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春节的随笔

时间:2023-06-15 17:01:42 对联 我要投稿

春节的随笔【热】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的随笔【热】

春节的随笔1

  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年,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啊,小孩望过年啊。”过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饺子、放鞭炮、还有更实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压岁钱了。

  今年过年我就学习包饺子了,我跟着妈妈到了姑妈家。妈妈首先走进厨房兴致勃勃的帮姑妈包饺子,我闲着没事干也来到厨房学着包起了饺子。我看见妈妈把包面皮摊开放上瘦肉料然后卷起皮子,做成了一个弯弯的大饺子,我也学着她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我包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

  妈悄悄的在我的饺子里放了一枚硬币,我也乘着妈不注意也在她的饺子里放了硬币。不一会我们就在说笑中将饺子包完了。过了一会我听见姑妈叫着:“吃饺子了”。我的姐妹妹们都等不及的跑过来。妈笑着说:“今天我要尝尝我儿子的饺子”。我也高声叫起来:“我也要尝尝我自己的饺子”。妈“笑里藏刀”地笑起来了。我也咪咪地笑着。妈一口咬下去,我两眼看着妈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妈异口同声地说:“我的饺子里怎么也有硬币啊?”这时可把大家都给乐坏了。

  到了晚上,姑妈说:“给压岁钱了哦”我一听,第一个冲了上去。姑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红包,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个纸条。我看了一看,条子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哎!”还是二爹豪爽地给了我们一个大红包,我打开看了看,“啊!一千元!”可把我乐坏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们最淘气了,她们三个可在我家里是出了名的“淘气三剑客”啊!她们对我说:“哥哥我们也送给你一个红包”,我想今天她们给我送红包,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啊!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我想了想就把红包对着她们一打开,突然一只只虫子向她们面前跳过去。她们吓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后边哈哈大笑。

  你们看,这个新年够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谜语等等活动都是在我们家里开展的,房间里一直充满着欢声笑语。

春节的随笔2

  我一个人呆在寂静无声的宿舍,这时,没有朋友,没有啤酒,没有音乐,更没有那庆祝狂欢。只有坏了的保险丝吱吱地响,只有窗外同学们外出兴奋的喊叫。心底里慢慢地泛起一丝丝孤独与忧伤,慢慢地又想起一些人,一些事。索性放一首民谣,在委婉的旋律中释怀这种难忍的落寞。今晚就这样平平地过吧。

  只是不知家中父母如何,母亲的腰伤有没有好转。哦,他们也许早就关了灯,打着呼噜进入梦乡了吧。属于年轻人的跨年和他们永远无关。

  也不知她又在做些什么。尽管刚才因为一件小事我们又吵了一架,可我仍然想着她。想这些年,我们怎样度过这青春时光。想这个时候,你在做些什么事情。想你的容貌,你的声音,你的,你的一切!上了大学,我们有了距离。甜言蜜语少了,而莫名其妙的吵架多了。所以感觉我们在渐行渐远。这么多日月我们一起走过,可未来的路实在崎岖陡峭,真怕在某一个地方我们分道扬镳。由此,亲爱的,我庆幸,又同你走过了一年的日子。

  越来越接近凌晨,20xx就要挣脱着离我们而去。手机的屏幕突然亮起,是姐姐提前发来的新年祝福。她的短信仍然直白而且充满爱和温暖。大我将近二十多岁的姐姐在我心里就如同半个母亲。从小到大,对我宠爱至极。虽然我已经到了成年人的年纪,可她仍然把我看做一个小男孩一样。逢年过节总少不了嘘寒问暖。即便我现在是落寞而伤感的,但是这个短信在这个时候倒是能给我一点安慰和感动。我由衷地回了她一句谢谢,这是一声真挚的谢谢。也期望她身体能健康,生活能快快乐乐。等我毕业,将她多年的'宠爱一一报答。

  终于来了,虽然没有人陪着数倒计时,但是我却感到非常激动与兴奋。时间一滑,滑到了20xx年。随之而来的是QQ微信上,同学朋友们发来的寥寥的几句祝福。我没有回他们,因为我突然麻木了。思想突然瘫痪,我刹那间心慌意乱。新年到了,要做些什么呢?或者许些什么愿望呢?我无法回答自己。

  那就默默坐着,静静地想一些事情。直到脑袋变得清醒一点,才合上眼许下一些愿望。

  最后走向阳台,眺望眼前冲天的烟花。寒风飘飘,星星寥寥,烟花在这种环境之下显得格外好看。

春节的随笔3

  放出行鞭炮

  大年初一清晨,中国人各家都要放鞭炮。这就是所谓的出行鞭炮。在新年的第一天,希望有个好的开始。于是放一挂鞭,为自己壮个胆。鞭炮放得越响越好,如果鞭响中断了,心里就不高兴。似乎预示今年的运气不好。

  中国人壮胆总是制造一些声音。其实,人在胆怯时往往发出声音。这是动物的本能,先用声音把对方吓住。告诉周围一切生命“我不怕你们”!小时候,我们单身走夜路,走到害怕时或是吹口哨,或是唱歌。其实我们心里直打啰嗦!但也有声音起来作用的,三国的张飞一声吼叫就吓得曹操的一将领从马上掉下来。

