渐瓦解,大家庭逐渐被小家庭取代,但是我想大家庭制度的影响依然存在,小家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我觉得费老的观点在今天仍然十分新颖和实用,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应该是第一位,多进行情感交流,把精力放在养育后代上,而不是专注于家庭之外的事情等等。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4
《乡土中国》一书通过社区分析的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分析,它阐述了中国乡村独立和不流动的特点,并且乡村基层人与人之间是熟人社会,对文字的间接沟通需求并不大,这和现代大都市陌生人之间通过白纸黑字记录下关系截然不同。乡村人和城里人差别是知识的多寡而非智力差距,并且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如同石头掉入水中激起的一圈圈波纹向外展开,人们根据关系的远近决定行为的标准,因此儒家的人伦尊卑思想在此体现出来,例如: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妻之间尊卑的差序,这就是著名的中国乡村的“差序格局”。
在这种“差序格局”下,乡村人之间的道德体系出发点是修身,并且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标准都无法脱离差序的人伦而存在,根据对象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决定道德标准。乡村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每个人家的组成是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纵向一贯的家族结构,男女之间缺少求同形成男女有别的安稳社会。例如:在乡村,男女是授受不亲的,并且分工经营着家庭,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乡村基层社会流动性较小,村与村之间相对独立,因此一旦同村之人发生一般的冲突,都是调解解决,由村中有威严的长者对冲突双方进行批评教育。因此,传统能够维持稳定的乡村,依据传统人们可以获得有效的应对方法。例如:对于乡村的耕作,年轻的人学习老农对四季更换的应对之道可解决如今的生活问题。只环境不变,没有新的变迁,依据传统总是有效的。比起现代社会,乡村社会用来维系秩序的是礼治的教育作用,例如通过学礼来让人自动地守规矩,即要求每个人身内的良心达到维持秩序的效果。但在现代社会,人们注重个人的权利不受侵犯,法律的价值就在于厘清义务与权利,维护权利和社会安全。
如果直接将现代社会的法律运用于中国的乡村社会,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乡村因妻子偷情丈夫打伤奸夫,于法律偷情无罪,伤人却犯法,丈夫在乡村理直气壮,但对法官该如何判决呢?未处理好此类事情,则会破坏乡村的礼治秩序。
对社会冲突一方面,维护阶级统治的力量是支配的一方,被支配的一方处于在下的一方,这种权力可称为横暴权力,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紧密相连;对社会合作一方面,都期望每一个人都能按照他们的.社会分工安于其位,维护这种状态需要大家遵守共同认可的工作,这种维护的权力可称为同意权力,同意权力立足于社会分工。乡土社会是一个小农经济,每家可自给自足,社会分工不大,乡土社会并不依赖同意权力维持,并且横暴权力受制于经济利益,因而乡土社会追求“无为政治”的理想。在此,可看到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是松弛的,微弱的,挂名的,是无为的。
虽然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微弱,但是乡土社会存在教化性的权力,这种权力对未成年的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通过教化,孩子迅速学会顺服和遵循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这种统治乡土社会的模式可被称为长老统治模式。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将人与地绑定,因此地缘是血缘的投影。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人们之间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是契约关系的基础。从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的一个大转变。
社会变迁发生在在旧社会结构无法应对新的环境,需要有人发明新的方法,而推动人们适应新的环境的力量可称为时势权力。时势权力对于整个社会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度,这个社会也可以因避免社会变迁而导致混乱。可时势权力最不发达的是在安定的社会中,因此在乡土社会,建立在教化作用上的长老统治权力通过变动注释来谋求与变迁的社会相适应。例如:在思想史定于儒家一尊后的历代王朝,通过采取注释的方法求和社会的变动某适应。但由于长老权力不容反对,时势权力与长老权力之间的对抗导致名实分离,在中国旧式家庭中表现为口是心非,面子上不违背,但实质上已经歪曲家长的意志,其实是一种无可避免但又是需要的虚伪,最终导致名实分离。
在乡土社会中,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但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于是产生“需要”,因之有了“计划”。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合于人类生存条件,例如爱情,好吃是欲望,这些欲望满足乡土社会的延续。因此乡土社会的欲望是文化事实而非生物事实,文化存在精华与糟粕之分,适于生存条件的文化淘汰不合于生条件的文化,因而乡土社会中的欲望经过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社会变迁越快,原来的文化已经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时势权力引导人们依据他们的需要去做计划,因此社会变迁使社会越来越理性和科学。但乡土社会人们是靠长老统治的,它不必计划,各人依着欲望活动就足够了。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
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什么是“忘本”。据新华字典解释是境遇变好后忘掉自己原来的状况和因此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这就有些像有的城里人。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祖先亦是乡下人,他们忘记了这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乡下人贡献的结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让人悲哀地是他们却反过来取笑我们的.乡下人“笨”,“愚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费先生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乡下人不知道汽车来了就应怎样躲避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知识问题,乡下人没见过世面才会茫然无措而已。
相对于城里人来说,乡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乡下人是万分重视土地的。他们深深的植根于土地中!到哪儿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世代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几本上不流动,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那几个姓,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就正因这样,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熟悉到自觉地去遵守传统的规范,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借助契约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这些都是基于人与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动迅速的现代社会,我们还有那种熟悉吗?答案是没有!但同时我们的现代社会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规范种种的行为,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游走在茫然的空间里,也就难免有很多城里人会忘记自己的本源,正因他们很多都面临信仰的危机。不像乡下人坚信土地就能够,坚信土地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2-29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4-22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范文05-17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7-16
乡土中国的小学读书笔记07-08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6-18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4篇02-17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08-28
《乡土中国》3000字读书笔记08-06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25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