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乡土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3-10-21 07:28: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乡土中国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土中国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1

  不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熟人社会即乡土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这个社会所体现的特性,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特点。是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特性。所以要谈社会的特点,就必须先了解人。

  世界上民族众多,但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他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包括风俗,宗教等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性格特点。一个民族的性格是他们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位于南欧,两侧分别是地中海和爱琴海,地形高低起伏,加上地中海气候,是不适宜发展农业的。当雅利安人迁移到希腊时。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适宜农业发展的地方,后来就建立起“半权力社会”。多数则选择了航海贸易的行当,形成了“城邦社会”。航海就意味着不断的变化移动,不可能长期和固定的人交往,同时也得不断的和陌生人打交道。航海和贸易也不可能完全依附某一样东西,所以他们之间表现出更多的竞争。不断的移动和竞争最终带来了一种崇尚自由的品性。在《圣经》中,时常可以看到先知们带着自己的部落迁移,同时也由于自由和反抗压迫等不断地进行战争。

  希腊是“城邦社会”他们的城邦是由不断从外面迁移来的人组成的,而不是土生土长的,对城邦事务进行管理时,就必须协商,最后妥协,这就形成了名著的传统。不仅城邦内部如此,各城邦之间由于力量相当,不能形成专断,所以也表现出一种协商和妥协。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由于地处岛国,土地稀少,且多火山地震,生态环境恶劣,所以日本人对土地有着特别的渴望,同时也有很深的危机感,这也就造就了二战时日本的“大陆计划”,企图征服中国,征服世界。在一部日本影片中,日本即将沉入海底,而多数国家对此置之不理,对日本移民也不断排斥。这些都体现了日本民族沉重的危机感。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日本人给人以心胸狭隘之感,喜欢剖腹自杀的也只有日本比较常见。日本也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民族之一。

  所以一个国家所处区域的环境和天气等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有长江和黄河两条大河,同时是季风气候,适宜发展农业,这使中国成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东部有漫长的大海,南部大多是高大的山地和丘陵,北有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西部则更有世界第一的青藏高原,在加上后来修的万里长城,中国几乎处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之中,而中国人也体现出更多的保守性。当然这只是大环境,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是对土地的依赖,也就是处在农业社会中。农业对土地,气候,水利有着特别的要求,一旦选择一块地后,人们便不愿意迁徙。由于人口的增加等带来的粮食的增加,也很少有人另外去开垦土地,而是通过精耕细作来增加产量。而精耕细作的技术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所以安土重迁,重传统,不愿对外开放。

  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是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不同。在氏族社会向国家转化的时候,不同的文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社会制度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分配方式,在氏族社会靠的是“武力”,在向国家转化时,以中国为代表的农业文明选择了“权力”为主导的分配,形成了高度集权和专制的封建社会,而以希腊为代表的工商业文明则选择了 “财力”为主导的分配方式的社会。除了性格和制度上的不同,在文化方面也有很明显的表现。以哲学为例,西方的哲学是思辨最强的,中国的思辨和保守二者兼有,而印度的哲学则是思辨性性最弱。

  乡土社会即熟人社会,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是一个人为中心的框架型社会关系。在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发散出去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社会没有给人安排具体的权利义务,在这个基础上由个人自主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而是安排了一个框架,每个人把不同的人往这个框架上放。每个人都有父子,母子关系,但是每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社会对具体的社会关系进行管理,是通过对一类社会关系制定了规则来实现的。儿子必须顺从父亲,但是不会说某个人必须顺从自己的父亲。典型代表就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种等级秩序的体现,但从本质上说就是这个社会的规则,规范着所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衍生出了远近亲疏。春秋战国时的“礼”要求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这就要求在社会中分出远近亲疏,即区别对待。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说林黛玉和他是姑表,而薛宝钗是姨表,所以林黛玉不薛宝钗亲,可见远近亲疏的深入人心。

  其次是无诉。在古代,进衙门先打三十大板,刑讯逼供更是常事,善恶全凭那个高高在上的县老爷的眼睛。乡土社会的人怕打官司,出了官司不好打外,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官司可打。由于生活在熟人社会中,谁是谁非大家自有明鉴,有过错的人必然要受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所以打官司几乎没有必要,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会进衙门打官司,法律也因此而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再次是男女有别。男女有别是保持男女之间的距离。大家子的男女分分房别院的居住,平时也很少往来,像贾宝玉那样的则叫封建社会的叛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男女授受不亲,否则就是越礼。在农村中则表现为不可偈越的男女分工,女的就呆在家里干活,交往的永远都是婆婆大娘之类的人物,男的有空时也很少呆在家里。在中国社会中同性关系亲密,异性生疏,在西方社会是恰好相反的。

  最后是“长老制”。长老制的普遍体现就是“孝”,家里的老人永远都是最高权威,任何人不得侵犯。在一个家族,就体现为族长,从以前那些浸猪笼的事例来看,族长的权力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私刑也是受到官方认可的。在一个乡里,则表现为那些特别有权威的人,比如说阿Q正传中的赵老太爷等人物,他们没有任何职位,却人人都听从他。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固然不能再叫乡土中国,但中国的乡土性却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依旧还是熟人社会。

  舆论的力量。以前曾听说过一个案例。一个外出务工的女青年回家后钱借给了同村的人,因为是熟人没有打借条。后来那人赖账不还,并且还不承认借过钱,女青年没办法只好挂上一块牌子在街上哭闹,希望大家为她主持公道。这就是乡土社会的一种特性,寻求道德和舆论的帮助。却很少想到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直到现在很多人仍有很多人借钱不打借条,认为熟人这样做显得生疏,足以可见维权意识的淡薄。

  重远近亲疏。人在社会中必然有远近亲疏,但如果不分场合的运用就是一种错误。在社会中走后门,找亲戚的风气很严重。许多人刚上大学工作都已经安排好了。提拔自己的亲戚,通过别人拉近关系,以获得某个职位,这样的例子数见不鲜,贪污和腐败也因此而多了不少。“有关系”是对大多数人的一种不合理中的排斥和挤压,是一种不公平竞争,和现代社会的公正平等是格格不入的。

  中国人给外国人的映现要么就是冷漠要么就是热情过头了。对于一个不认识的人中国认识冷漠的,或许是因为保守的天性,或许是心怀戒备,总是保持着远离和事不关己的态度。但对于熟人,中国人很热情慷慨。爱饭桌上可以为你夹无数次菜,饭后争着埋单,可以无偿的做很多事

  自私自利。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柏杨老先生提到的“臭鞋大阵”,就是自私自利的.最好体现。在每家的门前,除了一堆鞋外,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杂物,整个公共过道几乎被完全占用,家里面却干净的一尘不染。当然这种状况随着公共意识的提高和物业公司的进驻有所好转,但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依然随处可见。可见公共意识的淡薄。

  现在在农村进城务工是一种潮流。农民工可谓是地道的乡土人。农村人不常使用自己的名字,刚进城时他们每次使用自己的名字时总是别别扭扭的。在农村名字只有上学等才会使用,而且都是别人在使用,平时使用的都是外号或者小名等,在刚进入城市这个陌生人社会时,他们是很不习惯的。农民工打几年工挣够钱后,通常都是回家去修房子,然后娶妻生子,做点小买卖,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除了现在在城市立足很难外,他们的那种安土重迁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现在的农村了解法律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法律的观念依旧没有转变过来。法律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帮助自己把要不会来的钱要回来,得到应有赔偿的工具。这相对于权利义务观念还有还有很远的距离,不仅要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力,还要知道自己有那些权利和义务和有积极维权和履行义务的态度。美国的一位90岁的老太太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走了几千里路,最后终于到达了美国国会,被称为“90老太的长征”。她的行为不一定可取,但是她身上所有的这种意识确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美国联邦大法官称赞她说,“美国民主和法治的进步,就是靠像她这样的千万万人推动的。”所以对于真正的法治,不是单靠普法就能实现的,还有最重要的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改革的大潮下,各种观念纷纷入主中国,中国再也没有几十年前那样全国统一的观念。熟人社会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逐步解体,陌生人社会逐步完善。

  熟人社会在中国了这么久,它也并非一无是处。熟人社会重道德。我们都知道,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的两大制约机制,法律只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道德则更注重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的谴责。在熟人社会,道德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做事讲究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乡邻之间的舆论则是一种很好的监督。在陌生人社会里,道德的作用明显降低,穷凶极恶的犯罪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乡土社会很有利于良好人性的培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对法律的盲点有很好的描补作用。

  现在在城市里大多数人是各过各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很少,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生活越来越少,这也造成了人情的冷漠。随之而来的焦虑症,忧郁症等也越来越多。

  所以在面对熟人社会时,必须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将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2

  从前一直没有想过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但现实生活中却能时刻感受到!

  我在十五岁以前一直住在农村,深刻的受到乡土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我的脑袋里随处可见乡土的观念。所以当我来到城市后,我是深刻的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差别与矛盾。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本书主要由14个小部分组成。主要从各个方面介绍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一下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种种思考。

  一关于“忘本”的思考

  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什么是“忘本”。据新华字典解释是境遇变好后忘掉自己原来的情况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这就有些像有的城里人。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祖先亦是乡下人,他们忘记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乡下人贡献的结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让人伤心地是他们却反过来取笑我们的乡下人“笨”,“愚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费先生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乡下人不知道汽车来了应该怎么躲避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知识问题,乡下人没见过世面才会茫然无措而已。

  相对于城里人来说,乡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乡下人是万分重视土地的。他们深深的植根于土地中!到哪儿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世代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几本上不流动,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那几个姓,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就因为这样,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熟悉到自觉地去遵守传统的规范,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借助契约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这些都是基于人与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动迅速的现代社会,我们还有那种熟悉吗?答案是没有!但同时我们的现代社会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规范种种的行为,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游走在茫然的空间里,也就难免有很多城里人会忘记自己的本源,因为他们很多都面临信仰的危机。不像乡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二关于“文字下乡”的思考

  在乡下,文字总是多余的,语言是最好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有时呢乡下人也会用到信物等东西!最有意思的就是乡下人的表情。有时候,熟人见了面,不需要任何言语,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ok啦!长者要传授什么独门秘法,口授就行啦。再比如说我自己,我住在农村时一般都不会用到笔和纸,要向邻居办什么事,打声招呼就完事!并且在农村,一字不识的农民一样能种出庄稼,养活家人。只是说在今天的农村不识字意味着你可能要多吃点亏,但若是有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公道,那文盲还是可以有好日子过的!

  而在今天的城市里,知识就是一切。文字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处不用。并且我们为了获得生存的机会,我们会挤破头的去竞争,去习得以文字为表征的种种知识。并且在我们习得之后,我们还会“好意”的将它带到乡下,当乡下人不能接受时,我们还要生气的责备他们不识宝!