  岁月流逝,放出行鞭炮再不是壮胆了,而是一种期盼。每家每户的中国人都期盼每年有个好年份——这种期盼是不变的。但随着岁月的变迁,放出行鞭炮的心态也在变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家家一样穷。出行的鞭炮大小差不多,放鞭炮的时间也差不多,大约在天刚刚亮时放鞭炮。但不同家庭的权势不一样。于是各家的心境也不一样。有权势的家庭总会说“我家的'鞭炮放的最响”。似乎告诉别人“我家的运气最好”。出身不好的家庭,所谓地,富,反,坏,右。放出行鞭炮是不能伸张的。其实,那时各家的鞭炮声是差不多的,只是心态而已!

  但也有将鞭炮放断的,那将认为不吉利。以至于一年的任何不顺利都会联系到出行鞭炮上!其实是因为那时的鞭炮质量太差而已!

  那时放鞭炮还要防止顽童们抢鞭炮。我们小时候就做这种事。那时家里穷,春节时很少有家庭给小孩子买鞭炮。于是,我们就捡没有放燃的鞭炮,红了眼睛就去抢。只要大人们把鞭炮点燃走开了,我们就冲上去用脚把鞭炮踩灭,然后就用手抓地上的鞭炮。有时抓在手上的鞭炮炸响,那十指穿心的疼痛至今还记忆犹新!由于大人们防得厉害,我们只能等出行鞭炮放完了再去捡。用从家里偷出来的手电筒照着,捡那些没有炸燃的鞭炮。如果等天亮了,那些鞭炮就会被别的孩子捡去。

  后来,中国搞改革开放。少数人富裕了,放出行鞭炮就不一样了。有钱人家买响数多的鞭炮,没钱人家只能意思意思了。毫无疑问,那时的有钱人家会理直气壮地说“咱家的鞭炮最响”!没办法,这是事实。那时的穷人买不起大鞭炮呀!

  如今的中国,穷人更穷了,富人更富了!但放出行鞭炮却分不清谁是穷人谁是富人!因为响数最多的鞭炮也不过几十元,穷人也买得起。于是,放出行鞭炮又有了变化。有的初一没有到就开始放出行鞭炮,有的初一两点放,有的四点放,有的......一夜都在放出行鞭炮。人们似乎想把自家的鞭炮声和别人家的区别开来!总想用鞭炮声显示自己的不同!当然,更多的是随大流。既然中国有这个习俗,自己也不妨放一挂出行鞭炮。

春节的随笔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刚刚过去的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节日,远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异国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

  今年过年,在法国已留学三年的许晴第一次包了饺子;在德国留学第二年的周丹,与家人视频时,和去年一样,又哭了;在英国留学李然则是在学习中度过中国年。

  在法国包了第一次饺子

  “今年是我第一次包饺子,重庆人不是很有包饺子的习惯,我妈妈都不会。”今年是重庆女孩许晴在法国留学的第三年,从没有包过饺子的她,在巴黎第一次尝试了包饺子。

  她说,这得益于她留学期间的一位朋友——来自山西大同的包饺子“高手”,自己从她那里学会了包饺子。

  除了饺子,许晴春节期间还和朋友一起做了桂花糖红枣年糕,这一结合了中国南北特色的年糕,被他们称为“过年版年糕”。

  “看到舞龙舞狮我也很兴奋啊!”巴黎十三区是华人区,很有过节的感觉,在重庆时,许晴并没有特意参加过春节的庆祝活动,反而巴黎十三区的舞龙舞狮让她感觉年味很浓。

  在法国3年,每一年的春节,许晴都是和中外朋友一起度过的。因为每年都过得特别热闹,许晴在春节期间并没有特别想家。

  孔昊来自山东省济南市,今年是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的第四年。他说,斯坦福大学每年都有中国学生联谊会组织的“春晚”,人气很旺。

  今年大年初一下午,孔昊和他的几个中国同学一起去距离学校30多公里的东圣何塞玩了国内现在也很流行的抓娃娃机,晚上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包了饺子。

  “饺子是一定会包的,我觉得反而在国外可能会更加遵循国内的一些传统,包括腊八节吃腊八粥,冬至吃饺子,小年吃饺子,(大年)三十吃饺子。”在法国留学的陈尚容说。

  “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一帮中国博士学生一起过的年,包的饺子,看的春晚。”同样在法国留学的董正说。

  今年是董正在法国的第四个春节,他说往年的春节也会和朋友一起准备年货包饺子,“每次都是和同学一起,每次都是多于6个人,我所在的城市图卢兹,重庆人第一多,其次是山东人,包饺子的习俗还是保存得很好。”

  董正说,今年的大年三十过得比较特殊,“因为女朋友的妈妈也来法国,所以我们用了比较特殊的方式。我们去了图卢兹当地比较有滋味的一家西餐厅,西餐厅以前是酒窖,现在改成西餐厅的。西餐厅里有一架钢琴,正好有一桌一起用餐的客人,他们的每个人都会弹钢琴,而且弹得非常优美,所以整个晚餐吃得非常浪漫、非常享受。”

