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缓慢的归乡》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1:37: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缓慢的归乡》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缓慢的归乡》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缓慢的归乡》读后感

  《缓慢的归乡》是彼得·汉德克在萨尔茨堡离群索居时期写就的四部曲之一,并于20xx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寻找自我是其不变的主题,对于汉德克来说,现实世界虚伪、丑恶、僵化、陌生,唯有通过艺术手段才能实现自我虚构的完美世界。

  故乡是什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故乡是那个生养我们的地方,但其实,我们不停地漂泊,不断离乡——归乡,在这没有尽头的循环往复中,故乡也许会永远停留在老地方,但或许也会在那未到之地。

  《缓慢的归乡》共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同名小说《缓慢的故乡》,下部为《圣山启示录》,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讲述了“我”的朝圣之旅——追寻印象派画家塞尚的创作足迹。

  《缓慢的归乡》则讲述了地质学家索尔格的“归乡”之旅。极地内枯燥的研究生活,使得索尔格渐渐迷失了自我,所以在这里“归乡”不仅仅是回到“故乡”,更是将作为个体的索尔格与世界这个整体重新维系在一起的方式。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无不昭示着人类作为群居物种所需要的空间感,但几个月以来都生活在一栋刷成浅灰色的三角樯房子中,过着离群索居生活的索尔格却被裹挟进时间的束缚之中,陷入自我否定的死角。

  即便是回到“家中”的索尔格,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救赎,当他回到地球另一边的家中,看到头顶的新月与数小时前晨曦中挂在地球另一个地区上空的并没有差别时,他才发现,“不是孤单地待在这个世界上,而是孤单得没有世界!”

  而后,经由在邻居家做客时所受到的温馨点拨,索尔格又踏上了“归乡”之路。在作为目的地的中转之地“一英里高地”——丹佛市,索尔格在这里完成了回归孕育他成长的母体——欧洲,之前的真正旅行。

  乘坐在大巴中的索尔格回想到了在此地当滑雪教师的小学同学,本打算给他一个意外惊喜的索尔格却在报纸上看到了小学同学的讣告,在殡仪馆扑空的索尔格当晚便梦见了逝去的人。

  在那些故去的人身上,索尔格对时间有了新的理解,从前他将它想象成敌对者,但如今,时间不再是孤寂与毁灭,而是意味着团结和安全。

  裹挟在时间中无法回到“空间”里的索尔格,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归乡”之路,也更加确定其回归西方世界的旅程,所置身的这个空间也开始变得重要。这场“缓慢的归乡”之路成为了一个超脱世外之人重新回归现实生活的过程。

  至此可以说“故乡”是那个孕育我们的成长之地,也可以说是我们的精神故乡。因为即使对于最终回归欧洲的索尔格来说,虽然他的身体和精神的真正故乡都是孕育自己的欧洲,但小说“归乡”的实质还是精神世界的“寻根”,所以“归乡”并没有一个唯一的答案,此心安处便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