  所有的这些有几个人像费先生那样深思过了,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缘由呢?还有,我想提出的是文字下乡并不是一股脑的将一大堆书籍,资料带到乡下。而是要根据农村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明智的给与支持。同时还应配备必要的传授人员进行宣讲,解释。还有,我们可以加大农村的流动性,破坏他们的默契感,使他们自然地借助于文字去表达他们的思想。

  三什么是差序格局

  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亲疏不同的网络。这个格局和西方的团体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与格局之间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里,社会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就有些像一片雨点落在湖水里激起的圈圈波纹一样,波纹不断向外推延,同时又互相交错,构成整片湖的联系。而在西方社会中的团体格局里,人与人的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团体构成。所以,我们今天大学里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团组织大概就是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吧。

  另外,据费先生所说,在差序格局的社会里人们总会存在着私的念头,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并且除了为了个人那一块,我们都可以说是为了一个“公”去牺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无私”的,但实际上我们总会披着“公”的外衣去实现最终的私欲。

  其实,当我在看关于这一些内容时,我总会产生一个想法:那就是西方社会似乎也存在着一种另类的差序格局,只是他们的网更多的是依靠朋友来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们的亲属,地缘等。或者可以说是这种靠的现象并不是只存在于中国社会,只是中国社会因为传统的影响更为的突出罢了。至于文中说的中国人很自私,各人自扫门前雪或者是损公利私,其实这在哪儿都有这个坏毛病,只是说西方因为有团体的传统要好一点,还有就是西方的社会制度更趋于完善,能更好的指导人们的行为。

  四根深的乡土观念

  乡土观念有很多,可以说在一个较为闭塞的农村拥有的所有想法都带有乡土的特色。而今天我特别想说的是孔老夫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在乡村的广泛应用,还有就是严重的男女有别思想。

  在乡村里,就算一个没有读过半天书的孩子也知道我们应当重孝道,懂礼让。他们总会在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中自然而然的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我约束的私人道德观念,并且难以逾越那道自己构筑的围城。特别明显的就是古人总会追求修身,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这就与西方的团体格局社会有很大的区别。在团体社会中,他们更注重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不是有形的东西,它可以被飘渺的宗教所取代。在西方,人们更希望无私的,公正的,高水平的团体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安逸。

  再说乡土社会中的男女有别的观念。在乡下,不仅是生理上的,心理的差异更大。如果两个男女经常谈笑风生的走在乡下,若那男的又不是那女的的丈夫的话就免不了要受到流言蜚语的攻击了。在这种有点神经紧张的氛围下,农村的男男女女们行事总会显得拘谨小心一些,特别是遇到男女问题时。所以农村的女人总会矜持的多,就算进入的城市他们也会保有这种观念。在此,相对于西方的性开放,乡下人是难以接受的,甚至认为是伤风败俗的!

  五以长老为主导的礼制社会

  时常看到历史的书籍里会讲到很多家族的长者坐在一起召开长老会议,并选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里的事物。

  在乡村里,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众多的事物都会和家族发生,都会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着。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可以解决,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会干涩进来。在家族里,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长,他代表家族的形象与利益。而当家族与家族之间发生利益时就需要长老的协调,长老一般不止一个,他们总是由各个家族的长者组成。长老处理各种纠纷既不是依靠权利,也不是凭借大家的协商同意而产生的效力。他们主要依靠仁礼道德来管教人们!他们依靠传统的约束!所以他们总是很重视教化的实施。但这就不得不产生一个问题,传统的东西也有过时的时候。这时应该怎么办呢?反对吧。长老领导下的礼制社会是不允许反对的!于是,在现实的社会中,新生的年轻人既然没有能力去反对传统的东西,但他们可以选择是积极地执行还是消极的对抗。这也就产生了书中所说的“名实的分离”。

  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会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拥有议会的传统,他们更多的是同意的权利,只要同意形成的机构不能满足大多数同意者的意愿,机构就有被反对推翻的可能。他们的'行事原则主要依靠法律的约束,他们要求执法者依法而治。

  六关于“无讼”的思考

  乡下人是害怕进法院、派出所的,在他们心中,打官司就是没有教的好,伤风败俗。打了官司的人总会受到大家的歧视。有什么冲突,他们宁愿选择传统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在传统社会里,统治者只要坚持为无政治就可以天下太平了,所有的事情都会依着传统的路子向前走着!但今天的乡村面对着太多的冲击,原来的那套行事原则已经不再适用了。我们需要法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但法律在慢慢深入乡村的同时,也给很多乡下人带来了疑惑,感觉法律总在包庇那些违背传统,丢失道德的家伙,使他们怀疑法律的效用,这也就给法制社会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七从欲望到需要的转变

  这个理解的转变可以说是乡土社会向都市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传统社会了我们依靠欲望就可以得到生活得方案,并且冥冥中我们就遵从了生存的需要。但到了今天,随着科技的发达,知识的增长,我们明白了我们有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开始有意识的去追求这些。我们开始有计划的,有区别的去满足我们的需要。

  总之,在读完整本书以后,我一直在想今天的中国应该归于哪一类呢?中国从1978年以来,经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阵痛,我们现在仍在经历着这样的时刻,我们参杂着两种社会的特点,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冲突。我们有很多人感到诸多的不适应,但我们很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是我们亲身感受着的,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很明确的说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经历去理解《乡土中国》着一本书,也从自己本身的角度去提出我的疑惑,但终究是有所收获的!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3

  初次听到费孝通这个名字是在大一的《社会心理学》课堂上,记得老师说费孝通这个人在我们社工专业将要学习的社会学方面贡献很大,他写的作品有几本是相当出名的,比如《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是我们社工专业学生都应该好好看读一下的课外书。于是,抱着对费孝通先生无比崇拜的敬意,我借来他写作的《乡土中国》一书,准备仔细阅读一下。

  《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版本很多,在查找书刊时我选择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大家小书《乡土中国》。这是由于它的版次最新和整本书都设计得精致小巧有关。

  费孝通先生在书的开头,就为我们讲解什么是乡土本色。从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费孝通先生的见解是: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城里人说乡下人很土,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平时,一般听到城里人说“乡下人很土”时,我们作为乡下来的人总是会感觉城里人在藐视嘲笑乡下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经费孝通先生一说,这“土”字用得好啊,我们乡下人离不开泥土,说我们“很土”或“土气”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乡下人和城里人本身就所处的地方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之间有些城里人认识知道的东西我们乡下人却一点都不懂,也是不足为奇的。这不,在乡下不是有很多东西城里人也不认识知道吗?呵呵,大家在此扯平,平等一致。

  在“文字下乡”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一开始就说“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但往下,费孝通先生就举例说明这并不是乡下人就“愚”,只是他们对对城里的新事物感到新奇,所以“在马路上听到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手脚,东避不是,西躲也不是”;而城里人在乡下也有“愚”的地方,比如有人冒充内行把田里的包谷错叫为“麦子”,也是相当滑稽可笑的。说到这,我认为从中有个礼貌的问题得讲。当乡下人不知道如何躲闪背后连续响喇叭的汽车时,“司机探出半个脑袋大骂‘笨蛋’”,而当城里人来乡下的人中有人冒充内行把田里的包谷错叫为麦子时,费孝通先生的乡下朋友却没有唾他/她一口“笨蛋”,而是微微一笑。从中可以看出,乡下人在礼貌方面比城里人好多,至少他们懂得在嘲笑或责备城里人时能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不像城里人那样锋芒毕露,容易直接伤人。接下来,费孝通先生就文字的功能和文字下乡的重要性作详细说明。在此,我还得说上一句,我很赞同费孝通先生“识字不识字并非愚的标准”这种观点。“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指城里孩子)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费孝通先生这是机会和环境的问题,城里孩子大多数课余时间都是用来学习,一般不能随便穿鞋袜下足;而乡下的孩子则不同,他们放学后可以在田野里随便跑来跑去抓蚱蜢。所以在抓蚱蜢时,城里孩子远远比不上乡下孩子,这也不足为奇。文字的功能是传情达意,费孝通先生却指出“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要在适合的环境下文字才能充分行使它传情达意的功能,所以“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为实现这个目的,文字下乡相当重要。

  在“再论文字下乡”这一篇章中,费孝通先生接着说明文字在时间阻隔的情况下有说明不同,对于这一篇章,我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在此也多说不。模模糊糊只知道在这个篇章所讲的文字下乡跟文化、词、语言、记忆等有关联,我说不清。

  在“差序格局”这一篇章里,我初看到这一题目时,感到很迷惑不解,到底什么是“差序格局”呢?得仔细在下文找找才行。但是,我往下看来好久,都找不到“差序格局”的详细解释。“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呵呵,在这可有话说,其实不止乡下人私,城里人也私啊,甚至有些可能比乡下人更私。这不,在文人笔里是中国威尼斯是苏州,作者却认为“天下没有比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在接下来是内容中,费孝通先生讨论私和公家的关系,以及这个社会和西洋社会的不同。费孝通先生认为,西洋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团体格局,而中国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爸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由此,我们的社会可以或说很大也很小,概念很模糊。而到底什么是“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只作出或多或少的比喻,没有详细概念。我是一名见识浅薄的学生,在这里也概括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就在此打住算。

  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着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引起不同的道德观点,西洋社会里“个人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如果要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而在中国,社会结构是从己向外推构成的,个人对别人的看法要由他和别人关系如何,比如别人贪污时他会大骂那人的行为是怎么怎么的恶劣如何如何的不检举,但当自己的父亲甚至自己去贪污时却认为这是“能干”的表现。孔子所提出的“仁”,意思相当复杂,但有侧重于“克己复礼为仁”。不同的道德观念由于不同的社会结构产生不同的形式。

  在“家族”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先由“家庭”说起,他认为家庭的大小“不是在这社群所包括的人数上,而是在结构上。”接着,他说到“家族”,啊认为“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数量上、在大小上。”还有,他说到,“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但我们家庭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夫妇成配轴。女子有‘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在“男女有别”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男女有别产生于各自不同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感情定向”一词是费孝通先生用来指一个人发展感情的方向。“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理解。”他还认为“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生育,生育却规定男女的结合。”因此,乡土社会是男女有别的,也是稳定的社会。

  在“礼治秩序”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讲“礼治”和“人治”“法治”的区别,他说“法治”其实也离不开人,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不一定就文明、慈善、也可能很残酷。比如在印度丈夫死后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在缅甸有些地方完成成年礼要杀几个人回来等等。乡土社会安于重迁的特点,决定传统经验是相当有用的。礼治在乡土社会中具有很大的特点。

  在“无讼”这一篇章里,我很迷惑,费孝通先生为什么要以这个题目为名。我读完全篇,倒是老看到费孝通先生在说乡间不同时期的诉讼形式,由乡里诉讼到打官司,无疑是在讲以前的诉讼形式和现在打官司有何不同嘛,怎么可以说“无讼”呢?我真是不解。以前乡里的.诉讼用道德即可解决问题,审判结果都符合乡里规矩,但现在有些人凭借着对法律的解却在官司法庭上玩起把戏,确实可悲啊。我希望我国的法律越来越完善。

  在“无为政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论述两种不同权力: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它们产生的缘由和表现。所谓横暴权力就是上级利用自己的权力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而所谓的同意权力就是个人得服从大众的安排做事。由于一方的某种权力过剩引诱另一方来争取就产生横暴权力。如广西瑶山常见汉人侵占瑶人的土地,却并不征服瑶人来做奴隶,是由于汉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远的乡下,大多事情都是通过同意权力解决的。

  在“长老统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讲解教化在乡土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化的手段,年轻一辈懂得尊重年长一辈,同时年长一辈也在向年轻一辈学习,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在此都有更进一步的解说,正是一代传一代的教化延续,乡土社会得以稳定发展。

  在“血缘和地缘”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重点解说什么是血缘和地,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表现、功能。他用自己作为例子,说明“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如果一个人没有直接的地缘关系,不管他走到哪里,并在那住上多少年,人家都会用“新客”“客边”“外村人”等来称呼他。从文字可以知道,在乡土社会里,血缘和地缘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在“实名的分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相比较时是静止的,“但是事实上完全静止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乡土社会不过比现代社会变动得慢而已。”然后他说到正是社会的变动,或快或慢,在不同的社会变动中,如果社会的变动速度变得快,长老权力也随着缩小。不同国家社会结构的变化,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就要采用不同的工具、方式和手段。在环境变动的过程中,“文化英雄”随之产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引领国家更好的进步,而这些领导们使用的就是“时势权力”。这些能使用“时势权力”的“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的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否则,该社会就会混乱不堪。但是社会如果加速的变动,注释式的变动方式就可以引起实名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这就是该篇章所要讲的实名的分离。

  在“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的行为的指导,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他认为人的计划是不自觉的,欲望产生“要”,为满足“要”,人的行为就由欲望控制,当人的行为变成自觉的,那就是需要,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费孝通先生说:“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这句话很经典,在此我想表达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经把费孝通先生写的这本《乡土中国》大概的看一遍,并从每个篇章中摘抄一些费孝通先生的原话,加上我的个人观点和想法。通观全书,我认为费孝通先生是一个搞文学很谦逊的人,这从他在“后记“里说自己写作这本《乡土中国》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可以看出。还有,我认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师益友,他写作的文章多用熟语,时常把自己和农村联系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也作为农村孩子的我,读起他的书来感觉相当亲切,作为一个著名的文人,他没有丝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认为这一点是相当可贵的,也是让我感到相当佩服的。

  以上内容都是些我的个人见解,多有不恰之处,还请各位谅解。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4

  从前一直没有想过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但现实生活中却能时刻感受到!