  春节和考试撞车

  “我没有春节。今年春节我就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周丹说,中国的春节和他在德国的考试月正好撞车,从2月2日到3月3日都是他要考试和准备考试的阶段。

  “1月25日要考一场,2月6日又要考一场。”周丹说春节前后他也都在考试,“我们是考试季,德国这一块儿就没有考虑到中国春节的问题。”

  “我有一节课是年三十下午,北京时间晚上11点我才下课。”虽然如此,周丹说,过年期间,他还是忙里偷闲和几个中国学生一起吃了顿晚饭。

  在法国留学的陈尚容说,虽然自己没有遇到过春节和考试周撞车的情况,但是她有不少同学曾经遇到过,“他们跟我讲的'情况是,还在图书馆看书,然后和爸妈在图书馆视频。不能当着父母面哭,又因为想家,所以视频完了自己难过一会儿,然后继续复习。”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的李然春节前后的学习压力也特别大:有论文的问题要单独请教老师,又要到学校上课。

  “春节怎么过的,我一句话就说完了,发烧了,作业一堆在宿舍咬着牙做完的。”她说,春节期间没有出门,不知道伦敦的过年气氛怎么样,但是宿舍楼里有挂有中国特色的灯笼,宿舍的食堂里也尽量做了中餐。

  虽然足不出户,又生病发烧,但是李然还是和父母通了电话,互道了新年快乐。

  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是北方人嘛,我们家族传统的习俗还是比较深的。”在法国留学的董正说他不但会和父母拜年,而且会给父母的每一个兄弟姐妹都打电话拜年。

  “虽说国内国外都在说年味淡了,有人说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不过,我觉得春节特别好,这是一种传承,这是一种规矩,虽然(我在法国)放不了鞭炮,但我还是怀念小时候放鞭炮的场景,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去和家里人联系,我觉得这一点特别的好。”董正说。

  董正说:“每年买年货,包饺子,吃火锅,我觉得不管人在哪里,每个人都有这种自发的行为和情怀,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比较骄傲的一件事情。”

  “非常想家。”周丹说,他在德国的两年,每年春节的时候都有和家人视频,“今年好一些了,去年特别难受。(这两年)都哭了,去年的时候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一起看春晚,大家都好难受。”

  周丹听说了国内很多人都在吐槽春晚,他说:“但是我们对春晚的感觉越来越不一样了。”周丹因为时差原因,直播春晚的时候正在上课,是之后看的录播。

  “你体会不到这种感觉,当你一个人在国外,距离家乡几千公里的时候,你在电视里面听到‘给海外华人拜年’这种话会很难受的、也很感动的,我们能看

  到春晚已经很满足了。”周丹说。

  周丹说,虽然他在德国也吃了饺子,但是包饺子的面不一样。他觉得自己所在的德累斯顿并非中国人的聚集地,“完全没有年味”,“当地人也不了解中国春节”。

  在美国杜克大学留学第五年的姚睡也说,他的很多同学都会看春晚,“而且很多人设备很高端,会在家里,用投影仪,把春晚放在墙上看。”

  姚睡说,当地有一些老的华人华侨更会遵循中国过年的传统过春节,“和在国内可能差别不大。”

  已5年没在国内过春节的陈尚容说,她前四年是在法国过年,今年春节则在巴塞罗那做交换生,“在法国的时候,有时也会参加一些领馆和市政府的新年招待会,是针对中国新年的。”

  对于春晚,陈尚容说:“虽然可能和国内的时间没有对上,但是重播还是会看的,有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会把春晚的节目作为背景音乐。”

春节的随笔5

  小时候,每逢过年都和爸爸妈妈去江北的爷爷奶奶家过除夕,大年初二去姥姥家拜新年,直到20xx年爷爷奶奶、姥姥们相继离世,我们才开始在自己家里过春节。记得第一次在市里过年听外面的鞭炮声很响很吵,屋里只有我和爸爸妈妈三口人,虽然没有从前在爷爷姥姥家过年时那样热闹,但看着除夕满天缤纷的焰火,大年初一走在中央大街上挤在人群里看秧歌,令我还是不由得觉着春节的气氛很新鲜。小时候,我是极为喜欢过年的,觉得过年家里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很好玩,现在回想起来,童年时代烂漫活泼的样子,仍有许多的回味和感动留存在心间。

  奶奶和姥姥都算是儿女众多的大家庭,于是我们这辈人自然也是表姐表哥表妹堂弟的一大帮。在奶奶家那面我爸爸是老大,我自然也是晚辈里最大的,比两个堂弟年长一些,我虽然喜欢热闹,但到少年时性格颇为安静,所以和叔叔家的孩子极少能玩到一起,姥姥家像我这般大的孩子到很多,况且我从小在姥姥家的大杂院里和几个表姐一起长大,因此那时我更盼望每年初二去姥姥家过节。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熬的皮冻最好吃,年三十餐桌上最受大家欢迎的那道菜就是奶奶熬的皮冻,用筷子夹起来颤颤巍巍的,放在嘴里又滑又有嚼头,后来奶奶去世后,我妈妈学着奶奶的样子每逢过年时也熬上一大盆皮冻,做为我们家年三十的看家菜。

