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鲁迅《风筝》读后感优秀

时间:2024-01-13 09:18: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鲁迅《风筝》读后感优秀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风筝》读后感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迅《风筝》读后感优秀

  翻开《自由风筝》,十四岁的作者变得叛逆,认为家里什么都不好。

  他的两位“同病相怜”的伙伴怂恿他离家出走,他同意了。

  在走的前一天下午,他去了长风公园,看明德叔放风筝,不知怎么搞的“龙图腾”风筝挂在了树枝上,他就把风筝线剪断了,明德叔带他看了风筝的下场,他醒悟了,不再离家出走了,而他的伙伴却走了。

  最后落了个很惨的下场……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这根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

  也许,你离开家会得到自由,但那只是昙花一现,一会就没了。

  再者说,他们带的钱又不多,几天就花完了,花完后干什么呢?打工?他们才十几岁,没人会找他们干活的。

  没有工作,没有钱,怎么办?他们为了吃饭、生活,一定会另辟蹊径,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就是“断了线的风筝”最后的下场……“被一根线拉住,肯定非常痛苦”在看到风筝时,有人会想。

  但他们想过么,风筝线就像是风筝的家人,没有了它风筝会怎样?跌落到臭水沟,永远飞不起来?摔倒地上,粉身碎骨……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那个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

  因为有了这根线,我们才能够飞得起来,因为有了这根线,我们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飞得稳妥飞得踏实。

  要明白,家人的唠叨是为了牵住自己,不让自己有下坠或是远走高飞的倾向,风筝总是向往着无边的天空,风筝也想“叛逆”,也想自由自在,但它终究明白没有线,没有人牵着它,它是飞不起来的。

  我就如风筝,我需要那根牵着我的线!

【鲁迅《风筝》读后感优秀】相关文章:

风筝鲁迅的读书笔记11-18

《风筝》鲁迅教学设计模板03-28

鲁迅《风筝》读后感03-28

鲁迅《风筝》读后感范文11-25

鲁迅《祝福》读后感优秀12-20

鲁迅伤逝优秀读后感09-09

鲁迅的作品读后感优秀11-05

风筝优秀读后感02-15

风筝读后感优秀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