  我在十五岁以前一直住在农村,深刻的受到乡土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我的脑袋里随处可见乡土的观念。所以当我来到城市后,我是深刻的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差别与矛盾。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本书主要由14个小部分组成。主要从各个方面介绍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一下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种种思考。

  一关于“忘本”的思考

  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什么是“忘本”。据新华字典解释是境遇变好后忘掉自己原来的情况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这就有些像有的城里人。他们忘记自己的祖先亦是乡下人,他们忘记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乡下人贡献的结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让人伤心地是他们却反过来取笑我们的乡下人“笨”,“愚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费先生给我们很好的解释:乡下人不知道汽车来应该怎么躲避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知识问题,乡下人没见过世面才会茫然无措而已。

  相对于城里人来说,乡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乡下人是万分重视土地的。他们深深的植根于土地中!到哪儿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世代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几本上不流动,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那几个姓,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就因为这样,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熟悉到自觉地去遵守传统的规范,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借助契约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这些都是基于人与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动迅速的现代社会,我们还有那种熟悉吗?答案是没有!但同时我们的现代社会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规范种种的行为,这也就导致很多人游走在茫然的空间里,也就难免有很多城里人会忘记自己的本源,因为他们很多都面临信仰的危机。不像乡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二关于“文字下乡”的思考

  在乡下,文字总是多余的,语言是最好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有时呢乡下人也会用到信物等东西!最有意思的就是乡下人的表情。有时候,熟人见面,不需要任何言语,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ok啦!长者要传授什么独门秘法,口授就行啦。再比如说我自己,我住在农村时一般都不会用到笔和纸,要向邻居办什么事,打声招呼就完事!并且在农村,一字不识的农民一样能种出庄稼,养活家人。只是说在今天的农村不识字意味着你可能要多吃点亏,但若是有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公道,那文盲还是可以有好日子过的!

  而在今天的城市里,知识就是一切。文字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处不用。并且我们为获得生存的机会,我们会挤破头的去竞争,去习得以文字为表征的种种知识。并且在我们习得之后,我们还会“好意”的将它带到乡下,当乡下人不能接受时,我们还要生气的责备他们不识宝!

  所有的这些有几个人像费先生那样深思过,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缘由呢?还有,我想提出的是文字下乡并不是一股脑的将一大堆书籍,资料带到乡下。而是要根据农村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明智的给与支持。同时还应配备必要的传授人员进行宣讲,解释。还有,我们可以加大农村的流动性,破坏他们的默契感,使他们自然地借助于文字去表达他们的思想。

  三什么是差序格局

  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亲疏不同的关系网络。这个格局和西方的团体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与格局之间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里,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就有些像一片雨点落在湖水里激起的圈圈波纹一样,波纹不断向外推延,同时又互相交错,构成整片湖的联系。而在西方社会中的团体格局里,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团体构成。所以,我们今天大学里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团组织大概就是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吧。

  另外,据费先生所说,在差序格局的社会里人们总会存在着私的念头,一个人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党,为党可以牺牲国,为国可以牺牲天下。并且除为个人那一块,我们都可以说是为一个“公”去牺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无私”的,但实际上我们总会披着“公”的外衣去实现最终的私欲。

  其实,当我在看关于这一些内容时,我总会产生一个想法:那就是西方社会似乎也存在着一种另类的差序格局,只是他们的关系网更多的是依靠朋友来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们的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或者可以说是这种靠关系的现象并不是只存在于中国社会,只是中国社会因为传统的影响更为的突出罢。至于文中说的中国人很自私,各人自扫门前雪或者是损公利私,其实这在哪儿都有这个坏毛病,只是说西方因为有团体的传统要好一点,还有就是西方的社会制度更趋于完善,能更好的指导人们的行为。

  四根深的乡土观念

  乡土观念有很多,可以说在一个较为闭塞的农村拥有的所有想法都带有乡土的特色。而今天我特别想说的是孔老夫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在乡村的广泛应用,还有就是严重的男女有别思想。

  在乡村里,就算一个没有读过半天书的孩子也知道我们应当重孝道,懂礼让。他们总会在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中自然而然的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我约束的私人道德观念,并且难以逾越那道自己构筑的围城。特别明显的就是古人总会追求修身,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这就与西方的团体格局社会有很大的区别。在团体社会中,他们更注重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不是有形的东西,它可以被飘渺的宗教所取代。在西方,人们更希望无私的,公正的,高水平的团体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安逸。

  再说乡土社会中的男女有别的观念。在乡下,不仅是生理上的,心理的差异更大。如果两个男女经常谈笑风生的走在乡下,若那男的又不是那女的的丈夫的话就免不要受到流言蜚语的攻击。在这种有点神经紧张的氛围下,农村的男男女女们行事总会显得拘谨小心一些,特别是遇到男女问题时。所以农村的女人总会矜持的多,就算进入的城市他们也会保有这种观念。在此,相对于西方的性开放,乡下人是难以接受的,甚至认为是伤风败俗的!

  五以长老为主导的礼制社会

  时常看到历史的书籍里会讲到很多家族的长者坐在一起召开长老会议,并选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里的事物。

  在乡村里,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众多的事物都会和家族发生了关系,都会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着。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可以解决,但若事情大,全族的人都会干涩进来。在家族里,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长,他代表家族的形象与利益。而当家族与家族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时就需要长老的协调,长老一般不止一个,他们总是由各个家族的长者组成。长老处理各种纠纷既不是依靠权利,也不是凭借大家的协商同意而产生的效力。他们主要依靠仁礼道德来管教人们!他们依靠传统的约束!所以他们总是很重视教化的实施。但这就不得不产生一个问题,传统的东西也有过时的时候。这时应该怎么办呢?反对吧。长老领导下的礼制社会是不允许反对的!于是,在现实的社会中,新生的年轻人既然没有能力去反对传统的东西,但他们可以选择是积极地执行还是消极的对抗。这也就产生书中所说的“名实的分离”。

  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会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拥有议会的传统,他们更多的是同意的权利,只要同意形成的机构不能满足大多数同意者的意愿,机构就有被反对推翻的可能。他们的行事原则主要依靠法律的约束,他们要求执法者依法而治。

  六关于“无讼”的思考

  乡下人是害怕进法院、派出所的,在他们心中,打官司就是没有教的好,伤风败俗。打官司的人总会受到大家的歧视。有什么冲突,他们宁愿选择传统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在传统社会里,统治者只要坚持为无政治就可以天下太平,所有的事情都会依着传统的路子向前走着!但今天的乡村面对着太多的冲击,原来的那套行事原则已经不再适用。我们需要法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但法律在慢慢深入乡村的同时,也给很多乡下人带来疑惑,感觉法律总在包庇那些违背传统,丢失道德的家伙,使他们怀疑法律的效用,这也就给法制社会的建设带来巨大的阻碍。

  七从欲望到需要的转变

  这个理解的转变可以说是乡土社会向都市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传统社会我们依靠欲望就可以得到生活得方案,并且冥冥中我们就遵从生存的需要。但到今天,随着科技的发达,知识的增长,我们明白我们有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开始有意识的去追求这些。我们开始有计划的,有区别的去满足我们的需要。

  总之,在读完整本书以后,我一直在想今天的中国应该归于哪一类呢?中国从1978年以来,经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阵痛,我们现在仍在经历着这样的时刻,我们参杂着两种社会的特点,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冲突。我们有很多人感到诸多的不适应,但我们很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是我们亲身感受着的,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很明确的说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经历去理解《乡土中国》着一本书,也从自己本身的角度去提出我的疑惑,但终究是有所收获的!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5

  读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所以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60多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乡土此刻怎样样了?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此刻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应当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直到此刻,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中国此刻的乡土状况如何呢?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情景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了,减了不少热闹。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了。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许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不少新媳妇也不认识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每一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了,这就让长老权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工。以上所述也应当是大多数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状况了,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一样了,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所以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仅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理解本事。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当我们把视线从乡下转移到整个中国社会,我们便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乡土的中国,费先生提到两个概念——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谈到西方人的团体意识和他们那象征着团体的神,着重讨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特性。我自我的看法是中国和西方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却早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早先以放牧为主的欧洲人进入资本主义礼貌,而后剧烈的社会变革彻底确立了团体格局,而中国一向已农经济为主,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封建思想影响数千年,在物质上的自我自足决定了意识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头为自我的修养和前途而独自寒窗,闭门造车,悬梁刺股也须自我动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话道出了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克己的发展会导致差异,费先生的圈子理论可谓恰当,每个人周围都会构成一个圈子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个“己”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找熟人”这个词。

  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势力范围,有其众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难免重叠,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避免的复杂化,而这重叠区也是最繁忙的一处了。就拿我在开学时经历的申请贷款事件为例吧,许多事情是要排队来办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没有必要了,几个装模作样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样的工作人员寒暄几句,工作的严肃立刻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要办事也就成了。这真是谁的关系网大,谁才能够捕上鱼。其它人没有这种所谓的关系,又没有队可排,几次来都无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门口没有目的地等,这也确实好笑,算得上是一种奇观了。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个人突然失势,他的圈子遽然缩小,和别的圈子的联系断裂或者被圈进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于一段时间后没人理他,这也显得很正常了,这也许便是中国为什么经常有人抱怨世态炎凉的原因了吧。

  随后费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别这两章里提到了两种文化模式——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根据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质是确定,而后者是运动,从于主流文化的应当是后者,但我却赞成前者的一些观点,像“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整的秩序。”虽然概念上的无知给了我很大的麻烦,但我始终是坚持一种观点的,即我认为未来首先是确定的,其次是可预测的。我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物质及其运动真实存在,并创造了一切,时间和空间只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定义出来的,是无所谓有无的。物质的运动是可知的,尽管这有很大的困难,但当这一合理真实存在时,未来就已经确定了。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扔出一个苹果时,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抛射角,所以还没等苹果落地,你已经能够计算出它落在哪里了。同理,如果明白所有物质的运动状态,未来就可预知了。回过头来才明白扯很远了,然而也的确很趣味。我是同意费先生的许多观点的,中国家庭的一贯的单子的差序格局传统隔断了夫妇之间横向的联系,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劳动量和所劳动的重要性规定了劳动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也就男女有别了。

  和谐社会今年来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这首先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和谐,恩威并重才能不失方寸。类似于费先生的人治与法治,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乡土的中国的许多很好的传统也同样不可忽视,费先生说有时人治能够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这对于法治来讲是很梦想的,也值得我们借鉴。而两者的和谐的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我也对费先生的“无讼”观点深有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打官司”这一名词在乡下很受争议。我这儿刚好有三次亲身的经历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一现象。大约在五六年以前,我家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里的另一家有关,但当时双方都没有研究诉诸法律,最终在村里几个有威望的老人的协调下私了,而我们两家至今也还都和气。另一件发生在大约二三年前,和我的一个亲戚有关,他们两家由于在采石场上的利益而发生争执,后果很严重,反复协调不得私了。最终争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看了。我们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于我们,但这种有利在法律上却不能坚持,于是双方争吵很激烈,这方“说理”,另一方“道法”,以至于法官不得不几次暂停审理。最终的一件事发生在我们村上,是今年暑假时的,双方发生了一点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罚款,互为邻居的两家从此形同陌路。无论是巧合还是必然,总是有这么一个趋势的,无讼的状况正在悄然改变,这正如费先生预料的那样:仅有在社会秩序和思想观念上进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这种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实,这个过渡也就理所应当了。