  过年时姥姥家的餐桌自然也是极为丰盛的,炕上一桌,地上一桌,老少四代,现在看啥场面都比不上那种场面温暖的令人激动,不论怎样温暖的情景,令我心底最难忘的还是姥姥家院子里高高悬挂的大灯笼,那灯笼,不是常见的大红灯笼,也不是现代范的跑马灯,是古典式的宫灯,那盏宫灯分上下两层,上面是突出的短六面体框架,下面是缩进去的长六面体框架,刚开始上面裹着黄色和粉色的绸子,绸子上分别画着国画仕女图和动物,后来那灯笼上的绸子旧了,妈妈买来新绸子换上,让我在上面画上了写意花鸟,这也是妈妈和姥姥当时对我的.赞赏和鼓励,看着自己的画画在灯笼上,随风飘摇着,心里无限的欢喜,谁走到姥姥家院子前都要往那盏灯笼上撇一眼,我想他们可能和我一样觉着那灯笼的特别。

  不知不觉,我渐渐长大了,不再喜欢热闹,不再喜欢去奶奶家过年,觉着过年是一种任务和劳苦,这种任务和劳苦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陪着爷爷奶奶去过年,在大人们的忙忙碌碌中,在团圆的时刻里,欣赏着他们对生活的满足与期盼……

  一年一年又一年,他们悄悄地走了,就像冬日里的一场雪,落在了所有欢乐的记忆里。

春节的随笔6

  “腊八粥过几天,哩哩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烀猪肘,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没错,这就是春节。——题记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过法。大连有大连的过法,山东有山东的过法,北京由北京的过法……,而我今天要说的,是浙江的春节。

  我们浙江在放假就已经算是开始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此刻都热闹了起来,人群渐渐多了起来,每个商店都忙得不可交开,店员们接待完这个,又接着去招待那个了。

  到了腊八这天,春节的大幕终于渐渐拉开了。这一天,大家都起得很早,五谷杂粮店更是很早地开门营业,早在五更时分,店铺中的人流就络绎不绝了。孩子们刚起来,就闻到香喷喷的腊八粥了。腊八粥是由不下数十种五谷杂粮制作而成的,仿佛在展示农业收成。除此之外,还要将酱油和醋混在一起加上糖和蒜,密封起来,留着过年用。

  腊八过后,家家都在收拾,一直到小年,开始进行春节的“彩排”,大家吃了一堆丰盛的晚餐,就开始逛街,去买好吃的,好玩的,小孩子们特别喜欢逛街,因为他们喜欢这些小玩意儿,尤其是一些糖果们,有些小孩竟把一个大包里全部塞满了糖果、小吃和玩具。到八点,小孩们开始放鞭炮、烟花,巨大的鞭炮声响使人震耳欲聋,美丽的烟花也让人眼花缭乱,不可不谓是热闹,不可不谓是隆重。这时又进发了一队烧纸祭祀死去亲人的人,他们纷纷掏出纸,找一个地方烧了起来,顿时,一缕缕轻烟飘飘然地飞上了天空。直到十一二点钟,这种热闹的气氛才渐渐的'消失。

  小年以后,家家都忙碌了起来,使过去几天消耗的食物恢复了起来,又买了各种糖和零食、玩具和鞭炮,这可是孩子们高兴极了。除夕前一天,每一家都挂好了春联,春联是有每个家里书法写得最好的人写的,几个大字写的龙飞凤舞,再配上崭新的红纸,可谓是美观至极。

  春节真隆重。家家户户都把所有的灯点亮了,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服,门上贴着大大的红色“福”字,门  的事,全都回来了。腊八泡的蒜起了作用,酱油带了些翡翠的颜色,酱油也渗进了许些辣味,使每一个人的胃口都好了起来。那天晚上烟花升上天空,爆竹声连绵不绝,再加上春晚这道年夜大餐,是除夕成了一个“无夜之夜”,这一晚,几乎没人睡觉。到第二天凌晨,会有人去庙里拜佛,祈求一家平安、幸福。

  到了正月初一,往外望去,看到了红色的海洋。这时,每个人都在休息,但时不时地会有人窜门拜年。到了下午,大家都去看看表演,表演个个都是在表演中国最传统的节目。

  转眼间,元宵节到了。每一家都挂上了花灯,每一盏灯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案,若此时有人从远处看,这里是一个光的城市。这一天,许许多多的人家开起了窗户。边欣赏着美丽的圆月,边品尝着美味的元宵,可谓是色味俱到,美丽异常。

  随着元宵节的结束,春节的大幕渐渐合拢了,但是热闹的气氛却是到了开学才完全消散。

  这就是浙江的春节,它将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我永远深爱着它。

春节的随笔7

  今天是春节,我们一家去给太婆,大公公,小公公,外婆拜年。

  我们先去太婆家拜年。太婆今年83岁了,我们给她送了好多东西,有牛奶、麦片、饼干等。太婆特别喜欢我,给了我200元的压岁钱,表姐表弟他们都只有100元。我心里想大概是想平等一些吧!

