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孔融让梨读后感

时间:2023-12-29 08:21: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孔融让梨读后感(集合)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孔融让梨读后感(集合)

孔融让梨读后感1

  昨天在书中读到《孔融让梨》这篇短文文中说到孔融在很小的时候野面去了客己带来了一筐梨,哥哥们望到了皆围从前拿,他却站在一旁不动,哥哥们都挑最大的拿,他走过来却拿了一个最小的,父亲瞅睹了答他替什么?孔融说: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我是弟兄应该吃小的”。父疏听了他的'话夸他是个赖孩子。

  我读了这篇欠文使尔理解了尊重弟长是每集体从小就应当晓得的情理从当初开端就应当恶佳的向他教习。

孔融让梨读后感2

  我今天读了《孔融让梨》这个小故事,它主要讲的是孔融在祖父过大寿那天,有人端上了一盘黄澄澄的梨,祖父让孔融分梨,孔融把大梨都分给大人和哥哥们了,自己却留下一个最小的,祖父很惊讶问:“孔融,为什么你把最大的留给哥哥们,却留给自己最小的呢?”孔融说:“我的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在场的.人连连称赞道:“小小年纪就深明长幼之礼,古代圣贤也不过如此啊!”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起我自己平时吃饭时见到长辈不招呼,而且还把自己喜欢吃的菜都放到自己的面前,觉得太不应该了,我以后一定要改正这种自私行为了。并且在学校也要做到尊敬老师,谦让同学,向孔融学习。

孔融让梨读后感3

  今天我和妈妈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

  故事里面讲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岁一天,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大家都好奇的问他,你为什么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梨,我是小弟弟,应该吃小的.啦。大人们听了都称赞孔融是个懂事谦让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并不是叫我们让一个梨,而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应该学会谦让,要多关心别人,不要光想着自己。我决心以后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有谦让精神的,有爱心的人。

孔融让梨读后感4

  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孔融让梨》这篇故事让我深深得忘不了。

  有一天,孔融的爸爸叫孩子们一起来吃梨,别的.孩子都跑到梨旁边,就是最小的孔融坐在椅子上没动。爸爸让最小的孔融先拿梨,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爸爸问你为什么拿一个最小的?孔融说:“要谦让。”所有在争梨的兄弟们都脸红了,他们都觉得很惭愧。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要互相谦让,你让着别人,别人才能尊重你。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才能走出正确的人生道路,使我们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孔融让梨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一文,很受感动。

  东汉的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兄长,把小的留给自己,有一种谦让的品德,很受人的'爱戴。

  读了这篇经典,使我懂得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首先要学会孝顺长辈,尊敬师长,敬爱兄长,团结他人,其次才是学习知识。我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宽容礼让,做一个品学兼顾,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融让梨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在四岁的时候,能够主动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和弟弟,而把最小的梨子留给自己吃。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自己,什么都想要最好的,很少想到别人,有的时候也不愿意分享,这是不对的`。特别是我现在有了小妹妹,应该把好的留给她。妈妈说,我应该向孔融学习,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礼貌让人,学会分享和谦让,做一个有美德、懂礼貌的好孩子。

孔融让梨读后感7

  我看了一本好书,其实我已经看了三遍了,这本书是《孔融让梨》对我影响深刻。

  我喜欢孔融,他把最大的梨让给了自己的父母亲,却把最小的梨吃了。我觉得孔融尊敬长辈又很懂事,值得我们赞扬和夸奖,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书中的几分之一,我看过的'最好的书还有很多很多呢!

  我知道了这本书中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到理,就是:要尊敬长辈、懂礼貌。我喜欢这本书,它是让我懂得道理的大宝库。

孔融让梨读后感8

  大家一定听说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自从我听说过这个故事之后,就有点眼馋,我就在家里上翻翻下找找,终于找到了这个故事。于是,我把这故事认认真真的品读了一下。

  这个故事讲了四岁的.小孔融在家排名第六,有一次孔融一家在吃梨,他把大梨依次分给了兄长们,而自己则吃最小的梨。我读后十分感动,小小的孔融居然有那么大的孝心,更何况我们比他大很多,当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吵架的时候,想到了孔融吗?自己不觉得惭愧吗?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有一对兄弟为了一套房子,打得头破血流,反目成仇。有些人为了一套父母的房子,使用了许多恶毒的招式。

  所以,我们现在以孔融为榜样,孝敬父母,尊重兄长,成为新一代的好少年吧!

