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读书笔记

时间:2020-12-31 09:10:10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读书笔记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读书笔记1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园”,而且都喜欢在自己的“乐园”中玩耍。我也不例外,也有属于自己的“乐园”。下面就让我带着你们去看看吧!

  走进我的书房,你会看见一个大大的书柜,上面堆满了各种各样我喜欢的书籍:故事书、漫画书、作文书………书柜的旁边,有一个大箱子,里面放着的就是“乐园”的精华—玩具:奥特曼、玩具车、拼装………当我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一个人呆在我的“乐园”里,拿出我最喜欢的玩具和书籍,安安静静地玩耍和阅读,它们就像我最知心的朋友,默默地陪伴着我,直到我忘记烦恼;我高兴的时候,也会跑到我的“乐园”里,欢快淋漓的大玩一场,才会善罢甘休;每当夜晚,我睡不着的时候,墙上的海绵宝宝总是笑呵呵地看着我,让我想起了我最喜欢的动画片,想着想着就慢慢进入了梦乡………

  玻璃门外的阳台上,有我最喜欢的钢琴,黑白的琴键就像音乐精灵,轻轻一敲,就会奏出美妙的音符。我经常会在平板上下载我喜欢的乐曲,慢慢地练习,直到弹出熟练的曲子。每当下雨天不能出去玩的时候,我也会不由自主地弹起欢快的曲子,不知不觉,我就融入到了优美的音乐世界………

  这间充满书墨之香的小屋,图书是我的老师,教给我无尽的知识;玩具是我的朋友,消除我的忧愁:钢琴是我的伙伴,带我走进音乐的海洋……我把小屋当成我的“乐园”,它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读书笔记2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从魏晋两朝清谈内容的演变和陶渊明家传信仰两方面入手研究,论证陶渊明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创立“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的”新自然观,因此不仅是一流的文学家,也是古代的大思想家。陈先生认为曹魏清谈乃政治上的实际问题,而到东晋已成为口中或纸上玄言,失去实际价值。从王戎王衍“将无同”的讨论开始,以竹林七贤等人为例,论证时人处理老庄之自然和周孔之名教的关系有三种,有尊天师道自然观的嵇康阮籍,有尊名教的何曾,也有先当名士后因屈服司马氏政权尊名教的山涛王戎,为了给自己行为做辩解,生发出的自然名教相同之说。而陶渊明尊信家学,创出旨在委运任化的新自然观,不需面对名教和自然的关系,即可处理好与新朝的关系。论述引证非常扎实充分。

  后三篇是萧望卿的《陶渊明历史的影像》,讲历史上对陶渊明及其诗作评价的发展变化。《陶渊明四言诗论》《陶渊明五言诗的艺术》则是对作品的品评。两篇可以比较着来看,萧先生对诗的标准是诗人能否从思想、内容、意像和韵律形成自己的特别的个性而且在一篇中达成形式与内容和谐。依据这个标准,陶渊明虽然有自己的思想,但作四言诗时受到四言格式和学习诗经内容的限制,失去了自己的任真自得,少有佳作。而其五言诗则不然,萧先生认为,陶渊明学了楚辞的气氛情韵、乐府明白生动、古诗十九首的命意设境、建安诗人的命意结构措辞等,真正是用“用比较接近说话的语言”“更广泛地将日常生活诗化”,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萧先生还从与谢安谢朓范成大等山水田园诗人的比较中更突出了陶渊明的特别之处。

  这三篇文章构成的《陶渊明批评》大概是萧先生二十多岁时的作品,还没有受到建国后分析思路和语言特点的影响,语言生动可爱极了。

  比如他分析陶诗《拟古*日暮天无云》:“这是怎样的一种声音!你念的时候,有点喘不过气来是不是?俨如三月的微风透过红杏林吹来的,含着潮润的芳馥,阳光温煦。这富丽回环的声音,像阵阵花香喷出,由于有机的韵律,融为一片和谐的妙月……”(78页)

  他讲陶渊明更广泛地将日常生活诗化“渊明用高尚、平实而且真率的态度将生活呈现在诗里,青松、鸡、狗、黄昏的锄头,一触到他笔底,便都染着了高贵的灵性和情感。他就从日常琐细的生活,鲜明地显露出自己的.个性。”(72页)

  讲到诗的情感,他说“情感像微云流过柔兰的天空,要追摹他的迹象,就如在月光下搜寻瀑布映在石壁上清微的影子,用文字把那个影子描下来,保留的已极有限,读者的经验与兴趣与诗人不尽相同,于是诗一部分歪曲,一部分湮灭,一部分不自觉地扩大,真正诗人的情绪读者所能共感的,不就像几缕梦的游丝了吗?因此诗特别讲暗示,重言外的神韵,不专求表现,而在使读者就有限的文字填满无尽的虚白。诗像一缕微微的风,在你心上轻轻一扇,便生起粼粼的绿波,使你感觉天地染满了春色。”(第48、49页)

  他将陶渊明的个性,“个性特殊的魔力恰好道着了渊明的五言诗,他在五言诗里表现出显明的个性,我们仿佛看见他从荒径里缓缓走来,篱边照耀着几株菊花,南山浅蓝融入胸臆;仿佛看见他坐在东窗下,持着一盏春酒,八荒昏朦,薄寒浸进来,他的手微微战慄,隐约听到他的叹息。”(第41页)

  现在好像不大有这种文学批评了,太个性化,不够理论化,语言似乎也不够学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也都这样,诗话词话,多是评者的感受,形式也多是短章,不够理论化,不够成体系。但个人觉得,这种文学批评更能深入作品,也更能看到批评者,读者、作者、文学批评者三人更能产生共鸣。我们的文学批评,不就是为了让大众更好地认识好的作品和作品的好吗?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行政能力测试之数量关系解题策略02-14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03-31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03-31

外贸英语邮件模板之引荐商务关系06-02

随笔阅读之微笑与叹息12-06

《博学之,审问之》阅读答案08-0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笔记04-07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9篇)03-31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9篇03-31

职场礼仪之与上司相处的原则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