  四个权力的观点给我了很大启示,在封建社会的乡村仅有默许的长老权利,推行的是一种无为政治,而我学过的知识说这种政治是一种残酷剥削的政治,我认为这其实是同样的意思,长老权利的极端发展造就了封建社会,从家长制到君主制,从父子到君臣。社会上开始构成两大对立阶级,与其说是地主剥削农民,还不如说是农民适应了这种被剥削。长老权利的恶行膨胀得到遏制,封建社会也就成为过去了。

  读到血缘与地缘这几张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峡工程的所有问题中为什么移民最难,乡土人安土重迁啊,谁愿意在异地长久地做客人,几世几代被人说成是外乡人。另外以一个感触是一句“钱上往来不要牵涉亲戚”,仔细想来,我们村陆续开的几个小卖部还真大多是所谓的“外乡人”办的。但讲到学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实行AA制,因为面子总是得用经济条件去撑,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我是听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开始纠正感情上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大转变,这一理性方向上的转变同时也体此刻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变化是巨大的,以至于费先生的预测几乎是事实了。名实的分离到处都是,要营养不要味觉,需要规范了欲望,但不否认的是传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乡土性的社会依然将长期坚持她的人情味。这一套乡土理论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将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极富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发此刻重刊序言和后记中有一句同样的话: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这句话的确很到位,理论创新永远不会有完稿,甚至不会有定稿,人的一生应当有不断探索的精神。费老这种孜孜不倦的理论创新精神和求质求真、舍生忘死的实践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他那谦虚、认真、务实、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学术精神也教育了我,于是我想借费老的话结尾: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6

  读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60多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乡土现在怎么样了?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现在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应该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直到现在,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中国现在的乡土状况如何呢?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情况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了,减了不少热闹。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了。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许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不少新媳妇也不认识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每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了,这就让长老权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工。以上所述也应该是大多数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状况了,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同了,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所以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当我们把视线从乡下转移到整个中国社会,我们便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乡土的中国,费先生提到两个概念——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谈到西方人的团体意识和他们那象征着团体的神,着重讨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国和西方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却早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早先以放牧为主的欧洲人进入资本主义文明,而后剧烈的社会变革彻底确立了团体格局,而中国一直已农经济为主,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封建思想影响数千年,在物质上的自己自足决定了意识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头为自己的修养和前途而独自寒窗,闭门造车,悬梁刺股也须自己动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话道出了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克己的发展会导致差异,费先生的圈子理论可谓恰当,每个人周围都会形成一个圈子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个“己”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找熟人”这个词。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势力范围,有其众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难免重叠,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避免的复杂化,而这重叠区也是最繁忙的一处了。就拿我在开学时经历的申请贷款事件为例吧,许多事情是要排队来办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没有必要了,几个装模作样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样的工作人员寒暄几句,工作的严肃立刻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要办事也就成了。这真是谁的关系网大,谁才可以捕上鱼。其它人没有这种所谓的关系,又没有队可排,几次来都无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门口没有目的地等,这也确实好笑,算得上是一种奇观了。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个人突然失势,他的圈子遽然缩小,和别的圈子的联系断裂或者被圈进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于一段时间后没人理他,这也显得很正常了,这也许便是中国为什么经常有人抱怨世态炎凉的原因了吧。

  随后费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别这两章里提到了两种文化模式——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根据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质是确定,而后者是运动,从于主流文化的应该是后者,但我却赞成前者的一些观点,像“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整的秩序。”虽然概念上的无知给了我很大的麻烦,但我始终是坚持一种观点的,即我认为未来首先是确定的,其次是可预测的。我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物质及其运动真实存在,并创造了一切,时间和空间只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定义出来的,是无所谓有无的。物质的运动是可知的,尽管这有很大的困难,但当这一合理真实存在时,未来就已经确定了。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扔出一个苹果时,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抛射角,所以还没等苹果落地,你已经可以计算出它落在哪里了。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质的运动状态,未来就可预知了。回过头来才知道扯很远了,然而也的确很有趣。我是同意费先生的许多观点的,中国家庭的一贯的单子的差序格局传统隔断了夫妇之间横向的联系,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劳动量和所劳动的重要性规定了劳动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也就男女有别了。

  和谐社会今年来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这首先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和谐,恩威并重才能不失方寸。类似于费先生的人治与法治,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乡土的中国的许多很好的传统也同样不可忽视,费先生说有时人治可以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这对于法治来讲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们借鉴。而两者的和谐的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我也对费先生的“无讼”观点深有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打官司”这一名词在乡下很受争议。我这儿刚好有三次亲身的经历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现象。大约在五六年以前,我家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里的另一家有关,但当时双方都没有考虑诉诸法律,最终在村里几个有威望的老人的.协调下私了,而我们两家至今也还都和气。另一件发生在大约二三年前,和我的一个亲戚有关,他们两家由于在采石场上的利益而发生争执,后果很严重,反复协调不得私了。最后争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看了。我们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于我们,但这种有利在法律上却不能保持,于是双方争吵很激烈,这方“说理”,另一方“道法”,以至于法官不得不几次暂停审理。最后的一件事发生在我们村上,是今年暑假时的,双方发生了一点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罚款,互为邻居的两家从此形同陌路。无论是巧合还是必然,总是有这么一个趋势的,无讼的状况正在悄然改变,这正如费先生预料的那样:只有在社会秩序和思想观念上进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这种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实,这个过渡也就理所应当了。

  四个权力的观点给我了很大启示,在封建社会的乡村只有默许的长老权利,推行的是一种无为政治,而我学过的知识说这种政治是一种残酷剥削的政治,我认为这其实是同样的意思,长老权利的极端发展造就了封建社会,从家长制到君主制,从父子到君臣。社会上开始形成两大对立阶级,与其说是地主剥削农民,还不如说是农民适应了这种被剥削。长老权利的恶行膨胀得到遏制,封建社会也就成为过去了。

  读到血缘与地缘这几张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峡工程的所有问题中为什么移民最难,乡土人安土重迁啊,谁愿意在异地长久地做客人,几世几代被人说成是外乡人。另外以一个感触是一句“钱上往来不要牵涉亲戚”,仔细想来,我们村陆续开的几个小卖部还真大多是所谓的“外乡人”办的。但讲到学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实行AA制,因为面子总是得用经济条件去撑,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我是听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开始纠正感情上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大转变,这一理性方向上的转变同时也体现在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变化是巨大的,以至于费先生的预测几乎是事实了。名实的分离到处都是,要营养不要味觉,需要规范了欲望,但不否认的是传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乡土性的社会依然将长期保持她的人情味。这一套乡土理论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将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极富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在重刊序言和后记中有一句同样的话: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这句话的确很到位,理论创新永远不会有完稿,甚至不会有定稿,人的一生应当有不断探索的精神。费老这种孜孜不倦的理论创新精神和求质求真、舍生忘死的实践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他那谦虚、认真、务实、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学术精神也教育了我,于是我想借费老的话结尾: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7

  读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所以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60多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乡土此刻怎样样了?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此刻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应当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确实带有浓浓的乡土味。直到此刻,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中国此刻的乡土状况如何呢?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步伐加快。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情景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了,减了不少热闹。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了。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许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不少新媳妇也不认识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每一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了,这就让长老权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成为农民工。以上所述也应当是大多数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状况了,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一样了,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根底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所以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仅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宏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理解本领。比方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当我们把视线从乡下转移到整个中国社会,我们便会发现这确实是一个乡土的中国,费先生提到两个概念——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谈到西方人的团体意识和他们那象征着团体的神,着重讨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特性。我自我的看法是中国和西方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却早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早先以放牧为主的欧洲人进入资本主义礼貌,而后剧烈的社会变革彻底确立了团体格局,而中国一向已农经济为主,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封建思想影响数千年,在物质上的自我自足决定了意识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头为自我的修养和前途而单独寒窗,闭门造车,悬梁刺股也须自我动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话道出了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克己的开展会导致差异,费先生的圈子理论可谓恰当,每个人周围都会构成一个圈子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个“己”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找熟人”这个词。

  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势力范围,有其众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难免重叠,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防止的复杂化,而这重叠区也是最繁忙的一处了。就拿我在开学时经历的申请贷款事件为例吧,许多事情是要排队来办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没有必要了,几个装模作样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样的工作人员应酬几句,工作的严肃立刻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要办事也就成了。这真是谁的关系网大,谁才能够捕上鱼。其它人没有这种关系,又没有队可排,几次来都无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门口没有目的地等,这也确实好笑,算得上是一种奇观了。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个人突然失势,他的圈子遽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势力范围,有其众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难免重叠,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防止的复杂化,而这重叠区也是最繁忙的一处了。就拿我在开学时经历的申请贷款事件为例吧,许多事情是要排队来办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没有必要了,几个装模作样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样的工作人员应酬几句,工作的严肃立刻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要办事也就成了。这真是谁的关系网大,谁才能够捕上鱼。其它人没有这种关系,又没有队可排,几次来都无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门口没有目的地等,这也确实好笑,算得上是一种奇观了。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个人突然失势,他的圈子遽然缩小,和别的圈子的联系断裂或者被圈进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于一段时间后没人理他,这也显得很正常了,这也许便是中国为什么经常有人抱怨世态炎凉的原因了吧。

  随后费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别这两章里提到了两种文化模式——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根据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质是确定,而后者是运动,从于主流文化的应当是后者,但我却赞成前者的一些观点,像“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整的秩序。”虽然概念上的无知给了我很大的麻烦,但我始终是坚持一种观点的,即我认为未来首先是确定的,其次是可预测的。我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物质及其运动真实存在,并创造了一切,时间和空间只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定义出来的,是无所谓有无的。物质的运动是可知的,尽管这有很大的困难,但当这一合理真实存在时,未来就已经确定了。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扔出一个苹果时,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抛射角,所以还没等苹果落地,你已经能够计算出它落在哪里了。同理,如果明白所有物质的运动状态,未来就可预知了。回过头来才明白扯很远了,然而也确实很趣味。我是同意费先生的许多观点的,的一贯的单子的差序格局传统隔断了夫妇之间横向的联系,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劳动量和所劳动的重要性规定了劳动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也就男女有别了。

  和谐社会今年来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这首先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和谐,恩威并重才能不失方寸。类似于费先生的人治与法治,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乡土的中国的许多很好的传统也同样不可无视,费先生说有时人治能够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这对于法治来讲是很梦想的,也值得我们借鉴。而两者的和谐确实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我也对费先生的“无讼”观点深有体会,随着社会的开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打官司”这一名词在乡下很受争议。我这儿刚好有三次亲身的经历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一现象。大约在五六年以前,我家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里的另一家有关,但当时双方都没有研究诉诸法律,最终在村里几个有威望的老人的协调下私了,而我们两家至今也还都和气。另一件发生在大约二三年前,和我的一个亲戚有关,他们两家由于在采石场上的利益而发生争执,后果很严重,反复协调不得私了。最终争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时机去看了。我们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于我们,但这种有利在法律上却不能坚持,于是双方争吵很剧烈,这方“说理”,另一方“道法”,以至于法官不得不几次暂停审理。最终的一件事发生在我们村上,是今年暑假时的,双方发生了一点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罚款,互为邻居的两家从此形同陌路。无论是巧合还是必然,总是有这么一个趋势的,无讼的状况正在悄然改变,这正如费先生预料的那样:仅有在社会秩序和思想观念上进展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这种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实,这个过渡也就理所应当了。