  大公公的家就在太婆家附近,我和父亲母亲提着事先买的饮料、油给大公公,大公公也给了我200元压岁钱。我心里美滋滋的。

  外婆特别喜欢我,我也特别喜欢外婆,所以我们多买一箱牛奶给她,外婆给了我1000元压岁钱!我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数了数,一共有一千多元,加上奶奶给的.一千多,哈哈,我有三千多元钱了。

  过年真开心啊!

  随着鞭炮声响起的那一刻,春节就算是真正的开始了!今天是正月初一,一大早我就被一阵阵鞭炮声吵醒了假期的美梦。但正当我想发怒的时候,妈妈的声音就从的一旁传来“快起来!马上就要去爷爷家了!”听着这话,我也立马清醒了过来。急急忙忙的跳下床,拿着自己昨晚就放在床头的新衣服美滋滋的穿在了身上。

  吃过早饭,我们坐着爸爸的车,开往了回爷爷家的路。这一路可真安静,甚至没有其他的车在我们的旁边。但进了村就热闹了,我们还没靠近,我远远的就看着伯伯拿着一串鞭炮迎接我们的到来,“噼里啪啦”的声音在车窗外响起,好不热闹!

  后来,我们一起来到了内屋,看这一众的长辈亲人,我从爷爷开始挨个的边祝福边拿到鼓鼓的红包,一天下来,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富翁!

  后来,我们还一起吃了一顿丰富又美味的年夜饭,这一天过的特别热闹。

春节的随笔8

  雪之魂

  春节前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频频南下,使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普降瑞雪,那片片晶莹剔透的小雪花姿意地飘荡着,悠悠然然地飘荡着,扑向大地的怀抱。雪的降临使山河焕然一新,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好一派雄浑壮哉的北国风光。

  每到冬天,人们对雪的祈盼都是如此的强烈,有如人们在阳春对春雨的渴望,盛夏对彩虹的喜爱,晚秋对红叶的迷恋。雪俨然成了冬天的代名词,没有雪的冬天是无法想象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少了一份诗情画意,少了一份浪漫情怀,少了一份福祉的憧憬,少了一份理想的寄托,使生活变得枯燥单调、缺乏品味。所以说雪是冬天不可或缺的灵魂,就如同冬天是四季必不可少的一样。

  对于冬天和它的衍生体——雪,人们总是纠缠在一种矛盾的情绪中。一般来说,人们不太喜欢冬季,恐惧它严酷无情的寒气,咀咒它清冽刺骨的寒风,却喜欢冬天的雪花。喜欢看着小雪花在温热的掌心中慢慢地融化;喜欢下雪的时候深深地吸一口湿润的略带甜味的空气;喜欢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行行自己的足迹;喜欢看雪地上的孩子们自然绽放的那红彤彤的笑脸。有雪的冬天真好!

  人们对雪的喜爱是由衷的,雪花是冬的使者,那鹅毛般优雅的美、那曼妙的.舞姿,最能唤起人们心中温馨的爱。踏雪寻梅的浪漫之旅,会使心灵在不经意间得到净化和升华。雪带给人间的恩泽也是实实在在的,瑞雪兆丰年这句话就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令人汗颜和愧疚的是,人在与雪的互动中总是无休止的索取,而雪只是一味地默默奉献。尽管雪的生命美丽而短暂,但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份美丽却是永恒的。

  如果有机会在高空中欣赏雪景,那景致一定是气象万千。广袤的土地上,有雪线的地方如同一条漫漫无际的白链,白雪皑皑,跌宕起伏,银装素裹,蜿蜒盘桓,在阳光的辉映下银光闪烁;又像是上天送来的洁白的哈达,圣洁得不可思议。也许上天通过下雪这种方式向我们人类传递着一种信息,隐喻着一种暗示,那就是以包容之心来面对人生,面对一切。仔细想想,那轻盈美丽的小雪花并不挑剔着陆点,它们悄然而至,看似轻描淡写,积少成多就有了海纳百川般的广阔胸怀,摧枯拉朽般的巨大能量,牺牲了自己,拥吻着天下。雪落下的地方,山川大地白玉无瑕,还自然一份宁静,还人间一份纯洁。

春节的随笔9

  新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远去了,但它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腊月二十三去商店买年货,首先就是给小孩子们买糖果吃,有巧克力糖、硬糖······各色各样,样子好看,吃起来很甜,让人吃了还想吃。第二样就是买鞭炮,有小孩子玩的红蜘蛛、还有冲天炮······小孩子们特别喜欢玩烟花,一摇一摇的,好看极了。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都是一大早起来放鞭炮,大人们忙乱,小孩子们跟在屁股后面,非常高兴。

  除夕那天非常热闹,家家户户把糖果、香烟、瓜子、花生摆在果盘上。大家都去洗澡,穿起了新衣,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还在大门前挂上了门神。到了晚上,家家都开了灯,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看到12点,因为他们都要守岁。12点过去,就开始放鞭炮、放烟花,然后关上大门,睡觉。因为,这代表着一年过去了,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正月初一店铺关门。家家户户都把大门打开,迎接新来的客人,每来一个人,都要发烟、发糖,还可以得红包呢!男人们出去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呼客人,女人们出去拜年,男人们在家招呼客人,小孩子们出去玩,有时候,还要到远方亲戚家去拜年。