孔融让梨读后感9

  这天我读了《孔融让梨》,孔融四岁时,妈妈让他给大家分梨。孔融把大梨让给了别人,把小梨留给了自我。妈妈问他为什么不拿大的,他说:我年纪小,就应吃小的。

  说起《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想起了一个词谦让。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此刻,我们的生活比过去富裕了很多,但又有多少小朋友想到谦让和关心别人呢?我们的父母给我们买了一些好吃的'零食,可我们只顾自我吃,压根儿没想到和爸爸妈妈一齐分享,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懂事的,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孔融让梨读后感10

  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深受启发。

  东汉时,有个小孩叫孔融,他四岁那年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筐梨。父亲要孔融先拿个吃,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父亲见后奇怪地问:“你怎么不挑一个大点的哪?”孔融摇摇头说:“爹,我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长辈和哥哥们吃。”大人们听到这席话,都感到惊奇,纷纷称赞他,说他是个懂事的孩子。

  做人应该友爱谦让,不能太自私。

孔融让梨读后感11

  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邻居家送来一筐梨,他走过去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人问他:“你为什么挑小的呢?”他回答说:“哥哥们年纪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就应该吃小的呀。”我觉得孔融是一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从小就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我知道了要学会谦让,要让着比你大的和比你小的。

孔融让梨读后感12

  这天我和母亲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

  故事里面讲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岁一天,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大家都好奇的问他,你为什么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们比我大,就应吃大梨,我是小弟弟,就应吃小的啦。大人们听了都称赞孔融是个懂事谦让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并不是叫我们让一个梨,而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就应学会谦让,要多关心别人,不好光想着自己。我决心以后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有谦让精神的',有爱心的人。

孔融让梨读后感13

  下课了,我坐在我的位子上看书。我看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故事里面说:有个叫孔融的孩子,他有5个哥哥和1个弟弟。有一天,爸爸买来一筐大鸭梨,洗了一大盘放到桌上,孔融的'五个哥哥争先恐后的拿走了5个大鸭梨。该孔融挑梨了,他挑了一个最小的鸭梨吃。他的爸爸看见了,连忙问:“你为什么拿一个最小的梨呀?”孔融说:“因为我最小,所以我就吃小的,把大的给哥哥们吃吧。”爸爸又问:“可是,你还有个弟弟呀。他不是应该吃最小的吗?”孔融说:“不,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所以他也要吃大的。”爸爸说:“好,从小就懂得谦让,长大了一定是个好孩子。”

  我们要向孔融学习,懂得谦让,这样社会会更和谐、更美好!

孔融让梨读后感14

  我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4岁的小孩子叫孔融,他聪明伶俐。

  有一天,他爸爸端来了一盆梨说:“大家来吃梨吧,年龄最小的先拿。”孔融的'弟弟拿了个最大的梨,说:“我要吃最大的。”而孔融却拿了个最小的梨。大家看了看他,爸爸说:“这里有这么多梨,你干嘛拿最小的呀。”孔融说:“我是哥哥嘛。”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要向孔融学习,尊老爱幼。在车上看到老人没有座位坐,我把自己上午座位让给他坐。做一个文明董事得礼仪的人。

孔融让梨读后感15

  孔融13岁那年,跟随父亲到京城访友。当时河南县李膺架子很大,从不接待那些名气小的宾客。孔融一心想看看李膺是什么样的,便一个人来到李家,对看门人说:“请通告李大人,我是李大人的通家子弟,有事要求见!”看门人听说是“通家子弟,”立即向李膺禀报。李膺看孔融是个小孩子,自己又不认识他,就问:“你的祖父与我是老相识吗?”孔融从容地回答说:“是的',我的先祖孔子与您的先祖老子(姓李)是好朋友,那么我和您也应该算是世交了吧!”人们听到这样的回答,都很敬佩孔融。

  读了《孔融让梨》这个经典故事之后,我想:我以后不能和哥哥斗嘴,不能和弟弟吵架了。要像孔融一样,当一个尊敬兄长的好孩子。

【孔融让梨读后感】相关文章:

《孔融让梨》读后感03-06

孔融让梨读后感09-08

《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09-22

孔融让梨读后感07-21

孔融让梨的读书笔记02-06

孔融让梨读书笔记11-08

故事孔融让梨读后感04-08

孔融让梨读后感【集合】09-08

(推荐)《孔融让梨》读后感09-15

《孔融让梨》读后感[精]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