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

时间:2024-01-16 11:43: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达芬奇密码》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

  未读之前,知道它是一本封神之作,是符号象征学的代表,略听说过它对《最后的晚餐》的另类解读,将达·芬奇推上更加神秘的神坛,是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重新诠释了这些名作,不禁引起我的好奇。关于达·芬奇,听过不少西方美术史、文艺复兴的课程,知道人才之上是天才,天才之上为通才,通才之上是达·芬奇,知道他的想象力是怎样的神奇,那么,这本书又会赋予达·芬奇怎样的意义?

  开始读这本书,源于不能玩手机。工作以来,手机可以不离手,在音乐、视频的喧闹声中,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安安静静的读一本书了。高度的自由和低效的控制力带来的是沉溺在老头乐中,不可自拔,还沾沾自喜。一个星期前,这本书出现在了我的桌上,三天前的晚上需要参加一个活动,不能带手机,我就带了这本书,然后开始了沉浸式的阅读。活动内容已经忘记,但是这本书深深吸引了我。

  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组织,郇山隐修会,成立于1099年欧洲秘密社团。包括艾萨克·牛顿爵士、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

  这是一本历史书,是一段罕为人知的历史的真实记录,历代郇山隐修会成员都在为这段历史的传承做着自己的努力,让他流传于人类之中。

  这是一本艺术评鉴书,是哈佛大学宗教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从符号象征学的角度对卢浮宫展品的点评之作,他运用历史、诗歌、绘画等诸多学科,赋予作品新的涵义,新的解读角度。

  这是一本猜谜游戏,是卢浮宫美术博物馆馆长雅克·索尼埃与自己孙女索菲·奈芙的猜谜游戏,以达·芬奇名画《维特鲁威人》为引,结合诗歌、数列、符号等内容,寻找自己的祖母与弟弟。

  读完尾声的时候,我惊讶于这个故事好简单呀,人物不多,结构不复杂,情节不拖拉,开头即结尾,看到最后的答案,原来如此。好像没有宣传的那样神,没有惊心动魄,生离死别,没有缠绵悱恻,卿卿我我,但就是环环相扣,令人着迷。在书的背面,是一些人对《达·芬奇密码》的评价,当时的我觉得有点夸张。但当我坐下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再去回味,才觉得经典之所以为经典。读过一遍,只是浅尝,处于读书的初级阶段,门外汉看风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本书需要深读,精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这是我今年静下来完整读完的第一本书,读书过程中,穿插着玩手机,工作,间歇性踌躇满志,内心并不平静,就连这篇读书笔记写的也浮皮潦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在逐渐的减少刷视频玩手机的时间,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下看清楚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真正的平静下来。所以,我还是想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纪念一下这本书。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相关文章: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03-16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精选20篇)08-13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7篇04-11

达芬奇求职信范文11-05

达芬奇的求职信完整版09-25

达芬奇求职信模板九篇06-26

达芬奇求职信范文7篇11-05

《天才密码》读后感07-23

《心灵密码》读后感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