  四个权力的观点给我了很大启示,在封建社会的乡村仅有默许的长老权利,推行的是一种无为政治,而我学过的知识说这种政治是一种残酷剥削的政治,我认为这其实是同样的意思,长老权利的极端开展造就了封建社会,从家长制到君主制,从父子到君臣。社会上开始构成两大对立阶级,与其说是地主剥削农民,还不如说是农民适应了这种被剥削。长老权利的恶行膨胀得到遏制,封建社会也就成为过去了。

  读到血缘与地缘这几张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峡工程的所有问题中为什么移民最难,乡土人安土重迁啊,谁愿意在异地长久地做客人,几世几代被人说成是外乡人。另外以一个感触是一句“钱上往来不要牵涉亲戚”,仔细想来,我们村陆续开的几个小卖部还真大多是“外乡人”办的。但讲到学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实行AA制,因为面子总是得用经济条件去撑,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我是听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开始纠正感情上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大转变,这一理性方向上的转变同时也体此刻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变化是宏大的,以至于费先生的预测几乎是事实了。名实的别离到处都是,要营养不要味觉,需要标准了欲望,但不否认的是传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乡土性的社会依然将长期坚持她的人情味。这一套乡土理论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将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开展极富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发此刻重刊序言和后记中有一句同样的话: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这句话确实很到位,理论创新永远不会有完稿,甚至不会有定稿,人的一生应当有不断探索的精神。费老这种孜孜不倦的理论创新精神和求质求真、舍生忘死的实践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他那谦虚、认真、务实、敢于向领域进军的学术精神也教育了我,于是我想借费老的话结尾: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8

  中国正在崛起,从传统走向现代。众所周知,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探索历程。如同树木要长的高大就必须有坚实而健康的根系一样,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也得立足于自己的传统,或对其批判改造或对其继承发扬。我们要忠于中国的现代化,就要忠于中国的过去。忠于过去我们才知道我们是什么,我们应该走向何方,应该如何走。

  《乡土中国》就是一本既忠于中国过去又忠于中国将来的书。首先,它面对的是中国的农业社会,通过社区调查追究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在一个靠农业起家的国家,农村占据绝大部分的领土,直到现在这依旧是中国的一个现实。回到以前,按费孝通老前辈的意思说,中国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生于泥土、长于家族、教于礼教的社会。虽然那里有现代人看来尚未开化的“愚”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私”,然而这的确是一个无为政治下的太平这会。其次,它对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发展做了一些暗示,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缘会冲破血缘、传统教化会名实分离、人们的欲望会向需求发展等。

  一、乡土本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的相对剽悍、豪放,南方人的相对柔弱、婉约,这与北方平原的旷荡和南方山水的缠绵是分布开的。土地养活着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国的乡土社会也和土地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节。土地之于乡土社会就如同水之于鱼,离开了它就不能生存,土地与人的完美结合也培育出了五千余年古国古的农业文明,如此互利双赢的买卖,又有谁舍得丢弃了呢。在在物质生产能力极不发达,靠天吃饭的年代,拥有土地的心情,我不知该如何去描述,我想那就和今天处于小康社会的心情差不多吧。于是,与其说乡土社会的人不舍得土地,不如说土地束缚住了乡土社会的人。于此同时,乡土社会有了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土地的固定性征服了人口的流动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造成了一个环境内人们彼此熟悉的社会。我想正是这种惯于熟悉的环境而形成的惰性让乡土社会与现代充满着陌生人的社会格格不入,阻碍了中过的现代化。

  二、文字下乡

  在两篇论文字下乡中,费老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阐述了文字下乡在乡土社会中的不必要性,而这不必要性正是建要立在一个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非常熟悉的乡土社会。

  文字与语言比较,依费老当时所言,文字适于间接传播并且有产生歧义的毛病,而语言则适于间接传播。我们就当代来看,语言在现代可以通过语音设备进行长距离的传播部分取代文字长途传播的功能。乡土社会在空间上因土地的限制而不会太大,并没有使用文字传播的必要,又因为彼此之间以及彼此对环境尤其是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熟悉,语言传播减少了相当部分的歧义;再从时间上来看,我认为语言更有适应环境小范围变化的可变性,因此用语言比用文字在同代和代际之间传播更具时效性。在乡土社会语言是优于文字的。

  关于乡土社会中人“愚”的问题,肥老的解释是,乡下人并不愚,愚是学习能力问题,而乡下人不识字只是知识积累问题,乡里人也有城里人不知道的知识。由此我的感想是:在社会发展,乡土的封闭性被打破的必然趋势下,文字下乡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并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是,而是当局如何抓住时机,提高文字下乡效率的问题。

  三、差序格局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我看来并不是指社会的冷漠,而是指乡土社会中合作的状况,在左邻右舍关门不见开门见,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小天地里,怎么可能“老死不相往来”呢?乡土社会确实是一个“私”当头的社会,人们都以“我”中心,考虑与人交往营建生活圈子,赚取社会资本。这一切的根源我认为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自然是因为自给自足,虽然交换在小范围内存在,但人们的生活大多依赖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实体,合作则多在自家土地上自家人之间产生。要强调的是,在物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年代,一心忙于自家的生产而无暇顾及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费老把差序格局和传统格局对比,突出了西方社会的合作分工细致、权利义务分明与中国乡土社会“老死不相往来”的鲜明对比。

  四、乡土社会价值体系

  麻雀虽小,肝胆具全。乡土社会虽然范围小,但它毕竟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有着它独特的价值体系。就私人而言,有维系私人的道德,就社会而言,有礼治秩序、男女有别、无讼等观念。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费老在《乡土中国》中将其归纳为孝与伦常。具体的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己复礼”,“恭、宽、信、敏、惠,仁、义、礼、智、贤”等一系列儒家思想。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头衔,并且这不是自封的,相必着与占中国绝大部分领土的乡土社会在私人道德上的教化有很大关系。人们总是力求在对自己的克制上化解矛盾和纠纷,并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和感化人以此来实现“和”的目的。令人欣慰的是这确实创造了一个稳定和谐的乡土社会,但它也有不足。在《从传统到先代》一书中,金耀基先生曾说,中国人对礼的过分注重即对人事的注重,使中国人对自然的探索仅限于美的欣赏,而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这是科学方面,中国人也曾为礼付出过生命的代价。用一部电视剧来说,《中国兄弟连》中就有这样悲惨的一幕,全唐庄的人对“皇军”以礼相待,因为他们从祖先那里学来的永远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然而,结果却是全庄人藏生火海。私人道德对人际关系一定时候是有用的,但不是时时有用,尤其是涉及民族利益之时,这是历史留下的教训。

  礼治秩序、无讼的观念、男女有别主要对社会整体而言。鲁迅在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就说礼教统治下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不单吃祥林嫂、吴妈之类的女流,其实对处于统治地位的男性也实残忍无比。与方饭社会的法治不同,中国社会实礼治,虽然同样都是人在操作,但操作的规则却是截然不同的。法有赖于国家权力执行,而礼却是任何拥护它的人都可以执行,法比较明晰而礼却很模糊,这两者结合中国社会如何用礼来治也就无一定之规了。人们对礼教的敬畏也就油然而生,因而在行为上处处注意、不不小心,生怕一失足成万古恨,怕违反礼就处处去维护礼。可以说中国的礼治是在人们的敬畏中一步步加强的。对礼的敬畏也是“无讼”的观念的来源,用“讼”来解决矛盾,双方都会招致很严重的礼与法的惩戒,而采取“无讼”的方式,用礼来教化,代价就会小很多。在人治向法治转化的过程中,“无讼”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法律地位的提升,阻碍了法制化进程。

  “男女授受不亲”是用礼来解释吴妈为何会在阿Q的“毒害”下自杀的最好答案。男女有别当然不止于此,费老在这本书中说,中国乡土社会形成了同性相吸的奇异现象,男女只有在生产和生育上是一致的,在心理上却不要求一致。这当然是一种畸形变态的社会,它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长期底下,但社会又离不开女性实现人类的延续。不过这种社会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它使社会多了一个安定的因素。

  五、家的核心地位

  这里的家指家族,费老将其定义为家庭单系扩展的产物,它是以男性为对项的扩展。“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都说名女性不在扩展的'范围之内。乡土中国知家而不知有社会,对他们来说,家就是归宿,出则为飘蓬,为游子。中国有一套家族制度,它由族中长老控制,长老们拥有教化的权力,“孝”就是他们实现权力的工具。“孝”在中国是一种高尚的品德,“百善孝为先”就可以印证,但它却含有相当分量的“顺从”的意思,顺从于父母、顺从于长老、顺从于传统。长老统治下的家族是个人生活的核心,它担当着政治、经济、教育等各类事业,其秩序也交于长老来维持。同样是《中国兄弟连》中的唐庄,如果不是长老的迂腐和坚持,那几百条活生生的生命也须不会有如此下场。

  六、无为政治

  费老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了四种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和时势权力。无为政治关乎前三种权力。乡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资料极度缺乏,人们没有更多的富余产品去养活一个能控制他们的权力中心。中国有句古语“庙小容不下大佛”,乡土社会就是一个“小庙”,是不适宜横暴权力这样的“大佛”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松散的家庭集合,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人们之间没有权利和义务可言,是没同意权力的。一代代的教化使人们都克己复礼,乡土社会呈现出一片“和谐安宁”的景象。虽说中国古代专制独裁,然而乡土社会因其封闭性确是一个国中之国,是一个“小国寡民”的世外桃源。

  七、发展趋势

  费老明显提出的发展趋势有地缘冲破血缘、传统教化会名实分离以及人们的欲望会向需求发展。地缘冲破血缘,我的理解就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的联系的日益紧密,家族在社会中的作用会被削弱,而家族所担当的事业也会被众多专门的社会机构所代替。就拿教育来说吧,乡土社会中的人所受的教育来自家长,而现代社会则很多来自学校。传统教化的名实分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产生的,是时势权力的结果,也是人们面对社会变迁的现实不得不承认而又不愿意承认的心是口非的现象。需要代替欲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人们对自身的需求有了科学的认识并开始探索自己生存的条件用主动选择代替了顺从巧合和本能的结果。

  时间仓促,对《乡土中国》我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来阅读,这篇感想多是用自己的话重复费老先生的观点,甚至其中也会有许多理解错误的地方。但读了它,我更加忠于中国的过去,我也更加忠于中国的未来,因为几十年前就有人能清醒地面对中国的过去,中国的崛起指日可待。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9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影响颇大的书,全书仅五万多字,可谓“大家小书”。而全文通俗易懂,语言活泼,描述了一个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读完这本书后,应对大作,当然不敢谈有什么意见,只是浅谈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乡土本色

  费先生在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所在。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U开的,中国的礼貌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资于土地的古往今来,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传统,安土重迁,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地。哪天衣锦还乡了,就得置地购宅。或许大家都觉得,别的东西说不定哪些时候就失去了,而仅有土地它是正正当当地就在那里的乡土的非流动性就直接导致了血缘和地缘的出现。血缘是一套根据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对对方权力和义务的体系,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而地缘在人口不流动的原始状态下是和血缘合一的也就是说血缘相近的群体在土地允许的状况下是生活在一齐的,仅有土地上的资源不够了,才会有—漂流带到外地,要么在另外一个群体里生活下去,要么重新开辟一个群体。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个群体所理解的,因为在地缘上他们是不相接近的

  从社会秩序来看,在乡土社会中,“礼治秩序”是占主要地位的我们能够说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因为它是“礼治”的社会。但礼治并不是说是根据个人好恶的统治,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所说的“礼治”也并不是君子统治,它包含着国家暴力,社会阶层的严格命定,各种在今日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某些行为也是属于“礼治”的范畴。比如陪葬,株连等那都是礼,是人们心中构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乡土社会中,人服于礼是主动的,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念。但“礼治”在表面上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构成的秩序,其实不然,它只是主动服从于成规而已也就是说,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能够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但在一个社会变迁很快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时无法维持的,所以费先生指出,“礼治”也将会在社会变迁中

