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中年好友苏东坡》有感

时间:2024-02-20 12:51: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中年好友苏东坡》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中年好友苏东坡》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中年好友苏东坡》有感

  疫情封闭期间,闷在家中,停下了脚步,拾起了书本,滋养起了灵魂。让我印象最深的当数《中年好友苏东坡》一书。

  关于苏东坡,有太多人写过,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多少已经被标签化。这本书的作者,笔名水姐,我认为是一位思想独特、富于思考的女作家,文笔灵动而又深邃,她从生活视角而非历史宏观视角切入,刻画出一个贴近生活的苏东坡形象。

  作者构思巧妙,从苏东坡的经历中提炼出16封信,以此给现代人开出16个“药方”,这也是全书的主线。通过深入剖析苏东坡的诗词,勾勒出一位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当中年挚友的苏东坡形象。书中不仅展现了苏东坡在诗词、书画、养生、烹饪等方面的造诣,还给当今深陷内卷的中年人带来诸多启示。

  中年当学苏东坡,学习他心系黎民、躬耕田园的精神品质。在杭州任职时,京杭大运河淤积堵塞,西湖水草丛生。苏东坡整饬河道、清理淤积、修建长堤,深受百姓爱戴。杭州百姓把长堤称为苏堤,就是对苏东坡从政为官的至高褒奖。中年人,奋斗正当时,应当学习苏东坡知百姓疾苦、为百姓奔走的责任担当。

  中年人敬佩苏东坡,因为他能淡然面对人生低谷。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他被免去官职,流放黄州时,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黄冈东坡开辟了一块农田,自己躬耕劳作,号称“东坡居士”。在被贬官蛰居期间,苏轼经历了从苦闷无助、彷徨酸楚到坚持理想,最终实现蜕变。从他创作的众多诗词中可见一斑。《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就充分展现出他豁然旷达、风雨无恙的超然心境。现代社会中的中年人背负了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责任和压力,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境,如何在问题中超然?如何在困境中坚守?苏轼已经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启示。

  中年人偏爱苏东坡,因为他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生活,对悲观的人来说,是背负漫长的窘困无奈;对有趣的人来说,则处处充满惊喜奇乐。林语堂曾说,苏轼是个乐天派,是诗人、散文作家、新派画家、书法家,酿酒师、工程师和厨师。苏轼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表达了他被贬官黄州后随遇而安、自洽自嘲、安之若素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他还专门写了一首《猪肉赋》,描述的就是闻名后世的“东坡肉”。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应向苏轼学习,自有一颗化腐朽为灵秀的乐观心态;自有一个化贫苦为甘甜的风花味蕾;自有一个化颠沛为宁静的自洽心灵,把平淡的日子过出幸福感,把难捱的日子过出好滋味。

  朋友们,生活可以很忙碌,但一定要过得有情趣、有风味、有态度、有坚守,千万别为了生存而忽略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