  元宵节到了,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灯笼,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灯都开着,不许间断,睡觉的时候也得点着灯,小孩子这时候就在家里看电视、放烟花。这一天,大家晚上都会吃汤圆。

  过完元宵节,年就结束了。

春节的随笔10

  在我的记忆中,去年春节里发生过许多许多事情,但其中令我最高兴的事还是放烟花和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八点钟终于到了,晚会开始了。我目不转睛地盯住电视机,不舍得离开半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好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可真多呀: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杂技表演,最神奇的还是魔术和变脸。节目一个比一个有趣,一个比一个精彩,看得我们一家人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捧腹大笑

  不知不觉,晚会已接近尾声,这时大街上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晚会的`声音都给压下去了。爷爷和爸爸也抱着一大团大红炮下楼去放了。在震天动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兴奋地让妈妈给我点燃爸爸为我买的烟花棒,对着窗外放了起来。“嗖!嗖!嗖!”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像天上开放的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有的红的像玫瑰,有的黄的像菊花一串串烟花像仙女散花一样,好看极了,把新年的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这一夜,我兴奋得一夜没睡好。我多么希望20xx年的春节快点到来呀,那样我又能和去年一样快乐地看春节联欢晚会和放烟花了。

春节的随笔11

  今天看看依旧摆在桌上的日历,可能是我最近没打扫的缘故吧,早已被一成薄薄的灰尘覆盖,我轻轻拭去上面的灰尘,仔细一看,却发现,年都已过完大半,马上又要去独自一人,离开家乡,背上行囊,来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开启一段属于自己的“城市”生活,不由,心中感慨万千,眼前还依旧浮现那春节之前即将要回到家乡的喜悦的心情以及那温馨的场景。耳畔,总在一遍遍的回响着火车站广播里工作人员发出的声音,“各位旅客朋友们,你们好,由深圳开往武汉的动车就要进站”

  背上旅行包,拉着行李,满载亲人的期盼,朋友的嘱托,踏上回家之旅,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心中的激动与喜悦,已不言而喻,望着窗外那还在大雪纷飞中等待的人们,不禁感到深深同情与怜悯。但是,只因那些依旧在寒风中守候的人们,心中永远的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火焰,将他们那寒风吹的刺骨的痛,被融化,被分解,被忘却,一点一滴的汇聚成一个最大的信念,那就是回家,吃上一顿年夜饭,享受家人欢聚的天伦之乐。年的地位,从来没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过任何的改变,年是一个集合的名词,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他将所有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心灵在这一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用他那强大的驱动力,链接成一为一个特属名词“春节”。

  他是中国人民一个的传统民俗节日,代表着一年之际新的开始,新的萌芽,新的篇章,他带动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心,无论你身处哪里,无论你在何方,无论你是天涯还是海角,无论你是成功与否,我们华夏儿女,都会在这一重要的时刻,彼此祝福,彼此望着天上的繁星,共同祝愿新的开始,只因有一个大大的“家”字,引领着千千万万的人,犹如漆黑的天空一颗闪亮的星光,照亮着游子孤寂的心灵。

  家是什么,家是梦开始的地方,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一盏夜行人的明灯,家更是一缕细细的情丝,将亲情紧紧的系在一起,家永远的安放着我们浓浓的亲情和厚重的给予。家使我们感到轻松,快乐,在家里的我们甚至可以像孩子一样的天真烂漫,我们无需顾忌,只需有爱,有情。家可以让我们脱去的虚伪浮华的外表,流露于本真的自我,洗涤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是家,是我们感动久违地温暖,更是家,让我们感到心灵的归属感。我们倚靠在家的臂弯里,细细诉说来自于心底的秘密与温情。千里迢迢,回家之人,在外打拼多年,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是自己一个望着黯淡的天空默默发呆,思乡之苦,又有谁能够明白啊,又有多少这样的游子,在重复着这样有家而不能回的尴尬局面啊,他们踏上回家的'火车,只为家里的父母,情意绵绵的亲人,热腾腾的年夜饭,他们的要求竟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只是为一餐和家人团聚的年夜饭,每每想起,总觉有些心酸,为他们这些在外漂泊的人们,送上我满满的新年祝福。年夜饭,承载着无数家庭的美好愿望,承载着每一个在外拼搏奋斗的家国情怀,那除夕之夜,饭菜香味的热气,袅袅升起,余香绕梁,游子们的心酸与苦痛,都在这一刻消失殆尽,饭桌上,家人的欢笑声,将成为他们继续努力奋斗的动力,亲人们的鼓励,将那所有的不快,化为除夕之夜的礼花,升上天空,随云烟一起飘散。春节,将我们在这一刻欢聚一起,感受家的温馨,爱的温暖,有家才有爱,有情意绵绵,绕膝之欢的家庭,才有我们健全的社会,和谐富强的国家。写以至此,马上又要离开自己的家乡,不觉心生一缕寒凉,望着那寂静的黑夜,一个人暗自叹息啊。

