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灯塔男孩》有感

时间:2024-02-20 17:59: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灯塔男孩》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灯塔男孩》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灯塔男孩》有感

  从来没有一本书,像《灯塔男孩》这样将我如此真切地代入,几度哽咽。

  童年丧母,小吉尔莫是不幸的。可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还有一个温暖的爸爸。虽然爸爸没能及时发现小吉尔莫其实早已知晓母亲不在的真相,险些给小吉尔莫的成长带来适得其反的伤害,但这并不有损他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的形象。他假扮妈妈给小吉尔莫写信就足以表明他对小吉尔莫无微不至的关爱。他每给小吉尔莫写一封信就等于在折磨自己,逼迫自己一遍遍想起爱妻,并一遍遍欺骗小吉尔莫也欺骗自己:她会回来。作为丈夫让他接受妻子已经不在的事实是残酷的,但更残酷的是让他作为一个父亲接受自己的儿子已经没有母亲这一事实!

  小吉尔莫的遭遇是可怜的,可我又羡慕他有那样一位有爱的爸爸,更准确的说是他有一个曾经不知怎样爱他后来知道怎样爱他的爸爸。而我的父亲很少知道怎样才是爱,更多的是给家人带来伤害。

  小说也许是虚构的,但有些现实比小说更加夸张。

  我在读小吉尔莫的故事的同时,等于重温了一遍自己的童年。

  我的童年可谓是天无三日晴,不是在暴风雨的恐惧中煎熬,就是在阴霾蔽日的压抑下苟活。我的父亲喜怒无常,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轻则对家人破口大骂,三日不绝于口,重则拳打脚踢,犹如至死方休,其画面之恐怖让鸡不敢飞狗不敢跳。家里有这么一颗不定时“炸弹”,想不在十里八村出名都不行。为此,我害怕与村民接触,总觉得没脸见人,路上遇到了,能避就避,实在避无可避,就希望对方视我为空气。在恐惧和羞耻的培养下,我养成了敏感、自卑的性格。像小吉尔莫那样大大方方、阳光自信的站在台上面对全校师生演说的情况,在我童年的身上是万万不敢想象的。也许我的童年并不比小吉尔莫不幸,但我自小养成的那些阴暗的性格真的很不幸。

  小吉尔莫憋尿的经历,也是我切身体会过的。

  那年,我上小学一年级;其实应该上小学二年级,但由于我早上学了一年,学校就安排我连续读两个一年级。因此,我父亲跑到学校大闹一场。当时,整个校园都响彻着他的谩骂声,以至于老师们的课都讲不进去了,只好安排大家自习。我坐在教室里的板凳上,周围都是新同学,如坐针毡,可我一动不动,下课了厕所也不去,去厕所就意味着要接受更多师生的目光。后来,实在憋不住,我就尿裤子了。也许是尿的次数太多了吧,也许是同学实在受不了那骚味告诉了老师,又也许是老师自己受不了了,总之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连哄带吓,我还是一动不动。于是,她叫来了读六年级的姐姐,让姐姐把我送回家。我害怕回到家里被父亲骂,无论姐姐怎样连掐带骂,我就是死死抱着桌子不挪窝。后来,姐姐跑回家给我拿来了裤子换上,可还是没坚持到放学,就又被我尿透了。虽然这是一种羞耻的经历,但不得不说为我日后参军打下了基础,在训练场上,有时谁最能憋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小吉尔莫就像灯塔一样,始终在用他自己所能发出的能量和能想到的方式默默地发光,让他迷失的父亲终于找准了航行的方向,想必这就是书名的由来吧。读到“小吉尔莫拉着他的父亲像一艘拖船拉着一艘疲惫的船驶向港口”的那一刻,还是没忍住泪崩了。可是,孩子并没有救赎父母的义务,只有父母肩负着保护孩子成长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成年人靠孩子得到了救赎,那是这个孩子的可爱,也是这个成年人的无耻,更何况为人父母者。而现实中,孩子都很可爱,而父母却有很多无耻的父母,而那些无耻的父母往往无药可救,他们不是将孩子当成上天的恩赐细心呵护,而是将孩子视为自己创造的、可以随意处置的、会换来回报的私产,并以“生你养你”的恩人自居、自我感觉良好。遇到这样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不幸,也是一生的不幸!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或计划为人父母,我建议看看这本书,也许不能让你更好的爱你的孩子,但至少能避免一些伤害吧。

  还有一部电影叫《何以为家》,也一并推荐。最后引用电影里小主人公在法庭上说的一句话结束本文——“我希望大人们能听一听我的话,我希望那些无力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