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读后感

时间:2024-01-23 08:46: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读后感

  《战争风云》这一本书写了二战的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他持续了2174天造成了15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战争是无情的,人类虽然有情,但在战争的立场上,人类会变得无情,甚至可以说是冷血动物,二战——法西斯主义者发起的战争——无情的夺取了5000多万人的生命。

  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战争要点,一个个问题,都在这本书内得以解答。它从1939年开始,一直写到1945年希特勒的死和第三帝国的末日。在1943年以前,法西斯主义第三帝国一直处于了高峰——直到那一天,D—Day那一天,从诺曼底登陆开始,希特勒的军队开始急速后撤,在两年内,希特勒抵挡不住了,他自杀了。希特勒的千辛万苦就被他的一个疏忽在2小时内毁于一旦。要说希特勒也真是一个大意的人。

  希特勒,其实出过的错误很多,正确的决策也很多。但是我可以毫不退缩的说:其实,希特勒在军事上就是一个半吊子——他居然在米兰,反纳粹之城选择了地下50米防空地下室,还是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众人对他的批评似乎是永无止境的,多说说看,希特勒在军事上就是一个讨厌的人,令人厌烦的人。换个角度,他在生活上却是一个永远和蔼的人。是的,希特勒钟爱他的国家,他非常希望法西斯帝国强大,他也用自己方式表达了出来。他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英雄,不光是在生活上,也是在他的战争主义上。我也开始慢慢品味起这个人了,希特勒之所以能在1944年以前有那样大的号召力,是因为德国人赞同他的观点。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许多场胜利,是因为德国人对他的期盼,对他的赞同。但是他之所以输掉,不是因为德国人厌恶他了,不是因为任何法西斯主义国家厌恶他了,而是出于一个他自己的失误和同盟国的强大。但为什么这样好的一个人能做出这样的一个“坏事”呢?原因很简单——处于强迫。一战以后,德国非常的穷,但犹太人却非常富有,于是全体德国人就开始用“反犹太”代替原来的“反纳粹”。这时,希特勒站了出来,他自愿当这个领导人,自愿背着同盟国把他骂的很坏的黑锅。因为他是勇敢的。

  纵观这3000多天的历史,我们发现希特勒是个军事上的半吊子,生活中的和蔼可亲者,号召力强者,勇敢的“英雄”。

  但是我们还要祈祷,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因为战争,是可以“让人变成冷血动物,让地球变成被子植物”的“魔法棒”。

【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读后感】相关文章:

风云的语录11-13

希沃培训心得02-23

《匹克威克外传》读书心得感悟 匹克威克外传读后感03-28

赫尔曼黑塞的语录36句09-01

赫尔曼黑塞的语录39条07-14

爱默生·拉·沃的语录45句10-20

爱默生·拉·沃的语录39条12-30

匹克威克外传读后感04-08

赫尔曼黑塞的语录汇编38句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