春节的随笔12

  春节是一个充满红色的节日。它也是幸福与团圆的日子。最热闹的场面便是吃年夜饭,年夜饭昭示着团圆。大家不论多忙,总在这天聚聚。

  大家都围着大圆桌坐着,一个挨着一个,十分紧凑,因为人真的很多。外婆和阿姨在这天下午就开始忙碌起来:洗菜、折菜、洗鱼……过了一个小时,便开始煮。上菜的顺序,好像并没有规定,烧好了一样菜,就端上来。鱼、肉是必不可少的,而海鲜也总是出现在饭桌上。妈妈说,像她们这里的人桌上没有海鲜就不叫吃一顿好饭了。桌子很大,菜也很多。坐在左边的人夹不到右边的`菜,而坐在右边的人总是夹不到左边的菜。这时,旁边的人就帮忙夹一下。也不顾什么卫生不卫生的。大家吃吃喝喝,也不管什么礼节,吃得。男人归男人坐,女人归女人坐,小孩么,就归小孩坐。男人们大多喝酒,大家都在聊天,说到尽兴处,还哈哈大笑起来,真有股把酒言欢的感觉;女人有的小酌一杯,也不多喝,有的就喝些饮料。大家拉拉家常,谈些生活小事;小孩呢?大人不让喝酒,统统都喝饮料,偶尔像大人那样碰一下杯,然后相视一笑,感觉有趣极了。

  吃团圆饭时,就是这样,热热闹闹的气氛一直都会弥漫着。

春节的随笔13

  曾几何时,在人们的追求中,有理想,有爱情,有浪漫,有着许许多多世间的美好。但,不知在什么时候,金钱渐渐变成人们追求的惟一。许多的东西都变得本末倒置,非但失去其原本的目的,反而都变成人们追逐利益的手段?

  以物品包装为例。春节将近,人们也纷纷前往商场、超市购置年货,或者为之后的大大小小的应酬、宴席准备礼品。但消费者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商品都开始注重外表,华而不实的现象愈发严重。就以茶叶来说,按常理,人们购买茶叶,品的是茶叶,因此,茶叶越好,价格越高。而相对的,作为装茶叶的容器,包装盒的价格则是低廉的。但如今,一个装茶叶的锡壶价格远超茶叶不说,购买一个锡壶,茶叶竟然还要另配!而令人震惊的是,人们开始对这种华而不实的包装愈发追求,因为这样的礼物更加体面。那么究竟是是什么导致这样华而不实的包装呢?因为包装的成本是低廉的,所以精美的包装带来的高价格可以为商家赢得远超出原本商品的利润。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包装的意义在于让商品看上去更加精致,更加美观,而一件商品真正的内涵在于商品本身。但如今,这一切全都本末倒置。

  正是人们不断追求利益的行为导致这一切。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而恰恰是这种唯利是图的`举动使我们的生活作风更加浮夸,更加注重一些华而不实的外表。也造就如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而这一切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发现,金钱在现代社会

  占据的地位越发重要,可以说有金钱,就可以获得其他的东西。而要改变这一切的方法只有通过改变制度,使人们更加关注除金钱以外的其他,淡化金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强化其他方面的因素。 例如,淡化“红包”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降低人们生活对于金钱的强烈依赖,使人们能通过自身的能力达到自身的目标而非仅仅是凭借金钱。使人们的追求多元化,让人们可以在保证自身生活基础的情况下,靠个人能力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相应的,使金钱不再成为衡量个人成就的近乎惟一的标准。

  通过诸如此类的各样手段来达到淡化金钱影响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得人们不再一味的追求金钱,而更加注重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不再“唯利是图”。

春节的随笔14

  大年初一清晨,中国人各家都要放鞭炮。这就是所谓的出行鞭炮。在新年的第一天,希望有个好的开始。于是放一挂鞭,为自己壮个胆。鞭炮放得越响越好,如果鞭响中断,心里就不高兴。似乎预示今年的运气不好。

  中国人壮胆总是制造一些声音。其实,人在胆怯时往往发出声音。这是动物的本能,先用声音把对方吓住。告诉周围一切生命“我不怕你们”!小时候,我们单身走夜路,走到害怕时或是吹口哨,或是唱歌。其实我们心里直打啰嗦!但也有声音起来作用的,三国的张飞一声吼叫就吓得曹操的一将领从马上掉下来。

  岁月流逝,放出行鞭炮再不是壮胆,而是一种期盼。每家每户的中国人都期盼每年有个好年份——这种期盼是不变的。但随着岁月的变迁,放出行鞭炮的心态也在变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家家一样穷。出行的鞭炮大小差不多,放鞭炮的时间也差不多,大约在天刚刚亮时放鞭炮。但不同家庭的权势不一样。于是各家的心境也不一样。有权势的家庭总会说“我家的鞭炮放的最响”。似乎告诉别人“我家的运气最好”。出身不好的家庭,所谓地,富,反,坏,右。放出行鞭炮是不能伸张的。其实,那时各家的鞭炮声是差不多的,只是心态而已!