  慢慢走向“法治”,这是“礼治秩序”的未来,也是乡土社会的未来。费先生也在书中提到乡土社会中权利的四种性质方式: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利,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统一权力,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从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长老权力是强势的,而时势权力则相对不发达。时势权力的权力的构成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环境是固定的,变迁慢。

  二、浅谈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费先生的独创,在书中,他打了个比方,将西洋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分开来: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必须的捆、扎、把;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经过这个比喻,费先生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首先是执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实在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弊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能够显现这点。而在西洋的团体格局中,道德的观念是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的,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其次是确定标准的随机性。中国社会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随着势力的大小而变化,对于不一样的环境和人事,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对待方法,我们往往讲的是攀关系,讲交情。而西洋社会将的是权,社会对每个人是公道的人对人遵守的是一样的规则,就是要互相尊重权利,而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会组织的界限。比如在书中提到的关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国,“家庭”这词是含糊得很,能够是自我和太太,能够是加上孩子,还能够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类的而在西洋社会,“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确得很。最终就是—的层次化。中国的传统社会向来就是阶级社会,上下级关系的明确规定,使得社会层次分明,乡土中国的社会网络是由等级差别的而在团体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视同仁的费先生说,在差序格局中,以己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能够这么说,在立体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石头,而当这些石头一齐扔进水中的时候,就产生了许多的中心点,这些点各自推出去的波纹在不断交汇,并且还不断移动,由此我们能够联想到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强弱也会因相互作用而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或者说个人“圈子”的范围在不断地“伸缩”,这样的动态模式也许能够更形象地体现出“差序格局”中人与人之间复杂和变动的相互关系。而在中国复杂和变动的―是有着它的社会根源,能够这么说,“差序格局”的构成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之中的在《乡土中国》里,费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来的,而孔子所提出来的“推己及人”正是这样一种模式,在中国这种―里,从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种推的过程,—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关系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伦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正是传统“差序格局”的状况,就是要建立社会等级和社会制度。以上是本人看完《乡土中国》后的一些想法,其实看完《乡土中国》之后有许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将能成文者呈现出来了。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古至今,农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农民对社会的提高发展也作出了极大贡献。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我感到无比骄傲。以前对自我生活的村子没有太多感想,在读完《乡土中国》后再去回想,乡土社会果然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时节抱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民割麦的姿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可是,母亲心疼我,没有让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始找寻新的“营生”一一挖苦菜。此刻想来,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到处可见,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亲不信任小卖部的菜种,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时间家里足足吃了一个月的苦菜。在乡下,生活好像不用怎样花钱,吃的自我都能够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树、沙枣树什么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见,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有必须道理。费孝通先生分析说,—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

  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齐住,住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

  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们聚在一齐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数量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长,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我生长的村子是由第二点和第三点决定的,因为我们那里没有农场,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们聚居一齐除了是种习惯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里称为“变工”。尤其是在打麦场、绞玉米和刨籽瓜时节,由于每家的劳力有限,人们会就近叫着乡邻一齐做工,效率也高,今日一齐去张三家打麦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变工”。那里没有任何商业行为,人们似乎约定俗成了某种共同遵循的规则,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社会学里分出两种不一样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齐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乡村属于前者,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说道,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仅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我无比庆幸自我的童年能在乡村度过,和我同龄的一代都是村子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长大的,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明白我,我也认识整个村子里的人,而父母这一辈的人基本上都是称兄道弟,平时见面都会很亲切地打招呼。乡村里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长时间、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感觉。现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这种感觉,门对门的邻

  居尚且不认识,更何况楼里和小区的人,于是,在乡土的本色里开始产生出陌生的社会。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10

  读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60多年的时刻跨度了,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乡土此刻怎样样了?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此刻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就应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直到此刻,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中国此刻的乡土状况如何呢?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状况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了,减了不少热闹。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了。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许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不少新媳妇也不认识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每一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了,这就让长老权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工。以上所述也就应是大多数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状况了,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一样了,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也是密切的,因此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理解潜质。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当我们把视线从乡下转移到整个中国社会,我们便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乡土的中国,费先生提到两个概念——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谈到西方人的团体意识和他们那象征着团体的神,着重讨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国和西方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却早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早先以放牧为主的欧洲人进入资本主义礼貌,而后剧烈的社会变革彻底确立了团体格局,而中国一向已农经济为主,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封建思想影响数千年,在物质上的自己自足决定了意识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头为自己的修养和前途而独自寒窗,闭门造车,悬梁刺股也须自己动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话道出了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克己的发展会导致差异,费先生的圈子理论可谓恰当,每个人周围都会构成一个圈子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个“己”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找熟人”这个词。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势力范围,有其众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难免重叠,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就不可避免的复杂化,而这重叠区也是最繁忙的一处了。就拿我在开学时经历的申请贷款事件为例吧,许多事情是要排队来办的,但排不

  了多久就眼看着没有必要了,几个装模作样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样的工作人员寒暄几句,工作的严肃立刻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要办事也就成了。这真是谁的关联网大,谁才能够捕上鱼。其它人没有这种所谓的关联,又没有队可排,几次来都无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门口没有目的地等,这也确实好笑,算得上是一种奇观了。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个人突然失势,他的圈子遽然缩小,和别的圈子的联系断裂或者被圈进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于一段时刻后没人理他,这也显得很正常了,这也许便是中国为什么经常有人抱怨世态炎凉的原因了吧。

  随后费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别这两章里提到了两种文化模式——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根据我的明白,前者的文化特质是确定,而后者是户外,从于主流文化的就应是后者,但我却赞成前者的一些观点,像“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整的秩序。”虽然概念上的无知给了我很大的麻烦,但我始终是坚持一种观点的,即我认为未来首先是确定的,其次是可预测的。我认为时刻和空间是“相对”的,物质及其户外真实存在,并创造了一切,时刻和空间只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定义出来的,是无所谓有无的。物质的户外是可知的,尽管这有很大的困难,但当这一合理真实存在时,未来就已经确定了。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扔出一个苹果时,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抛射角,因此还没等苹果落地,你已经能够计算出它落在哪里了。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质的户外状态,未来就可预知了。回过头来才知道扯很远了,然而也的确很搞笑。我是同意费先生的许多观点的,中国家庭的一贯的单子的差序格局传统隔断了夫妇之间横向的联系,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劳动量和所劳动的重要性规定了劳动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也就男女有别了。

  和谐社会今年来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这首先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和谐,恩威并重才能不失方寸。类似于费先生的人治与法治,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乡土的中国的许多很好的传统也同样不可忽视,费先生说有时人治能够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这对于法治来讲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们借鉴。而两者的和谐的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我也对费先生的“无讼”观点深有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打官司”这一名词在乡下很受争议。我这儿刚好有三次亲身的经历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一现象。大约在五六年以前,我家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里的另一家有关,但当时双方都没有思考诉诸法律,最终在村里几个有威望的老人的协调下私了,而我们两家至今也还都和气。另一件发生在大约二三年前,和我的一个亲戚有关,他们两家由于在采石场上的利益而发生争执,后果很严重,反复协调不得私了。最后争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看了。我们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于我们,但这种有利在法律上却不能持续,于是双方争吵很激烈,这方“说理”,另一方“道法”,以至于法官不得不几次暂停审理。最后的一件事发生在我们村上,是今年暑假时的,双方发生了一点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罚款,互为邻居的两家从此形同陌路。无论是巧合还是必然,总是有这么一个趋势的,无讼的状况正在悄然改变,这正如费先生预料的那样:只有在社会秩序和思想观念上进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这种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实,这个过渡也就理所应当了。

  四个权力的观点给我了很大启示,在封建社会的乡村只有默许的长老权利,推行的是一种无为政治,而我学过的知识说这种政治是一种残酷剥削的政治,我认为这其实是同样的意思,长老权利的极端发展造就了封建社会,从家长制到君主制,从父子到君臣。社会上开始构成两大对立阶级,与其说是地主剥削农民,还不如说是农民适应了这种被剥削。长老权利的恶行膨胀得到遏制,封建社会也就成为过去了。

  读到血缘与地缘这几张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峡工程的所有问题中为什么移民最难,乡土人安土重迁啊,谁愿意在异地长久地做客人,几世几代被人说成是外乡人。另外以一个感触是一句“钱上往来不好牵涉亲戚”,仔细想来,我们村陆续开的几个小卖部还真大多是所谓的“外乡人”办的。但讲到学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实行AA制,正因面子总是得用经济条件去撑,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我是听到很多人的抱怨的,因此理智开始纠正感情上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大转变,这一理性方向上的转变同时也体此刻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变化是巨大的,以至于费先生的预测几乎是事实了。名实的分离到处都是,要营养不好味觉,需要规范了欲望,但不否认的是传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乡土性的社会依然将长期持续她的人情味。这一套乡土理论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将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极富指导好处。

  读完这本书,我发此刻重刊序言和后记中有一句同样的话: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这句话的确很到位,理论创新永远不会有完稿,甚至不会有定稿,人的一生应当有不断探索的精神。费老这种孜孜不倦的理论创新精神和求质求真、舍生忘死的实践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他那谦虚、认真、务实、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学术精神也教育了我,于是我想借费老的话结尾: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11

  一、底色的“土”,本色的“乡”

  中国社会“乡土性”的根源在于土地,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老死在这块土地。在《乡土本色》中,费孝通先生开篇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里的“乡土性”,是针对中国传统社会而言的,不单指乡村社会,还应包括传统的城镇。

  费孝通先生首先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把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概括为“乡土性”。何为乡土性?乡土就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土的本意是泥土,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长期以往,增大了人对土地的粘附性。由于受到土地的束缚,人们安土重迁,过着生于斯,长与斯,死于斯的社会生活。紧接着,费孝通先生分析指出,人地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序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在时间上的“熟悉”,而人与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缔结的生存状态,又直接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费孝通先生进一步分析道:“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清每个人的生活。”在费孝通先生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交流方式、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变。但是乡土社会的特征没有完全褪去,而是将“乡土性”的特点适应性的保留了下来。

  这种适应性,不但对于人,对于物,也是具有熟悉性的,因为每天都要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免产生熟悉之感。所以,从感情上说,这一“适应性”容易培养人们之间熟悉的感觉,“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但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间,乡下人所认识到的个别原,则不能适用于在陌生人面前。因生活方式的不兼容,社会问题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结局,如此,“土”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再也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二、回得去的“故土”,回不去的“故乡”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三大终极命题。长大成年,背井离乡,回不去的地方变成了故乡。相比车水马龙、物欲横流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渐渐成为我们生命世界中,最干净的一片土地,那是我们根所在的地方,是源头活水。

  我出生在乡村,生于斯、长于斯,相对来说比较熟悉农村社会。农村民风淳朴,敦厚善良,没有城市里人的黠变。乡村比较闲适,农忙时候全家人忙里忙外,闲下来时全村凑在一块谈天说地,时光仿似静止。恬淡自适的宁静生活,不像城里人那样行事匆匆。《老子》第十八章里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正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虽然也会有村村之间的交流甚至是长距离的贸易往来。但在总体格局上来讲,却保留着农村的地方性特征,活动范围有其地域性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村子里的人都是互相熟悉的,老一辈的看着小一辈的逐渐长大,在一辈辈的代代相传。可以说是一个熟悉的社会群体,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村民们对这块土地的气味,堆这块土地上的每一道沟、每一片叶,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作息不用思考,是下意识的行为。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曲靖的那个乡村生活是这样的:田间地头,以种地为生的村民在除田埂草、犁地、插秧、割稻;当我起床的时候,看见父亲从不远处的小路扛着锄头回来,脚上沾满泥土,显然刚刚下地除草翻土归来。这样的景象,多年以来,一直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这是一幅和谐、清新、惬意的乡土美景。然而,对于故乡,我却日益陌生了起来。她正在一步步远离我而去,我熟悉的土地越来越不熟悉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乡那些过往的记忆已然朽烂,那些熟悉的人已然飘落,当熟悉变为陌生,我只剩下我。故乡与我,一个留在原地,逐渐消逝;一个长在心里,日渐丰盈。故乡内在的历史意蕴,可能就在这种意味深长的记忆中“瞬间显现”,给人以惊鸿一瞥之感。这种感觉,是一种无法诉说的可贵和疼痛——随时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留意我们的乡土,我们的根。

  三、“这不过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常常会想,为什么在我们嫌弃乡里人老土时,却有人不断地想要离开城市回到乡村,做一个“乡里人”?又或者为什么人们觉得乡里人“愚笨”时,我们却在回到老家时,一次一次感到无知和挫败?为什么中国是这样一个深刻的人情社会,那么多的纠纷只因在中国而特殊?为什么中国强调无为,强调稳,强调将许许多多的问题掩盖禁止而不是公开来解决?为什么在传统社会中,人们都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情怀?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纠结、生活的交叉集中在“因为我们是亲戚”之上?这些疑问或长或短,或偶尔或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我也曾深思这些问题,却得不出一个有力的结论。

  在《乡土本色》一文中,费孝通先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以追根溯源的.方式,让现代的我们从过去的“乡土本色”中明了我们发展成如今这个模样的根本原因。费孝通先生为乡下人正名,“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极好。”是的,因为乡下人离不开土地,土就是人们的根,就是生存之依,对土地的崇拜和热爱千百年来从未改变。因为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从依赖农业发展成长而来的,所以费孝通先生说“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因此,“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也因此我们成就了一个“熟悉”的社会,依赖习俗习惯而成的社会,也就是礼俗社会而不是西方的法理社会了。而我们说乡下人“愚”又是建立在他们不了解城市,没见过世面之上,但却解释说:“这不过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在乡村的人们,不需要知晓汽车(当然这还是说的旧社会),不需要很多城市的“必备品”,因此,在不是他们日常混熟的环境里,他们自然表现的拘泥而茫然,既然只是知识问题,我便也明白了每当回乡时,便觉得自己无法生存,充满无知的原因。不识蔬菜水果模样,不懂乡间自由自我的生存方式,不会那些看似简单的爬树游泳等游戏,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环境造就人,既然如此,我们又怎能轻视乡下人呢?

  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大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广泛性迫使生活要遵守时间,要精打细算,要准确,克服非理性的、本能的、主观独断的性格特点和冲动。”即,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变得越来越理性了。这固然有一定的好处,可是在我看来,更值得追求的其实是非理性的生活。人性本追求自由,本有爱恨情仇,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是的,人,因为了他自己的一些虚荣攀比之心,总是生出许多的区别心来。

  四、“因为理解,所以悲悯”

  苏格拉底说过,“人啊,认识你自己!”读《乡土本色》,让我清楚的认识了传统乡土,让我有了一份理解,也更好的认识了自己。在这份理解之上,我产生了一种悲悯:我们形容一个农村人,常常会用到“老实”“淳朴”等字眼,而形容城里人,却往往想到“冷漠”、“自私”等偏向贬义的词。但殊不知中国正处于大变局之中,我们的城镇化正在打破乡村与城市的界限,熟人社会被迫转型,许多原本可以一辈子“自来自去”在乡村“遨游”的人们,失去了自己最熟悉的环境,因为不适应陌生人社会这一“非常态”而迷失自己,走向毁灭,成了“大变局”牺牲品,想到这里,不由得忧从中来,其实想想自己,我又何尝不是呢?

  学者黄灯在《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书中写道:“我本想通过写作舒缓内心的焦虑,但随着对亲人命运更为深入的了解,不但没有缓解这种焦虑,反而因为直面了许多被遮蔽的细处,变得更为不安和忧心。”地理载体,无所不载。落实到土地上,我们才能感受到对土地泛滥无边的热爱——一份按捺不住的社会责任,一份重新理解乡土中国的能力与信心。我真心希望,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片“天地”是留给乡村的。这片“天地”让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更多的秘密,或许隐匿在厚重的土壤中,又或许深藏在每一个农村人民的心里。虽然我们无法阻挡城市化的洪流,可我们应当做的是相互包容,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去更好的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放下身子、适应潮流,身体力行、做出改变,与他们重拾信任,彼此接纳。

  正是因为彼此的接纳,那些平淡却藏着希望的日子,才总能让讲者黯然神伤,让听者泪满双颊。当我再回头审视乡村的时候,“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不是很好吗?我想,这或许是阅读《乡土本色》一文给我的最大启示。在此,仅将艾德勒的箴言作为结语:“一本好书能叫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12

  费老在《乡土中国》开头就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话是不错的,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把乡土看得极为重要,古语有言:“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其魂气无不之也,其死而有不澌者矣。”也恰恰体现了中国人对乡土的依赖。

  区区十四篇散文,却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地简述了中国人的乡土性,费老举的几个简简单单的事例,立足于社会现实,用我们极为熟悉的情境做论,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在讲述乡土社会的同时,也深层剖析了我们的礼俗习惯形成的原因,让我们对自己、身边以及我们这个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一篇的<乡土本色>概括总结了乡土社会的本质是人们对土地的依赖。立足于“土”,所谓土,即泥土、土地,而引申义则为土气,而城里人也用这个字来表示对乡下人的看不起。实际上,土地是农民的命,他们正是依靠土地生存,同时,土地也是他们最基本的保障,而土地又是不会移动的,因此农民世代定居于一处,基本没有变动。包括所谓的城里人,往前数几代,也必是农民出身。我们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除因为炎黄所处的部落,位于中原地区,历史渊源极长外,也因为炎黄部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通过农耕自给自足,无需像游牧民族那样与险恶的大自然做斗争。

  现代社会是由原始社会、农业社会所一步步演化而来的,人们沿河而居,以土为生,由此我们与土地的渊源颇深,“安土重迁”的性格、“落叶归根”的思想也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骨血中。费老在文中也举出中国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要尝试种些东西的例子,深刻展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重视与依赖。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城里一天天富了起来,乡下也没了往日的平静,现代化工业对乡下的土地开启了新的征服。乡下人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背井离乡,到城里去寻找所谓的幸福,渴望在城市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正如费老所言,“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可异乡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被称为农民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是永远的流浪者。他们到底幸不幸福,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他们拼命往城市里去,往高楼上爬,渴望看到更辽阔的天空,但他们终究是要回去的,他们属于大地。

  再说<文字下乡>,城里人总说乡下人“愚”,乡下人真的不聪明吗?不尽然。归根结底,只是因为乡下人知识不够。费老举例:不识文字、看到汽车慌了手脚……然而也用城里人“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城里孩子不会捉蚱蜢来对比论证得乡下人“不愚”的结论。费老之后又详细分析了文字的作用,而乡下人“面对面的社群”对文字的需要没那么迫切,不必见面就能知道对方是谁。而文字只是一种工具,是间接的说话,而且这个工具还不太完善。所以在“面对面社群”中更没必要舍弃更为完善的语言而去选择文字来传情达意了。

  除了共同语言外,还有“特殊语言”,此外还有面部表情、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也就是费老说的“象征原料”,越是熟悉,简单语言密切配合其他象征原料越频繁,也越容易表达情意。在乡下人的熟人社会中,语言就更加少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为了紧跟时代,文字下乡也是必须推行的,但在推动文字下乡之前,必须先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上述基于空间阻隔讲述文字的作用,因为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空间阻隔几乎没有,有什么事情可以当面说清楚,不需要求助于文字,因而其也没有迫切被需要。然而,在<再论文字下乡>中,费老提到除了空间阻隔外,还有时间阻隔,分两方面,即“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

  文化,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其中包含不只有个人的今昔,还有民族的今昔、社会的今昔……而乡土社会又流动性较小,在全是熟人的社会中长大,在熟悉的土地上长大,社会经历也基本相似,人口基本不变,因而文化经验由口头传播,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由此个人的经验便是世代的经验。乡土社会中,语言传递经验便已足够,对文字也没那么需要。并且,文字也不是从乡土产生的,而是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统治而发明的一种工具,是庙堂性的,由此文字也不能完全适应乡土社会。

  费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论述,详细介绍了乡土社会的状态,以及乡土社会其实并不需要文字,得出“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的结论。

  由此,乡下人与城里人智力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出于所处位置的生活需求的不同,而着重学习了不同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同的技能。城里人不见得比乡下人高贵,乡下人也不见得比城里人愚蠢。

  此外,城里人总说乡下人自私,那么,这个私和公的界限又是什么?第四篇 <差序格局>最为经典和重要,其也是《乡土中国》全书的核心概念。费老将其比喻为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波纹,以自己为中心,顺着波纹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根据亲属关系不同对待。并以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展示差序格局中的群己、人我的界限划分与西方的不同之处。我们站在任何一圈上,向内看,总可以说自己是公的,因而公私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是对“差序格局”最好的描述。费老也指出孔子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点我是不大承认的,孔子所推崇的“仁”绝不是以利己出发的,孔子讲究仁,即一种爱爱,但这种爱是在差序格局下产生的,是分等级的爱,由孔子对“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回答便可看出。

  紧接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等加强论证这层中国农村特有的人际关系。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很好的诠释了这种差序格局下的“双标”,一个人可以心安理得地使用父亲贪污的钱,甚至替父亲隐瞒的同时痛骂别人贪污。“差序格局”的存在,让我们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判断,而对象是谁、跟自己什么关系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评判标准,也因此“攀亲戚”、“找关系”成了现在社会的常态。

  之后费老又从两方面论述了这种人际关系。宏观上,费老区分了家族与家庭。家庭更多是由于生育所结合成的社群,而家族则类似于一个小部落,富有经济,政治,宗教的复杂功能。微观上,他分析了男女传统情感。男女有别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点,男女的分化是为了生育,但是生育又规定男女的结合,这种结合它基于异,并非基于同。与此相反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探索,是不断地克服相异的阻碍,去不断追求那一份同,然而正是由于情感的激动,使得社会关系无法保持稳固,因此,。男女的情感也同样在社会稳定这一重要事件中被扼杀了,为了更稳定的社会关系只能由有经验的长者选择该如何搭配组合。

  之后的<礼治秩序>、<无讼>、<长老统治>各自对农村礼教秩序等治理架构和习惯进行了描述。

  当今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依靠法律的明文规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然而,在乡土社会中,秩序的维持与现代社会是不致相同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依靠社会所累积的经验来规范行为,正如前文所说,乡土社会的流动性小,只依靠上辈人留下的经验就可以满足需要,也正因为乡土社会的变迁很慢,“礼治”才得以在乡土社会中存在。乡土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了解这套行为规范,遵守这套行为规范也是每个人的责任,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也是由于这套行为规范是依靠上代传下来的,是不成文的,由此才会“无讼”,乡土社会比起上诉,更愿意找一个长者来评判,即乡下人挂在嘴边的.“你来给我评评理”,而长者总会把双方劈头盖脸地骂一顿,然后让他们达成和解。调解,即评理,更注重的是教育、教化,非必要,人们是不愿意去打官司的。

  长者在乡土社会中是权威的象征,因为他们走过年轻人走过的路,了解他们内心的的想法。而司法处则更加注重法律的明文规定,在乡土社会显然是不适合的,也会产生副作用。法治讲求证据、事实,相比于礼治社会来说,可变通性不大,较为死板,若直接推行下乡,怕好处未显,反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长老统治”是费老提出的又一个名词,“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是另有一工的”。由于乡土社会的流动性小,所以长者的教化权力越大,问年龄也是由此而生的,长幼有序在这方面来看也十分重要。乡土社会的“无为而治”也是这个理。