  但也有将鞭炮放断的,那将认为不吉利。以至于一年的任何不顺利都会联系到出行鞭炮上!其实是因为那时的鞭炮质量太差而已!

  那时放鞭炮还要防止顽童们抢鞭炮。我们小时候就做这种事。那时家里穷,春节时很少有家庭给小孩子买鞭炮。于是,我们就捡没有放燃的鞭炮,红眼睛就去抢。只要大人们把鞭炮点燃走开,我们就冲上去用脚把鞭炮踩灭,然后就用手抓地上的鞭炮。有时抓在手上的鞭炮炸响,那十指穿心的疼痛至今还记忆犹新!由于大人们防得厉害,我们只能等出行鞭炮放完再去捡。用从家里偷出来的手电筒照着,捡那些没有炸燃的鞭炮。如果等天亮,那些鞭炮就会被别的.孩子捡去。

  后来,中国搞改革开放。少数人富裕,放出行鞭炮就不一样。有钱人家买响数多的鞭炮,没钱人家只能意思意思。毫无疑问,那时的有钱人家会理直气壮地说“咱家的鞭炮最响”!没办法,这是事实。那时的穷人买不起大鞭炮呀!

  如今的中国,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但放出行鞭炮却分不清谁是穷人谁是富人!因为响数最多的鞭炮也不过几十元,穷人也买得起。于是,放出行鞭炮又有变化。有的初一没有到就开始放出行鞭炮,有的初一两点放,有的四点放,有的......一夜都在放出行鞭炮。人们似乎想把自家的鞭炮声和别人家的区别开来!总想用鞭炮声显示自己的不同!当然,更多的是随大流。既然中国有这个习俗,自己也不妨放一挂出行鞭炮。

春节的随笔15

  (一)

  昨天是三十,除夕夜。

  昨晚看电视,十一点半就睡了。

  今天一大早被鞭炮声吵醒,还没爬起来,就听见妈妈和爸爸讨论回老家的事情。昨天一整天都呆在老家,上网也是用手机上的,今天还要去老家?虽然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但是呢,我只希望在家里和小伙伴们煲电话粥或者QQ聊天,再或者出去玩玩也行,回老家真是太没新意了。

  好不容易爬起来,穿上新衣来到窗户前,想呼吸点新年的新鲜空气,但是我错了。我缓缓打开窗户,一股浓烈的火药味直钻鼻孔,难闻极了,辣的眼睛生疼。我关上窗户,看着雾蒙蒙的窗外和白苍苍的天空,心里默默地想着:难道过年非放鞭炮不可吗?

  (二)

  到了老家,小妹拉着我,说要去小店里买“狼狗”。所谓狼狗,就是一种擦了以后冒烟然后炸响的小鞭炮。我本来就对各种烟味敏感(包括香烟味、汽车尾气、爆竹烟味等等),再加上玩那个也不安全,我就劝她不要玩了。可她执意要买,我也没办法。

  她买来以后不敢擦,让我帮她擦。我才不帮她呢,叫叔来擦,然后自己躲到一边喂小鸟。鸟吃饱了,听它滴溜溜地叫,想起了昨晚电视上转个不停的小彩旗,感觉有些奇怪。然后又想起昨晚看的魔术,感觉真是厉害,老长一条面包在魔术师一双空空的手中诞生出来,一掰掰得断,一咬还香喷喷的!

  过会用手机上网,看到网上有什么昨晚的`魔术大揭秘,我懒得点。每次春晚有点小魔术,都非得有些人过不去似的,一遍又一遍地看然后跟发现新大陆似的,在网上发帖“我看出春晚魔术破绽了”、“春晚魔术大揭秘”等等话题,一遍遍刷新等大家点赞。这种人真是无聊,如果真有这种神人,看啥魔术都能看出窍门,他怎么不学魔术上春晚啊?人家看的高高兴兴的节目,一知道诀窍,还有什么高兴劲儿呢?

  所以,还是给自己留一点好奇心吧。

  (三)

  下午看湖南卫视播放的《爸爸去哪儿》,是最后一期。虽然已经看过,但还是兴致勃勃地又看了一遍,还是那么感动。最近喜欢看一部电视剧,但是发现老家的电视机没有回放功能,有点心灰意冷。

  回来的路上,马路边的大树上都挂上了红灯笼,暖色系的灯光很柔和,人少了很多,能见度依然很低。给小伙伴们发了很多短信,但只有四个回复。不过有点安慰,QQ上有很多人主动祝我节日快乐,我也一一回复。

  我给表哥发了条短信,表哥谢了我之后,说,有个人居然把中秋节祝福短信发给他了。我回复,不会吧?他说,这有什么,我不回就是了。我问,为啥?

  表哥说:这很明显是以前的短信扒出来群发的,俗话说,群发的我不回。

  我嘿嘿地笑了。

  好了,没有时间写太多,先这些。祝大家新春快乐,马到成功!

【春节的随笔】相关文章:

春节的随笔06-13

关于春节的随笔02-19

关于春节随笔02-19

春节见闻随笔03-12

有关春节随笔03-12

春节随笔小学03-12

春节随笔高中03-12

春节随笔大全03-10

春节感受随笔03-10

春节随笔初中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