  最后的<血缘与地缘>是对中国农村“入土为安,叶落归根”的论述。

  中国人讲求血缘,地缘。由此才有亲戚、老乡,过年时会去给亲戚拜年,索要红包,亲密关系则讲究血缘的远近,而出门在外的自我介绍,也总是要提到自己的家乡,在外地碰到一个地方来的,总是更有亲切感,更加愿意去交流分享,正如我们大一的破冰,姓名过后往往就是自己的家乡,“大家好,我是xxx,来自xxx”,千篇一律的开头,体现的却是我们对家乡的依赖和归属感。古有衣锦还乡,也正是地缘所致。

  上文所说的乡土社会,我们近似为静止,然而,社会总是要发展,在<名实的分离>中,费老提到乡土社会发展的机制,乡土社会不容许反对,但文字游戏也是经常玩的,内容可以任意发挥,而乡土社会就是在这种内容中缓慢发展的。而内容变化越大,乡土社会的变迁就越快。

  <从欲望到需要>表达了费老对中国社会成长的远景,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欲望到需要,正是由乡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变迁的过程,正如那些维他命,最初感性上的好吃,到现在理性上的营养均衡,由感性向理性的过渡即为现代化的进程。

  以上三篇均是都是讲乡土社会的变迁,从动态角度描述乡土社会的现实现象。

  我们中国的乡土社会传承上千年,自有它精华所在。表面上看,我们出生在现代社会,生长在现代社会,离乡土社会很远。但事实上,乡土社会的影响最终会烙成文化的印迹,在代际传承中熠熠生辉。我想,我们当代所研究的已经不单是乡土社会本身,而是乡土社会带给我们文化上的影响。

  虽然《乡土中国》的创作离今已有几十年,但是这本书里所研究出来的理论依然是经久不衰,对于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本质看的如此透彻,不禁感叹费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于探索的精神,值得反复拜读回味。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13

  当我真正拜读完整本书的时候,我也明白了什么才叫大家。大家是什么?费孝通先生给了我答案,大家就是用平铺直叙的简单直白的语言来讲述高深专业的专业知识,令读者读后感觉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日常,我们每天都会去做,去发生的事情。讲学术很多人都会做的很好,但是把学术讲到如此生动,费先生做到了。

  我特别喜欢严复先生在《群学肄言》里面对社会学的定义:“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于正德、利用、厚生三者之业有一合焉,将以明治乱盛衰之由。”如果说严复先生是把社会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那么费孝通先生就是把社会学用来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端与立足——中国农村的第一人。在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阶级之中,农民的地位一直很高,可以说因为农民的存在,才使得中华民族可以延续五千年之久。但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外来帝国主义的入侵,商人的地位逐步提升,农民也逐渐成为了“落后愚昧”的代言词。社会阶层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生产力的进步永远是社会阶层变化的重要推力。从原始时期的“母系社会”到封建时期的“男权至上”,这都是由于当时不同的生产分工要求所决定的。没有对错,只是为了生存。而近代以来的社会阶层的变迁也验证了这一点,为了救亡图存就必须增强国力,为了增强国力就务必提升生产力与生产效率,为了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就必须促进社会阶层的变化发展。

  但是,现在的成功永远不代表可以否定过去的努力。费先生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农村人在马路中间行走,被背后的汽车疯狂鸣笛,农村人慌乱的不知所措,还要被司机所鄙视。诚然这是民国时期的场景,但是现在却依然适用。我们可以因为农民不知道什么是共享经济,什么是比特币而笑话他,他们同样可以笑话我们不知道节气的重要,甚至可以笑话我们五谷不分。我一直认为在不同领域生活的人的所需的生活技能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没有资格去笑话别人,尤其是笑话延续几千年,到如今依然养活全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基础——中国乡村。

  如今,《乡土中国》一书已经出版了几十年有余,在这几十年之中乡村社会也有了天壤地别的差距与变化,当然这不代表着《乡土中国》已然落后于时代,反之,它的思想依然受用至今。

  费先生在全书的开篇便说,“中国社会从基层上去看是乡土性的”。他用了十四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去描绘了一个充满乡土本色的乡土中国。也正是这群带着“土气”的人群,孕育了有着五千年悠悠历史的中华民族。“土”当然不是一个贬义词,直至今日,我们一旦背井离乡,可能长辈还会在你的背包之上装上一捧故乡之土。但是这样的情景愈发的少见,科技的进步拉近了城市间的空间距离,也冲淡了“土”背后所凝系的情感。可是在过去,这种背井离乡对于这群“生于斯,死于斯”的群体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只需要几亩薄田,一湾清水这十分简单点物质条件,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幸福过完一生,不会迁徙,聚村而居,看天吃饭,与动物为友。他们熟悉身边的一切,也有自己的生活准则,约束他们的法律成分其实很少,更多的就是一种深深印在脑海之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他们会热情的与身边人聊天,他们会不惜余力的帮助自己的邻居,他们更会信守承诺,一诺千金。这些土气,可以说“土”得可爱,“土”得令人向往。虽前路未知,却勿忘心安。

  五千年的文明史,流传下来很多的传统,这些传统无论好坏,其实都是社会共同经验的一种凝结。这种经验在农村社会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绵延至今,靠的不是文字的作用,更多所以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文字与语言的存在一直都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只不过是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工具的重要性与方便性被无限扩大,人们已经脱离不了。从建国以来,国家一直在大力发展教育,在21世纪初期,终于将文盲全部消灭,文字也在农村社会彻底的普遍起来。现在的我们可能无法想象没有文字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如何交流?如何传递信息?如何延续传统?但是在过去中国的乡土社会,也就是一个“面对面社群”之中,文字的重要性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那么不可或缺。费先生所说,不同环境需要的知识领域是大大不同的,乡民只要知道何时应该播种,什么时候应该施肥┄┄就可以活得被人尊敬,只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规律,似乎一切都是多余的。如果这样状态一直维系下去,那么就会出现光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局面。费先生说,文字是从庙堂产生。而我认为文字也必将服务于大众。虽然我们国家为了推行文字下乡而遭遇了很多困难与阻碍,不是说乡村的人们不爱认字,只是觉得文字没有多么重要。但是,现在的情况大有不同,无论是为了提升劳作效率还是为了走出乡村,文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农村的人们也愈发地重视和学习文字。

  费先生认为“差序格局”是农村社会中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其实与现代的国家观念有所背离。孔子说,“克己复礼”,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之中“私”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私”的观念无关乎道德,只是因为在自食其力的乡村,对于他人并没有那么多的依靠。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很少有人有着集体的概念,更不用说法律的观念了。在乡村之中道德的教化、维系秩序的功能性与有效性要远远大于法律发挥的作用。而从1840年开始,这种格局就因为外国人的船舰利炮受到了极大地冲击,中国的社会格局更多地向西方世界学习,也逐渐呈现出“团体格局”的样貌。这在孔子等中国传统儒家学者眼中看来,近乎于“礼崩乐坏”,但这却是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从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农业国家转型的必须经历的阵痛。

  在我们国人的眼中,“家”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我们可能会为回家吃一顿团圆饭而不惜奔波千里。就像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中,家的位置永远是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几千年乡村社会为我们留存的传统。我们永远把家当成自己在外漂泊之时那牢固的避风港。费先生说这个港湾可大可小,可以仅仅是一家三口,也可以是四世同堂。费先生说,家族规模的大小永远取决于事业的大小与规模。我一直很佩服费先生的一点是,他总是用寥寥几语就把我们五千年农村发展所形成的传统而总结与概括,这些风俗与传统一直影响我们,就算身处都市,远离乡村,我们也一直把家庭放在自己心中最重要的'地位。而家族所承担的功能也远远不止于生育功能,中国的家庭相比于西方的家庭而言延续性更强,功能性更多,凝聚力也更强。

  家族在中国农村所扮演的作用更加像一个封闭的小王国,家族的长辈,尤其是嫡系的父系长辈,他们可以决定家族的走向,解决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纠纷。把这种模式扩展到全村的范围之内,也会有这样的长辈扮演者这样的角色,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更多,范围更大,这就是费先生口中的长老统治。也正是这种长老统治,决定了中国社会之中人治的地位可能比法治的地位更加重要。现今社会之中,民众也希望法律的判决背后需要体现出人情,而不是冰冷的毫无感情的判决书。这种人治的背后体现的不是“无法无天”,“毫无章法”,而是隐藏在背后的“礼”。也因为“礼”的存在,让老子口中的“无为而治”有着存在的可能。“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在安土重迁的乡村社会,更多存在的场景就是“生于斯,死于斯”。“礼”就可以一代代的口口相传,刻印在血肉里面,它维系的力量更多依靠的是社会舆论。他让每个人自己的心里面都有一杆关于道德,关于“礼”的秤。这个秤是每一个乡民都主动去遵守的,不是被动依靠暴力机器强制性维护的。因为这个秤的存在可以让村民的生活有序安稳的进行下去,但是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之中,这杆秤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评价掌权一方的父母官时,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而是对这一方水土乡民的教化是否有功。而教化什么?其实就是让每一个乡民都知道什么叫“礼”,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也导致了当现代司法体系初入乡村社会之中,对于原有的礼的体系造成的巨大冲击与影响。

  而“礼”的存在一直是维系着社会的稳定,而生育的存在则延续着这一种稳定。在中国传统的乡村之中,血缘关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人的血缘关系既不可以由自己决定,但是却会影响一生。在中国传统乡村,一个缺少变动结构稳定的社会之中,血缘关系甚至会影响一个人在村落之中的地位高低。一个村落之所以能、被认为是一个整体,就是因为血缘结合。在这种亲密的血缘社会之中可能很少争斗,也可能关系和睦,但是也其实会是发展的阻碍。费先生在书中提出,“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之中商业是不可能存在的”。而现代社会与过去不同的一点就是它是由血缘结合向地缘结合的社会性质的一种转变,对于传统的中国乡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我们的感受之中,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相比总是少了几分匆忙,多了几分宁静自由,更加具备“慢节奏”。这种节奏其实就是乡村的特点,静止。费先生口中的静止不是真正的静止,而是相对而言的静止。与现代社会相比,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近乎于一成不变。它受到“时势权力”的影响微乎其微。而纵观每一次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由乡村为主动力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传统乡村的社会结构已经足够可以满足村民们安居乐业,在一个长老权力下的乡村社会,又何须变革呢?

  人是有欲望的动物,他的进化,他的任何一举一动都是一种手段,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进行的。也正是为了更加轻易地满足这个目的,人类也在不断优化着手段,并把这一种手段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这种就形成了乡村的祖祖辈辈所用来依靠的经验。他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做背后有什么科学道理,有什么自然规律,但是却依然可以绵延五千年,可能这就是智慧,独属于中国农民的智慧。

  可以说,我们如今的一举一动,大部分的风俗习惯,甚至是一些思维方式都离不开乡村。因为农业文明,中华民族才能在历史的大变革之中,虽历经坎坷,但屹立不倒。诚然,现在的乡村的各方面条件可能会远远比不上现代化的城市,但是这是因为建国以来,农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帮助我们国家走向工业化,走向富强的道路,可是如今他们的生活却依然艰辛,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却只可以换来微不足道的报酬。“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们国家为了农村的社会发展,农民的富强在一直作出着巨大的努力,乡村振兴战略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开展,农民的生活也在逐步的改善,我相信在不久之后,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一定会在我们周围散发出振兴的力量,也一定会让费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虽历经五千年沧桑洗礼,依然绵绵不绝!

【乡土中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2-29

《乡土中国》心得与感悟12-27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6-18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范文05-17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4篇02-17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篇)12-21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篇12-13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25篇)07-19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15篇)09-21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22篇)11-08